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吴用为何会吊死宋江墓前?

wucf72


吴用和花荣吊死在蓼儿洼,这个结局是宋江安排好的,这条不归路,也是这个“智多星”自己的选择。

他原本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他心中其实有着科举入仕,钻进统治阶层的梦想的。

只是屡试不第,无奈之下只得教书为生。 他是个不安份的人,总想着要做点大事业。虽然武功平平,但脑子还算好使,人称“智多星”。

吴用:


其实他和诸葛亮、刘伯温相比差得远了,也就是耍点小聪明,使点小手段,后来在梁山并没有看出他有多高的指挥艺术和本领。

说起来是“梁山好汉”,可吴用在山上,一肚子阴谋鬼计,好事干过,坏事也没少干,属于典型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刚上梁山时,王伦不肯收留。

他敏锐的发现了王伦与林冲的矛盾,几番言语下来,使得林冲火并王伦,晁盖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梁山。山上实力不足,为了拉卢俊义上山,他化装老道,在人家家里题反诗,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

为赚朱仝上山,唆使李逵砍死小衙内,把一个幼童的生命当作要挟朱仝的筹码。这种绝户计,吴用使出来得心应手,毫无悔疚,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是个不甘平凡的人,他和宋江一样,终极梦想还是投到朝廷怀抱,所以当他遇到了知音宋江,立即臭味相投,背叛了晁盖。


在梁山招安的一系列神操作中,他献计献策,不贵余力,终于成功的搞垮了晁盖当年创下的事业。 没想到,梁山的利用价值被榨干了,朝廷搞秋后算账了。

随着兄弟们死的死,散的散,连最亲爱的知音宋江哥哥都被朝廷害死了,吴用心中的凄凉向何人说? 他知道自己不像呼延灼这样的人,在朝廷有关系网,知道朝廷最恨的是盗匪,尤其是自己这样有文化的盗匪,自古主疑臣死,自己的路走到头了。

宋江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很有意思的给他托梦,梦中并不是给他指出一条生路,而是指出了一条死路。 就像在宋江坟前,花荣说的:“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赦罪招安。


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奸谋所施,误受刑戮,悔之晚矣”。 宋老大挺够意思,怕吴用和花荣麻烦,连上吊的地点都选好了,道具也准备好了,两棵歪脖树,都不用麻烦兄弟们自己费力了。

罢罢罢,梁山没有了,兄弟们也没有了,哥哥也去了,自己也没有前路了,不如随哥哥去了吧! 不知道吴用把头钻进绳子的那一刻,有没有后悔,我是清晰的看到,有两滴泪,从他的眼角滑下来。


刚日读史



吴用在宋江墓前自缢,属于无奈中的主动之举。

自古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何况梁山的众兄曾扯起大旗造反,与当朝的四大奸臣都有宿怨。高俅,杨戬,都是殿帅府太尉;蔡京,当朝太师;童贯,主管枢密院,都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给穿个小鞋,或者暗中加害,都是易如反掌。

我们看看回京的十名正将的结果。

戴宗,辞官不做,去了岳州太庙,陪堂求闲,相当于出家了。

柴进纳还官诰,主动引退,回沧州横海郡为民。

李应借口风瘫,辞官不做。

阮小七,没有主动引退,结果被寻了以往的过失,剥脱功名,罢为庶民,依旧回老家打渔为生。

关胜,没有主动引退,酒后从马上摔下来,蹊跷摔死了。

卢俊义,被罗织罪名,诬告谋反,皇上召见时,酒食中下了水印,从船中坠水成了河中冤魂。

宋江和李逵,被朝廷送毒酒毒死了。

十名正将只有呼延灼有好结果,但他们和呼延灼没法比,人呼延灼是功臣之后,开国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属于根正苗红,是有免死金牌的,而且他上梁山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与当朝的几大奸臣都有私交,当年他征缴梁山就是高俅亲自保举的。

这时形势已经很明了了,朝廷暗害是迟早的事,不如主动自缢,还可以全了忠义之名。

花荣说的直白,“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赦罪招安。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奸谋所施,误受刑戮,悔之无疑……”

这是从形势上说的。从个人感情上讲,吴用对宋江,是有一种知遇之恩的感动,是有些真感情的。

当年在晁盖与宋江之间,吴用虽然跟晁盖私交更好,可是后来他倒向了宋江。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跟宋江本质上是一类人,他们虽然痛恨朝廷腐败,但却读过圣贤书,并不想当一辈子强盗,极度渴望得到朝廷的认可,渴望获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这是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但是现实中他们很无奈,没有科举成功,又没有高俅等人的际遇,无奈暂居梁山,但心底里得到朝廷认可的念头并没有变,所以吴用也是招安的拥护者,最后落到这个结局,应该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抱负已经实现,大哥已去,人生还有何留恋的?

