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农村土地制度也许正阻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一谈到农村土地,很多的城里人都会表现得很恼火,他们会认为农民享受着各种土地优惠却到城里来跟他们一起抢工作,十分可耻,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首先,中国的土地政策只有国家和集体两种,没有承认过私人占有土地,这是建国之初就写入宪法的,对于农村的集体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山地等资源型土地和宅基地等居住用地,农民只是享有租的权力,而且会受用途规划等多种限制,农民的唯一优势就是享受了第一手的基于户籍的原始租赁权,作为城里人如果艳羡农村的土地,完全可以来农村搞第二手,三手的租赁,我相信没有农民会排斥。

被误读的农村土地制度也许正阻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其次,靠种地收入很难再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这个时代早就不是吃饱穿暖就好的时代,它需要更多的社会财富支撑这种生活,所以农民到城里谋求更大的发展,或者谋求一份更高的收入并不为过,他们不是放不下土地,而是城市实在让他们难以安放身体,他们的收入远远维持不了迁移到城市来的消耗,事实上这不是农民的问题,是城市还没有准备好要接纳他们,每年春节往返迁徙的农民工大军就是最好的证明。农民可以不带户口流动,城里人也没必要纠结户口问题,资源可以互补。

被误读的农村土地制度也许正阻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第三,土地不只是农民的根,更是全中国人的根。更行各业面临断粮还能泰然处之的根本就没有,粮食过剩与低价的危机会逐渐转变成粮食安全危机,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单纯靠农业走出困局,以现在的科技来看似乎唯有无节操的提高产能效率外观和口感,以经济效益评价这种行为没有什么不妥,毕竟现在只剩下农业孤军困守,所有能突围的办法都是好办法,所以,在以后能否吃上一口放心的粮食再没有比自己播种采收更放心了,这种问题靠法律是解决不了的,刑法上规定了那么多死刑也没杜绝某些犯罪不是?

被误读的农村土地制度也许正阻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总之呢,城里人没必要因为土地问题过分排除农民,农民也没有你们认为的那么多土地优势,你们完全可以拎个包到农村享受几天田园乐趣,可以租一片地,租几间房亲身体验春种秋收,还可以通过入股或者认购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安全,农民在农村能做到的城里人几乎都能做到,我们都只是承租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