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平板电脑不受欢迎了吗,为什么?

董会刚1


手机屏幕越出越大,导致一部分用户放弃购买平板电脑是一定的。比如说日常用来追剧的朋友,一部6.5英寸大全面屏手机也能达到理想的追剧效果,而且可以随身携带;以前因为智能手机屏幕小看不清字多的中老年人,将全面屏手机字体调大后也可以无障碍使用了。这些人购买平板电脑的欲望自然会下降,这就是平板电脑没有以前受欢迎的直接原因。

加上前不久三星折叠屏智能手机的出现,开始让一些人担心平板电脑将会被取替,其实是多虑了。因为平板电脑一直有它的受众人群,一些不能被智能手机抢走的受众人群。

平板电脑比笔记本电脑轻薄,便于携带,对办公人士来说,连上一个小巧的蓝牙键盘就可以完成office的大量工作。处理文档,收发邮件都得心应手,比手机要有优势得多。

设计师也是平板电脑的忠实用户,无论是服装设计师还是平面设计师都需要一台能够随时随地记录灵感的机器。平板电脑就是手绘的不二之选,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讲,一只售999元的iPad触控笔就能画出整个世界。

而对于那些阅读爱好者加网络冲浪爱好者来说,买一台功能单一的kindle不如入手一台平板电脑。不论是用来看连载漫画还是电子书,大小都非常合适,连接网络资源丰富,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归根结底,因为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受众不同,所以无所谓受不受欢迎,需要选择平板电脑的用户依旧会购买。


镁客网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当一个旧事物走向衰弱,势必是有新事物发挥了它,发挥了它的作用。没错,平板不受欢迎,主要因为大屏手机的普及,从2015年到2017年,根据IDC的数据显示,平板电脑连续12个季度销量降低,而5.0寸以上的大屏手机销量却猛增。尤其是最近一年,全面屏手机的大量普及,给平板市场更大的压力。下面蜗牛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大屏手机挑战平板地位,基本上平板有的功能,对于大屏手机只是最基本的功能,而大屏手机拥有的功能平板很多不具备,这就导致平板市场的猥琐。

二、平板是一款介于手机和pc之间的产物,目前看来,下玩不过手机,上,当然也不是pc的对手,哪怕目前平板最强处理器A10x在pc端看来也只是小孩子过家家。当然这是架构问题,虽然苹果已经在公版ARM的架构下,做了定制型的ARM架构,但是距离X86相去胜远,平板短期性能是不可能超过移动pc。



三、安卓平板"猪"队友,神助攻,安卓平板一贯以来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使用中低端硬件,部分性能跟不上时代,甚至软件厂商都不愿意定制软件,比如QQHD,n年都不更新了。使用安卓平板的,用过基本上就不会再用。虽然ipad非常丝滑,但是也架不住安卓平板不断的毁形象。


当然,目前还有好多人,使用平板,蜗牛在学习工作中也看到部分使用ipad,但是人数的确越来越少,大部分是给孩子玩游戏,看幼儿卡通。

(喜欢的可以关注蜗牛哦,有更多pc数码消息会第一时间播报,大家有不同看法也可以指出来)


蜗牛说电脑


平板电脑现在的地位确实处于一种比较干敢的地位。

平板电脑相当于是笔记本的简单版,最大的好处便是方便携带,至今为止,并没有看到哪个人完全抛弃了笔记本或者台式,除非是那种二合一的。

老实说,我的第一台平板便是ipad mini,只不过我后面也很少用,还是比较喜欢用笔电,毕竟实用能力没话说。

而平板电脑,感觉只有在外出的时候才会携带,平时在家或者办公的话,也很少会使用,更多的是用来作为辅助,辅助笔电的存在。

另外,平板电脑的使用太片面,你说拿来当相机吧,又不好拿,拿来做笔电,功能上又支持不了,更多的就是看看电影之类的。

再者,国内的平板没听说哪个平板特别好用,大家更多的还是使用iPad,而今年秋季发布的iPad确实很吸引人,适合办公,不过,听说后面还有iPad新品,有完整的PS使用,所以,不急的话,那你就等等好了。

建议,比起平板,你还不如去买一部更好点的手机哦!


