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在鼎盛時期和鼎盛時期的清朝開戰,雙方誰贏的可能性大?

牛頓第三軍團長


從兩個方面來對比,一個是軍隊之間的對抗,一個是國家之間的對抗。



明朝戰鬥力最強的時候應該是藍玉北征時的那支軍隊。清軍戰鬥力最強時期應該是皇太極、多爾袞時期的八旗軍。

但藍玉時期,明朝的武器裝備還沒有那麼完備,所以就只好把朱棣北征時的那支主力部隊――神機營,也交給藍玉來指揮,藍玉的部隊就是十二萬明軍加上神機營。

神機營“內衛京師,外備征戰”,裝備主要有火槍、火銃等,後期還添置了火繩槍。

作戰方式:

“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火器步兵配合騎兵。

神機營人員組成:


再來看看清軍。

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的清軍其實並不僅僅是滿族人,還包括大量的蒙古人和漢人。

軍隊人員組成:

八旗兵是集行政、軍事、生產於一體的軍國制度。《八旗通志》中記載,在萬曆43年,後金共有400個牛錄,308個是滿族和蒙古族混編而成,76個是蒙古族牛錄,16個是漢族牛錄。一共有12萬戰士。

另外,皇太極時代,組建了一支專門的火炮部隊――烏真超哈,全部由漢族士兵中精通火炮操作的戰士組成。


作戰方式:

前鋒是蒙古騎兵,披掛重甲拿長矛大刀衝陣;第二隊是蒙滿混編騎兵部隊,使用弓射箭;預備隊是滿族騎兵,利用機動性,衝擊敵方薄弱環節。火器步兵主要是漢族士兵,以火器戰車為掩體,一面衝鋒一面射擊。

武器裝備:

早在萬曆九年,努爾哈赤還裝孫子的時候,就悄悄經營火器部隊,誘騙了大量的明軍火器兵,還利用明朝商人大搞走私,長期用貂皮和人參來換取需要的硝石硫磺。


皇太極時期的清軍的火器裝備實際上已完全不在明軍之下,在使用戰術上還要技高一籌。

皇太極時期清軍還有60門“天佑助威大將軍”炮;

現在把明清兩軍放在一起互相對比:

騎兵:這個肯定是清軍勝

射手:滿族箭手據說可以拉動10石的強弓,射殺黑熊,射老虎能夠洞穿而過。清軍優勢要大得多

步兵:清軍擁有重甲步兵的優勢,藍玉的部下也應該很勇猛,這項算平

火銃配置和使用:此時的清軍持銃率遠高於明軍,戰術也更加靈活適用,清軍勝

炮兵:這沒法比,清軍擁有可以野戰的精銳重炮兵部隊,清軍的火炮無論射程還是精度,都領先很多,明軍炮火射程就夠不到清軍。清軍勝。

指揮員:藍玉VS皇太極

明軍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藍玉將軍的指揮水平了。以藍玉的軍事才能,能比皇太極強嗎?


如果是以兩個國家巔峰時期的對比。明朝的巔峰期是在永樂年間,清朝的巔峰時期是在乾隆年間。明朝有贏的可能嗎?

雙方國力對比:

人口:清朝勝

疆域:清朝勝

財富:清朝勝

軍隊數量:算平

武器裝備:清朝勝

後勤能力:清朝勝

看來,只能指望朱棣的雄才大略了,但說實在話,從解決邊患的實際效果上來看,朱棣幹得並不成功。


不行就是不行,沒有什麼不敢承認的。雙方比較,差距還是挺大的。脆弱的民族虛榮心沒用半點意義,只會讓人家更加瞧不起。


饞嘴肥貓鏟史官


不要開玩笑好麼,按照歷史常識,時代越靠後的軍隊,戰鬥力越強。差個兩三百年,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在大家印象裡,清朝的軍隊的戰鬥力一直在下降,也就入關前還行。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清朝軍隊一直到乾隆中期,都保留了極強的實力。而且武器也一直在更新換代。

