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靠谱吗?

南风暖暖


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靠谱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我们大家都知道董明珠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是一位女强人,在行业内有着非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董明珠为什么要投资珠海银隆呢?

刚开始我个人认为董明珠想依靠珠海银隆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都知道,格力空调,在国内的名气和影响力都非常大,占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很难有在提高的市场空间。董明珠想依靠珠海银隆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想是企业多元化发展。

但是她虽然是董事长,当然也给格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把自己的人生和青春都奉献给了格力。当董明珠想投资珠海银隆这项决议提到董事会时,遭到绝大多数股东的反对。股东们认为投资大,在10亿元之上,市场风险高,并且董明珠她没有做汽车行业的经验。

后来事实证明了,董明珠联手行业大佬,共同投资10亿多珠海银隆是失败的,对珠海银隆了解的太少,都想把企业握控制权,到现在为止,珠海银隆都没有发展起来。

格力曾经想做手机,但时至今日,也没有一点市场效益。所以说一个人,只有专心自己的主意,创新,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喜欢我就关注,谢谢大家。


股市里的小白


首先,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一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本身投资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会有多大的问题,因为趋势是很对的。

看到了董明珠在格力的成就,相信很多人对董明珠是非常钦佩的,因为从一个一切业务员做到了企业的CEO,这本身就是一个实力的体现,可能是因为格力的整体股权的原因,董明珠的权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她的喜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董明珠就是格力的象征,格力呢就是中国企业的象征。格力作为一个国产的空调电器品牌,他是唯一一个能把空调做到百分之百国产制造的,这在某些方面可能并不代表什么,因为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人们也不必去追求百分之百的国货,但是董明珠作为一个企业家,能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值得敬佩的。

后来没看到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并迎来了国民爸爸王健林的5亿投资。

中国现在企业很难找到一个把一项东西去真正做强做精的企业家,现在企业家追求利润,当然这是并没有错的,因为企业是为了生存,他需要去追求的利润,但是我们看到董明珠在投资珠海银隆的时候,他就是想把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带给中国的家庭这在某些方面是很值得敬佩的。

珠海银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还是很有成就的,它的电池技术应该是国内领先的,所以希望懂小姐的早上梦能够圆满。

企业在创造价值的时候,也应该担任着相应的社会责任,我想这是中国企业所缺乏的东西,当然在现代社会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希望中国的企业越做越好。


寻欢



没啥靠谱不靠谱的。站在企业家角度去看,如今房地产会不断降温,而汽车行业将会是一个新的开阔领域,如今很多大腕都瞄准汽车行业,毕竟也是一个高利润行业,也将是即房地产热后又一个浪潮。再看看中国市场,14亿人口的大国,别说出口,就当初你国内的市场吸收力就已经足够你赚的。董小姐对汽车行业的投资也是基于国内市场需求和趋势准确判断,也是未来环保新能源导向。考量一个行业有没有发展,首先考虑是市场,其二就是自有独特行业技术,两者有机结合再适当营销,远景是有的。再之,董小姐投资的是新能源汽车,以电力为推动力的,这样跟其他以汽油为动力的可以撇开一部分竞争(不过也是同行,也算一种竞争,但是没那么成为别人真正以同个为动力对手)。

如今董小姐不断为珠海银隆造势,首先她就是一个品牌代名词。在中国企业家里面,经常曝光在媒体下她是排上号的,懂得利用媒体进行营销,还不用怎么花钱别人主动帮她宣传,精明人就是这样。汽车领域多点厂家,这对国家汽车行业发展,对未来买家市场是大大有利的。支持董小姐。


默求铭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可以拆分为以下100个问题:

(1)什么是靠谱?个人人品好、企业商誉好、政策把握好、市场踩点准、利润空间大……?

(2)董小姐靠谱吗?靠谱的人做不靠谱的事呢?

(3)珠海银隆靠谱吗?此处靠谱,其他处不靠谱怎么办?此时靠谱,彼时不靠谱怎么办?

(4)董投资银隆的行为靠谱吗?能不能挣钱,能不能稳定挣钱,能不能快速挣钱,能不能回报股东,能不能造福社会?

(5)董投资银隆这件事靠谱吗?真假?中间退场怎么办?投资打水漂怎么办?上当亏光养老本怎么办?