志明科技派


其实,平板电脑本身就是一个小众产品,此前之所以火爆,很大程度是由于新鲜感,以及大屏的趋势,还有苹果方面的推动,所以出现了短期内的虚假繁荣现象。如今平板电脑的大屏优势已经不再,其便携性还差,续航等问题仍然严重,比较鸡肋的综合表现使得这类产品不再是主需求。

除此之外,多功能轻薄超极本、二合一平板设备的出现,比如Surface类似的设计理念的逐步普及,平板电脑显得更加鸡肋,所以平板电脑开始没落,不过,苹果仍然坚持平板电脑产品线的更新,如果要买平板电脑的话,建议优先选择苹果iPad系列。毕竟生态比较完善,而且娱乐、轻办公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至于题主完全不必要纠结平板电脑是否受欢迎,或者不被看好等普遍现象。主要看个人需求而定,毕竟平板电脑的平台资源是跟手机通用的,大环境下平板电脑并不会被淘汰。


科客


平板电脑曾经有过一段热门期,自iPad第一代在2010年发布,因其介于初期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屏幕尺寸,让更多 的人接触到大屏幕触摸屏的乐趣,便携操作性良好,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当下手机的尺寸普遍在5寸以上,销量最好的手机比如iphone、华为、小米、三星都在5.5寸以上,在5.5寸1080P分辨率下,已经能够享受到比较舒适的视觉体验,而尺寸更大的平板电脑虽然更好,却没有手机便携方便。

自第一代iPad推出以后,很多厂商都争相模仿,出现了一大批低价位的安卓平板电脑,像昂达、纽曼、台电、蓝魔等等品牌,有9.7寸、8寸、7寸等等尺寸,大多数才采用了低配方案,珠海的全志的SOC当然也有山寨智能机的普记者台湾MTK解决方案,399/499甚至300以内的价位,让这些平板电脑广为流传,但是实际体验远远不如iPad。毛病也是当时安卓手机与苹果手机的差距,用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系统卡顿,APP适配不佳,由于分辨率多种多样,有480*800、有600*800也有800*1280,屏幕比例并不统一16:9/16:10这些差异都给软件的适配造成了困难,没有好的适配,无论什么样的硬件配置都不可能流畅。

大屏手机的出现也让这些硬件低配的平板电脑的市场挤压殆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口碑受损之后,更加理性的消费者已经懂得自己的需求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在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的取舍更加理性,谁都不想买回来一个看剧的大屏幕平板而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出现卡顿,让实际体验变得很差。

在经过了高峰的2014年之后平板电脑的销量就开始下滑,在整个2017年,平板电脑的市场持续走低,连续12个季度都逐月萎缩,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4960台,而2016年第四季度为5380台,下降了7.9%,苹果、三星、亚马逊、华为、联想这前五大平板电脑制造商基本统治了2017年平板电脑的销售,而来自深圳、珠海的低价位平板电脑已经很少看到。

即使是iPad,硬件配置也不如手机,摄像头、CPU、内存等硬件配置都较同期的智能手机有一定的差距,唯一的优势就是大尺寸的屏幕,而看剧、游戏多数情况下屏幕的尺寸影响者体验,即使在小尺寸的手机上配置了高分辨率的屏幕,也不如大屏幕低分辨率的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明显。

而VR、AR的出现像是击溃平板电脑的未来的武器,在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出现之后,像是完全没有再发展大尺寸屏幕的必要,我们只需要带上像谷歌眼镜这样的增强现实设备就可以体验到巨屏所带来的震撼,那么大尺寸的屏幕的平板电脑携带并不方便,即使销量最好,甚至逆势上涨的iPad mini系列,也只能装进大衣外套的兜里,夏天无法像手机一样放在裤兜以及其他更方便的地方。

并且多数的平板电脑为低功耗的ARM架构,在办公领域暂时还X86架构的天下,exe的程序远比apk的程序要更加适合办公,而平板电脑为了考虑功耗的平衡与智能手机相同的架构让平板电脑便携性不如手机,而办公的力度有不如比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的去键盘化也让平板电脑的尴尬地位加剧,一些变形本,组合本,超薄本,增加触摸功能,而平板电脑也为了让自己更适合办公,也配备了外置键盘,触摸笔等等配件,X86架构的笔记本越来越像平板电脑,而随着英特尔CPU的制造工艺,10nm的CPU能够带来更低的功耗平衡,让办公笔记本电脑做到了更轻便,那么像iPad这样的平板电脑就很难有用武之地,虽然苹果相信iPad也能办公。

也许可拆卸的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的融合才是平板电脑的方向。


合理消费,请关注数码自媒体《卢旭》


科技光影


我认为是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平板空间越来越小。平板推出时屏幕一般在7寸开始到12寸左右,优势有屏幕比手机大,电池比手机大,可以联系看视频8小时,性能比手机好,因为电池大不怕耗电,便携性比笔记本电脑好。于是当时十分流行。

经过这几年发展,特别是2018年开始的18:9屏幕,旗舰机的plus和pro型号都做到了六寸,那么以前5.2寸手机在原来大小屏幕也可以做到5.5寸了。已经接近入门级平板了。特别是手机软件的大力优化体验是最好的,电池也能支持10个小时视频时间,所以手机用户就不怎么需要平板了。

至于有笔记本电脑,估计也不会离开电脑,所以平板空间越来越小。


heipi雪人


在中国市场,现在的平板电脑确实与几年前无法相提并论,但从全球市场可以看出,平板电脑在其他市场依然非常受到欢迎。

上表是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的平板电脑出货量,可以看到苹果仅二季度全球就卖出1150万台iPad,所以并不能说平板电脑不受欢迎了,而是在中国市场确实走了下坡路。


