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有了勃朗宁手枪,为何还用毛瑟C-96驳壳枪?

喳哩吱


片中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是勃朗宁M1910手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李云龙更多的还是使用毛瑟手枪。

勃朗宁M1910手枪是在20世纪初诞生的,当时缺乏一种杀伤力在军用和民用手枪之间,同时更容易携带的自卫型手枪,因此后来勃朗宁就设计了M1910这款手枪。该枪有两个口径,一个是7.65X17毫米弹版本,另一个就是9X 19毫米弹版本。一战的导火索斐迪南大公遇刺时,杀手普林西波使用的就是M1910的9毫米版本。

所以片中所说的6.3毫米并不对,不过在原著中出现的是M1906式手枪,其才是采用6.35毫米弹的勃朗宁手枪。但是M1906太过娇小,威力也很弱,还不如M1910。而M1910也只是稍强一些,但是杀伤力还是不如毛瑟手枪的。

然后就是弹药补充的问题。如果是M1906,其弹药很难补充。即使是M1910,如果使用的是7.65毫米弹补充难度也很大,9X19毫米弹虽然在国内也有,但是还是不如毛瑟手枪使用的7.63X25毫米弹普遍,该弹在国内非常容易得到,不愁补充的问题。

所以说主要就是杀伤力以及弹药补充上的问题,让李云龙更多的选择了毛瑟手枪。


战争之王


楚云飞一对雌雄勃朗宁,赠枪李云龙时,老李非要要那把雄的,不过这把枪没跟李云龙上过战场,秀芹问李云龙要武器时,赵政委帮着拿话堵老李,这把枪就给秀芹了。


老李自己上战场,酷爱使一把鬼头大刀,冲上去肉搏砍人,已经极端到赵政委专门给和尚下命令,和尚的任务就是打仗时摁住老李,不许他冲到一线去。这种性格的军人,那把小勃朗宁虽说是雄枪,但确实也就是女人用用的东西,拿着上战场那叫一个丢人,那叫一个不爽利!李云龙是指挥官,是要配手枪,上战场的话,还有那一种手枪,能比得上可以当步枪用的盒子炮硬气?

射程远,载弹量大,装上托可以当步枪,开自动可以当冲锋枪(老李不至于只能配没自动功能的早期型号盒子炮吧?)美国兵倒是在太平洋战场,佩带上了M1911,用来应付自己不擅长的白刃格斗,咱老李不同,有那把全团多少人惦记着借的鬼头刀,白刃格斗他擅长着呢!至于那把小手枪,连团里最文气的赵刚都懒得打主意,另外一个问题,是李云龙跟美国人不一样,国内这把勃朗宁的子弹可不好弄,楚云飞是家大业大,关系直通海外,玩这个高级玩物的条件充分,李云龙物资基本靠缴,M1911弹药还好缴,云飞兄给他的M1906,当时怕得清剿专门的特务机构,才有可能获得弹药了,当然后来老李当了军长,愿意的话,玩这个枪还是没问题的。


李三万的三万里


小说《亮剑》中,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手枪为口径6.35毫米的勃朗宁M1906,这是把袖珍手枪。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手枪为口径7.65毫米的勃朗宁M1910手枪,也就是民国时期俗称的“花口撸子”。既然李云龙有了楚云飞送的勃朗宁手枪,为什么还要用自己的驳壳枪呢?

一、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勃朗宁手枪口径是7.65毫米的,虽然楚云飞送了一盒子弹给李云龙,但是这种子弹打一颗就少一颗,李云龙无法得到这种口径的子弹。相反,驳壳枪的子弹是7.63毫米的,子弹打完了容易补充。



二、李云龙是个团级干部,佩戴一把小手枪不符合他团长的身份。后来李云龙当上师长、军长后,级别更高了,佩戴小手枪才符合他的身份。


三、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勃朗宁手枪比较小巧精致,外观看起来过于秀气,让人觉得威力不够大,对于李云龙这种久经沙场的来说,“花口撸子”有点“中看不中用”,用这把手枪的多是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以及特工和警务人员。后来为了满足军队的需要,对勃朗宁M1910手枪进行了改进。身为团长的李云龙仍然需要上前线,驳壳枪比较好用,加之使用勃朗宁手枪很容易是误以为对方是个大官。