……

以上省略95个问题。

以下言归正传,欢迎交流。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雷军这句名言,怪怪的。小米飞起来了吗?董小姐的格力早就飞起来了,全行业销量第一,白色家电独领风骚,力压第二、第三名。踌躇满志的董小姐,眼光投向家电行业外。

董小姐,从来,就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难。体量如此巨大,增量不会像从前那样火箭飙升。怎么打开局面?优势存量维持,或者新的增长点开拓。格力总部在珠海,眼皮底下的珠海银隆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乘风高举

珠海银隆在行业风口是毋庸置疑的。

2015年4月29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补助政策。

同年11月30日世界气候大会于巴黎举行。中国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奖励充电设施建设等文件纷纷出台。核查各地推广业绩,重拳打击骗取补贴,调整完善补贴政策,后续行动稳步推进,力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稳定发展。

新的经济增长点显而易见。大势所趋,起风了。

收购并不顺利,2016年 8 月,格力电器宣布拟以 130 亿元的价格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投资珠海银隆的提案,被股东大会否决,11月16日宣布终止收购。随后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12月10日,董明珠回应此事,强调不能只看眼前三分利,要有投资未来的眼光,“虽然我们没有收购成功,但是董明珠一定要做。希望大家看到我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控制家里的温度,享受格力给你们带来的美味佳肴,这就是我的梦想。”

5天后,董明珠个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等5位投资方与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2017年5月17日,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并进行受理公示,启动IPO。

银隆有什么好?

《董明珠赞珠海银隆与格力完美结合 称充电方面优于特斯拉》,《董明珠:银隆10分钟充满大巴》,类似这样的逢人说项,一搜大把。

信赖珠海银隆的董明珠看好企业的未来,信赖董明珠的老王看好董小姐的投资。王健林投资5亿,自己不认为多,老王的“小投资”,跟他的“小目标”一样犀利。

不仅口说还真金白银持续投入。

2017年2月,格力电器宣布与珠海银隆签订的2017年200 亿元关联交易的合作。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称,与珠海银隆的合作将为格力电机、模具、智能装备等几大领域带来增长,珠海银隆对于电路产品比如漆包线、电源线等也有巨大的需求量。不是格力输送利益给银隆,而是银隆输送利益给格力。董明珠透露,格力电器“已经为汽车行业开模(具)了”。

据珠海市工商局公布的登记信息显示:截至3月31日,董明珠个人持股比例为17.46%,为第二大股东。从联合万达等入股,到2017第一季度,董明珠显然持续增持。

核心技术的两面

珠海银隆有核心技术。

珠海银隆2009年成立,2010年收购美国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奥钛)。奥钛已经从纳斯达克退市,掌握钛酸锂电池技术。2010-2012年净利润分别为-2228.6,-1993.3,-1440.5万美元,持续亏损。

国内流行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安全性能不够强,磷酸铁锂是主流,然而充电太慢。钛酸锂实际上应用早于前两种,但没能成势,相对小众。

资料显示,钛酸锂电池温度适应性强、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很高,在-55℃至60℃的区间都能有效运转。24伏、50安的纳米结构钛酸锂电池充电仅需10分钟,充放电循环可达9000次,几乎30年循环使用。而磷酸铁锂电池充电时间为4-6小时。

钛酸锂电池缺点同优点一样明显:一是全部使用快速充电,现有电网可能载荷不足,需大幅扩容。二是含贵金属,成本比传统电池成本高约30%。三是能量密度低,导致续航短,适用范围受限。国轩高科总裁方建华称:“举例来说,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每12度可跑100公里,但钛酸锂电池只能跑50公里,能量密度是三元锂电池的一半。”此外,温度适应强,在北方有市场,在南方用处不大,显不出优势。

决胜细分市场

流行需待时日,钛酸锂电池制造一旦实现规模化,必然会降低成本。目前高成本可以通过创新模式、提高应用节奏来抵消。

银隆集团研发的第四代高密度钛酸锂电池,相比第三代产品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增加30%,纯电动车充电6—1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

除了规模化推广倒逼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外,续航短、成本高正可以通过细分市场来占领高地。新能源公交车份额广大,千亿级市场不为夸大。钛酸锂电池应用非常契合。公交车要保证开行次数,60公里续航足以满足,加上充电快速,到站停10分钟休息,喝杯茶的工夫电已充满,继续开下一班,一点都不耽误。不需要换电池,不需要等。换电池虽然更方便,一台车备两个以上电池,成本损耗巨大。

