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了自己的升学率和利益,把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前介绍到本省私立学校,这样可以吗?

130752943


提前半年读大专,提前半年毕业,对你的孩子有好处。学生在该读书的年龄应该继续读书,这是根本。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过早地进入社会,半年之后,再也没有心思回到学校里去读书了,等到30岁以后,我们都后悔当年没有多读书,但是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就只剩终身后悔的份了。

题主所说的可能是初三或者是高三最后一学期。

先说说初三。

我县招普高(含高价)一年就1000名学生,而毕业的学生有2000人,必然有1000名学生只能够选择读职业高中。全县最后500名的学生,自己知道考普高无望,复习阶段,每天坐在教室里睡觉,或影响他人学习。而教育局对升入职高的学生也计算为升学率,所以班主任动员学生读职高,我认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有好处的。

中国非常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生读职高,国家有较高的补助,因此读职高所花的钱,比读普高的钱少多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况且学生读职高可以读3+2,5年以后就大专毕业了。

再说说高三。

考大学连200分都不到的学生,他们在教室里,一天到晚,老师讲的东西听不懂,有学生说,比坐监狱都难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自己不参加复习了,他们的道路有两种:一是直接外出打工;二是读大专。

老师必然主张学生继续读书,就劝家长提前送到职业技术学院,这样学生可以在职大里学习。职大的学习比高三复习相对轻松,而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又找到了自信,将来有了自己的前途。

最后我想说说,公立的职业技术学院,一般都是一专,收分仅仅比本科线略低。如果高考在300分一下的学生,即使参加高考,最终也还是读私立的学校。不过比提前读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晚半年毕业而已。

至于题主说的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如说老师既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时更为了你的孩子的前途。任何事情都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要全面的看问题,走极端是不好的。


有家长一听到单招就气不打一处来。你如果看看他在高中学校里,每天高中上课的痛苦样子,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仔细想想,你就会明白了。另外,许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些专业非常好,就业前景比本科的较差专业还好很多!我校的一个教师亲戚,4年前没有参加高考,走了单招,现在工作很好。这个老师自嘲说比当老师的收入翻了一翻!

祝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平淡是真oymlq


临近毕业,不论是初三还是高三,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当年班上总会有一些成绩欠佳,在班级存在感不强的同学。

他们对于学业已经是处于放弃的状态。每天在学校只是浑浑噩噩。或者说有一些学生仅仅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熬过那些日子而已,更有甚者还在挑战班级制度和学校的管理。现在你还记得这些同学毕业之后的状况吗?



如果是高三,在大家填完志愿之后,这类的学生只能去就读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同时专业都被挑剩下了。那么这对于他将来的职业发展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相反,如果他可以通过单招这条路,提前半年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学习自己心仪的专业,那么这种情况下他还有挑选的余地。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先选择一些就业面广的专业。

此外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只要是有真本领的专业技术人员,求职当中还是很受欢迎的。

如果是初三,升高中无望的学生,在班上的最后一个学期过得也是特别没有存在感。其他同学都在为了中考奋战,而这类学生每天只是埋着头或者睡觉,或者开个小差,已经不属于这个大集体的一个分子。

对于孩子的自信心来说也是比较大的打击,那么到了其他同学都已经拿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之后,这类学生也仍然是要回到职业学校这条道路中来。

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为什么不提前帮助他们规划一下呢?可以提前半年就入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接触一个新的环境,接受一个新的自己,拥有新的身份有何不可呢?

我们之前班上就有一些男同学,在初三上学期结束之后就选择去了职校。在经过两年的学习之后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后来在交谈中也认为这些孩子在职校当中也确实学到了本领。整个人的状态也与初中上学时候完全不一样,变得自信活泼更加开朗,相信这都是另外的一条道路赋予他们的收获。

老师在学生的选择当中可能充当了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信最后作出决定的还是家长和孩子。与其说是老师为了自己的升学率和利益,不如说是提供了更可行的建议,供家长和学生参考。

话说回来,就算仍然留在班上学习,对于老师来说也没有增多多少负担,所以不要把老师看成那么自私自利的人。只能说是在每天与孩子的接触当中,根据他的性格和成绩状况给出的更适合孩子发展的一些建议。

