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古玉很玄妙,悟开之后也就无玄可言了。

古玉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太复杂了。其实,凡高古玉,都带沧桑特征,虽然不是特征全现,因原料、坑口、环境、时间等千差万别而导致特征万般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凡高古,总有沧桑特征、必见沧桑特征。

见与不见全在心性。

如果带着完全赏玩的心,看看这件又有何特征呢?噢,这是一特征,那也是一特征,不求之中犹如火眼金睛。辨赏全在“细节”。从馆藏真品上观察和把握“真”的特征之所在,也是一种欣赏。

一件商代高古玉蝉(图1),如果作为标本仔细揣摩是有学问在其中的:

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图1-1

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图1-2

初步感觉因人而异,因为即使取馆藏的精品标本都有看“不对”的,这没有办法。如果肉眼能够观察最好,所以一般放大个“特写”是有必要的(图2):

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图2-1

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图2-2

①这个钙化斑块很抢眼,这么点小件几乎方寸之间,一边玉质完好如初,一边钙化严重成粉末状,两边泾渭分明;钙化是从玉蝉边缘升起的,这样钙化的位置和钙化堆积的状态都是很自然了,堪称钙化标本(图3)。

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图3

②沁入自然过渡状态的特征,边缘的钙化斑处为沁门,沁入稍重,越往玉蝉中心玉质完好的位置沁色越趋淡于几无;古玉沁入的过渡是常见现象,但这样极细小范围内的沁变过渡,如果掌握到了,就是诀窍(图4)。

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图4

③砣痕也是标本之一,玉蝉是特小件,大约一砣的行程也大多在1厘米左右,即使在如此短距离的砣具行程中(参见《古玉学步(112):辨古莫轻砣工痕长短有别刀行程》),都非常明晰的解玉砂痕特征——不定痕,这是由于解玉砂在砣具带动下的工痕接触轨迹所决定的,古砣工艺中解玉砂始终是游移状态,如果出现平行砂痕那就不对了(图5)。

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图5

古砣痕可以是标准的“楔形”(柳叶形),也可以是微弧形(痕迹略为偏向一边),这是由于匠人作工时腕力变化,而无法保持始终对准砣刃所形成的差异——如果十分对准就是标准“楔形”(柳叶形)砣痕,如果不十分对准就是微弧形砣痕(图6)。

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图6

但是,无论匠人作工时腕力变化发生不十分对准砣刃的情况,在一砣行程中最多发生微弧形砣痕,绝不会发生“偏线”砣痕,因为砣具的特点决定了砣痕始终是“硬”的,如果发生软弱的痕迹,那就不是古砣所为了。

④开孔特征也是标本之一,开孔微带内收可见细微的螺旋痕,是青铜管具的开孔特征,与时代相符。加之孔口内外包浆状态的一致性是很大的看点(图7),内外“一致性”是有考究的,考究在孔口浅处与孔深处一致性;有时候观察到一件“高古玉”开孔的包浆怎么孔口与深度位置有区别呢?就值得谨慎了。

高古玉都有沧桑特征可寻

图7

辨真识仿是个赏,对与不对全在细节,如果慢慢揣摩,这件玉蝉还有其他到古特征可寻,如果感兴趣就继续欣赏下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