可以说,公交车细分市场,钛酸锂电池应用广大,前景光明。短处不影响,长处正好可以最大限度发挥。

1月14-15日,201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召开。珠海银隆副总刘兴介绍了企业打造的一个政府、公交、车企、金融四方共赢的商业模式,称珠海银隆“推出的0元购车的金融模型,十年质保、十年租赁,通过技术模型保障和金融保障,我们能给大家承诺整车替换。”

一切皆有可能。


望海潮


国家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有要求的,

而且是持续提高要求的,

银隆的动力电池的唯一缺陷是能量密度不理想,

续航路程不够远,

所以银隆目前的电动汽车都是短途的公交车, 银隆宣传新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大有提升,

即将实用,

但是没有说出具体的数据,

问题是国家的规定是持续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的,

银隆的动力电池也面临持续的压力,

这个国家规定有些不合理。

公交车不需要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多么高,公交车与私家车应该区别对待。

公交车市场有限,

私家车才是电动汽车的未来,

银隆的动力电池必须在能量密度上持续提高以符合国家标准,以打开私家车市场。

比亚迪有续航400公里的电动车E6,主要做出租车市场,

吉利汽车也有续航几百公里的小轿车,

银隆汽车目前没有年销量上千上万的小型汽车。

总之,银隆电动汽车只是已经起步了,

距离成功还远,

再说汽车充电目前还是麻烦事,

哪个电动汽车也谈不上成功,

只能说有点销量了。

电动汽车的销量与用汽油的汽车没法比,

吉利汽车去年销量一百几十万辆,

银隆电动汽车去年销量几千辆,

只能说电动汽车是未来,

银隆电动汽车有希望。

再谈谈充电方式,

有快充和慢充的区别,

还有无线充电这个神器,

光伏公路加无线充电,

公路通过光伏发电,再无线充电让电动汽车想开多远就开多远,

这个可以淘汰银隆动力电池了,

还有氢燃料电池汽车,一箱水跑几百公里,

加水与加油一样快,还环保,

原理是水变成氢气,氢气再燃爆发电,发电再提供电动汽车的动力,

董明珠投银隆汽车可以说不确定因素太多,

可以确定的只是目前银隆电动汽车在公交汽车上有一些成绩,仅此而已,

这就是创业的不确定的一面,

多年前的火车用煤炭烧锅炉再让蒸汽机提供动力,现在的研究的是真空管道磁悬浮超高速动车,速度接近普通飞机。

这就是技术持续的进步,变化,不确定,


阿弥陀佛聊天


不知道提问的仁兄是想要干什么,是想炒股呢还是要买期货?好吧,这个小编管不着,前一段时间小编已经说过了,董明珠个人投资十亿入股珠海银隆乃千真万确。话说回来,这个珠海银隆靠不靠谱。远的不说就说董明珠这个人,您觉得身为执掌格力十多年掌门人的董明珠会是那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之辈吗?当然也不排除董小姐一时打了眼,但是您觉得这打眼的几率有多大?在下认为这个风险应当在百分十以下。如果是想投资的话,嗯,以在下不专业的眼光来看还是可以试试水的。毕竟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大动作之后不管挣钱与否紧接着的都是股票一路飘红。

然后我们在来看一看珠海银隆。这是一家年仅八岁的年轻公司。它最大的优势也是董明珠最在意的一点则是珠海银隆独有的钛酸锂电池技术。董明珠不仅自己入股银隆,还拉着刘强东,王健林等各大名人一起下水。而她又在之前入股十亿占股7.46%的前提下又追加到占股17.46%成为第二大股东。众所周知新能源电动汽车已经势不可挡的迎面而来,而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池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动汽车哪家工厂都能造出来,但是要造一辆性能优越,动力强劲,续航时间长的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小编看来,珠海银隆独有钛酸锂电池技术才是那块最肥的肥肉,也是最坚挺的肥肉。


温故二知新


不靠谱 珠海格力没有董明珠我任认为目前局面绝对是好事,此人心胸狭窄,满嘴胡说,四处张扬,连个魅力城市和她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也跑去显摆一下。而珠海银隆说白了就是董明珠给自己留得一条后路,未来能搞过大企业汽车?痴人说梦,几十亿销售,现在投资出800亿,而且和格力关联交易了200亿,没问题才怪!


枫林里有个南山


这个问题我不擅长。

我看了已有的回答,回答的很好。

其实这世界,没什么靠谱不靠谱的,成者为王而已。

不过这位小姐我还真佩服。

这里祝她顺风顺水!


饮马尘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