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出现车企界的华为!哪个公司最有可能成为车企界的华为?

丿惜福丨176404073


综合来看的话,在燃油车方面已经不太可能做到了啊,这样的幻想也已经可以停止了,我个人是觉得发动机这方面的技术确实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突破的,也不是国产厂商能够所谓的弯道超车靠收购就能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燃油车上的三大件哪一样,中国的汽车厂商都很难解决好,即便解决好了,协调起来配合起来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还是技术不够扎实的原因。

所以只能够寄希望于新能源汽车,那么如果跨进了电动汽车领域,那么中国汽车厂商完全是有可能拼一把,跻身到主流车企行列的。



有些相比于燃油汽车的发动机来说,电动机的成熟度更高,原理也更加透明,所以这一点来说是降低了国产厂商的入行难度,除此之外我们说电动汽车目前来说两大难点,一是电池的容量密度问题,另一个则是完整的电控系统。

特斯拉之所以能够成为纯电汽车的王者,也就靠的是这两点,一是松下的18650电池,一个则是特斯拉花巨资研发的电控系统。这让特斯拉的续航相比于国产电动汽车来说,有一个长足的发展,甚至是一倍的差距,比如国产电动汽车的续航大概在200公里到300公里,而特斯拉可以做到500甚至冲击到接近600公里的续航能力!



综合来看的话,其实国内在电动汽车最厉害的还要属于比亚迪了,虽然说比亚迪在燃油汽车也不怎么厉害,毕竟,国产车企整体在燃油车方面的沉淀确实不太多,技术也不够扎实,但在电动汽车就不一样了。

让我们知道比亚迪在电池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技术沉淀,而创始人王传福也被称之为电池大王,目前来说比亚迪拥有着电池的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的百分百技术专利。



如今来看的话,也就是电池容量方面的差距,以及电控系统综合来说的话,因为比亚迪汽车其实定位比较中低端,所以采用的电池相比于松下18650来说,容量方面确实有着差距,这是不可逆的。

除此之外比亚迪自己的电控系统虽然在国内来说还算可以,但与特斯拉的顶级电控系统相比来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一点是需要迎头赶上的,不过软件方面的研发,我个人觉得难度肯定相比于普通硬件以及基础硬件来说要小得多。



综合来说的话,还是需要国产厂商一步一步扎实的往前走,而不是好高骛远,仅仅靠着一些概念营销,来博取销量,骗取消费者的关注度,长久以后对车企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其他车企在纯电动领域,我个人觉得综合来说还是立足于供应链体系,核心技术研发不足,这是最大的问题,综合来说的话比亚迪确实是有可能成为车企中的华为,但前提是在纯电动领域,如果在燃油车整个国内的汽车厂商没有希望了。


互联网的放大镜


我暂时选了四个纯自主品牌,合资自主没有选,先看看最近几年的销售情况:

品牌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吉利 425773 561853 871491 1402513 1697717

长城 730772 852693 1074471 1070161 1053039

比亚迪 440390 450288 510104 424564 522661

众泰 166252 222899 333087 317036 255393

前两年长城汽车算是国内自主的一面旗帜,SUV市场可以说是无人能敌,凭借哈弗H6一款车占领细分市场数月冠军。随着吉利对沃尔沃技术的消化吸收及不断投入的研发,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优势凸显,可谓在各个细分市场都做出了爆款产品,全面开花,2017年销量同比增长超60%,在2018年整体市场未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仍增长接近30万台。

比亚迪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传统燃油车业务增长放缓,新能源还是能占据前二的位置,看后续研发的持续性,新推的产品都是不错的。

众泰靠模仿起家,卖到这个量算是不错了,看能不能转型,这种模式难以持续,质量管控上得下功夫,质量问题属于最多得了。

整体来看,吉利汽车是最具备潜力得,目前收购沃尔沃后又收购奔驰股份,跑车陆斯特,另外与宝腾合资进入马来西亚市场,这种模式跟大众集团得不断并购扩张模式极为相似,有研发有管理再加上市场扩张上有策略,我认为吉利算是自主标杆!


Leon大话汽车


华为企业无疑是手机界国企的骄傲

那么汽车界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华为'呢

目前汽车界国企谁最有可能

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还是红旗?

