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四川記憶」成都歷史上消失的古縣

華陽、新繁、崇寧、江原。你可知道,它們曾是成都地界上歷史悠久的古縣,只是已然遠去,成為歷史。

「方誌四川記憶」成都歷史上消失的古縣

華陽縣

曾與成都縣共治成都

說華陽離不開成都市區。清代,成都、華陽兩縣共治成都,成都縣轄西北部,華陽縣轄東南,以暑襪街為界。今天的成華區、錦江區、武侯區,大部分屬於華陽縣。

華陽治所在成都市區的正府街,所以當時有句歇後語:成都到華陽——縣過縣(現過現)。華陽治所後來幾經變遷,遷徙到今雙流中興場,即如今的華陽鎮。

華陽縣於643年建縣(唐貞觀17年),因緊鄰成都,所以初名蜀縣。建縣大約100年後,縣名更名為華陽,從此不再換名。

據說,取名華陽,是因古人論蜀之繁富有“地稱天府,原號華陽”之說。華陽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在川西平原算是大縣了,比後來合併它的雙流縣都要大三四倍。

華陽從建縣到1965年撤銷建制,一共存在了1300多年。作為成都府郭縣,在漫長的歷史裡,華陽是一個耀眼的存在。

其地兼有平原、丘陵,物產豐富,牧馬山盛產二荊條辣椒,為蜀中名品。岷江水運的動脈府河貫通全境,沿河形成多處繁忙的水渡。中興蘇碼頭是成都南下的重要口岸,日泊船筏一兩百隻。藉此可見華陽舊時之繁華。

論人物,華陽也是精英薈萃。助編《資治通鑑》的史家範祖禹、國民黨元老張群、書法大家顏楷、金石兼辭章家喬大壯、辛亥英傑秦載賡、文學兼教育家林思進等,皆是華陽籍人士。

新繁縣

秦朝設縣,歷史悠久

新繁建縣的時間比華陽還要早得多,秦朝即設縣。得名更要追溯到古蜀王開明氏,初名繁,北周更名為新繁。

新繁是小縣,在原新都、彭州、郫縣之間,地境雖小,卻屬川西膏腴之地,全境土地平曠,物產豐盈,其中土產泡菜,冠絕川西。地方風俗尤為純美。

新繁傳為美談,與其歷史文化頗有淵源。五代詞人孫光憲《北夢瑣言》記載說,唐時宰相李德裕,曾為新繁縣令,任上鑿成東湖。此湖傳承至今,依然保存唐代園林格局,別為古園林遺珍。於此,後人有楹聯讚頌李德裕:“千古鄉風繁縣好,萬花湖水一相公。”

新繁龍藏寺碑林,蒐羅宏富,俱為一流文人手筆,為川西平原僅見。至於人物,北宋龍圖閣學士梅摯、清初詩人兼思想家費密、現代著名文學家艾蕪,俱是新繁人。由此可見,新繁端的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1965年,新繁縣撤銷建制,併入新都。一個長達2000餘年的古縣,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崇寧縣

縣治在今郫縣唐昌鎮

崇寧縣在郫縣、都江堰、彭州、新繁之間,幅員200多平方公里,轄一鎮十鄉,可謂是典型的袖珍縣。

崇寧建縣於唐儀鳳2年(677 年),初名唐昌縣。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依新年號更名為崇寧縣,縣治在今唐昌鎮。1958年,崇寧縣撤銷併入郫縣,縣名廢棄,古縣崇寧自此漸次被遺忘。

崇寧曾是成都最富庶的縣域之一,昔年所謂“溫、郫、崇、新、灌”之“崇”也。崇寧雖小,但其手工業曾經相當知名。發端於乾隆年間的崇寧鐵鍋,為成都地區名牌;開業於咸豐年間的唐昌纏絲花剪和亮梢花剪,年產七八萬把,遠銷陝西、甘肅、青海、雲南、貴州等地。

道光時始生產的唐昌紅醬油,風味絕佳,與郫縣豆瓣齊名。興起於“民國”時期的崇寧手工棉毛線,以其粗細均勻、鬆緊適度的特點,暢銷川西。此外,崇寧竹器也很有名,清末“民國”間的何家竹簍,是盛豆瓣、醬油、菜油的上好物件。

江原縣

縣治在今崇州江原鎮

華陽、新繁、崇寧撤銷縣建制去今不遠,縣情縣境依然清晰存留老者心間,談來彷彿就在昨天。其實,成都歷史上行政區劃變動甚巨,存在過一些很有意思的縣域,江原縣就是一個。

兩宋時期,崇州東南曾經存在過一個江原縣,縣治在今江原鎮大廟村,為崇州轄縣。江原縣在元朝時被撤銷,此後以鄉名傳遞至今。這個小小的古縣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有幾個歷史人物與之緊緊關聯,所以今天依然不時為人提起。

比如,方誌始祖,東晉《華陽國志》作者常璩,就是江原三江人;清代振威將軍周志林也是江原人。讓人稱道的是,北宋參知政事趙抃,多次主政成都,以京官身份做過江原知縣,任上為政簡易,清正廉明,常以一琴一鶴相隨,很有風致,至今讓人懷念,崇州由此建了一個琴鶴廣場。

北宋還有一個文學侍臣張縯,亦為江原人氏,其家世甚為顯赫,高祖、曾祖、伯祖俱為高級官僚,本人進士出身,與陸游友誼深厚。范成大《吳船錄》還專門記載了應張縯之邀,訪其家善頌堂事。凡此種種,足令人遙想彼時之江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