在平板电脑的细分领域,目前苹果还完全没有任何对手,国内市场对平板电脑呈现了两极分化的购买需求。


一方面因为自媒体的盛行和手机屏幕的不断扩大,普通用户不再需要一个移动端架构更大屏幕的移动设备;二来国内自媒体市场井喷,使得用户即便在家都在刷各大自媒体APP,比如头条、抖音、B站等,这也导致用户把大量原本用来看电影、电视剧、网综等节目,用在视频网站如优酷、腾讯视频等产品的时间迁移到了看短视频等内容上,这也导致ipad本身作为一个娱乐化的产品没有更多的必要性;三来,普通ipad无法作为生产力工具,所以苹果在18年推出了ipad pro,并且给ipad带来了全套的office和全功能PS等软件支持,但受制于提高的售价,这只能让一些对ipad pro有生产力需求的人买单。


未来,相信苹果会更多的把ipad打造成生产力工具,据悉,苹果已经开始考虑让ipad兼容现在mac os的App了,也就是说ipad将拥有更多成为生产力工具的可能和支持,作为macbook系列向下兼容的产品,甚至一些对性能没有很高要求的用户,可以用ipad替代原有macbook air系列。


总之,从现在来看,苹果的策略是兼顾普通ipad的生产和销售,但把ipad往更加专业生产力工具的方向上倾斜打造。恐怕未来ipad很可能会与微软的surface有一场更硬的仗要打。


未泯双瞳


先说明我不是什么大咖,所以我的话不具有权威性,其实这两年我也一直在犹豫不决要不要买一个大屏的平板电脑,我以前买过一个谷歌的7寸平板,但现在手机屏幕都有6寸多了,7寸平板已经没什么意思了——平板电脑尴尬在于它还是大了一点,如果用它打电话那未免太“招摇”了,如果仅当它是电脑嘛,无论办公还是游戏,都无法和笔记本电脑媲美,性能终究单薄了点,打字也不舒服,所以现在出了二合一的平板,但这个又有它的尴尬出,买杂牌的二合一嘛我担心它的品质,买头部品牌比如微软的苏菲斯,价钱又太贵了,七、八千是起步价,我想这也是现在无论高档低档的平板电脑都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给打的快要趴下的缘故吧。


久卓子60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在家基本就是用平板。说说我的经历吧。第一次用手机,是一款五寸屏的,九百多买的,感觉还是手机方便啊,如何地方都可以玩了。用着用着就发现看小说时间长了眼睛疼。有人说手机屏分辨率不行,为了眼睛,一狠心换了个三千多的。买回来后发现还是差不多,那时候就知道了手机不能久看。再后来玩了个捕鱼游戏,严重到看屏五分钟眼泪就哗哗的,吓的不敢玩了。在电脑前坐再长时间也没这样过,就感觉应该还是屏幕小的问题,又买了个7.9寸的平板,用它玩捕鱼,几个小时眼睛没疼过,从那以后只要在家,基本就是用平板了。这是我的真实经历。说出来就是劝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少用点手机。


北京二十五环


平板电脑,曾经多么火爆,几乎取代啦笔记本电脑的存在,但是这两年几乎越来越少的人使用平板电脑呢?

个人认为:

一、任何事物都会有新鲜感。当我们发现平板电脑几乎可以告别键盘,简单的触摸屏幕便能随时随地的完成一些以前必须在电脑前完成的事情时,我们的好奇心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几乎无所不能,打电话,聊天,看电影,拍照片,听音乐,OH my god!太神奇啦,我必须拥有一台这么完美的机器!

二、任何事物都会有优缺点。在随时随地享受平板给我们带来便捷的生活方式时,我们渐渐发现,看电影平板不够大,也必须在有网络的地方,几乎局限于生活办公和有公用网络的场合里。渐渐发现,手持一个超大的平板打电话,会让人觉得自己很土,很Out。

当一切的优势被一个6寸的大屏无所不能的手机替代时,我们注意力瞬间便转移到另外一边!

三、新鲜事物的冲击,审美疲劳后的厌倦。

当我们天天还在拿着平板看电影的时候,发现大屏手机看电影更加的方便,大屏手机玩游戏更加的顺手,大屏的手机终于可以离开固定的场所,让我们真真意义上的走到哪里看到那里(只要我们拥有一张无限流量卡和一个充电宝)。

平板电脑几乎大家都使用过,前几年使用的热度很高,因为当时的大屏手机还没有这么流行,那介于小屏幕看电影玩游戏的体验感,以及之前移动终端的各种不成熟,导致平板几乎让我们可以离开笨重的笔记本。让生活确实变得轻松啦,但是当我们发现大屏手机的体验必平板还要顺心熟手时,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也就是之前意义上的“平板电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