用吴用自己的话说,“心中想念宋公明恩义难舍,交情难报,正欲就此自缢,魂魄与仁兄同聚一处……”


仓土


宋江那厮不地道,自己死了还不安生,拉了几个垫背的。

想当年在梁山,和宋江交好的除了征方腊战死的,就只剩下卢俊义、吴用、花荣、李逵。

朝廷封了几个人的官,各自上任。几人在任上倒也逍遥,只是不能日日兄弟想聚。

(施耐庵著《水浒》)

四大奸臣惧宋江卢俊义威名,用慢性毒酒代替御酒,宋江喝后腹痛忙把李逵找来骗其喝了毒御酒,之后三人俱归西,宋江李逵葬于蓼儿洼。

宋江死后阴魂不散,分别托梦给吴用花荣,告其被朝廷所害,现葬于蓼儿洼,希望兄弟们到此一聚。



宋大哥招见,不得不去。吴用于是从任上赶到蓼儿洼。那知阴阳相隔如何得见?宋大哥已死不能复生,只能是我吴学究赴死奔阴曹。

抬眼看去这宋江坟头正好有两棵歪脖树,正是上吊的好地方,看来宋大哥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正沉吟间,忽见花荣也到了,问其故,原来也是宋哥托梦招唤前来相聚。吴用道:”阴阳两隔,只能我等赴死耶。看看,宋哥把下阴曹路都准备好了,”说罢,指了指两棵歪脖树。

花荣会意,“想当年你吴用只是个乡下的教书先生,而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副镇长。咱哥们在梁山多蒙宋哥关照,跟着宋大哥吃香喝辣;你虽坐第三把交椅,实乃事实上的二把手动动嘴皮子,而宋哥给我也没少走后门,能跟曾经在朝廷任军分区司令、武装部队总教练这些个大佬们平起平坐,如今宋哥招唤,不得不相见。”


二人说罢,不舍地最后四顾这个世界,双双吊死于歪脖树上。

宋江死于朝廷之手只为了成全一个忠字,吴用花荣是自杀的,成就了一个义字。


神舟六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吴用的高明之处。

在36正将中,宋江、卢俊义、吴用是官职、军衔最高的三个。他的职务是武胜军承宣使,正六品。

现在宋江被朝廷毒死,卢俊义被暗算死的不明不白,那么吴用就危在旦夕。

吴用和其他那些军人不同,那是个智囊人物。

朝廷其实不怕武人,最怕的就是吴用这样的人。

所以别人可能不死,但吴用必死无疑。

同时,吴用是军师,整个梁山所有的事他都一清二楚,是宋江的左膀右臂。

吴用知道整个梁山的很多秘密,也具有相当的号召力。花荣去召集旧部,恐怕没几个人愿意继续作废,但吴用地位很高,跟着他的人会很多。

朝廷必然要杀掉他灭口,同时不让吴用有机会能够继续召集人马反叛。

如果吴用不自杀,朝廷迟早也会要他的命,说不定捏造什么罪名,让他惨死。

吴用和其他人不同,他没有亲戚和家眷,横竖死了也无牵无挂。

既然如此,不如求个好死,而且朝廷一定会宣传吴用是讲义气跟随宋江一起死的,留下个好名声。

说白了,吴用不得不死,他选择了一个自己好好死的结局,也算不错了。


萨沙


在我看来“吴用”这老小子,真是名符其实“无用”。简单说,顶着智多星梁山第一军师牌子,干的尽是无用的事情。

你说他到底干过啥?行军打仗没出什么好计策招人倒是好手,尽出歪主意,要不卢俊义会上山?要不梁山座次那样排?要不晁盖会死?

除了智取生辰纲有点头脑和技术含量外,真的没看出来哪里是智多星了。

而他的死,不过是弱者失去依靠后,在无数心理暗示下,还有可能有的悔过之下必然结局。


先让我们看看吴用死的过程。

话说水浒传最后,被招安的梁山好汉,成为大宋马前卒,今天打下悍匪田庆,明天打下悍匪王虎,后天打下辽国,最后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劫难方腊起义军。

四大天王不愧是绝世猛将,在加上无数猛士相助,就这样将梁山108将,弄死了无数,最后只剩下33个活着的。面对这33个仅剩下的兄弟,不知道宋江无用心中做何感想,招安为当官,死了给谁当?

