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人名義組織老年人開會聽課兜售保健食品被罰15萬元 我市開出「會銷」整治史上最大罰單

2018-07-18 15:42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導 見習記者 胡錦 通訊員 章飛亞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線索,對市區某經營場所進行摸排調查,成功查獲一起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案。該局責令當事人鄭某停止違法行為,並對當事人處以行政處罰15萬元,系我市史上針對“會議營銷”類案件開出的最大罰單。

當天,鄭某所屬團隊正以金華廣播電視報永康讀者生活館的名義,組織60多名老年人在現場聽課,宣傳兜售保健食品。執法人員現場提取了相關活動資料,馬上聯繫了金華廣播電視報社核實,發現當事人所從事的保健品經營活動與金華廣播電視報社無任何關聯,並對部分在現場聽課的老年人進行詢問,製作了詢問筆錄。

借他人名义组织老年人开会听课兜售保健食品被罚15万元 我市开出“会销”整治史上最大罚单

經查,當事人鄭某存在不正當競爭事實,且證據充足,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屬實施混淆行為使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繫的違法行為。據悉,鄭某從2016年4月起,擅自以金華廣播電視報及金華廣播電視報永康讀者生活館的名義,在我市通過會議營銷、講座、帶老人遊玩等形式開展保健品銷售經營活動。

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我市不斷深化針對老年人的食品保健品欺詐及虛假宣傳整治行動,印發了《永康市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嚴厲打擊各類“打擦邊球”,例如聲稱包治百病,已經攻克醫藥無法有效治癒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通風、各類癌症等等),投資保健品給予高回報等等,利用會銷、會診、免費旅遊、免費體驗等形式違規銷售保健食品行為,切實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利益。

接下來,市場監管部門將聯合公安等部門,加大打擊力度,約談會議場所提供單位,要求其履行主體查驗義務;對承接30人以上推銷商品的會議活動,要求必須備案,並在會議場所公示消費安全警示牌、承諾公示牌、產品信息明示牌;制定“保健食品銷售專區”“保健食品不得代替藥物”信息牌,在各保健食品經營場所予以標示。市場監管局提醒市民朋友,一旦發現在酒店現場銷售保健食品等商品,請撥打12315進行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