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多次挑釁呂布卻安然無事,呂布到底害怕張飛什麼?

談文論史


方圓論壇觀點!

首先給大家糾正一個觀點。正史和《三國演義》有很大的偏差。在正史中呂布和張飛根本沒有碰過面。既然沒有碰過面,那就更談不上挑釁和交戰了。比如三英戰呂布之類的橋段都是《三國演義》杜撰出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呂布和張飛在正史記載中都是勇猛無敵的猛將。《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連陳壽評價呂布有“虓虎之勇”。而在《三國志·張飛傳》中記載:“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從這兩段記載可以看出,呂布和張飛關羽都有無敵之姿。我們假設一下呂布和張飛對戰的畫面。呂布和張飛武力值相差不大,即使有偏向也幾乎小於無。但根據正史記載,張飛的統兵能力可比呂布強很多。而且正史中張飛也不是我們現在從演義中看到的滿臉鬍子的草莽形象。正史之中記載張飛可是個美男子,而且風度翩翩,善於書法繪畫。

在《三國演義》之中為了凸顯劉關張三兄弟之情。羅貫中特意寫了一場三英戰呂布的戲碼。從這段我們可以看出,張飛那可是真猛。當時呂布號稱天下無敵,虎牢關前十八路諸侯被呂布攔於陣前,諸將沒有誰是呂布的十合之敵。但張飛可不慣呂布毛病,張口就罵呂布三姓家奴,隨後更是提矛上陣,和呂布對打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隨後關羽和劉備上前,三人圍攻呂布,呂布落荒而逃。這是演義描述張飛第一次和呂布對戰。



而在徐州的時候,劉備收留了呂布,但是被呂布藉機謀奪了徐州之地。劉備三兄弟被趕到小沛暫居。可就在這個時候呂布買馬從小沛經過,張飛就帶人把馬搶了多來。呂布帶人來和張飛理論。結果一言不合兩人又大戰一百多回合,雙方還是不分勝負。


在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我們總能看到張飛一言不合就罵呂布。還總是率先和呂布動手。但基本上雙方都是不分伯仲。一方面是羅貫中刻意描述的結果。另一方面羅貫中也尊重了歷史。因為歷史上張飛和呂布本身的評價就是伯仲之間。至於呂布怕張飛什麼的純屬子虛烏有。歷史上兩人都沒有見過面。即使演義裡面雙方也是見面就死磕。也沒有誰怕誰這麼一說。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呂布號稱“飛將”,在三國中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稱,其武功被民間評為三國第一,但是他的人品又如何呢?。


為什麼他見了張飛他就變得那麼膿包,那麼怵頭,以至於縮頭縮腦、畏首畏尾,一身武藝卻是不得施展而大打折扣呢?

呂布到底害怕張飛什麼?

說白了,其實呂布並不是害怕張飛武藝高強,而是害怕張飛的一張嘴而已。張飛一見到呂布開口就是罵道“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而且罵後張飛總是挺矛主動出擊。

張飛罵“三姓家奴”的意思是指什麼呢?怎麼能使呂布羞愧得如此無地自容,以至於心慌意亂、手忙腳亂,竟然氣得一身武功都不得施展呢?


其實張飛在大庭廣眾面前把呂布“三姓家奴”這一罵,正好戳到呂布的痛處。大家來了解一下呂布生平的所作所為就知道呂布是怎樣的一個人了。

呂布剛開始投奔幷州刺史丁原的麾下並拜丁原為義父,丁原也不虧待他,把他從騎都尉一直提拔到擔任主薄之職,可謂父子情深。後來董卓領兵和丁原作戰時敗在了呂布的手下。

董卓為了收買呂布,送了他赤兔馬一隻、黃金千兩、夜明珠十顆,於是呂布就倒戈一擊,砍了他義父丁原的首級送給董卓並且他本人也投奔了董卓。

董卓大喜過望,封呂布為中郎將、都亭侯,並把他安排在自己身邊。卻不料忘恩負義的呂布卻把董卓的侍女給睡了,於是董卓對他睚眥有加,呂布感到危機,惶惶不可終日。

時有漢臣司徒王允用“貂蟬美人之計”引誘呂布,呂布貪戀女色不能自拔,於是呂布又殺了他的義父董卓。

這樣,呂布本姓“呂”,連認兩個義父時一連改了兩次姓,又姓“丁”,又姓“董”,是謂“三姓家奴”。

那麼張飛武功到底是不是呂布的對手呢?