在清朝的後半段,又趕上了歷史上陸軍變化最快的100年。在19世紀,隨著武器,後勤的進步,陸軍的作戰方式,陣列,指揮系統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拿破崙戰爭,美國南北戰爭,普法戰爭,近代軍隊的雛形已經被勾勒了出來。

甲午戰爭以後,清朝開始了全方面的陸軍改革,軍隊都已經走向了近代化。這種成建制的近代化軍隊,可以說是從全方面吊打古代軍隊。

最重要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朝就開始了“洋務運動”,初步擁有了自己的工業體系(核心煤礦業和鋼鐵業)。差不多就是這個時間點,機關槍已經非發明了出來。雖然不知道清朝是什麼時候裝備的,但是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清朝是肯定有的。

如果明朝和清朝開戰了

戰鬥的場景在很大程度上,會和第二次鴉片戰爭高度重合。就是清朝軍隊對明朝軍隊單方面的屠殺。

在作戰方式上,明朝自然只能延續古代軍隊傳統的密集陣列。而清朝的軍隊按照鼎盛時期來說,應該已經有了散兵線戰術,武器更是遙遙領先。

一旦正面交戰,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這完全可以用一個替代:

你認為明朝有任何一支軍隊,能打得過袁世凱的北洋軍麼?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侃砍歷史


如果只是比較軍事力量,明朝的勝算更大,如果比較綜合國力,清朝的勝算更大。

國與國之間的對抗就是綜合國力的對抗,我們只需要比較明朝和清朝之間的綜合國力,再加上軍事硬指標就能得出一個比較中肯的結果。

明朝最為強盛的時代應該是永樂帝到任宣宗三朝時期,國力達到了最鼎盛時期,不但國庫充裕,而且政清人和,軍事力量強悍。

但是此時的明朝有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蒙古和西北沒有完全納入版圖,無法調動那裡的軍事力量和經濟支援。

清朝最為強盛的是雍正和乾隆時期,雍正皇帝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不但扭轉了康熙時代的國庫空虛現象,更是一掃朝廷官員陳年詬病的腐敗和不作為,到了乾隆時期,更是達到了鼎盛,而且解決了蒙古和西北遊牧民族的問題。

但同樣也有弊端存在,就是軍事力量相對明朝要弱一些,特別是在領軍將領上,沒有明朝那麼多作戰經驗豐富的大將。

最後我們只有從科技發展上來看,時代永遠都是在進步的,清朝接納了大明的江山,更是接收和吸納了時代進步的科技應用,特別是在軍事上的應用,比如火器的應用。

明朝也是有火器的,但是肯定沒有200年後的乾隆時期先進,畢竟大清的火器是從大明朝繼承、發展起來的。所以從軍事裝備上來看,大清是要領先大明的。

所以從以上來看,大清的鼎盛時期和大明的鼎盛時期作戰,大清的勝算更大。


沉墨9527


這個問題還用問嗎?大明滅亡不是大清有什麼取天下的能力,是大明走到了窮途末路。

大明內部戰亂,已經使大明病入膏肓,大清呢,已經國勢是上升階段,就是這時尚且沒有勝過大明的能力,在大明處處碰壁,被迫轉移戰略,經營朝鮮的。

就是如此大明也不是大清而滅,是李自成。大清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有點坐享其成。

如果大明鼎盛還能容忍皇太極,多爾袞,努爾哈赤他們起家,就是他們統一北方,大明豈能讓他們做大,越南不是被大明打的體無完膚。

即使明朝後期,國勢衰微,土木堡之變,大明朝不也是扭危為安嗎?

大清坐天下也是僥倖成功,如果不是李自成無道,吳三桂不投大清,投降大順。這時大清恰恰出現裂縫,是主弱臣強時期,大清這時能取漢人的天下?蒼天著實眷戀了大清.