李云龙后来将这把手枪送给了自己的媳妇秀芹,在淮海战役时用此枪吓唬了暂编第七师师长常乃超,第三次是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被上交,最后一次……


历史军魂


《亮剑》里这个勃朗宁只出现过三次,电视剧里,只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第五集,楚云飞和李云龙初次见面,惺惺相惜,把自己的这一对手枪送了一只给李云龙,李云龙还不要“母”的,偏要“公”的,楚云飞随了他。


第二次,第十四集,意大利炮炮轰山本特工队,秀芹牺牲,战士从她遗体上找到这支枪。



第三次,电视剧里没有,小说里才有,李云龙用这支枪自杀,死后这支枪和将星一起被段鹏抢出,作为将军遗物传给后代。


电视剧里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勃朗宁手枪是一支M1910。




其实这是一个穿帮,M1910并非是楚云飞所说的6.3mm口径,弹容6发,原著中说的是袖珍型的M1906——


先不说道具组是否能真的搞到M1906,因为M1910本来就很秀气,五大三粗的李云龙拿着就有点娘了,如果真的用更短小的M1906, 观众怕是要笑话了。所以电视剧里面拿M1910也算合理。


虽然M1906看起来搞笑,但是礼品枪是很漂亮的,可以镀金银,雕花,贴象牙,比如——




我们回到电视剧里面用到的这只M1910上来。

1908年,比利时枪械大师勃朗宁在7.65×17mm手枪弹基础上推出了一种新型的9×17mm手枪弹,称为9mm勃朗宁手枪短弹,与9×19mm巴拉贝鲁姆弹相比质量更轻,后坐力更小,而威力适中,杀伤力大。这种子弹是为介于军用和民用之间,体积和质量适中的军警官员自卫武器研制的,有了子弹,对应的M1910手枪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相对于当时的马牌,还有毛瑟,这支枪很小,军官佩戴的时候不用跨一个大盒子,精神很多,此外也很便于贴身藏于大衣里面,隐蔽性极高,所以深受刺客,特工喜爱。



因为M1910在枪口套的前缘上加工了一圈滚花,防止拆卸零件的时候打滑,看上去很漂亮,所以在中国战场上也被称为花口撸子。


花口撸子和马牌撸子(柯尔特1903)在抗战中是高级手枪的代表




所谓宝剑配英雄,这支高级的勃朗宁手枪的意义不只是武器,而是相当于佩剑,勋章,既是李云龙楚云飞两位豪杰友谊的见证,也是李云龙这个英雄男儿的符号象征。这支枪,除了给自己媳妇,就要自己保管,除非死了,概不外传。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高级并不等于弹容量高,火力大,稳定性高。军官自卫,刺客刺杀,警察特务抓人,是不需要把手枪拔出来当冲锋枪扫射的,往往一两枪就决定胜负生死。


再来看李团长的工作配枪毛瑟C96


和M1910相比,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一般来说弹容量有10发,加装长弹夹以后可以达到20发,加装枪托可以变成卡宾枪,持续火力接近于冲锋枪,弹药好补充,并且,可以被国内轻松仿制。


无论是防身近战还是打仗冲锋,这支枪的功能在当时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对于不需要把枪插在大衣里面出去刺杀敌人,做事都光明磊落的李团长在家的时候,可以把玩把玩精致的M1910, 而上班的时候,抄起C96,必然是稳妥顺手得多的。




HannibalLecter


亮剑里,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是一把比利时FN军工厂生产的M1910自动手枪,最终被老李拿来自杀。M1900手枪是一种经典的早期型自动手枪,枪械大师勃朗宁设计,发射7.65X17毫米手枪弹,在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手枪子弹口径大约都在7.62-7.65毫米之间,现在的9毫米巴拉布鲁姆手枪弹还不流行,当时属于大威力手枪子弹。M1910手枪定位是一款警用手枪和自卫手枪,不适合军用,其杀伤力较小,具备很强的装饰色彩。