張飛和呂布一共交手四次:

第一次是在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之時,張飛主動挑戰呂布,戰至50個回合之時,劉備和關羽加入戰鬥,呂布敗走。

第二次是張飛醉酒被呂布的岳父曹豹裡應外合,打開城門引入呂布,搶了張飛鎮守的徐州城,這是張飛最恨呂布的主要原因。

第三次兩人交手是在《三國演義》第十四回,張飛偷了呂布從山東買來的幾十匹好馬,呂布大怒,兩人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

從這裡可以看出張飛還是很有實力的,他可以和呂布大戰一百多個回合,這說明他們兩人基本上是在伯仲之間。

第四次交手是在第十九回,陳登背叛了呂布,呂布正在小沛城下大罵陳登之時,張飛趕到,又是那一句“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呂布又是氣又是恨,又羞又苦,衝過去和張飛攪成一團,正在此時曹操率領大軍趕到,呂布落荒而逃。

我認為張飛多次挑釁呂布而安然無恙的真實原因就是兩人武功基本上是半斤八兩、不分軒輊。呂布害怕張飛的真實原因,是張飛老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揭他的老底,捅他的傷疤。

回答完畢!希望提出不同意見。


農夫看天下


既然是演義中的事情,我們就以演義的思維來回答。

一、身份不對等,打起來自降身價。

在虎牢關前,呂布和張飛一樣,都是”鬥將“,自然可以大戰三百回合。

到了徐州,呂布好歹是一方諸侯了。

要打?呵呵,要不你叫你大哥出來和我打?要不然一邊待著去!

呂布已經是君主了,要打,也要和劉備打,張飛還不夠資格。


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呂布稍高一個層級。

演義中的呂布有勇無謀,但是思考問題還都是本著”利“這個角度出發的。

他”轅門射戟“,為的是外交利益;

他一挑八,毫不畏懼,為的是戰場利益;

他單騎送女出城,為的是求援。

比起當時凡事有大哥罩著,自己只管殺個痛快的張飛來,呂布顯然沒必要隨隨便便去和張飛打,打贏了又怎麼樣呢?何況事實證明,打起來很費勁,沒必要嘛。

三、武力增長曲線不同;張飛越來越強,呂布越來越老。

光是轅門射戟這一手,就夠張飛學幾十年了。

呂布出道早,年紀大,是個老同志了。虎牢關前稍佔優勢,但過了幾年不服老不行了。

張飛正在經歷迅速的成長期,正是30左右,接近單挑運動員的巔峰期。

要真打起來,呂布未必討得到好處,所以,乾脆就發揚一下老同志的作風,不和年輕人計較啦!

要比賽?要不換個項目,比一比射箭?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歷史上,張飛確實瞧不起呂布!這一點與張飛的性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首先,據正史記載,張飛這個人,雖然是一名驍勇“萬人敵”的戰將;不過,他也是一位很會玩書法的儒將。他一向對君子和賢達人士,那是彬彬有禮、恭敬有加;而對於小人,他又是十分不屑的。偏偏,這個呂布在張飛眼裡又十分的賤!所以,他鄙視呂布的為人就變得很正常。


其次,張飛怒怪呂布,可能還有一個原因:真實史料上,呂布其實比劉備大三歲,搞得劉備得對他叫聲大哥。張飛挑釁呂布,實際也不在於年紀大小,而是覺得呂布這個“三姓家奴”不配做他哥的哥,尤其是在那個哥們兒至上的朋友圈時代!


另一個原因,呂布是玩長矛威震天下的,而不是小說中的方天畫戟。方天畫戟那是元代耍雜劇的給呂布找來的武器!巧的是,張飛也是靠玩矛玩出名氣的。俗話說,同行相輕!兩個玩矛且人品各異的人,碰撞在一起的話,擦出點火爆的脾氣來,也是不值得奇怪的。老子都是天下第一矛,來來來,誰怕誰啊!

