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朱元璋却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beyondwusheng


二人同样是“释”兵权但目的和自身实力不同,当然反应也就不同。

(1)弱势的宋太祖,他想强也不敢

宋太祖之所以要“杯酒释兵权”,一者希望“皇权控制兵权”,二者宋太祖并不能“控制军队”他只是“军队势力中最大的一方”。

正如我在“周世宗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赵匡胤为什么还谋反”问答中说的:唐末五代“无父无君”的时代,赵匡胤采用强势“释兵权”也未必不会步刘承祐后尘。赵匡胤只是最大的军头儿,但不是唯一的军头。

相反朱元璋严密控制军队,朱元璋的队伍里他是唯一的军头儿!

(2)宋太祖以“让军人贪污为代价”换取军人的忠心,而这对宋朝的军人战斗力影响太大了

在“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中,赵匡胤说过类似的话,即: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

很明显,朱元璋是希望军头们去贪腐、去搞“盈利性业务”、去搞“权色交易”,希望用“金钱腐蚀掉军人们的企图心”。宋太祖也做到了。

石守信是赵匡胤主要关注对象,在“杯酒释兵权”之前,他对军事较为仁慈,对钱财看得也比较淡,对赵匡胤也是忠心耿耿。“杯酒释兵权”后,石守信变了模样,石守信在内的曾经很“正”的军人在做节度使过程中,都非常“贪腐”。

史料中说他“专务聚敛,积财巨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

对此,赵匡胤毫不在意。

(3)朱元璋则以强势势力,要求“军人必须匍匐在皇权之下”。宋太祖对军人说“兄弟们,只要不造反,金钱美女随你们的便”,明太祖对军人说“天下是老子和我们朱家的,现在国家很穷,你们都先忍着吧。未来如何,看着办吧”

宋太祖的势力是依靠“官场秩序”凭借“战功”得来的,但这种势力更多的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明太祖的势力则是从死人堆里,在不断地背叛中利用刀剑和人头杀出来的,这种势力的崛起其实不需要“平衡”的艺术,只需要刀剑说话。

也许,有人说宋太祖和明太祖出身不同,所以导致了二人采用方式的不同。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他们所经历的环境不同所致。宋太祖升官速度很快,靠柴荣提拔。其他许多人也是如此。但在农民起义中,朱元璋所经历的则未必是明主,更多的是比他差很多的农民起义领袖。

大家都是政客,那就用政客的玩法儿;

大家都是刀客,那就只能刀法比试了。


坐古谈今


我知道题主肯定是看朱元璋电视剧中,他有对握有兵权的大将,试着去杯酒释兵权。但是历史上却没有这样的记录。所以可能并没有发生这回事。但是你既然这么问,我可以尝试回答一下。

宋太祖是什么人?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家里世代为官,也算地主出身吧。他的手下呢?像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他们一开始就是效忠于后周。常年混迹于官场,出身也比较高。朱元璋呢?一个放牛娃。他的手下基本上跟他差不多,特别是那些武将。他们这些人跟石守信他们比起来,出身低贱,又没有什么官场经验。常年饿惯了,好不容易熬到头了。不去跟朱元璋强皇帝就不错了,你还想让他们回家养老啊?石守信他们很明智,多年的官场经验告诉他们,如果不回家养老,面临的会是什么情况。说到底,就一样东西,长远的眼光。汤河最终幸存下来,就是因为这个。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为什么朱元璋不愿意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主要有三点:1、朱元璋自身的性格问题。2、明朝建立的特殊大环境。3、杯酒释兵权有着特有的弊端。

1.朱元璋的性格

无可否认朱元璋是一个拥有雄心壮志的枭雄,贫苦出身的他深深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需要,当社会逼迫他连一个和尚都做不成的时候,多年的流浪生活让他养成了坚毅果决的性格,也为他骨子里的残忍嗜杀埋下了伏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后,对于派系斗争感到深深的厌恶,在无形之中坚定了他集权的决心。正至十三年,李善长的出现对于朱元璋来说无疑是天大的际遇,二人一见如故,李善长向朱元璋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为朱元璋今后的大业奠定了基础。就是这样一位重臣,最后的境遇也是着实凄惨。