中国自从引进现代手枪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至今也有遗风,就是官越大,用的手枪越小,像毛瑟驳壳枪,一般都是连排长使用。楚云飞送老李一把小巧的M1910,也就是当时所谓的花牌撸子或者花口,可谓英雄惜英雄,双方的互相欣赏。

至于毛瑟C-96手枪,也就是驳壳枪,当时流入中国的驳壳枪,除了德国原装外,还有西班牙等国以及国造产品,后者又以山西兵工厂制造的大眼盒子著称,发射美食11.43毫米手枪弹。中国当时的驳壳枪,只有一小部分是短枪管的警用型,大部分都是军用型,而且在初期的半自动型号后,又出现了可以使用20发弹匣的自动型号,加上枪托能勉强充当冲锋枪使用,在中国战场很流行。

李云龙不像其他高级军官一样只用撸子,而是以驳壳枪当主战武器,突出了李云龙是一员猛将,而不是所谓的儒将,符合其性格,敢于上前线。不过,驳壳枪在中国很流行,在欧洲则就另一番光景了,在最初的德军选型中,被鲁格淘汰,而且,驳壳枪在中国的流行有很多意外因素,很多研究认为,这主要与其进入中国较早有关,如果单纯比较性能与性价比的话,驳壳枪比不过同时的瓦尔特P-38和勃朗宁M1935,后两者都发射9毫米巴拉布鲁姆子弹,作为军用手枪,都要超过驳壳枪。


鹰眼防务观察


数据党请先看看这两款名枪的具体参数“

1,云飞兄的勃朗宁手枪

口径:6.35mm

枪长:114mm

枪管长:53.5mm

重量:350g

使用枪弹:6.35×15.5mm

膛线:6条,右旋;导程243.8mm

(由美国柯尔特公司所产的导程为431.8mm)

容弹量:6发

有效射程:30m

2,李团长的德制毛瑟手枪

枪长288mm,

口径7.63mm,

重1.24千克,

20发弹匣供弹,

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可单发,可连发,

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

特点;子弹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简便,火力凶猛

从数据来看,勃朗宁定位于军官的个人自卫工具,而毛瑟则是彻头彻尾的进攻武器。

从用途来讲,对于李云龙来说,由于经常其运用的是需要短兵交接的游击战术,需要毛瑟这般高效的火力输出神器,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在毛瑟吃香的中国,当时最早的特种部队就是手持该枪,标配一把大刀,两把毛瑟,这这样豪华的火力阵容,往往是成为决定战场上的天平上的那颗砝码。相比之下勃朗宁无法胜任这样的作战任务,作为射程较短的自卫武器,只是适合在指挥部狭小的空间中来去自如,一旦转移到开阔的野外,就力不从心了。因此从作战角度来说,我们团长当然要选毛瑟了。

另外就是子弹的补充问题了。

毛瑟的墙内不墙外香的中国缘分,使得该枪在中国军队中到处都是,除了从德国原装进口外,还有不少厂家对其进行仿造,如此一来,毛瑟手枪需要的7.63毫米手枪弹也是在我国遍地都是,对于当时后勤补给条件极差的我军来说,就是一个福音。

而反观比利时产的勃朗宁,什么都和毛瑟相反,由于是军官配枪,自然数量有限,当然也没有多少相应的6.35子弹。对于团长来说,自然是打一枪,少一颗子弹。


兵说


勃朗宁适合贴身防卫,不适合野外游击作战;毛瑟C-96是一款冲锋手枪,容弹量大、初速高、射程远,深得中国广大抗战军民之喜爱,是当时八路军各级指挥员的标配。作为独立团团长的李云龙,当然会首选毛瑟C-96,而不是勃朗宁。

再者说了,咱老李经常提着手枪指挥作战、带队冲锋,手里擎着毛瑟C-96高高举起,一声“弟兄们,冲啊!”尽显英雄豪气。相反,如果把他手里的枪换成袖珍型的勃朗宁,顿时就会在气势上大打折扣。

