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記者親身經歷揭露:缺德的"會銷"如何利用人性的弱點?

編者言:

老年保健品行業從業者們,我們必須正視行業存在的弊端,杜絕在過去經營中存在違規甚至違法行為,依法依規的經營銷售,如果你執迷不悟,“身髒不洗”趁早別幹了!

知名記者親身經歷揭露:缺德的

今天在網上尋找一些資料,無意中看了中央電視臺315晚會的錄像,發現現在的保健品銷售公司,主要通過“會銷”的方式,欺騙、哄騙老年人,謀取暴利。這些方式是極其缺德的,因為他們欺騙那些已經不能夠掙到錢的老人,而且產品質量差,價格奇高,幾乎沒有任何他們所宣傳的保健功效。

他們到底利用了人性中的那些弱點?我們如何勸說服家裡的老人,防禦陷入這些騙局?

所謂“會銷”,就是把顧客召集在一個會場,通過現場產品展示、體驗,並開展有獎銷售激勵,來刺激顧客當場交錢購買。早在20年前,本人在營銷運作上,主要給企業招商採取“會銷”形式。

知名記者親身經歷揭露:缺德的

那個時候,傳銷的人也是採取這種“會銷”,也曾經被拉去參加過1-2次傳銷會議,以後就再也不去了。我發現,在如此洗腦和利益刺激下,如果你加入後,思想和行為不缺德和殺熟幾乎不可能。

“會銷”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想辦法讓你去參加他們的產品銷售的現場會議。就是拉人頭(拉單)。 利用人的四個心理來達成這個目標。

1、利用好奇心,無論訴求產品的神奇,還是專家的神奇,案例的神奇,一定是要到神秘的地步;2、利用佔便宜的心理,先給你一些小禮品;3、利用害怕失去的心理,讓你先有一些小的付出,比如購買10元優惠卡之類,釣魚上鉤;4、利用反覆說服,施加壓力,銷售人員輪番轟炸。

“會銷”的第二步,就是顧客甄別。為了保證在“會銷”現場的銷售效果,必須對那些意志堅強、頭腦冷靜、實在沒有購買意願的人,儘量讓他們不要來現場,出現“砸場子”事件,把事情搞砸。這個專業人士叫著“洗單”,各位看官可能要問,如果“洗單”到沒幾個顧客願意到現場來怎麼辦?沒有關係啊,那些職業“會場”托兒很多,在帝都居然都有職業性、公司化的托兒組織。

數年前本人參加一次高級別的某個國家級組織成立大會,會間本人詢顧四周,居然發現至少有50%的來賓是“會託”,私下詢問一個衣著得體的、心無城府、被連蒙帶騙參會的大媽,才知道參會一天給每人50-100元!可以想象會議組織者,也是夠用心得了!

N年前,本人在酒座上認識一位所謂企業家,他盛情地邀請我去他公司考察,約好某天我造訪他的公司,去了才發現,居然是一個“會銷”公司!銷售每個5-20萬的神奇睡眠床,這哥們居然現場施法,給我搞了一場頗為熱烈的“會銷”,本人細心觀察了一下,12個聽眾,居然11個是托兒,只有本人一個是“來賓”!想想也是值得的,如果我買了他那個20萬的一張床,找20個托兒,估計費用也夠了。我也不願意壞了他的好事,索性讓他表演完了,最後說,你們這個營銷技巧還是不夠熟練啊,問題的關鍵是你這個是什麼床啊,怎麼保健功能如此強大,就值20萬啦。出了門,趕緊找個廁所,因為噁心得吐了。

此後,關於營銷倫理的問題,思考了很久,下一篇文章,給各位彙報這方面的思考與心得。

知名記者親身經歷揭露:缺德的

自此,你就知道顧客到了“會場”如何銷售了。現場獎品促銷、再有獎銷售競賽(如遊戲、抽獎等),加上產品和獎品的強烈視覺展示、道具操作體驗、現場內托兒的呼應和鼓掌,推銷演講者的催眠和激發,那些進入會場的顧客,在巨量的從眾心理壓力下,軟硬兼施,沒有不中招的。何況顧客是那些因為年老多病、本身孤獨、心理脆弱的老人。

本人沒有想到,“會銷”在天朝發展如此之快,而且如此深入基層普及,從業人數之眾多,活動如此頻繁,確實讓人驚訝!現在就業形勢不好,正兒八經的公司不是收入不景氣,就是倒閉了,此類公司卻蓬勃發展。

我們那些專家們還在討論如何迎接未來的老年化社會,這些傢伙早已經把我們的老人整治了無數遍了。

根據以上“會銷”的關鍵點,老人們防範的第一步,就是對那些“拉單”的人不理睬。許多老人孤獨愛管閒事,所以一個年輕人搭訕,就巴不得多和他們說幾句,就上鉤了, 第二步就是不貪便宜。老人收入少,省錢慣了,圖便宜就要被陷入騙局;第三步,再好的承諾合好處也不要去會場,因為你不去會場,他就沒有任何辦法。最好主動打電話給公安局,對“會場”進行舉報。概括為“不理、不貪、不去”。

知名記者親身經歷揭露:缺德的

更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如此巨大的孤獨、價格敏感、社交的市場需求,為什麼就找不到健康、積極、正義的滿足方式?互聯網、眾籌、摩拜單車、健康產業等等,無論是商業還是慈善,這個市場為什麼沒有人去開發而留給了那些騙子們?

不僅是為了現在的老人,也是間接地為了我們自己啊,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