这也就不难看出,每一个开国皇帝都是踏着尸骨过来的,然而嗜杀成性的养成基本是个人性格的原因,朱元璋一路经历了太多坎坷,他的心理在一路的征伐中渐渐扭曲,从他对儿子的态度也可见一斑,朱元璋二儿子死前有劣迹,然而下葬之时朱元璋不仅不悲伤,还列举其十大罪状,命令其地下有知,定要痛改前非。此时的朱元璋在身居高位之后,已经开始养成了可怕的精神洁癖,他的王权地位是不容许别人染指的,所以当他将屠刀伸向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并且在“胡惟庸案”,“蓝玉案”一举株连几万人的举动也就不奇怪了。

2.建立的特殊大环境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占元朝首都大都,元顺帝北逃,中国进入明代统治。看似开始稳定发展的大明其实背后还有一些不安定因素。蒙古人虽然北逃,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放心。怕给了蒙古人喘息的机会,让他们卷土重来。明朝刚刚建立,国内也不安定。明初起义规模较大的是洪武十四年广州人曹真和苏文卿联合山区里的单志道、李子文等人发动的起义。起义者据险立寨,有众数万人,战船一千八百余艘,占领了番禺、鹿步、清远大罗山等处,又攻打东莞、南海及肇庆、翁源诸县,声势浩大。面对于如此的内忧外患,老朱倘若真的给这些老将放假回家。那这大明朝靠谁打仗啊?朱元璋只有一个,他暂时还是不能放这些人回去的。

3.杯酒释兵权的弊端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奏效了,将领们都把权力 交出来了。而这些将领们也被许诺了一生的富贵。可是他们还是不放心。因为之前战功赫赫, 威望太高,怕皇帝对自己痛下杀手。于是有很多人为了让皇帝放心。他们便故意做一些坏事来自污。赵匡胤想:既然已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已经对我没有什么威胁了。一些小吵小闹总是难免的,由他们去吧。于是这些享受着富贵的人,更加猖狂了。

比如有个名叫王继勋的武将,是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王皇后的胞弟。据《宋史》记载,这位国舅爷性情残暴,是个贪财渔色“专以脔割(将活人身上的肉割成一片一片的)奴婢为乐”的食人魔王。一天,王继勋府中围墙因大雨坍塌,大量奴婢逃出牢笼,跑到宋太祖面前告御状,把王继勋骇人听闻的罪行全都捅了出来。但是太祖前脚刚对他判处流放的处理,后脚他就又被封为右监门帅府副帅。据统计,直到太宗即位后王继勋被处死时,仅在973年到977年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 王继勋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就多达100多人。威胁解除了,然而黑暗的祸根便从此埋下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同样的方法,用到不同的朝代不一定有效。


小庆听歌


朱元璋和刘邦不一样。刘邦的时代,没有先例可循,在处理功臣问题上,一路跌跌撞撞,杀了不少人,杀得连他自己都有些胆战心惊,深为后悔。但是朱元璋在处理功臣问题上,其实历史上已经有成功的例子,那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朱元璋画像)

既然已经有成功的例子,朱元璋为什么不照搬照做,也来一个“杯酒释兵权”,反而还要用刘邦自己都不太喜欢的残杀打击方式呢?

