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不抱不哭才抱是偽科學,為了孩子的親密力您需要這樣做

曉蘭是一家企業的高管,今年三十三歲了,大眼睛長頭髮,很多打扮,總是一身很時髦的職業套裝。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我還以為自己看到了李小璐。即便是作為一個女性,我也非常欣賞她散發出來的魅力。但是她認為自己最大的問題竟然是不夠女人,因為她和所有的男朋友相處不會超過三個月,對方總會是莫名奇妙的移情別戀。她自己非常羨慕身邊那些相貌平平卻擁有幸福情感的女孩子,她天天懷疑自己沒有魅力也沒有經營愛情和幸福的能力。

和曉蘭有類似情況的人並不少,讓這些人費勁巴拉的考個高學歷,動刀子把自己整成明星臉都沒事,就是一到親密關係就出問題,他們很難和別人建立穩定、持久的親密關係,甚至很多人會覺得談戀愛太累,分手了反倒輕鬆一些。他們還給自己定義了一個名詞:“愛無能。”


哭不抱不哭才抱是偽科學,為了孩子的親密力您需要這樣做


導致愛無能的原因是缺乏親密力。

親密力是從嬰幼兒期就表現出的一種能力,親密力好的孩子哪怕他才幾個月,他也能夠注視媽媽的臉,當看到媽媽衝他笑或者逗他的時候,他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回應,比如輕聲呢喃或咯咯笑。

在這個時期,如果他哭了,媽媽馬上就抱他,他餓了,媽媽馬上就餵奶,那麼他的親密力會越來越好。

親密力,會讓孩子在複雜的世界裡更加自信,走到哪裡,都可以形成溫馨、融洽的關係,在遇到壓力、挑戰、衝突時,也能葆有一份積極的狀態。


哭不抱不哭才抱是偽科學,為了孩子的親密力您需要這樣做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呢?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華生,行為心理學家,作為哭聲免疫法的創始人,他用自己的孩子為試驗品,執行他所謂的“給我一打孩子,我可以讓他成為任何你要他成為的人。”

在他的哭聲免疫法等一系列行為的矯正下,他的大兒子雷納曾多次自殺,後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他的女兒也多次自殺,小兒子離開家庭,一直流浪,靠施捨才能生活。

倡導並踐行“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的華生家族,悲劇同樣在第三代延續:華生的外孫女記憶中,媽媽沉默易怒,秘密酗酒,並曾經多次試圖自殺。外孫女自己也是酒精成癮者,並多次考慮自殺。而華生本人也成為了美國人最討厭的人之一。


哭不抱不哭才抱是偽科學,為了孩子的親密力您需要這樣做


缺乏親密能力孩子的具體表現:

嬰兒期會顯示難以餵養,即便在媽媽懷裡也會顯得很不安,彷彿永遠理解不了外界發生了什麼事,難以融入這個世界。

到了學齡前,這些孩子有更大機率出現分離焦慮,因為感受不了內心與人親密的感覺而會出現各種擔心,比如擔心媽媽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不願去幼兒園、不願去上學等等。

有些孩子的行為顯得衝動好鬥,常常搞破壞,或者行事魯莽、不計後果,還有些孩子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比如隨便就拿走別人的玩具,毫不在乎對方是否生氣,彷彿他們完全感受不到別人一樣。

再大一些,許多孩子還會出現行為上的混亂,無論做什麼都顯得漫無目的,既不徵求父母的允許,也不按規則行動,隨著學業的增加,這種行為還會惡化,好像他們無法和任何事情、任何人建立穩定緊密的聯繫。


哭不抱不哭才抱是偽科學,為了孩子的親密力您需要這樣做


看到這裡的父母們先別焦慮,雖然很多人可能發現:我家孩子現在就這樣了,我們可以怎麼辦?

對於0-6個月的寶寶,您需要擁抱和有求必應。

千萬不要讓孩子哭夠了才抱,而是聽到哭聲,趕快跑過去檢查,看孩子是餓了?尿了?還是需要媽媽抱了,然後根據孩子的需要給他需要的東西。

有些媽媽,會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扔一邊不理,理由是一哭就抱,下次更要要挾媽媽了,這都是我們在用自己的理解推斷孩子。

事實並不是這樣,因為媽媽在他哭鬧的時候一直視而不見的話,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創傷性的體驗,讓孩子被迫切斷髮出親密信號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親密力的喪失。


哭不抱不哭才抱是偽科學,為了孩子的親密力您需要這樣做


擁抱也要講究科學,我們一般抱孩子的時候都是一隻手枕在孩子的脖子後面,另一隻手圈著孩子的身體,手掌放在背後不自覺地輕拍。我們會覺得孩子這樣更容易被安撫。其實對於0-6個月的嬰兒來說,拍打是分離的節奏,這個時候他需要的是吸允的節奏。

