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国内是什么状况?

愤怒的麦麦提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发现即使不太懂得行军打仗的人,也会说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俗语。“军食”是否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提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强调了一个国家的军队没有装备辎重就会被全部歼击,没有粮食供应就不能生存,没有军用物资的储备就必然失败。

“手中有粮,军心不慌。”

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说到底打的就是物资战,拼的就是后勤。尤其是武器装备越来越发达的现代战争更是如此。有野心的弱国并不可怕;但有野心的强国,势必会掀起惊涛骇浪,波及全球,二战期间的德国便是如此。

时至今日,让人们匪夷所思的是,一个面积不到4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凭什么可以独立的和英、法、苏、美等世界强国一决高下呢?如果说其战前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一定是国内民众给予极高的支持。要说民众的支持背后还有什么原因,那一定是饱受屈辱的日耳曼人爆发出的惊人潜能。

一、战时经济政策。

一战后的德国,军事力量受到极大削弱,飞机、潜艇、坦克、毒气、大型军舰均不被允许拥有,仅仅只有10万人的防卫部队,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就只能任人宰割。例如,1923年由于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法国和比利时悍然将军队开到鲁尔区,日耳曼人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毫无办法。

如果说苛刻的《凡尔赛条约》(以下简称"条约")带给日耳曼人最大的痛苦,一定是耻辱;要说除了耻辱让他们更加无法接受的,一定是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这是高傲的日耳曼人最不能接受的事情。于是,重新武装德国,建立强大的军队,成为社会各阶层的的共同愿望,他们在期盼着曾经的帝国重新走向辉煌。

XTL上台后,不断发展军工业,德军的军费投入开始疯狂增长。为了彻底控制全国经济,政府向各个企业派遣领导人,于是各类工业、企业都转变为军工服务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巨头们纷纷成为“国家干部”,下级服从上级,整个国家经济开始实行战时经济政策。在1929年的后10年,军火的制造能力扩充了9倍。

二、疯狂的扩军计划。

一边是军火生产能力猛增,另一边是军队规模迅速扩大。 XTL新制定的扩军计划本来是要求德陆军在5年内要达到30万人的规模,并保证一旦爆发战争可随时扩充到63个师。然而,这个“疯子”随后就将完成期限改为一年。

1935年他又公然撕毁了《条约》,宣布建立国防军,扩充军备,加强武装力量。短短三年的光景,就实现了拥有近300万人的陆军规模,同时大量装甲车、火炮、通讯器材等装备源源不断的装配到了部队,各兵种也加紧进行战术演练,德陆军成为当时欧洲首屈一指的部队。

空军方面,军费开支中有40%被用于空军。空军军备计划的指标不断被增加,到二战全面爆发前,空军已经拥有37万人、共有4000余架作战飞机,成为当时世界实力最强大的空军。

海军方面,海军参谋部制定了一个完美的扩军计划,力图建设成一支强大的、足以对抗英国的海上力量。但是,德军向来重视陆权,他们的扩张策略也是“先大陆,后海洋”,再加上戈林的反对、资金的短缺、熟练工人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计划流产。

德海军没有壮大,对同盟国来说,或许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三、大炮换黄油

经济学家们常用“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来解释一个国家在战时经济体制中的矛盾。一个国家为了发动战争,所需要的大炮等武器是无限的;为了国民生计,所需要的黄油等粮食也是无限的。但任何一个国家只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源,多生产武器就要少生产粮食,多生产粮食也就要少生产武器,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在疯狂的扩军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扩军计划让其迅速拥有了在当时无人匹敌的武装力量。另一方面,资源和财力消耗巨大,对国内民众来说,无疑是沉重负担。于是开始实行配给制,以可可粉代替咖啡,以便宜食品替代美味佳肴。正如他们所宣传的那样:

可以没有黄油,但不能没有武器。

在别的国家碰到这样的事情,恐怕是要激起民变了。但当时的德国民众却为此心甘情愿,不遗余力的支持政府,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表现出极大的激情和狂热。这种准战时经济政策,不但没有引起民众的恐慌和反感,反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们为即将到来的侵略战争欢呼雀跃。

结语

我们在反观这场关乎一个民族尊严的战争,不得不将其中的缘由剖析一下。在《条约》的制裁下,战后的德国,国之不国,民不聊生,一个面包卖1000亿马克,一升牛奶卖3000亿马克,失业率高达40%,这让骄傲的日耳曼人咽不下这口气,与其没有尊严的活着,不如轰轰烈烈的干一场。

新政府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变化,对内发展经济,打击寡头企业,人人都有事情做,人人都有饭吃,几乎消除了失业率;对外不再软弱,甚至可以说是咄咄逼人,逼得英国和法国步步退让。大国的优越感回来了,民族的尊严恢复了,人们的荣辱感和国家的兴衰紧紧的连在了一起。于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一定心里美滋滋的去支持。

如果说德国作为传统的欧洲强国,被战胜国一纸《条约》搞得几近灭亡,国家尊严荡然无存,那民众的自尊心一定也好不到哪里去;要说有人能够带领他们走向辉煌,赢得尊严,日耳曼人一定会疯狂跟随着他。

于是,二战爆发前,人们在惊叹德国军队强悍的同时,日耳曼人爆发出的战争潜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杨树下谈历史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是当时法西斯轴心国的老大,在二战中,德国以一国之力,去挑战美国,英国,苏联等世界几大强国,甚至可以夸张点的说,当时的德国敢挑战全世界,那么二战时期德国国内到底是什么状况,当时的德国到底有多强大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从经济用量和工业生产来看,当时的德国仅次于美国,最巅峰的时期其所占份额超过了世界的20%,德国的钢铁,煤炭等各项工业数据指标都稳居世界前列,就军事实力来说,德国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就是当时的美国也对德国望而却步。



1943年德国国内钢铁的产量就将近3500万吨,整个欧洲其他国家加起来也没有德国多,钢铁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单看德国的钢铁产量,就能想象出二战时期德国国内的工业生产水平是很恐怖的。工业水平的强大直接拉动了经济的强大,强大的国力支持着前线作战的部队。

二战时期德国单单军事工业方面就非常惊人,生产飞机11万多架,德国生产的武器装备不仅在数量上恐怖,而且质量上也非常的好。其庞大的轰炸能力也让其他强国望而生畏,这只是德国空军工业,其陆军装备,海军装备也一样的非常出色,二战期间德国部队是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的军队的机械化水平都没能达到二战时期的德国。
德国二战期间虽然处在战争时期,但是其在国内也没有放弃对新武器的研发,二战时间在德国也出现了不少当时的黑科技,很多的黑科技到现在也算得上先进的,这些让当时的美国都是垂涎三尺。所以战后苏联和美国都拼命的去抢德国的科学家和设备。以上就是二战时期德国国内的大概状况。喜欢我解答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如有不同意见大家一起讨论,谢谢


军武杂谈V


巴黎和会时,德国被封锁饿死亡了人,二战能好到那类,苏联美国输送食品当然好不少


乌陵与土明


起码没有内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