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在4G基礎上繼續演進發展LTE-A,而是直接上5G IMT-2020呢?

驢唇愛馬嘴BB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是有問題的,三大運營商都在LTE網絡的基礎上在部署LTE-A的,並不是沒有部署,不過由於LTE-A無法解決很多方面的問題,還需要部署5G網絡,僅此而已。

LTE嚴格意義是不屬於4G標準的,後續的LTE-A才是真正的4G標準。

第一個LTE版本是3GPP R8,不過當3GPP提交ITU的時候,這個標準沒有被ITU(國際電聯)認可,而ITU提出了更高要求的IMT-Advanced,要求網絡下行達到1Gbps,上行可以達到500Mbps,於是3GPP繼續向前演進,直到3GPP R10才真正的滿足了4G的標準要求。3GPP R10被稱為LTE-Advanced,它和IEEE 802.16m被認為是國際的4G標準。

LTE-Advanced裡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技術。

3GPP R10的新的技術包含:

上行鏈路多址、MIMO增強、中繼節點、增強型小區干擾協調、載波聚合(CA)、異構網絡(引入小基站)、增強型SON。

還有後續的R11,R12,R13,也定義了很多的新的技術。

而在現網中,其實已經開始部署了很多載波聚合基站,也引入了大量的小基站,其實三大運營商都在進一步的部署LTE-Advanced網絡。

之所以要部署5G網絡,主要是5G引入大量的新頻譜、新空口、新構架,可以更好的滿足三大應用場景的需求,可以更好的面對垂直行業應用。

從IMT-2020和IMT-Advanced的性能對比圖可以看到,5G比4G的優勢所在。

5G其實最解決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下載速度,其實時延更加重要,時延對於某些特定的應用才是最主要的,在三大應用場景中,URLLC的重要性其實是最高的。

另外,單純的LTE-A也無法滿足容量的要求,即使是開通了CA(載波聚合)的區域,由於接入用戶過多,下載速度也得不到有效的增加。

總而言之,LTE-A(4G)網絡將會和未來的IMT-2020(5G)一樣被運營商部署,沒有被跳過的網絡,只不過由於4G網絡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所以才需要建設5G網絡。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事實並非問題所說的那樣,4G還是有往LTE-A演進,並不是直接邁入5G網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手機經常會看到信號那裡會顯示“LTE+”或者“4G+”的圖標,雖然運營商為了宣傳都會模糊真正4G+的概念,通常會把4G+和CA(載波聚合)劃等號,但是不能掩蓋基站和手機上的軟件都能支持LTE-A中的某些技術。

如上圖所示,2008年的R8的協議中提出了LTE協議標準,這也就是被我們通常所指的4G無線標準。嚴格意義上來講,LTE只是3.9G,也沒有被3GPP組織認可為國際電信聯盟所描述的下一代無線通訊標準IMT-Advanced,而在2011年的R10的協議,增加了MIMO增強,載波聚合,中繼技術以及多點傳輸等技術之後,才滿足了國際電信聯盟的要求。

其中很多技術都是運用在網絡側,用於解決運營商基站的網絡覆蓋問題和小區邊緣的增強服務,而跟我們普通消費者耦合性更強,體會更深的技術應該還是載波聚合和MIMO增強。

載波聚合

載波聚合被很多運營商拿出來宣傳以顯示出自己網絡對於其他運營商網絡的優越性。所謂載波就是就一個特定頻率用來傳輸數據的電磁波,而載波聚合就是把幾個特地的電磁波寫拉到一起,協同合作完成一項任務。如上圖所示,LTE單載波系統帶寬是20MHz,最大峰值速率是150Mbps,但是通過載波聚合之後,系統帶寬就擴展到60MHz,最大峰值速度也成相同倍數增長。

按照3GPP的協議TS 36.521裡面介紹,載波聚合的類型可以分為三種載波聚合,包含頻帶間載波聚合,頻帶內非連續載波聚合和頻帶內連續載波聚合,這三種載波聚合方式都常見於世界各國運營商的現網中,而我們國內三大運營商也是支持這些載波聚合類型的。