《亮剑》剧中,李云龙曾经先后有过两把勃朗宁,一把是楚云飞送给他的,口径为6.3mm,容弹量6发,应该是M1906型;另一把是他送给秀芹的,从枪的外型上看,似乎应该是M1900型,口径7.65mm,容弹量7发。可见,无论是M1900型的,还是M1906型的勃朗宁,该枪最大的缺点是外型过于小巧,且容弹量太少,火力持续性不够。而且,不足30米的有效射程根本无法满足大部队野外作战所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慕什塔戈


“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首先要明确的是勃朗宁M1910(亮剑中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勃朗宁手枪)和毛瑟C96虽然都是手枪,但其实两者的用途是完全不同的。

勃朗宁M1910手枪使用的是9*17mm勃朗宁手枪短弹,威力比使用常规9*19mm巴拉贝鲁姆弹的手枪更低。其设计之初的定位便是用于警察或者军官防身使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这种类型的手枪称为:自卫手枪。

而毛瑟C96虽然打着手枪的旗号,但使用7.63mm子弹的毛瑟在枪弹初速度上甚至接近普通步枪的水平,加之其还拥有全自动模式,在短兵相接的情况下毛瑟可以直接当作微型冲锋枪使用。翻阅史料会很容易发现,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中经常会有一种特别的编制叫手枪队,其装备的就是毛瑟手枪(我们俗称的盒子炮),在缺乏全自动火力的中国战场,一支拥有全自动火力突击小队往往可以决定一场战斗胜负的天平。

让我们把话题回到亮剑中,虽然李云龙很喜爱楚云飞赠送的勃朗宁手枪。但无论是从电视剧还是原著,我们都可以发现李云龙是一位身先士卒的军官,加上八路军武器装备较差,往往和日军一开战便是短兵相接,在这种战场中毛瑟手枪所能发挥的战力是勃朗宁这种自卫小枪所不能比拟的。

其实李云龙也不是一直使用毛瑟手枪,在抗战胜利后的解放战争中,大多数时候已经不需要再身先士卒的李云龙腰间已经不见了盒子炮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就是这支楚云飞所赠的勃朗宁。其实军官多数还是喜欢勃朗宁这种外形更为优雅的手枪,毛瑟在德国卖不好这方面也是有原因的,像德军这种自动火力够用的军队,用毛瑟还是用勃朗宁是没有区别的,真到军官要拔枪作战,那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桌面战争兵棋


这是当时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上面的真实写照,当时八路军和日本侵略者的势力可以说是犬牙相凑,二者之间经常会打遭遇战,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指挥官或者是士兵的区别,一旦上了战场,谁都要拿起枪跟着战斗。

相比较于这两款手枪来讲,肯定是楚云飞赠送的那一把更加精美,更加符合指挥官儒雅的气质,但是对于李云龙来说,他真的没有办法享受这个东西。

楚云飞赠送的那一把勃朗宁手枪,由于设计者的初衷,再加上手枪本身的子弹的动能问题,只能够保证50米的范围内有效,这50米能干什么?在整个一部亮剑里面,楚云飞赠送的这一把勃朗宁手枪唯一一次击杀敌人就是李云龙的老婆拿着这把手枪面对面地干掉一个特种兵,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手枪才能发挥自己的效果。

在希望的设计者眼里面手枪一方面彰显指挥官的身份,另一个方面对于指挥官来说,这把手枪只有两个作用,第一自杀,第二击毙自己逃跑的部下,射程方面和实战效果并没有考虑在内。

但是,德国人在设计他们的毛瑟军用手枪的时候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不是军用手枪的有效射程达到150米,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射程,再加上毛瑟手枪带有一定的自动能力,所以配备给中国军队当作自动火力使用。

很显然,毛瑟军用手枪更加适合用来作战,而不是说用来彰显指挥官的身份,(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多次带领自己的部队好几次都是亲自上战场,配合部队进行作战。那么在战场上面当然不能拿到楚云飞那一把勃朗宁手枪了,射程太短了,根本就够不到人。

