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时为什么没有抵抗?前人造的孽,后人来偿还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为界限,而关于三家分晋看到的都是晋国四大家族的斗争,而看不到晋国公室的抵抗,而为什么没有公室人员在国家分崩离析之时站出来反抗,而出现三家分晋的局面都是前人犯下的孽,却让后来的国君来偿还。

三家分晋时为什么没有抵抗?前人造的孽,后人来偿还

晋国被封初期有一代晋君出于对兄弟的喜欢,所以就将晋国西南的曲沃封给了自己的兄弟,而分封后的晋国就一下一分为二了,而分封出去的呢又是本国繁荣地区,曲沃封地因为位置好所以就越来越兴盛了。而晋国失去了自己的经济重地后开始变得越来越弱,晋国君主与曲沃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弱,所以晋国君主就开始仇视曲沃,而且是曲沃越盛,晋国就越仇视,这也不难理解,假如你们家的公司,一直都是一个人继承所有,但是突然一天你爷爷将公司最赚钱的业务直接分给了二爷爷,而母公司因为赚钱不足越来越弱,而分出去的公司却越来越强,这肯定让后来的继承者埋怨前人的决策,其实这样是一样的。

三家分晋时为什么没有抵抗?前人造的孽,后人来偿还

曲沃这边经济越来越强,所以也开始不怕晋国,开始也是相互不满都来骂架,最后开始双方动手,到了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彻底打败晋国,并占领了晋国首都,灭掉晋国后,开始要将晋国的注册资料进行更新了,毕竟要名正言顺的接管晋国的资产,当时管理这个的就是周王,所以曲沃武公将在晋国取得的宝物分一半给了周王,然后换的周王的一套册封流程,获得册封后在首都的那些亲戚自然扫地出门了。

时间的推移到了晋献公时期,苦于曲沃那些公室的权力,献公开始整合曲沃公室,而在献公一波操作之下,原本那些曲沃的亲戚死的死,软禁的软禁,虽然献公收回了权力,但是却也埋下了祸根,等到献公去世,由于没有提前册封太子,所以献公的儿子争夺公位而不择手段,胜利的一方那就不管什么亲情友谊,就把那些长大了可以争夺君位的人全部派往国外居住,而这个变成了晋国的一项基本制度。

三家分晋时为什么没有抵抗?前人造的孽,后人来偿还

这样的制度下,如果遇到君死,而又没太子,也或者当国君继位很小,那么那些在庙堂之上的公卿们就有了谋取国家权力的机会,所以晋国逐渐形成了六卿专晋的局面,六卿之中又有两位因为斗争所以被赶出晋国,所以就形成了三家分晋前的局面,后来的智氏覆灭,而三家分晋就彻底结束了晋国。

三家分晋时为什么没有抵抗?前人造的孽,后人来偿还

晋国本来是春秋时期的大国,长期占据霸主地区,但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家族内部的矛盾,所以后来晋国分崩离析时都没有公族出来帮忙,而前人做的孽,后代的子孙还了,而结果就是晋国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