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为何要舍近求远,先灭大理再灭南宋,他们是如何考虑的?

历史一书生


玄奘法师的功绩,值得国人自豪。没有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王舍城不会被发现,那烂陀寺不会被发现,艺术瑰宝阿旃陀石窟等著名文化古迹,也都是按照《大唐西域记》的线索找到的。

玄奘法师是走出国门学习的,学到什么程度呢?大家请看下段:

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学习的程度就是---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我的水平比你们高耶~

李世民为何总劝说玄奘还俗?

“帝又察法师堪公辅之寄,因劝罢道,助秉俗务。”

不光李世民,连李治也象中了魔障一样,苦苦的劝说玄奘法师还俗后上战场加入智囊团,或者当个军师,目的无非是想借玄奘法师对西域各国的了解,一雪前耻,干掉突厥,不止如此,中亚、西亚、南亚,李世民都想要。

玄奘法师的游历和取经这一路的长途跋涉,普通人真是听了都肝颤呐。玄奘法师游历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其《大唐西域记》中对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婚姻、丧葬、宗教信仰、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的记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

兰州→凉州→瓜州→玉门关→五烽→流沙→哈密→高昌国→新疆库车→凌山→碎叶城、迦毕试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撒马尔罕城→葱岭→铁门→货罗国→巴尔赫→加兹→大雪山→阿富汗之巴米扬→巴基斯坦→克什米尔,行程13800余里。

请看上图,这一圈绕的,国境周边都“路过”了,这种经历,对于李世民和李治来说,极具价值,开疆扩土的无价之宝,因为这一路上,无论语言,人文,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博学如玄奘法师,基本都有涉猎,并且都深入实地有过了解。

李世民对佛法没兴趣,但每次玄奘法师说到外域诸国的时候,老李是双眼放光,无与伦比的精神迸发,那时候玄奘法师才明白,李世民让自己觐见完全是出于其政治、军事目的。

而玄奘法师对还俗和所谓的荣华富贵是没有任何兴趣的,李世民屡次苦劝,玄奘法师从未放在心上。

...


古今通史


唐太宗屡次规劝玄奘弃佛还俗,主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唐朝初期对佛教的政策有关,请看分析。

一、唐朝初期(包括唐太宗)确定佛教不利于政权稳定统治是根本原因

在唐朝之前的南北朝时,中国迎来佛教传播的高潮,尤其是梁武帝萧衍(502年-557年)大力倡导佛教,甚至四次舍身佛寺,要出家为僧以修来世,群臣耗巨资给佛寺将他“赎回”。建康城下竟有佛寺五百余所,外观穷极宏丽,资产更富裕丰沃。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名,将大批人力财力浪费于求神拜佛,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

我们再看隋朝的佛教政策。隋朝尽管只有短短的37年,但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隋文帝(581—604)改变周武帝宇文邕毁灭佛法的政策,确定了以佛教作为巩固期统治权的方针之一。隋炀帝杨广(605—616)继承了崇尚佛教的传统。佛教在中国得以传播,建立了很多寺院,僧人在社会有很高的地位。然而隋朝在唐高祖等反对者的战争中失败。

当公元 618 年唐朝建立时,唐朝的统治者对佛教并不支持,甚至有时排斥佛教。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确定了道先、儒次、佛末的三者次序。

唐太宗(见下图)继位(626年—649年在位)后崇尚文治,认为佛法无益于天下,再次申令道先佛后。

史载,唐太宗讨伐王世充,虽常用少林僧兵,但他攻占洛阳后,废除隋朝寺院,大肆裁汰僧人。

唐太宗对梁武帝大兴佛教带来的后果记忆犹新。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语谓侍臣,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结果国破家亡,应当引以为鉴。

他在朝堂上公开宣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国家对佛教的政策一旦确定,那么相应的行动就会展开。

劝说有名望的佛教人士还俗就是降低佛教影响力最有效的途径。

二、唐太宗要求玄奘弃缁还俗的行动

公元643年,玄奘(公元602年-664年,见下图)西天取经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引起轰动。

唐太宗目睹了玄奘的影响力,劝说玄奘还俗的行动开始展开。

玄奘刚回到长安,唐太宗高度评价说:“朕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

很快唐太宗要求他弃缁还俗,“帝又察法师堪公辅之寄,因劝罢道,助秉俗务。”