最后这33个人,还有大半都不愿意当官,最终只有10个人被封了各种看不懂的小官。

这就是打了无数仗换来结果,也是宋公明哥哥你要的结果??

官来的不容易,但是去的也快。高俅,童贯,蔡京又如何会让眼中钉活的长久?

于是报应来了,他们用毒酒代替御酒,赏赐给宋江,而宋江这家伙,明知道是毒酒,还招来李逵说,兄弟这皇家赏赐的御酒,来来来,一起分享。

就这样不明就里的李逵也枉死,临别还说一句。

“罢了,罢了,生是哥哥身边的小鬼,死是哥哥身后的跟班。”

李逵之忠诚在这一刻显露无疑,但是宋江你对得起兄弟吗?

最后两个人双双安葬于蓼儿洼。

其实这样也就罢了,宋江死后还阴魂不散,居然托梦给吴用,花荣。

说什么:自己被朝廷所害,现在安葬于蓼儿洼,希望兄弟们到此一聚。

这托梦托的绝对古怪啊,尼玛的,你托梦告诉兄弟自己被杀了,最后不说要他们报仇,你说让他们来墓地看你?

我就想问你宋江,你个做哥哥的,到底是何居心????

于是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之下,花荣和吴用一起来到蓼儿洼。

本来就被宋江心理暗示过的他们,一到蓼儿洼,就看到两棵歪脖树。

吴用感叹;哥哥真神人啊,死后都知道给兄弟们安排死法!

这二颗歪脖子树,不就寓意着,哥几个别折腾了

我在下面寂寞,过来陪我喝酒。

百无一用的吴用看到这个歪脖子树

大智慧是没有的,小聪明又开始泛滥

说到哥哥啊:“阴阳两隔,只能我等赴死,哥哥选的地方,连道具都准备好了,那还犹豫个屁。

于是和花荣一起双双走上永生之路。

话说这官貌似是一天没当。

根据原著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这里吴用之死和花荣之死,其实都怪宋江的心理暗示还有环境氛围影响。

那么有没有深层原因咧?还是有的!那就是他们的地位太尴尬。

首先:他们都是宋江的铁粉,死忠

梁山其实也是讲关系疏亲,李逵,吴用,花荣就是和宋江关系最密切的几个,宋江被毒死,卢俊义也死了。他们能活吗?答案是不能、

其次:吴用有非死不可的必然

虽然本事不大,可是影响力大,胆子是小了一点,但是如果不是宋江托梦,其实他有可能为了自保召集人手再次造反也说不定。

再次:也是为了保全宋江的所谓忠义

忠义堂是宋江和无用力主建立的,受到招安,在背叛,不符合文人的主流价值观,虽然他文化不高可是还是文人啊。

最后:宋江想他死!

而这个才是最关键的,这可以从托梦,从墓地前面二颗树看出来。这一切的暗示都让心智不坚定的吴用动摇。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愧疚,愧对死去的那么多兄弟,这样的心理压力也让他难以承受!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古往今来,还是兄弟少点人心齐点,要不那会有这样的悲剧!


阿斗不傻


其实宋江和卢俊义被害死之后,梁山活着的只有吴用威望最高了,可是他却跑到宋江坟前吊死了。个人觉得有三个方面原因

1.心里作用,因为他是智多星,梁山第一第二的人物都已经被奸臣害死了,接下来肯定是他了,与其被压迫致死,不如自己了断来的痛快。

2.很有可能是被梁山其他活着的人给逼的。宋江和卢俊义被害死,其他人肯定要给他两报仇,那肯定要选个领头人,这个领头人肯定非吴用莫属。但是他知道宋江是肯定不想造反的,所以只能以死明志了。

3.还有一种可能,吴用原先是晁盖的人,但是宋江来了之后,他是第一个也是绝对支持宋江的人,他们的想法高度保持一致。自己又无儿无女,知音走了,他也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黄山茶农伪文艺


如果能预见自己快死了

是大义凛然的死呢?

还是等朝廷找个机会弄死你呢?

吴用作为梁山的三把手,实际二把手,赵家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吴用上吊的原因主要是怕死,怕想卢俊义宋江这样被整死

与其那样,还不如留个好名声!为了义而死!

吴用在蓼儿洼哭的很伤心

也许是因为情义,也许是因为后悔,更也许是因为自己未知的未来!

可以说吴用对诏安是绝对后悔了的,虽然如愿以偿做了官,但是又能怎样?

大多数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

自古以来反水起义的将领有几个是安然无恙的?