第一,朱元璋缺乏自信。

朱元璋是从最底层一路拼杀,经过了艰难险阻,打败了无数劲敌,最后才成功当上皇帝的。朱元璋的人生地位,在几年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常常让他自己都觉得不真实。让他总觉得,和他一起打江山的人,会觊觎他的皇位。毕竟之前大家都是一样的人,而且都是一起在战场上拼杀过来的。要说功劳的话,那些兄弟们的功劳,其实并不比他小。

所以,他就算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把那些大将们的权力解除了,但是,只要这些人还在,其号召力就还在。某一天,这些人振臂一呼,很可能又会推翻他的江山。

而实施“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以及给功臣们建“凌烟阁”的李世民不一样,他们并非出生于平民家庭,祖上都是贵族或者官员。古人是祖先崇拜,他们认为,后世之所以能发达,是祖上积下的阴德。赵匡胤、李世民祖上比较阔,在当时的人看来,积下阴德是有可能的。而朱元璋祖上赤贫,就没那么容易积下阴德了。所以,赵匡胤、李世民都比较自信,朱元璋不自信。

(杯酒释兵权)

第二,朱元璋没办法用。

赵匡胤可以用“杯酒释兵权”,而朱元璋却没办法用。为什么呢?

赵匡胤为人宽厚,与他兄弟们的关系比较好。他要夺的兵权,主要都是他曾经的义社兄弟们。他把话说在明处,所以兄弟们比较信任他。毕竟之前有赵匡胤被大家拥戴,夺了后周天下的例子。而且赵匡胤也说了,不是害怕你们造反,是害怕你们手下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身不由己。对这样一个理由,他的兄弟们自然无话可说。赵匡胤用这个办法,就比较灵。

朱元璋的情况不同。他虽然也有徐达、常遇春等许多兄弟,但是,一者,掌权的并非是他的这些兄弟;二者,朱元璋和他的功臣们也不是一种可以坦诚相见的关系。因此,朱元璋无从使用这个办法。

第三,朱元璋用了也不灵。

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解决的是将领的兵权。文臣们大都是从后周来的,他们没有那样的权力。也就是说,赵匡胤只要把兵权解除了,事情就搞定了。

但是,朱元璋那么掌权的功臣,还不仅仅是武将,还有胡惟庸、李善长这样的文臣。他可以让武将回家里去休息,却不可能对胡惟庸、李善长等人说,你们也回去休息吧。他们回去休息了,朝政怎么运转呢?朱元璋就是想取消宰相,也得把这些人处理以后,再行取消。所以,朱元璋用这个办法,显然是不灵的。

(加官进爵的功臣们)

第四,功臣们不愿意放权。

朱元璋的功臣们,都是和他一样,从底层杀上来的。好不容易尝到权力的滋味,他们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放权呢?再说了,朱元璋又没有让他们放权的说辞,他们当然不愿意放权了。

第五,朱元璋杀功臣有复杂性。

朱元璋杀功臣,不只是夺权,其实与功臣们骄傲自大、为非作歹、把持朝政不无关系。朱元璋同时也是在治理腐败。如果要治理腐败,显然用“杯酒释兵权”是不能解决的。因此,朱元璋把杀功臣,剥夺他们的权力,与治理腐败同时进行。他也因此可以掩人耳目,起到更好的效果。


张生全精彩历史


赵匡胤刚刚当上皇帝之后,的确是有人不服的,当时有两个节度使直接就要造反,赵匡胤平息叛乱之后,立即叫来心腹大臣说了这件事,大致就是说君弱臣强,地方势力大,要是有什么办法能够把权利都集中在自己手上就好了,赵匡胤杯酒释军权也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一开始就是叫来自己的老兄弟说这件事,这是第一次杯酒释兵权。

第二次杯酒释兵权是在八年之后,赵匡胤是做好各种准备才这样做的,而且赵匡胤为这些功臣准备的东西,足够满足他们几辈子的吃喝,在当时的历史中,北方辽国虎视眈眈,这些功臣们都确定好了赵匡胤并不会杀他们,而且因为辽国的缘故,这些人相信,迟早有一天赵匡胤还会继续重用自己,所以权利才能够和平交接,因此赵匡胤能够做到杯酒释兵权也是有时代因素的,这一点是朱元璋所不具备的。