保持身體完整的接觸,配合孩子的吮吸以及呼吸,用吮吸的節奏去柔軟地撫摸孩子,這種方式被稱作人類最原始的對話。

只看文字可能不好理解,咱們可以來體驗一下這個節奏,請你伸出你的一隻手,去輕柔地撫摸另一隻手,沒有任何力量和速度上的變化,你的整個身體都像是一個單細胞生物一樣,緩慢、輕柔,孩子在生命的最早期就處在這樣的節奏裡,他需要的是同樣的一個節奏和他相遇,這就是“同呼吸、共命運”,所以,你如果做到融合的感覺,你肯定不會拍打,而是輕柔地撫摸。

媽媽給與足夠的擁抱,還能觸發血管加壓素的釋放,可以喚起嬰兒積極的情感,以及提高對疼痛感的閾值。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孩子打預防針的時候,如果是媽媽溫柔地抱著嬰兒,那他對疼痛的忍受力就會大大增強,即使外界突然有個巨大的聲音,他也不會容易受到什麼驚嚇。


哭不抱不哭才抱是偽科學,為了孩子的親密力您需要這樣做


對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我們需要:鏡像和忠實渲染

寶寶們從初生開始就是從媽媽的眼睛裡確認自己的存在的,成人也會有這種感覺,“我被看見,因此我存在”。

比如寶寶笑一下,媽媽也同樣笑一下;寶寶皺下眉頭,媽媽也皺眉頭;寶寶在去幼兒園路上從坡上晃晃悠悠衝下來,媽媽也同樣晃晃悠悠地拼衝下來;寶寶興奮地歡呼,媽媽也同樣歡呼;寶寶吃力地爬樓梯,媽媽也同樣吃力地爬樓梯,等等。

媽媽這樣準確地閱讀和鏡像孩子的身體動作以及暗示,能夠幫助孩子接收到快樂,感受到理解和舒適,這就容易使孩子發展出尋求親密的行為。

舉個反例,當一個孩子小心翼翼地觀察一隻蟲子,如果媽媽心裡很著急,會快速強力地打斷寶寶,拉他回家,那麼他們就是處在分離的狀態。

鏡像是在建立任何親密關係的過程中都可以去用的,媽媽和寶寶都可以用一輩子,並且不僅身體動作可以鏡像,聲音、情緒、動作、心情,都是可以鏡像的。


哭不抱不哭才抱是偽科學,為了孩子的親密力您需要這樣做


對於一些不太容易主動發起動作行為的孩子,我們除了鏡像之外我們需要另外一種干預辦法”忠實渲染“,這是戲劇治療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比如孩子回來告訴你說:“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了呢?”百分之八十的媽媽會這麼回答:“哦,很棒哦,表揚你什麼了呢?

用到忠實渲染的方式是這樣的:“哇,寶貝,你被表揚了嗎?快來和爸爸媽媽說說,怎麼回事?“

所謂忠實渲染,就是從孩子那兒捕捉到一些材料,用一些誇大和強烈的方式回應,像一個放大鏡一樣照出我們想讓孩子看到的部分。例子中的“被表揚”就是孩子給到我們的材料,而我們誇張的反饋呢,就是前面說的放大鏡。


哭不抱不哭才抱是偽科學,為了孩子的親密力您需要這樣做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很多小朋友一到開學季就容易鬧情緒說,哭著鬧著不願去幼兒園。這個時候,很多媽媽就會很著急,各種想辦法講道理,但是孩子還是不停哭鬧,或者會找各種理由不願意去,媽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這個時候,忠實渲染就很有用,媽媽可以在家和孩子玩不想上學的遊戲。你可以先讓孩子說幼兒園有多可怕,也許她會說幼兒園老師像怪獸一樣特別的兇,那你們可以玩兒打怪獸,你來做怪獸被女兒打死,那她對抗幼兒園的這個能量就會被釋放一些。

也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她又冒出來別的情緒,比如說,我就是不喜歡,我討厭睡午覺------。你需要抓住孩子扔出來的任何材料,根據當時的情景做出略誇張的反饋,一起玩一起鬧,就可以達到放大鏡的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當孩子這個抗拒的情緒被疏通後,對上學抗拒就不會這麼強烈,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但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還會和媽媽更親密了。

孩子的親密力需要從小培養,這樣十幾二十年過去,孩子的內在就會形成一種親密的關係模式和能力,也會自然地把這種能力帶到戀愛和婚姻的關係中。這種親密的感受和能力不僅會讓他有一種幸福的感覺,也會為他的工作以及人際關係注入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