对于政治家来说,你即使立了再大的功,你也是有前科的!也不会被重用的!

一朝落草,终身为贼!

就像最近弑母的那个12岁男孩儿,我真的不敢想象他的余生该怎样度过!


怪兽仙僧




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奇怪,有些人即使朝夕相处,也是同床异梦,而有的人却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可心有灵犀。宋江也非常明白,吴用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怎么样才能让他发光发热,二人都是封建士大夫,一个德性。

在原著中,宋江在还道村得到九天玄女娘娘赐予的三卷天书,九天玄女曾嘱咐宋江,除他自己和天机星可看外,其他人一律不能给看。天机星就是“智多星”吴用,老天也开眼啊,知道二人是一对意气相投的好基友。



梁山每逢战事,只要宋江领兵,吴用必追随左右辅佐协助,梁山上每一次重大的决策,都是由二人共同策划制订的,配合的相当默契,真是一对黄金搭档。我想,在吴用的心中,一定感谢上天,让他遇到宋江这样的伯乐。而在宋江的心中,也一定会感谢上天,让他遇到吴用这样的千里马。

我们可以看出来,吴用这个人是有大抱负的,他不想碌碌无为的蹉跎一生。所以,当晁盖找到他劫取生辰纲时,他一口就答应了,还主动自告奋勇的说服三阮入伙,以前的他是龙困浅滩,一直伺机而动,终于等来了天赐良机。



只不过,晁盖只不过是吴用咸鱼翻身的跳板,因为吴用很清楚,晁盖这个人目光短浅,格局不大,只知道守着一亩三分地大口吃肉,大碗吃酒,成不了大事。良禽择木而栖,既然晁盖满足不了吴用的胃口,那么吴用必定寻找一个识货的主,这时宋江适时的出现了,两人在几次的接触后,竟然惊奇的发现他们之间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所以,当宋江死后,吴用所有的梦想破碎了,他想要洗白,像那些封建士大夫一样为朝廷效力的梦想本就是牢牢的捆绑在宋江的身上,现在宋江死了,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他的老大死了,朝廷指不定还会拿他开刀呢,还不如在宋江墓前自裁,落个忠义的美名划算呢。

西岳顽石~宋江和吴用绝逼是一对好基友


西岳顽石


吴用吊死宋江墓前这个问题,愚以为应该这样看——

一、从梁山好汉起义这样一个大事件的发展来看,这叫:“绚烂至极,复归平静”,符合自然规律,看似悲壮,却是最好的结局。

二、从梁山众好汉的天机使命来看,这叫“功行圆满,众星归位”。大哥天魁星宋江托梦感召,天机星岂有不从。

三、从吴用个人命运来看,所有事情业已完成,再留下来已是正应了他的名字——“吴用”,这叫“瓜熟蒂落,实至名归。”就算勉强留下来,兄弟们都不在了朝廷能给他什么好果子吃吗?与狼共舞不如见好就收。这是明智之举。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智多星的个性特点。

多有读者常喜欢拿吴用和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智囊人物比高比低,对吴用百般挑剔,愚以为大可不必。吴用就是吴用,诸葛就是诸葛,时势造英雄,上天会按照需要让他们各有其该有的亮点和亮度。诸葛亮好比月亮,那个时代就需要这样的大智者,智多星就是一颗星星,✨亮度够用就好,太亮了反会夺去宋江天魁星的头彩,或者会让宋江的招安幻灭,或者会让大宋的江山易主,那样历史都会改写,《水浒》就不是水浒了。我们用平常心对待他就好。

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不喜,勿喷,谢谢!



四为堂主人


吴用之所以吊死在宋江墓前有以下原因:

一是宋江忠义双全,是梁山众好汉的精神支柱,宋吴两人都主张招安,在宋江上梁山后,吴用背弃晁盖主动投靠宋江,宋江也对吴用言听计从,两人互为知己。



宋江被朝廷奸臣设计害死,吴用念及宋江以往的情谊,痛不欲生,追随宋江而去。

二来当时情况是宋江、卢俊义均被奸臣所害,吴用是梁山众人的军师,位居第三把交易,是宋卢之外梁山反贼最大的头目,被朝廷奸臣视为心腹大患,宋江、卢俊义已死,接下来朝廷肯定会对自己下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舍生取义,以死来换取自己的忠义之名。

不过我却希望另有真相 : 吴用怕朝廷对自己下手,用金蝉脱壳之计诈死以求生,和花荣一起找了两具死尸挂在宋江墓前,骗过奸臣,然后去石碣村找小七归隐山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