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渴,《金匮要略》中有12种治法(3)

9.利水化饮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胃有停饮,中阳受阻,津不上承之口渴证,兼见呕吐。方用茯苓泽泻汤。

关于口渴,《金匮要略》中有12种治法(3)

《呕吐哕下利病》篇第18条云:“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胃有停饮,胃失和降则呕;饮阻气机,津不上承则口渴;渴饮水多,更助饮邪,如此则愈饮愈吐,愈吐愈渴,而成呕吐不止的胃反现象。

茯苓泽泻汤通阳化气,利水除饮。俾气化水行,则呕渴自止。正如《金匮要略浅注》所云:“今有挟水饮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则水饮从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饮者,是旧饮不因其得吐而尽,而新水反因其渴饮而增,愈吐愈渴,愈饮愈吐,非从脾而求转输之法,其吐与渴,将何以宁,以茯苓泽泻汤主之。”

10.育阴利水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水热互结,郁热伤阴之口渴证,兼见小便不利。方用猪苓汤。

关于口渴,《金匮要略》中有12种治法(3)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第13条云:“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本证病变在肺,肺热伤津,则渴欲饮水。肺伤则上源不清,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小便不利,水邪内停,必与热互结,郁热则进而伤阴,治宜利水除热,滋阴润燥而止渴,正如《金匮要略浅注补》云:“此节猪苓汤证,是证发于肺经,肺主皮毛,而先病发热,是肺有热也。肺热不布,故渴欲饮水也。”

11.内外兼治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百合病日久,阴虚内热较甚之口渴证。内服百合地黄汤,外用百合洗方

关于口渴,《金匮要略》中有12种治法(3)

《百合病》篇第6条云:“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百合病是指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故名“百合病”。百合病出现口渴,说明阴虚内热较甚,邪热留连肺胃,津液已伤,此时仅服百合地黄汤恐药力不够,故采用内服、外洗并用之法。

内服百合地黄汤的基础上,再配合百合洗方渍水洗身,洗其外亦可通其内,共奏清热、养阴、润燥之效,正如《张氏医通》所言:“其一月不解,百脉壅塞,津液不化而成渴者,故用百合洗之,则一身之脉皆得通畅而津液行,渴自止。”

12.饮食调养止渴法

此法适用于胃中津液受伤之口渴证。可用大麦粥或煮饼等。

关于口渴,《金匮要略》中有12种治法(3)

《妇人妊娠病篇》第10条白术散方后注云:“若呕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妊娠呕吐,吐而伤津,故见口渴,可食大麦粥以生津液。李时珍谓大麦具有消渴除热、益气调中之功,意即此也。

(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中医内科-刘玉三、赵玲)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