对于孩子来说,把握好人生的关键节点,对于他们的人生而言太重要了。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还是要本着互相信任的互相沟通的原则,帮助孩子共同选择。


WendyZn


确实有这样的情况,读初三、高三时这样的现象更普遍。

如果是初三、高三的学生,那就没有什么不好。学生到了初三、高三,成绩已经比较稳定了,有的高三学生的成绩连上专科都不够。初三的学生也有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

这种情况下,提前去职业学校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有一技之长又有一个文凭。要学生自己和家长可能更不知如何选择,毕竟学生还小有些东西还不懂,家长也不知道哪个学校更好。当然,家长有更好的选择,学校一般也不会强求。

如果是基础年级,初一初二就把学生劝走就不大好了。大家说呢?


钠镁铝老师


一上来就给老师扣大帽子,老师怎么这么坏呢?让人家家长对老师这么咬牙切齿,应该是没有把工作做到位,确实可恨,起码要把利害和家长说清楚。

一,说实话,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本身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了。

说实话,现在很多家长不看好职业高中的教育或者是高校的一些职业教育,曾经有一个亲戚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差,托了不少关系,花了不少钱然后把孩子的学籍办到一所私立学校,然后到我校借读。

在校期间还是各种调皮,甚至好几天不来学校,却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已。最后这个亲戚非常后悔,花了这么多钱把孩子办到这里来,还说不如上职业学院呢。



其实家长的愿望是好的,都是觉得孩子万一努力了呢,成绩逆袭了呢,但是这种希望太少了,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这些学习极差的学生在普通的高中读书的现状是,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发呆。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那种痛苦写在脸上。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他们也是不动笔,发下试卷就趴在试卷上睡觉。

对这种现象老师头疼不已,估计这些学生也是痛苦不堪。既然学习无望,去学门技术对他们来说也是解脱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兴趣不在这里,那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二,去了省私立学校好不好?

儿子初中的时候,到了初三,班里有同学转到职业高中,偶尔还回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看样子整个人精神多了,他说在那里不错,和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在一起学技术也学习,大家都很高兴。



记得当时儿子的班主任也是费尽口舌和这些学习比较差的孩子家长,反复交流,最后才说动他们的孩子去职业高中的。有人说这里面老是有私心,我不否认。但是,整体考虑,也是为孩子考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高中学校也有这样的情况,会找出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也不是最差的一部分学生,和本市的一些职业学校联合,让学生走春季高考这条路子,也学技术也学习。

实践证明,这些孩子,只要能考上之类的学校,还不错,并且有一部分能分配工作。

三,老师应该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有时候是好心办坏事,有些老师确实为学生考虑,但是,家长体会不到老师好,好反而把老师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那样的话就是老师的失误了,老师可以适当时候把家长叫到一起,和家长推心置腹的好好的聊一聊。把事情讲清楚,把问题说明白。让家长和学生全方位的了解,这些到底是对还是错,最后让学生和家长自己选择。

所以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家长和孩子对老师的误会,才能把问题做到最好。



我是睿妈教育在线,专注教育,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我,谢谢。


睿妈教育在线


这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也是一种非常的不道德行为,更是违背了公序良俗。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也是会葬送了孩子一生的前程,作为一个老师,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如此做法,是会受到有关部门的严肃处理的。

建议有关的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养和考核,加强对老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建立正常的监督机制,严肃处理那些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违法行为,维护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

作为老师,他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就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标杆和榜样,在传授孩子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传授孩子做人的道理。言传胜过身教,作为老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率先垂范,当好榜样。因为,只有优秀的人才能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你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误人子弟,毁人后代,肯定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也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格格不入,这种为提高升学率,给私立学校介绍学生的错误做法,必须严查,彻查严肃处理。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这在当今的教育现状上,不算不合理,更情有可原。问题的症结在于目前教育评价体系的极端错误。在公立学校中,主管要质量,家长要成绩,这本身没错,但是,错在横比。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师资的配备,家长经济状况,生源惰况,等等,千差万别,有可比性吗?就如各省,能跟上海比质量吗?但我们现行评价体系就是这么比,还得分出三六九等来!这其实是对教育的践踏与污蔑,是反科学的。事实上,每位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不是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产品,根本不存在同一性,因此,评价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纵比!比如,某个学生原有评价得分是50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得到70分,实际的进步是优秀的。放到一个班上,原有某科平均分是60分,经过一学期,平均分达到70分,可跟一个优班成绩80分来说,你能说老师没努力吗?所以不公平竞争(横比)的结果是老师拒绝差生!但是如果通过纵比呢?所有人都可以得到一视同仁!所以,造成拒绝差生的原因不是老师,而是糟糕透顶的评价方法。