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要杀这些功臣,毕竟朱元璋可是从一无所有和这些人在一起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当然建国之后君臣矛盾还是有的,只不过因为朱标的缘故,朱元璋才不用杀那些老哥们,朱标自幼就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朱标在军中的地位很高,那些开国功臣也都是看着朱标长大的,他们和朱标有着很深的感情,

开国功臣愿意追随朱标,朱标也很有能力,等他继位之后,这些功臣都是辅佐之人,可是朱标突然暴毙,这一切就变了,朱允炆可压不住这些功臣,朱元璋本就是个生性多疑之人,自然要替朱元璋解决一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看看当时的实际情况。宋太祖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夺取柴家天下,靠的就是他的那一帮拜把子兄弟,所以他对那些小弟是恩宠有加。能用金钱和爵位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会对兄弟们下狠手,这反映了赵匡胤同志对兄弟们还是有感情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赵匡胤个人素质的体现,他生在官宦之家,父亲赵宏殷是北周的检校司徒。赵匡胤个人也是受过较高的教育,他的那些个兄弟本来都是北周的大将,大部分也都是靠着祖上的恩荫才做了官,从综合素质上来说他们这些人还都不错。是一群有文化,有梦想,关键时刻还都敢站出来跟大哥一块儿造反的官二代。


大将石守信、曹彬、潘美等人深得赵匡胤信任,个个拥兵自重。所以天下平定后,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一席话大家心中都明白,石守信带头放弃兵权,大家一块回家颐养天年,赵匡胤之所以能够解除兵权成功,是因为他对军队的绝对控制,他可是北周的殿前都点检,和父亲共同掌管中央禁军,势力已深深渗入军队之中。大家从军这些年,心里都明白,打打杀杀这些年不就是想过封妻荫子的好日子吗?现在荣华富贵近在眼前,谁还冒着灭族的危险去造反啊,即使造反胜利的可能性有多大谁也不好说。

陈桥兵变后,后周的皇帝及旧臣都得到了妥善安置,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也都不断加官进爵,大哥对兄弟们的情谊比起汉高祖刘邦那是好太多了。就凭不杀功臣降将这一条,历史上做的好的也就东汉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二人。所以赵匡胤在历史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反观明朝,太祖朱元璋起于草莽之中,家里穷的连衣服都穿不上,父母去世连棺材板都没有,至于政治资源,那更是一无所有。但是他有眼光,也有魄力。自己靠着努力一步步成为农民军的领袖,在他成功的路上,一块儿长大的兄弟汤和、徐达等人可谓是功勋卓著。朱元璋击败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后,挥师北伐,最终徐达、蓝玉等人击败元朝名将王保保,一举攻克元朝大都,成功帮朱元璋夺取了天下。


夺取天下后这些大将个别人日益骄横,有点不听使唤了,这些将军出身草莽,没有很高的文化,不知道急流勇退,却想着天下是大家打下来的,理应大家共治。这些人的政治觉悟跟宋太祖时期的石守信和曹彬等人相差甚远。随即大将军蓝玉骄横,犯谋反之罪,被剥皮实草,受牵连者1.5万余人,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牵连者又数万人,其中不乏功臣名将,这两起大案,受牵连之人是不是真的参与谋反,我们无从考究,此两案,让人看到老朱的真实面目,太子朱标英年早逝,皇太孙朱允炆年纪尚幼,这班元老重臣在他活着时尚且骄横,那么他去世后谁人可以镇得住。他效法汉高祖刘邦,为了后代能够稳定天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劳永逸,将这些功臣宿将杀死,正所谓“狡兔死,猎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另一个朱元璋杀功臣的原因有可能真的是定鼎天下后这班人认为老朱对他们分封不均,确实想造反,大家只可同患难,不能共富贵,只是老朱先下手了,从洪武年间的“蓝玉”和“胡惟庸”案可以看出老朱手段之残忍,丝毫不留情面,打击面过大,也为朱元璋的一生留下了污点。