1比亚迪

一个很有眼光的车企,很早就布局进军电动车,比亚迪的电动公交很早就在国外出了名,目前也是靠电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混动只是实现纯电之前的一个过度过程,未来必将是纯电的天下。

2吉利

最近几年吉利频繁大手笔收购知名企业,如被称为最安全的沃尔沃,和知名品牌奔驰。可见吉利野心勃勃,希望通过合并其他车企壮大自己,未来吉利必将是一个黑马。

3长城

我国最早进军SUV的企业,战略方向非常精准,但力量单薄,除了SUV汽车其他并无强势支点。很难持续输出。

4奇瑞

国内最早造车的一批企业,奇瑞靠着国家活了过来,可惜决策平平失误,最近销量也不咋地。如不改变恐怕。。。。

5红旗

国企嘿嘿,不多说了,现在国家养不起了要它自己想办法去市场竞争,说实话大多数是买的情怀,温室的花朵能不能抗住暴风雨且看2年后的变化吧。

此次排名无先后顺序,如果有不同看法可以关注交流下。






名字我娶的


谈汽车界的华为,那得看华为靠什么成功了。那是靠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这一投入不是几年,而是一直不停地投入,并且研发投入一直占总收入的10-15%左右。数年的不间断的投入,卧薪尝胆 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说到底就是要掌握核心科技,研发上舍得花钱,走的是技工贸的路子。



看看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在研发上的投入,我觉得比亚迪最像。这里不是看研发投入总和,而是看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比亚迪技术研发投入大概7亿美元,并不如一些国产品牌,比如上汽。但它一年营收只有163亿美元,占比达到4.6%,这个比重已经相当高了。大部分自主品牌都是1-2%,甚至更低。它的这些投入都用来研发纯电动车(商用车,乘用车,特种车),插混车,电池,电机,电控,IGBT,云轨等等。2008年就推出插混F3DM,十几年不停地研发三电技术,卧薪尝胆,才有了如今的王朝系列。代表作就是新一代唐DM。这款车可以说是个怪物,其技术水平基本碾压其它插混车,不管是纯电续航,加速水平,四驱水平,智能化和网联化的一些功能。



现在汽车的外观都有了质的飞跃,唐dm在30万这个价格水平,销量依然能够在6000左右每月。那说明,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接受了这个价位的比亚迪新能源品牌。现在一提到国内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或插混汽车,就会能想到比亚迪。比亚迪可以称为是国内电动一哥了,这么说也不过分。随着原奔驰内饰总监的加入,和法拉利轿跑,万事总监的加入,以后比亚迪的车的内饰肯定也会有质的飞跃,甚至将来轿跑车都会出现。到那个时候比亚迪品牌也许会起飞。


所以我觉得从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来看,比亚迪是最有可能成为汽车界的华为。

欢迎关注,聊聊新能源汽车,您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轟唐大校


首先,我来说说“哪个公司最有可能成为车企界的华为?”我关注的两家企业:王传福的比亚迪和李书福的吉利。


至于说能不能成为车企界的华为,这个应该是不同领域的问题,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可能一概而论。因为,华为,真正的主轴应该是通信设备上,一步一步攀登而就的。现在大多数人说的通信技术、5G技术,很多部分还是在通信设备制式和设备的运用支持,而手机,也只不过是另一板块或另一领域的情况!这里要说,就话长了!先不说这个。

因此,说“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出现车企界的华为!哪个公司最有可能成为车企界的华为?”,我看到的更多是自豪感和荣誉感,当然,市场和我们国人都需要这种自豪感和荣誉感,另外提一句肥水不留外人田,所以,祖国的繁荣和崛起,太需要我们自己的公司的进步和崛起,这就是标杆的力量。


总而言之,对于我关注的两家企业:王传福的比亚迪和李书福的吉利这两家公司,我都是比较看好的,但也不一定要和华为比,只要是好的公司,好的产品,我还是十分支持和关注,并持续看好的。至于很多以前的合资车企为什么没有着重关注,也许我比较看好民营企业的创新和创造力吧!


蓝浩田


若大家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有料说!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科技!

