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削藩,為什麼推恩令備受皇帝喜愛,也能讓諸侯感恩戴德?

推恩令是中國歷史上“削藩”中最好的典範,不僅僅是沒有動用一兵一卒就削弱了個諸侯們的權力,同時還讓人感恩戴德,這一招實在是高明。而實行了推恩令的皇帝更是在後世中得到了“仁政”的好名聲。

同樣是削藩,為什麼推恩令備受皇帝喜愛,也能讓諸侯感恩戴德?

那麼推恩令到底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的呢?還有推恩令為什麼一定要推行?可以不推行嗎?為什麼歷任君王備受喜愛,要將漢武帝的這項舉措看做一個極高明的舉措呢?同時也讓諸侯們感恩戴德呢?

同樣是削藩,為什麼推恩令備受皇帝喜愛,也能讓諸侯感恩戴德?

我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也同樣是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都知道自從漢高祖實行了並行制度以後,國家內部各諸侯國的權力就一直很大,甚至威脅到了皇位的穩定。而強大的諸侯國國君沒有造反之心就還好,若是有了謀逆之心,那麼中央是很難一舉將他們殲滅的,甚至還可能被推翻政權,我們由後來朱棣奪權的例子中就可以窺見這一點。因此削藩勢在必行,只是要如何削藩,如何在不會引起個諸侯不滿的情況下削藩就成為了一個問題。而推恩令正是削藩的替名詞,儘管這項舉措在各諸侯眼中稱不上削藩,然而我們後人都知道這也是削藩,不過是一種較為“溫柔”的方式罷了。

同樣是削藩,為什麼推恩令備受皇帝喜愛,也能讓諸侯感恩戴德?

在景帝時期,諸侯國國君的行政權劇已經被剝奪了,但是這對於國家的穩定,皇位的穩定來說還遠遠不夠。因為被剝奪了行政權的諸侯國仍然還具有十分遼闊的土地與人口,甚至還擁有著隸屬於自己的軍隊,這些軍隊自然是服從諸侯們的指令,並不歸當朝天子管理,換而言之這些對於中央、對於皇權就還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只要將這些權力奪回或者削弱才能夠讓天子安心。

同樣是削藩,為什麼推恩令備受皇帝喜愛,也能讓諸侯感恩戴德?

然而推恩令存在著最大的缺點就是見效慢,一代一代的諸侯國慢慢發展下去,才能慢慢的削弱諸侯國的權力,並不像削藩那樣直接,將權力就直接收回了中央,推恩令是需要幾代人的時間才能看出成效的,可惜的是他的下一任皇帝實在是等不急了,於是在晁錯的建議下他直接削藩了,而吳楚之亂也就因此爆發了。由此可見推恩令並不是沒有缺點,若是在實行之後的短時間內,有諸侯造反,那麼其實諸侯們的權力還是很大的,對中央的威脅還是很大的。不過這一個缺點相對於直接削藩引起的後果可要好太多,畢竟在短時間內諸侯的子孫們只會感恩戴德,並不會造反。

同樣是削藩,為什麼推恩令備受皇帝喜愛,也能讓諸侯感恩戴德?

由此可見,儘管推恩令存在著一定的缺點,但是從整體來說它所要達到的效果與所要承擔的風險可要比直接削藩好太多了,自然是在後世中備受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