由此可见,宋太祖和明太祖在解决大将兵权时所采取的手段不同,但是都成功解决了大将的兵权,只是宋太祖的手段更为平和,他能让这些大将自动交出兵权,来自于他对军队的绝对控制,黄袍加身时可都是他的嫡系部队,可以说那些大将只是有带兵权,至于统兵权还是在皇帝手中,所以他们想谋反的前提得是先弄清自己有几斤几两。相对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明太祖的手段更为血腥和残酷,这也许与当时的形势有关,由于后期朱元璋不直接掌管军队,军队的直接指挥权在一线大将手里,他们跟随徐达和蓝玉南征北战,将士同心。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兵士人人只知有大将军徐达和蓝玉,而不知有皇帝朱元璋,老朱发现这个问题后,先下手为强,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老朱大杀功臣的后果很快在他去世后显现了出来。由于没有能打仗的将军,几年之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就把皇位给丢了,历史就是这么循环,今天种下的什么因,明天必然会得出相应的果。


大飞哥爱历史


诚邀,如题。宋太祖的将军和朱元璋的将军可不一样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步一步从军队底层爬上来的

宋史记载,太祖皇帝历任后周校尉,殿前都虞侯,宋州节度使,义成节度使、检校太保,殿前都点检,归德节度使,检校太尉等,所以赵匡胤属下的将军一直是赵匡胤的下级,对这些将军而言,服从赵匡胤的话已经成了天职。

再者,宋朝建立时各位将军既非同乡也非血亲,相互联系较少,不能团成团与皇帝对抗,皇帝对付一群将军会有顾虑,对付一个嘛,还是很容易的。于是赵匡胤很容易的就达到了杯酒释兵权的目标。

朱元璋时期就不同了

首先,朱元璋与他的将军并非一开始就是上下级,比如中军三帅——汤和徐达常遇春是朱元璋的兄弟,蓝玉陆仲亨是朱元璋的义子,这样无形之间朱元璋在将军面前就少了分威严,多了点“情分”,众将以为老朱不会下狠手,自然也就敢于提出不满。
此外,朱元璋的朝廷有两大特色,一个是骄兵悍将,另一个就是淮西汉子。明初封的爵位(公侯伯),淮西人占了九成。在朝廷里,淮西人乡音乡情乡党,抱成团相互取暖,今天这个出事了,明天就有一群淮西勋贵来求情,于是老朱也不敢硬来,自然杯酒释兵权就做不到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这个问题不需要说那么复杂,单从两位君主的经历就能看出来。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要知道赵匡胤武将出身,和柴荣更是关系很好,但是他还是夺取了柴家的天下。当他坐在殿堂之上看着当初拥立自己的兄弟,就会感觉到堂下站的是一位位“赵匡胤”。

当他和手下们商量兵权的事时,将领们那还能不明白赵匡胤的意思。皇帝就是靠兵权窃的位,你抓住兵权不放是想效仿当年之事?只要不傻的都会放弃兵权,并且极力自污。

表示皇帝你看我没那个心思,我只想吃喝玩乐混吃等死。赵匡胤也很满意,大家都很懂事。

朱元璋只能共苦不能同甘

朱元璋就不同了。大家都是从泥腿子里打出来的,过命的交情。说不定就有几个混账偷看过马皇后洗澡,关系太铁了。直到朱元璋登基,一竿子武将还没从兄弟情谊转化为君臣关系。

朱元璋想削权啊,但他不能直说啊。于是他就一直给手下使眼色,想让他们明白过来自己请辞。谁知道手下的兄弟们把他看成抛媚眼了,于是玩的就更嗨了。

你指望一帮泥腿子懂多少政治智慧?

