「鄉村記憶」濟寧市>嘉祥縣 嘉祥鎮

嘉祥鎮位於嘉祥縣境中部,北界萬張鄉,東鄰界疃裡鎮、任城區安居鎮,南接馬集鄉和紙坊鎮,西與臥龍山鎮毗鄰。總面積69.5平方公里,轄85個自然村,70個行政村,5個社區,總人口11.3萬人。因鎮駐地在嘉祥縣城中而得名嘉祥鎮。

金皇統七年(1147年)設嘉祥縣,以山口鎮為縣城,後徙於橫山之陽,大定十五年(1175年)再徙於萌山之陽(即今址)。山口鎮及以後的嘉祥縣治,均在今嘉祥鎮內。嘉祥鎮清末屬在城裡和坊廓裡,1930年稱一區。1953年轄城關鎮及9個鄉。1958年9月改為衛星公社,11月改稱為嘉祥公社。1962年稱城關公社,1980年東部成立新挑河公社。1982年改為城關鎮,1984年更名為嘉祥鎮。2000年11月撤銷新挑河鄉,合併到嘉祥鎮。

今鎮駐地西南4公里有春秋魯武公墓地。魯武公是魯國始君伯禽的玄孫,名敖,葬於魯寨山下。因魯國公室在此布兵守陵,遂稱為魯寨,山名“魯寨山”。後西晉太尉郗鑑葬在此地,也派人守墓,魯寨遂改為“郗城”,今遺址尚在。後郗城北移至紋山與澹臺山之間,更名為山口鎮,金皇統七年(1147年)設嘉祥縣,即以山口鎮為縣城。

嘉祥鎮是曾氏翰林院五經博士府(簡稱曾翰博府或曾府)所在地。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顧鼎臣上疏,請“準照弘治間顏、孟二氏事例,訪求曾氏子孫相應者一人,授以翰林院五經博士,世世承襲,俾守曾子祠墓,以主祀事”。明世宗下詔準,並下令各省訪求。嘉靖十四年(1535年),江西撫提學副使徐階,查證核實曾子59代孫曾質粹保送禮部,詔徙嘉祥縣以奉祀宗聖祠墓。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授翰林院五經博士,並特旨御賜在嘉祥縣城內建曾氏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府第。

曾府座落在嘉祥縣城南隅,北面隔街與原嘉祥縣衙相對,佔地10餘畝。經多次重修、續修,到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有大堂五間,中懸清世宗御賜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曾尚溶“省身念祖”匾額。抱廈3間,前坊1座。東西廂房各3間,影壁1座。左右2角門,門外東西房各3間。左穿廊,右暖房。西南亭1座。堂後為宅門,內宅今被改建他所。

城內關於曾子的建築還有曾子琴堂、大學書院、曾氏中興祠等。

曾子琴堂位於城東北隅,萌山之陽。傳為曾子鼓琴處。始建年代不詳。堂後篆文石刻銘記:重建於金章宗大和七年(1207年)。穴地3尺餘,鋪以大石,上砌石臺,南面砌九級石階,臺上建堂,上圓下方,形制如亭。堂前有甘泉池,名琴臺坑。明嘉靖九年(1530年)知縣王時佐取石為泮宮橋,其堂遂毀。

大學書院遺址位於城中萌山之陽。書院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曾子62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曾承業,因曾子廟墓距縣城遠,學者瞻仰不便,請求在嘉祥城中建大學書院。嘉祥縣令田可貢轉請上司批准,主持興建,萬曆三十年(1602年)建成。有正殿5間,內奉曾子像,兩側子思、孟子配享。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多次重修,原為縣城一大景觀。

曾氏中興祠位於城中曾府西側,為曾氏大宗家廟。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清乾隆年間重修,有正殿5間,名“影堂”,內祀始受封曾子59代孫曾質粹及在任翰林院五經博士的高、曾、祖、父4代神位。大門3間,影壁1座。2門3間,東便門1座。今被改建他所。

嘉祥是中國嗩吶之鄉。嘉祥鎮駐地東北2公里五老窪出土的漢畫像石第16石,刻有一幅完整的鼓吹樂隊,左邊2人右手執排簫吹奏,左手執鼓搖節相和;右邊2人分別吹奏笙和笛;而中間1人所吹奏的樂器,上尖下圓呈喇叭狀,正是嗩吶。嗩吶居中,笙、笛、排簫及鼓在兩旁伴奏。這種鼓吹樂隊的形式一直延續至今。說明早東漢時期,嘉祥已有嗩吶演奏,當時稱為“喇叭”。“嗩吶”一詞是明代從波斯語音譯而來。明萬曆十年(1582年),擅長吹奏嗩吶的朝廷樂師趙廷音,隨戶部員外員張綸到嘉祥大張樓於廟村定居,其吹奏技藝遂在當地流傳。明清時期,曾子後裔及地方官吏每年二、八月和冬至時節都要祭祀曾子,因而曾府設有嗩吶班。時嗩吶已成為集會、禮讚、迎送、喜慶、祭祀不可缺少的禮儀樂器,由官方延伸民間,成為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表演藝術。

嘉祥嗩吶演奏風格質樸豪放,高亢激昂,在傳承中逐步形成為五大流派。東鄰大運河與濟寧接壤的疃裡鎮,以楊興云為代表的“楊氏班”,受聖人禮樂影響,以大型祭禮套曲為主要演奏內容,古樸典雅,莊嚴肅穆,吹打併重,氣勢恢宏,清末以前多為官府祭祖拜壽僱用。西接菏澤地區的老僧堂鄉,以曹瑞啟為代表的“曹家班”,音色純正,柔和甜美,尤以演奏《婚禮曲》《百鳥朝鳳》等喜慶曲牌為特長。以大張樓鎮任同祥為代表的“任家派”,除演奏《大開門》《落子》之外,還以戲曲曲牌和曲藝曲牌為主,音色明亮,感情細膩。以趙興玉為代表的黃垓鄉“趙家班”,地處嘉祥、鄆城、梁山三縣交界,廣納縣內外優秀曲牌,形成了音色寬厚、高昂明亮、粗獷豪放、力度較強的獨特風格。南部山區以山青水秀、武術雜技著稱的紙坊鎮,湧現出賈傳秀為代表的“賈家班”,音色清脆,起伏激盪,趣味橫生,常以咔戲、吹戲及《大開門》曲牌為主,還吸收揉進了魔術、雜技、燈光等多種特長和技巧,常以《火燒葡萄架》《二龍吐須》等節目博得觀眾喝彩。

嘉祥嗩吶按曲式題材可分單曲牌體、曲牌連墜體、曲牌變奏體、戲曲曲牌體以及新編曲目5種類型,專業人員挖掘整理了123首瀕臨失傳的傳統曲牌,刻印成冊,有30首載入《中國民間音樂集成?山東卷》。大型歷史祭祀套曲《拜鼓曲》尤為珍貴,堪稱鼓吹樂中的黃鐘大呂。

1996年,嘉祥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嗩吶)之鄉”。1996年5月組織70餘人的嗩吶方隊參加齊魯民間藝術展演,獲紅牡丹獎。1997年2月,組織40多名嗩吶樂手代表濟寧市參加山東省民樂大賽,獲集體一等獎。1999年11月,伊雙來等3人代表濟寧市赴四川重慶參加全國第九屆群星獎匯演,鼓吹樂《儒鄉鼓鈞》《拜鼓曲》獲群星獎。2006年6月,“嘉祥魯西南鼓吹樂”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鄉村記憶」濟寧市>嘉祥縣 嘉祥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