华为目前已经在手机及通讯领域做到了世界领先的位置,那么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出一个车企界的华为呢?接下来简单讲述一下我的观点。大家要知道,华为能够做到今天这个地步,依靠的是两大特点,第一点便是国际化,第二点便是拥有大量自主研发的专利和技术,但这两点目前对我国车企来说便正是其不足的地方。

<strong>

手机的芯片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汽车做的好不好就看发动机,很显然我国汽车的发动机技术目前还欠缺,因此在我看来目前在燃油车领域,我国车企已经与他国车企落下了一定的距离,但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有很多的空白,因此这对于我们国家的车企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说到新能源汽车领域,那不得不提到比亚迪了,比亚迪与国产其它车企不同的一点便是其压对了新能源这块宝,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这方面有其自己独到的技术,因为新能源汽车好不好就看它的电池,而其创始人王传福也被称之为电池大王,目前来说比亚迪拥有着电池的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的百分百技术专利。因此,在技术和专利这一点上,比亚迪目前做的很好。

但是比亚迪在国际化方面还需努力,虽然比亚迪目前在国际化方面做的还不如特斯拉等大厂,但我相信只要将产品做好,这些都不是问题,到时候市场自然会打开。而国内的其它车企则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因此综合来看,比亚迪成为车企中的华为可能性更大一点,但目前来说还是要一步一步的发展好自己的产品,任重而道远!


大家认为是谁呢?欢迎大家积极评论!


有料说


目前还看不到那个车企能成为汽车界的华为,在国内混得好不算,要全球都混的好才能成为汽车界的华为,目前中国的这些个车企,比如比亚迪,吉利,等等的车企,都是在国内混的不错,可是全球市场就差远了,汽车界的华为,首先第一目标超越丰田大众,全世界每条道路上都能有中国的品牌汽车在跑,比如比亚迪,吉利,长城。。才能成为汽车界的华为,华为可是世界第一的通讯网络设备商啊?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30多亿人口。。。目前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三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别说发达国家了,就是中国的香港你去看看也见不到国产车,全是欧美日的汽车。。。


尘封旧时光


这个问题咱们需要放大点,毕竟受益的还是全球大众。

本打算回答造买发动机送汽车的本田,但考虑将来新能源的推广和普及,答案估计只有两家最有潜力了,

一是咱们的比亚迪,近几年,国内电动汽车发展最好的车企毫无疑问就是比亚迪,但电池的续航能力和电池的衰竭无疑还是一个巨大的难关,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比亚迪车主换一次电瓶居然需要六万元,六万元可以买一部同品牌的买菜车了。但报道中详细讲解了电池的成本如何高昂,六万元根本就不挣钱,这让想入手电动汽车的人望而却步。

二就是特斯拉,主打黑科技的一个家伙,有人说开了一年特斯拉,居然连他的功能都没摸透,可见特斯拉的确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但电池问题同样困扰这他,8000节松下18650电池,让他换一次电池组需要花费二十万元。虽说特斯拉电池的质保期8年,但四五年之后,电池的性能只剩下60%-70%,必须要面对更换电池组,但高额的费用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新能源只有电这一条路可以走吗?换个思路行不行?

车企界的华为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真的还需要一大段路要走!在这里我想对国内的汽车厂商说一句,加油!


科技变压器


先说点闲话~~~

再过几十年回头看,这次华为事件,必将成为一个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分水岭式的标志。现在全世界国家看待中国制造,标签都是山寨,缺乏核心技术,大量廉价的生活用品。从这次事件,会让大量普通消费者认识到中国制造也是有高科技产品的。毕竟普通消费者的认知向来都是以点带面的,就好像我们过去看待日本,德国产品,无非就是因为彩色电视机和桑塔纳。以上大家就领会意思就行了,毕竟手机打字不易,细说没必要。

现在回到正题~~~

个人比较看好比亚迪,产品的最终竞争力就是核心技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现阶段的环境压力,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利用,在能源科技短期内没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如何高效的利用现有能源,就成为一个最现实的问题。电动车几乎是避不开的。电动车大规模应用的最大难题,现阶段就是电池,比亚迪本身电池起家,突破的可能性最大。


lzwsp


肯定是吉利了,车系全面车型众多,研发投入大新品辈出,并且获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发展势头强劲。长城产品比较单一,但口碑不错,销量独占SUV鳌头,也是发展势头强劲,完全可以走专一的越野之路,做中国的三菱。奇瑞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已经不是靠一两款车型就能成天下的时代了。比亚迪要想成大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至于合资车,也就是个买办的角色,拿个洋品牌来糊弄崇洋媚外的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