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种植技术|种植好黄精后应该怎样科学管理?

黄精为多年生的药用植物,从播种到采收需要3-4年的时间,投入的时间等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只要经历得了长时间的等待,也能换来丰富的利润回报;因此,科学的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若管理不好,那么长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就会白白浪费,甚至造成损失。

黄精种植技术|种植好黄精后应该怎样科学管理?

关于黄精的种植技术,在第二期的视频当中已经有过实操讲解,具体可点击“查看,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应该怎样做好后期管理。

1、中耕除草

在苗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中耕除草,为了避免杂草和幼苗争水争肥,在幼苗出土后就要开始除草工作,一般每年要进行3-4次的除草工作,确保田间无杂草。同时为了促进幼苗根系生长,中耕是必须的,可以疏松土壤,变土壤板结,阻碍到根系的生长,尤其是在雨后,土壤极易板结,及时中耕能避免根系缺氧窒息。在苗期后期除了中耕外,还要进行培土,以免根系裸露,避免植株倒伏。

黄精种植技术|种植好黄精后应该怎样科学管理?

2、合理追肥

一般追肥结合除草和中耕进行,在第一次除草后进行第一次施肥,以后每1-2月施肥一次。每次施入人畜优质肥1000-1500kg亩。每年冬前再次亩入优质农家肥1200—1500kg,并混入过磷酸50kg、饼肥50kg。混合均匀后沟施,然后浇水,加速根的形成与成长。但是在施肥时要注意用量和浓度,以免灼伤根系。

3、 适时排灌

黄精喜欢生长湿润隐蔽的环境,怕旱,所以要重视肥水工作,一般在移栽后要每周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还要做好遮阴工作,以免强光影响到植株生长。雨季又要防止积水要及时排涝,以免导致烂根。

黄精种植技术|种植好黄精后应该怎样科学管理?

4、防治病害

要注意幼苗期的地下虫害,它们会咬断幼苗根系,造成断苗,严重时会导致大面积的幼苗死亡。如果叶部产生褐色圆斑,边缘紫红色,为叶斑病。多发生在夏秋季,病原为真菌中的半知菌,以预防为主,入夏时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喷洒,每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

5、摘除花朵

黄精的花果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每一茎枝节腋生多朵伞形花序和果实,致使消耗大量的的营养成分,影响根茎生长,为此,要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以促进养分集中转移到收获物根茎部,得于产量提高。

黄精种植技术|种植好黄精后应该怎样科学管理?

6、采收与加工

一般春、秋两季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好,栽培3~4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采收,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去泥土,置蒸笼内蒸至呈现油润时,取出晒干或烘干,或置水中煮沸后,捞出晒干或烘干。

7、留种技术

黄精可采用根茎及种子繁殖,但生产上以使用根茎繁殖为佳,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选取健壮、无病的植株挖取地下根茎即可作为繁殖材料,直接种植。

黄精种植技术|种植好黄精后应该怎样科学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