陌路


我认为不可以。我们先来看前提条件,"老师为了自己的升学率和利益"才去动员建议成绩较差的学生到本省私立学校,从这一点看,无论老师怎样说,怎样解释,怎样辩驳还是学生及其家长同意与否,我都认为老师的"介绍"是目的不纯的,是为了老师自己的一己私利。试想如果我们就是其中学习较差的学生,老师找你谈话,让你到本省某私校去就读,你高兴吗?你会怎样想?有什么感受。说实话即使你想去那个私校去就读,你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似乎是一种被动,是被老师变异性地驱逐出校的感受。对吗?如果没有"老师为升学率和利益"这几个字,那么老师的建议或介绍就是完全可以的,而且老师还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生的个性特征、特长去推荐,让学生与家长商议定度去否,这就另当别论。


高山傧


老师把学习差的学生介绍去本省私立学校,学生的费用是老师拿的吗?不是老师是家长自己拿的费用去上私立学校,是家长同意让自己的孩子去上私立学校,如果家长不同意老师无论怎么介绍孩子也不会去上私立学校呀,怎么能说老师为了自己升学率的利益呢?

我们小区就有两个学生,在学校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回家不愿写家庭作业。其中一个因写作业的事活活把他爷爷气病去住院,自然小孩的学习成绩很差。小孩的父母就是打骂一顿也只能老实几天,就是不想学不想干。这样下去怎么办?老妈子吃冰糖干脆把小孩送到私立学校去吧,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学生吃住都在学校,让私立学校的老师替自己看管孩子吧!

像我们小区这两个小孩去了私立学校,你能说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介绍去的私立学校吗?

如果是老师介绍了也是家长请老师介绍介绍去哪个私立学校好,家长可能管不了孩子或者没有时间管孩子,家长想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让私立学校的老师看管孩子。

有些人没事找事动不动就那老师说事,在那里挖空心思臆想问题编造谎言以此污蔑贬低老师,其用心不良啊!


快乐老头88311


老师的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当今社会的教育评价体系要看升学率,这就导致了老师的这种想法,如果评价体系不是这样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老师只是介绍建议,他又不会给你出学费,具体的去与不去?还是要看学生的家长的态度,掏钱买单的是家长。所以,去与不去的决定权在学生和学生家长手里。


去到私立学校,换个环境,说不定对孩子还是有帮助的。私立学校一般都是封闭式的,那么管理必定会很严格,孩子去了之后对学习和成长都有好处,换一个新的环境,孩子也能接触到不同的人脉,在新的环境下,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说不定还会考入好的学校。


锋说教育


古语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此话对于古时之人,身处于时世混乱争权夺利的年代,每个人为了自保,都会自私的我行我素,为了达到目的,也不管世态炎凉,都会先下手为强争取结果。 我们作为现社会人,大家都知道历史,所以我们会很理性,很肯定的说古代人的所作所为正常。

但是,现在我们是21世纪,人类有先进的思想,国家有完整的法律法规,人人都有自由的选择权利。

因此,老师为了个人利益和声誉,自作主张安排学生的前程,这行为是违法的,也是每个家长及学生反对。除非老师事前和学生达成共识,意见一致,那么这是可取的,这样的老师值得点赞的。会为差学生提前考虑后路,这样老师是尽心的。

有的老师没有和差生商量或告知,私下安排,这种利益之徒是受万人挨打……为什么?因为有的学生虽然差,但不代表没有希望,没有机会。只要有些努力的还会有很大希望。老师为利益一下断定差生水平,这是错误的。

简而言之,没有到最后,差生未必差,希望还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