而且,毛瑟军用手枪他由于在中国市场特别大,所以他的武器弹药的补给也特别方便。不说其他的,连伪军那地方都有很多人使用这种毛瑟军用手枪打掉一个伪军据点都可以缴获大量的子弹,八路军毕竟是在敌后战场进行作战,他没有说可能性去跟美国人要那么多勃朗宁手枪的子弹来维持补给。

当然,对于影视剧的要求来讲,我们对于以前这种颜色军用手枪在配上一个红色的绸缎,这种武器是有一种神往的心情,自然出现在电视荧幕里面的英雄应该配备这样的武器,彰显自己的威武。

造成了很多八路军前线的一线指挥员都喜欢使用毛瑟军用手枪,而不是说去使用那种从国外拿过来的那种小手枪,最终原因,漂亮是挺漂亮的,但是你到底是要命还是要脸?这是一个很蛋疼的问题。


漩涡鸣人yy


抗战剧《亮剑》中,晋绥军第358团上校团长楚云飞,带副官孙铭来到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独立团考察,团长李云龙和政委赵刚给予了热情招待,探讨了中日战争、紧西北敌我态势、甚至战后中国的走向等。

李云龙和楚云飞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为了表示对云龙兄的敬意,楚云飞将一对心爱的勃郎宁手枪中的雄枪相赠,李云龙非常喜欢,就将伏击华北日军战地观慕团时缴获的一把日军大佐联队长的军刀送给了楚云飞。

尽管有了那把勃郎宁小手枪,但弹容量只有6发,且只有弹匣内的6发子弹而已,打一发就少一发,所以此枪非常稀罕,但射程和杀伤力毕竟有限,不适合带兵打仗,所以李云龙并未把此枪带在身上。

杨秀芹,赵家峪村的妇联主任,看上了李云龙这厮,软磨硬泡地非要和李云龙相好,在一次聊天时,李云龙拿出那把小手枪,得意地说你把子弹上膛,就把这把手枪送给你。

李云龙以为一个娘们根本就不懂枪,不曾想杨秀芹轻而易举地就把弹匣装好,子弹推上膛,男人大丈夫,说出去的话,就不能收回了,只能将心爱的小手枪送给了杨秀芹。

新婚夜,由于独立团保卫干事朱子明的出卖,山本一木大佐率领特种作战部队血洗了赵家峪,导致政委赵刚身负重伤,新婚妻子被抓,赵家峪300无辜百姓被残杀。

老婆被日本人抓了,李云龙的老脸搁不住了,集结了独立团所部人马,将近一万人马从四面八方围攻县城,久攻不下的关键时刻,用二营长提供的那门他娘的意大利炮轰开了平安县城墙,山本也随之玉碎,全歼守城日伪军包括日军特种部队,那把勃郎宁小手枪,随着杨秀芹的牺牲,又重新回归到了李云龙手中。

李云龙曾用过两把毛瑟C-96军用手枪,一把是平常带兵打仗用的10发弹仓供弹半自动手枪;另外一把是和魏和尚、楚云飞、副官孙铭四人大闹河源县聚仙楼时使用的毛瑟C96改进型军用手枪,采用20发弹匣供弹的自动手枪。

毛瑟C-96军用手枪,弹容量较大,有效射程50米,将木壳枪套和枪把相连接时,可以抵肩射击,此时有效射程高达150米,是把杀伤极强的军用手枪。

一般八路军中低级军官都喜欢使用这两把军用手枪,特别是20发弹匣供弹的改进型毛瑟C96改进型军用手枪,由于弹容量大,抵肩射击时,完全可以当作一把小型冲锋枪,自动手枪本身就叫冲锋手枪。

综上,李云龙作为八路军独立团的军事主官,经常亲临一线带兵打仗,手中需要一把火力猛、射程远、攻防兼备的手枪,在当时的条件下,毛瑟C-96军用手枪,是包括李云龙在内的我八路军中低级指挥官最好的配枪。

勃郎宁小手枪,在李云龙眼中,就是娘们玩的,作为惺惺相惜的友军楚云飞所赠,李云龙还是非常珍惜的,就一直带在身边,脾气倔强不愿向现实低头的李云龙,最终就是用这把勃郎宁手枪送自己上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