注,參考文獻,《三國志》、元《桓侯祠》、明《丹鉛總錄》


歷史兵說


這個問題問得好!“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布不僅武藝超群,更有赤兔馬加持,按說即便武藝勝不了張飛太多,但佔有赤兔馬的優勢,應該穩勝張飛,他到底在怕什麼?縱觀整部三國,溫侯沒對任何人似對張飛這般慫過。

很明顯呂布有畫戟和赤兔,張飛也有他的殺手鐧,那就是“獅吼功”,有人說了,不就嗓門大點嗎,有啥了不起的?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故的畏懼,那麼我理性們分析一下獅吼的威力:張飛,號稱‘世之虎將,萬人敵’,本身的武藝就已是超一流,對手與其交戰,不僅要提防他蛇矛的凌厲殺招,還要禁受巨雷般吼聲的攻擊,容易在心理和肉體上造成極大的創傷!比如在當陽橋頭,只憑獅吼功就將曹軍眾兵將震懾得人馬俱驚,夏侯傑直接震死!殺傷力不亞於往敵陣中投顆手榴彈!這和在你耳邊不定時地響個炸雷沒區別,所以我們時常在三國演義中看到-------老張臨陣對敵,鬥至性起,暴吼一聲,對手驚得一哆嗦,本能地想臥倒,胯下戰馬步伐凌亂,心神恍惚間,老張的蛇矛已快似鬼魅般殺到:“走你。。。”


故而三國蘭博旺的呂布也懼張飛三分,能避則避,耳朵堵上棉球才敢和張飛一戰。。而曹營眾將,這幫弱雞,更是個個皆有畏懼張飛的心理,只是礙於面子嘴上不肯承認而已,只有耿直男張郃在巴蜀之戰時捅破窗戶紙,吐槽道“人人皆懼張飛”,然後裝個逼表示自已不怕,視張飛如小兒。腹黑男曹洪自然是將信將疑,‘勞資都怕,你丫會不怕?’,於是要丫立下軍令狀,果不其然,才打過一陣,裝逼男張郃就在張飛蛇矛和獅吼的雙重打擊下,徹底萎了,從此高掛免戰,後來若不是機智地扔掉戰馬攀巖逃生,估計就掛了。逃回後差點被曹洪斬了,“早告訴你張莽子很猛,勞資都沒敢上,你丫更不行,非要逞能吹牛逼,暗諷勞資膽小!”。。


回頭我們再著關二哥,按理說二哥武藝和三弟伯仲之間,為何屢屢喊著要和呂布這廝大戰三百回合的總是三弟,而心高氣傲的二哥卻很低調?因為二哥這時候除了自身武藝和偃月刀,沒有其它的加持項,赤兔馬還被呂布騎著,而到了中期,赤兔馬輾轉到了二哥手裡,“刀疾馬快”二哥煥發出職業生涯的第二春,“斬顏良,誅文丑”威震華夏,技壓曹營眾將,但二哥打心底裡還是很佩服身懷“獅吼功”絕技的三弟,這才跟曹操說,我家三弟如何如何。。。嚇得丞相差點當場尿了,眾將更是心有餘悸,暗呼僥倖!二哥何等傲氣,幾曾這樣誇過人,這和呂布何曾懼過他人,是一樣的道理!可見加持項對超一流武將而言是何等重要!