然后朱重八就生气了,你们敬酒不吃别怪我敬你们罚酒。最可怕的是当一个老功臣廖永忠被拿出来“杀鸡给猴看”,这群“猴”还看的津津有味,丝毫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妥。

这也是没救了。

还是有聪明人的,朱元璋一打眼色刘伯温拔腿就跑,谁拦都不好使。


日月当空历史文化传播


这个不敢苟同。

明代的政治制度,一定程度上讲,是沿袭了宋制,即以文制武,但又不等同于宋代那么极端的以文抑武。

武将的地位从明建国之初就确立下来了,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以后,文臣最高品级就是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正二品,(三公三孤这样的虚衔虽然是正一品,从一品,但只是一种荣耀。)但你再看看武将的级别,最高级别是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正一品,从品级上讲,武将是要高于文臣的。



即便后来有了内阁制度,但是内阁首辅,其最高品级一般也就是兼任六部尚书,正二品!

在官方地位上来看,貌似武将是要比文臣高一点,但实际上呢?老朱搞的是屯兵制,军屯与地方政务完全分离,但是军屯卫所是受到地方行政文臣大佬的辖制的!一般总兵官这个级别的武将,定品级是最低从二品,但大多数是正二品,其所辖之兵,一般也是一省之兵,而文臣呢?一省之巡抚,布政使也就是从二品,但在职权上,完全受巡抚的管辖。

这就是老朱厉害的地方,看起来武臣地位上要略高于文臣,但在权力上,根本无法超过文臣。



而且明朝兵权并不完全武将手里啊,朱元璋始设五军都督府,职能是掌管天下兵马大权,这个权力很大的部门在明初也确实名副其实,但着本来元代只有大都督府,他一分为五,把开国勋贵们都扔了进去,五军各有左右都督,他们之间互不统属,是平级的啊。

这种制度演变到后期,导致勋贵子弟们在里面混日子,然后逐渐就被兵部所掌控。

老朱实际上并不需要搞杯酒释兵权那一套,他的老兄弟们,又不是跟赵匡胤那样的义社十兄弟,也没有赵匡胤那种半路黄袍加身的经历。其从一开始便是被奉为主的。

而且,两者之间的兵制不一样,宋初没有杯酒释兵权之前的制度是唐代府兵制,将领权力极大,而明初是五军都督府统领天下兵马加卫所制这样军与政分离,而一方面在有兵事时又要受到文官辖制的制度。



明初的战将们在成为勋贵以后,其中勋贵之首魏国公后来的中山靖王徐达,最高的职位是右丞相, 是文职呀,是以武将的身份议军国事,但其实徐达大部分时间都跟蒙元打仗,到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后,丞相制度也成为历史,徐达也就没了这个职位。

相对于宋,明在军政方面的制度更加灵活,武将从一开始就很自觉,毕竟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例子,大家都心里都清楚,国家建成后,武将们会是个什么情况,而老朱对勋贵们也不错,起码不是还有五军都督府这个权力比较大的实权部门,只是后来土木堡之变以后,勋贵战死大半,而卫所制也不堪世用,后来才有了募兵的制度,也就形成了另一番九边军镇的权力格局。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青年折缘


  

  宋太祖是出了名的仁厚之君。当然,他之所以能够杯酒释兵权,之所以敢把那些名望素著的大将留在世上,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宋太祖有足够的自信,也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军队,驾驭麾下大将。

  一些朋友提到赵匡胤出生军人世家,出身比较高贵,于是说赵匡胤因此能够容人。其实,这二者之间其实没有必然联系。

  真正的原因,与赵匡胤的出身关系不大,与赵匡胤20来岁参军之后的经历则有着密切关系!

  经历一、亲眼目睹郭威黄旗加身,多年后活学活用。

  赵匡胤20岁开始从军,亲眼目睹了郭威如何发动兵变,如何黄旗加身,成为一国之主。多年之后,赵匡胤黄袍加身其实就是郭威黄旗加身的翻版。

经历二、亲手打造强大禁军,心腹大将遍布机要。

  另外,赵匡胤从高平之战开始得到周世宗信任。周世宗厌恶那些老牌将军,于是钦点赵匡胤组建新军。赵匡胤利用职务之便,将许多心腹插入禁军中成为重要将领。以后与他一同升迁。