如果把康乾時期算內,那是無法可比的,是一個人左手打右手,沒有意義了。


賺點沒法再小的小錢


鼎盛時期的明朝是在朱棣時期,鼎盛時期的清朝是在康乾盛世時期。他們統治的區域基本都是相同的地區,不知道把他們放在那兒開展,我不知道如何開戰?

如果明朝在關內,清朝在關外,那絕對是明朝勝啊!清軍再厲害,也屬於遊牧民族建立的軍隊,部隊補給、地理位置、作戰能力等都不及明朝的。明朝朱棣永樂年間,國力強盛、糧餉充足軍隊作戰能力強,佔據著長城自己各種險要的地形。而且到了明朝末期,要不是李自成叛亂、吳三桂投降等原因,清朝軍隊也不可能那麼順利就成功佔領中國的。

如果清朝在黃河(或長江)以北,明朝在黃河(或長江)以南,我想還是明朝獲勝機率大。為什麼呢?只要有漢族統治政權在,很多漢人還是偏向的。清朝統治期間,有很多反清復明的人世,後期要是南明小王朝能夠政權穩定,也會挺住一段時間,那個時候有很多抗清義士的。在中華文化中,對於少數民族來統治漢族是不能接受的,只不過後來清朝良好的民族政策,慢慢才被同化。

中國歷史上,只要關內漢族統治者政權穩定,經濟還可以,無論遊牧民族多麼強大,都不可能完全打敗漢族人的統治。遊牧民族主要是在青黃不接的冬春季節,沒有草放牧、糧食等不夠用,才回突襲漢族邊塞搶奪金錢、食物和日用品等,不會說長期佔領一個地方一直不走,那樣是很容易捱揍的。

漢族關內軍隊對戰遊牧民族軍隊,主要失敗是發生在主動出擊,深入草原,想要消滅或者趕走他們,在草原上游牧民族騎兵很厲害,畢竟人家是騎在馬背上的民族。要是打城防戰、攻守戰,以及漢族軍隊在內地作戰,應該獲勝的機率比較大。

所以無論怎麼,必須支持明朝一把,畢竟是個有氣節的漢族朝代。


一休Hy


清朝沒有打敗明朝,記住。是李闖王滅了明朝,清朝撿了一個便宜。是漢人滅了漢人。宋朝是梁山搗亂才讓元朝滅了。沒有內亂,外敵是打不進來的。


張藝仁338


鼎盛時期的明朝軍隊就已經使用火器了。而鼎盛時期的清朝還是大刀、長矛、弓箭、騎兵。。。


Y_夜未央_Y


哈哈哈,這種提問有意義嗎?明朝的鼎盛時期是朱棣永樂年間,清朝的鼎盛時期是乾隆年間。你是按照當時的國力和疆域嗎?那不重疊了嗎?到底是明朝還是清朝啊?如果按永樂年間,滿清還啥也不是,就是個部落。就是皇太極時期,如果明朝是永樂帝,那也吊打滿清啊!你這問題破綻百出啊。


星晴899


清朝肯定打不過,去看看努爾哈赤到多爾袞時期,清軍有時候也打不過明軍,好多明軍都是被遼東漢軍世家坑死的,四川的白桿兵,浙江的戚家軍,曹文召等等,所以打不過的,康熙乾隆更打不過了,內部一直有反清復明的


菜花無理狗


清朝的將軍沒幾個名將,明朝的拉出來大把名將!

這個是硬傷,清朝根本玩不起,訓練程度和裝備先進程度清朝都是比明朝落後的!

戰略比不過,戰術也比不過,空有人口數量優勢,沒糧食養活。

政治清朝的專制是登峰造極,明朝除了朱元璋時期後來都是內閣制,算是民主的很了。

清朝的官都是以做奴才的為榮,明朝的官都是以被皇帝打死為榮!

我不知道清朝怎麼跟明朝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