呂布為了赤兔馬背叛丁原,不為金山銀山所動的關二哥也為了赤兔對曹丞相一再稱謝,可見加持的威力,所以說關張位居五虎上將前二位,是有其實力依據的,而非是依仗兄弟和裙帶關係。

最後說幾句題外話,名著之所以為名著,是因其耐讀,經得起推敲,有著較嚴謹的邏輯基礎,而非是‘情深深雨朦朦’般的純粹憑著感性信口開河。


雲漢


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這句話應該很好的詮釋了呂布怕張飛。張飛給我們的性格應該是直爽,重情義,說得不好聽,就是不要命,魯莽。上去就是幹,不是不罷休的那種。

呂布的年紀比張飛大,呂布有老婆,有錢,有勢,無論怎樣,呂布在什麼時候,他都有東西。有所牽掛打仗的時候會思前顧後。而張飛不一樣,單身一個,在亂世中,反正他現在什麼都沒有,打贏了呂布就能武力第一,打輸了也不怕。

所以無論張飛怎麼挑釁,呂布無論是在面子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會思三顧四。他不可能因為張飛的挑釁而真的就去跟張飛拼命的。

我們現在考慮問題都是站在瞭解總個歷史的角度。其實當時,劉關張真的不算什麼,他們說句實話,就是一個小人物,沒兵沒權的。徐州還是別人給的。所以在呂布的角度,再加上劉備在中間勸,無論怎樣都不會直接跟張飛撕破臉。

贏了天下,丟了她,這是你想要的天下嗎?

呂布挺可憐的,有勇無謀,丟了心愛的女人

我在動畫版中看到,張飛跟夏侯家女兒的故事,簡單樸實無華,這才是呂布羨慕的吧。


無敵小欽差


俗話說:兇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

古時候的打仗跟現在比起來真的可以說殘忍很多,現在槍炮等武器發明出來後,很遠的距離就可以置人於死地,而且不會近距離看到對手的慘狀。而古時候,必須面對面近距離的廝殺,所以對一個人來說是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古代的名將也很在乎自己的名聲,如果被對方打敗,尤其是被名氣不如自己的將領打敗更是一件丟人的事。而呂布恰恰就處在這個位置上,三國演義中,呂布剛出場時就有了三英戰呂布的戰役,劉關張三兄弟合力才打敗呂布,這就讓呂布給自己定位在很高的位置,另外呂布自從殺死董卓後,雖然也佔有一些城池,但是總歸勢單力薄,只要出戰必須親力親為,其他人的戰鬥值都比較低,所以他出戰時必須想想身後事。而張飛則不同,光腳不怕穿鞋的,本身自己的本事就很大,跟呂布比雖然有差距,但是不大,加上張飛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可以說任何人都會憷三分,再加上張飛身後還有劉備這個靠山,有關羽、趙雲等大將的支持,不用考慮那麼多,所以可以放手一搏,贏了就出名了,輸了也不丟人。

另外,還有一句諺語叫: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就像划拳時的包子剪子錘,互相制約。也許張飛生來就是來制約呂布的也說不定呢?


不會游泳了的魚


談三國演義中將領的武藝排名,人們多會說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又或者一呂二趙三典韋的。但不管那種說法,似乎張飛都不入前三。但是,張飛屢次挑釁呂布卻沒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想,就一個原因,就是張飛的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三國演義裡的張飛脾氣火爆、性格衝動,說白一點就是一個不要命的二楞子!

俗話說,狠的怕橫的,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比如面對呂布,人人都避之不及,張飛偏不信這個邪!動不動就三姓家奴,與俺戰三百回合的。其實他也知道自己打不過呂布的,小沛一戰就是一個例子,二人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玄德恐有疏失,急鳴金收軍入城。這裡羅老師一句“恐有疏失,急鳴金收軍”就很能說明問題,呂布雖殺不了張飛,但張飛處於下風是不爭的事實的。不然,劉備那恐張飛有失,會急著鳴金收軍?而且,收兵後,張飛再不敢出戰呂布了,劉備讓他交出戰馬,他也老老實實交待“都寄在各寺院內”,完全沒有戰馬超時挑燈夜戰的勁頭,想必雙臂正痠痛著呢。但即便如此,呂布也怕張飛不要命的性格。

所以,若我排三國將領武藝排名,我會把張飛排到第二位。


50後男人


在正史上從來沒記載過張飛與呂布這兩人單打獨鬥交過手,張飛挑釁呂布在《三國演義》中出現過兩次,這裡我來談談演義。

演義中張飛與呂布第一次交手是在三英戰呂布之時。當時討伐董卓諸侯聯盟與董卓軍對峙,呂布前來挑戰,殺了王匡大將方悅、張揚大將穆順,打傷了孔融部將武安國,甚至數招打敗了公孫瓚。