4X4 MIMO

在提升用戶手機的速率方面,除了上面說的載波聚合方式外,另外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4X4 MIMIO技術了,這種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加了信號發射處理單元和天線的發射/接收通道。相對比傳統LTE的2X2 MIMO來說,4X4 MIMO可以提升74%的下行吞吐率,同時還可以提升40%的上行吞吐率。

眼下,這項技術早已被幾乎所有的智能機所接受,並且國外很多運營商4T4R網絡都已經開始商用,但是在國內僅僅是在部分地區試點,並未在全國全面鋪開。這主要的因為MIMO技術對於無線環境要求相對較高,特別是對於FDD運營商電信和聯通來說,之前很多基站硬件設備還是2T2R的,如果要換成4T4R的設備,就意味更大的投資。

部分運營商對於MIMO的消極態度,不能代表4X4 MIMO技術不好,相反,隨著未來運營商無線頻譜資源日漸匱乏,已經全球更多的運營商使用MIMO技術和5G網絡的商用,我們國家的運營商也一定全面鋪開這個技術。

5G的優越性

這次5G技術應用格外引人注目,主要是因為5G是面向三大應用場景而設計的,為此引入了一些新技術,比如

1、為了更高的速率和更好的覆蓋,5G採用了新的編碼技術,陣列天線等技術;

2、為了支持低延時和高可靠性,5G採用了短幀,多層/多站數據重傳等技術;

3、而為了支持多種業務和場景,採用更加靈活的系統設計。

除此之外,5G的網絡切片和邊緣計算,也可以滿足未來不同場景,不同業務類型的需要,相比4G主要在移動互聯網的使用需求,5G將更加廣泛的在移動物聯網中的使用。

感謝閱讀! 如果有不對之處,敬請指出,如果覺得還OK,請留下你的贊和關注。再謝。

<strong><strong>


移動通信雜談


直接演進到5G是有道理的,我的理解是有兩個原因:

1.LTE-A上網速度有侷限

(1)LTE-A最大的特點就是載波聚合,能夠把不連續的載波合起來使用,增大上行和下行速度,最大下行可達1Gbps,最大上行可達500Mbps。只是還是比5G的速度要低很多!

(2)從LTE到LTE-A,並沒有改變無線物理層,因此,速度的提升是有限的!如果改變物理層,比如改變幀結構,幀間隔,那就涉及到基站硬件的更換了!

2.LTE-A應用時延有侷限

(1)雖然LTE-A能夠提升上下行速度,但是時延仍然沒有得到大的提升。通常電信業務出現故障時業務切換的性能指標是50ms,這指標對於一些應用來說,遠遠不夠,比如VR遊戲,無人駕駛,消防監控!

(2)雖然5G的邊緣計算和網絡分片,能夠大大降低時延,但是和4G基站組網後,4G基站的無線處理能力和接入能力,就成為新的瓶頸了!

所以,5G的優勢是無線射頻能力的極大提升,讓5G基站可以接入更多的設備,再配上更粗大的數據承載管道,以及服務器能力的重新分佈,才能讓更多的新興業務發展起來!


pushupan


在中國移動宣佈商用4G+ 三年後的今天,我的小區附近才斷斷續續的有了4G+信號,但網速卻很慢。



紅圈1


你們單純的以為5G就是網速快低延遲,那就錯了,網速只是5G他的三分一網絡,還有最大的變化就是多鏈接,5G網絡不需要擔心人多,信號滿格,就是上不了網的情況,這個在人多的情景下比如演唱會,地鐵,商場,學校,車站等現在的4G是很難解決的,還有另外的兩個就是智能駕駛和家電的專屬鏈接網絡。後兩者才是5G能夠明顯改善生活便利性的特點。



一人一網


高通吃獨食,大家不開心。


漸丶行漸遠


應用場景不同,5g需要更豐富的場景,而不僅僅是移動互聯網領域,包括工業和生產中的應用,都是LTE-a無法滿足的。


榻榻米的榻榻


從經濟效率和戰略發展上看都要發展5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