  加上赵匡胤本人就是一代名将,是后周最为重要的高级将领之一,因此,赵匡胤在军中的威望无人可比。

经历三、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其他帝王诸如刘邦、朱元璋、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功臣?因为不自信,因为担心军队不听自己的,因为自己不会带兵。

  可是,宋太祖都没有这个顾虑。他本身就是殿前司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所有大将都是他的部下,他本人就是绝代军事奇才,谁也翻不出他的手掌心。

  因此,乾隆皇帝说了句公道话:太祖退藩镇之兵,只在杯酒片言之间,君臣之分,情义兼隆。而俭约是务,治定功成,制礼作乐,传之来裔,为万世法。其成功致治之盛,几乎唐太宗。而规模之正,则又过之矣。

  在乾隆看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保全君臣情义十分难得。治国之盛,接近唐太宗贞观之治。并且,宋太祖立下种种制毒,周正深远,这点又超过了唐太宗。


叶之秋


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而明太祖朱元璋却不能成功。这个问题从何说起呢?朱元璋尝试过杯酒释兵权吗?并没有。但是,之所以赵匡胤使用了杯酒释兵权这种温和的方式,而朱元璋最终选择了直接动刀子解决问题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赵匡胤之所以选择杯酒释兵权,与其自身的自信和仁慈是分不开的。赵匡胤生于高级武官家庭,家庭美满、幸福,自幼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可能正是这种美满的家庭和良好的教育,铸就了赵匡胤的自信心和仁慈心。赵匡胤不嗜杀戮是众所周知的,不仅是对自己人仁慈,对于敌人也是如此。因此,面对手握重兵的将领对于皇位可能存在的威胁,赵匡胤接连上演了两出杯酒释兵权,在不流血的前提下,一举解决了手下将领对于皇位的威胁。同时,赵匡胤也自信,他的这些“老兄弟”们会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会主动交出兵权。如果赵匡胤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嗜杀之人,这一切也就都无从谈起了。



同时,赵匡胤麾下的将领们的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赵匡胤手下的将领大多出身官宦之家,受过较好的教育,行伍出身的并不多,基本都是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富二代、官二代。正所谓响鼓不用重锤,赵匡胤上演杯酒释兵权时,话一出口,这些人就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第二天全部以各种理由上书请辞,这也算是君臣之间的一种默契了。



反观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没有上演杯酒释兵权?首先要从朱元璋的出身说起。朱元璋出身赤贫,家人几乎全部死于灾荒,自幼没有读过什么书,四处漂泊,甚至还当过和尚。从后来朱元璋的一些举动来看,朱元璋内心对于自己的出身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自卑的。因此,在成为皇帝之后,朱元璋更加害怕失去这一切,面对但凡会对自己皇位产生威胁的一切,都会不遗余力予以消除。说到底,其实这还是一种内心缺乏自信的表现。因此,杯酒释兵权这种需要君臣默契且留有尾巴的处理方式,朱元璋是不会、也不愿、更不敢选择的,他要的是一劳永逸,尤其是在懿文太子朱标去世之后,这种愿望变得更加迫切。因此,动刀子解决便成了最为直接有效的处理方式。



再看朱元璋麾下的淮西悍将们,基本上都是出身赤贫、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大老粗。要这些人主动放弃拿命换来的权力,难度很大。甚至在这群大老粗中的不少人心中会觉得江山是一起打下来的,理应一起坐,不是吗?更何况,朱元璋在这些人心中也不过就是草莽出身,甚至不少人还亲眼见到过最为落魄之时的朱元璋。朱元璋的威信更多是建立在杀伐决断和利益关联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人格魅力。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心甘情愿交出权力。再者说,这帮大老粗也并不是什么响鼓,朱元璋就算费心费力锤上半个月,这些人也未必就能听得出弦外之音,不是吗?因此,对于朱元璋而言,杯酒释兵权根本行不通,那就只能动刀子解决问题了。



实际上真正心甘情愿交出权力的人,朱元璋并没有下黑手,诸如徐达、汤和,最后不都得以善终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