玄奘言道:“玄奘少践缁门,伏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玄奘之幸甚。”

唐太宗劝玄奘弃佛还俗的要求与他翻译佛经、弘扬佛法的宗旨相违背,遭到了玄奘的断然拒绝。唐太宗仍不放弃,常常“逼劝归俗,致之左右,共谋朝政”。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朝进军辽东,太宗要求玄奘观战,再次提出还俗的要求。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宗又一次令他还俗,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陈明再三,表示“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

甚至唐高宗李治上台以后,也多次提出令玄奘弃缁还俗的要求。

三、唐太宗批准玄奘的翻译佛经更多是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

在玄奘去西域印度时,他与许多着名的佛教大师一起学习,特别是在那烂陀的着名佛教学习中心。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筴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

当唐太宗看到玄奘带回来的梵语文本时,意识到这是重要的世界文化交流,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不对政权的稳定统治构成威胁,唐太宗批准了玄奘的翻译佛经的要求。

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现今的西安)设立了一个大型翻译局,吸引了来自西亚各地的学生和合作者,将大约1,330个经文分册翻译成中文,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在公元646年,在唐太宗的要求下,玄奘完成了他的书《大唐西域记》(见下图),这也成为了研究中世纪中亚和印度的主要文书之一。

这本书由法国著名的汉学家斯坦尼斯拉斯朱利安(Stanislas Julien1797年4月13日-1873年2月14日)在1857年翻译成法文。

唐太宗在玄奘屡次拒绝弃缁还俗时,能够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支持玄奘开展佛经翻译事业,真正体现了唐太宗的雄才大略。

司马光评价唐太宗:“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蒋南强读历史



在当时唐朝明令禁止百姓西行的时候,玄奘法师为了寻求大乘佛法,不惧艰辛,不远万里,西渡取经,历经数年,一路上途径大小几十个国家,平安到达天竺,最后完整的将六百多部佛法经书带回中原,可见其胆识和非凡的远行能力。

本该是治罪的行为,但是李世民在得知玄奘要回来时却十分爽快的免去了他的罪行,并且还邀请他前往长安来相见。


在玄奘入宫觐见李世民的时候,还得到了李世民的盛情款待,俗话说;无事献殷勤……一番交谈后玄奘发现李世民邀他相见,并非是对他不辞辛苦求取来的真经感兴趣,而是对他一路途径过的国家国运兵力有兴趣。交谈到最后李世民索性要求他还俗进朝辅助自己。

奈何玄奘心中只有佛法,随即婉言谢绝了。李世民之所以劝说玄奘还俗无非是在于玄奘一路上对于西方各国的了解,地理环境的熟悉,正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并且李世民一直的理想就是开疆扩土,若是能有玄奘这样一个对西域了解通透人辅助好比如虎添翼,所以,李世民不惜金口三番五次劝说玄奘还俗相助。


滕王阁的孤鹜


第一玄奘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大师,玄奘博学多才,特别是佛经上有着自己的见解的,唐太宗虽然不信佛教,但对这样的人才确实很珍惜的,希望为己所用。

第二玄奘有些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异域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唐太宗最关心的西域方面,因为大唐需要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为大唐开疆拓土,将西域纳入大唐帝国的版图,如果有玄奘作为指导,为唐太宗出谋划策,实现这一目的就方便的多,后来唐太宗也知道劝不回玄奘,也只好让他编纂一部大唐西域记,成为唐朝向西开拓疆域指导书。


我觉得我认为


可能是出于对他的精神,学问,阅历的佩服吧!


古草秋心


因为人才难得,他希望玄奘辅佐于他。


霜天落照


需要一 德高望重的国师,大唐 李姓 奉 老 子为 先祖, 希望 玄奘 皈依道教.


扁舟大海飘游


无非不是看重玄丈一路对西域了解,想玄丈帮助自己扩大自己对西域的影像。并且玄丈从西域回来人气之高,于情于理李世明都要向玄丈抛出橄榄枝。


小强每日读新闻


除了让玄奘法师还俗辅佐他以外还有别的理由吗


重走玄奘路


你把佛法参透了,这世上的事没有看不懂的,干啥工作都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