公孫瓚不敵要逃跑,但由於呂布的赤兔馬快,很快就趕上了,公孫瓚危機之時,張飛罵了句三姓家奴休走,殺了出來,於是呂布放過了公孫瓚,開始與張飛大戰,兩人一直戰鬥了五十多回合,也沒有分出勝負來。

關羽看到張飛並沒有佔優勢,於是來協助張飛,二對一打了三十回合依舊沒有贏呂布,於是劉備也殺過來了,將呂布圍住,呂布擋不住三人的圍攻,於是跑了。

演義中兩人第二次交戰是在呂布奪了劉備徐州之後,呂布讓劉備守小沛。當時由於張飛氣呂布奪了徐州,於是搶了呂布上百匹好馬,呂布大怒,於是率軍去劉備那找說理,沒談多少句張飛就罵,於是憤怒呂布與張飛就鬥了起來,兩人戰了一百多回合,都沒分出勝負,而這個時候劉備怕有失,於是急鳴金收軍。後來呂布依舊攻城,劉備沒辦法投靠了曹操,這是後話了。



第一次交手是張飛挑釁的沒錯,當時張飛先出來戰呂布,呂布沒有退縮應戰了,五十回合沒分出勝負後,關羽就來幫忙了,之後劉備又來了,於是呂布一打三打不過,於是跑了。

第二次交手也算是張飛挑釁的,兩人打了一百回合未分出勝負,於是劉備怕張飛有失,於是鳴金收兵了。


所以張飛多次挑釁呂布安然無恙,並不是呂布真的不敵張飛,而是兩人的交戰都被其他因素給阻止了,第一次是關羽、劉備,第二次還是劉備。張飛與呂布兩人的打鬥其實是一直沒有分出勝負的,一次是五十回合,一次是一百回合。

不過也不能說呂布完全不怕張飛,呂布其實還是有點忌憚的張飛的勇猛的,在張飛失徐州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

當時徐州被曹豹與呂布給裡應外合給取了,而張飛當時又喝醉了酒,張飛聽到呂布打進來了,綽了丈八蛇矛,出門正好與呂布相迎,雖然這個時候張飛喝醉了酒,不能發揮全力力戰,但呂布依舊不敢逼近張飛,讓十八騎燕將護著張飛,逃了出去。


夏目歷史君


呂布怕的不是張飛是劉備。劉備武藝在呂布之上!一物降一物,張飛,馬超,許褚三人皆能戰平!三國第一高手應該是劉備!關張二虎相爭之時,無人敢管,是劉備一龍分二虎!可見劉臂力之驚人!否則以關羽這麼高傲的人豈會甘於跟隨?三國能入關羽法眼的人不多,緊接著,劉備適時亮名漢氏皇叔身份,又年長理所當然的做了老大!三英戰呂布,最後上的才是最厲害的!boss級的!馬上武器竟然是一對14斤的精鋼劍!要知道,呂布方天畫戟勢大力沉,一下劈來,雙劍根本無力抵擋,即使勉強擋住,虎口怕是被震裂,手腕挫傷……劉備就敢,也確實能擋住,再次證明其強大力量!有關張兩位一流猛將的輔佐,又進入合適攻擊範圍,劉備用雙劍又是如何的靈,活。想取呂布首級應該不是難事!這裡唯一的原因是劉備手下留情了!這點在呂布後來被抓臨死前為什麼叫劉備為其求情,就不難解釋了!而劉備也知其虎狼本性,雖眼含不捨,也忍痛割愛。關羽保劉備敢去單刀赴會,很大程度上關羽是知道大哥武藝在自己之上的,兩人相互策應不是幾個伏兵就能對付的!曹操:天下英雄唯使君與孟德耳!曹操也深知劉備文武雙全胸懷大志。……劉呂素有交情,劉備失徐州,後被呂布所得。無處安身曾經投靠呂布,呂布讓小沛給劉安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