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瘤胃鼓氣應對方法

瘤胃臌氣:

瘤胃臌氣是牛羊採食了大量易發酵產氣的草料,或瘤胃收縮力減弱,導致氣體在瘤胃和網胃內迅速積聚,進而引起呼吸和血液循環障礙,甚至窒息的一種疾病,又稱為瘤胃臌脹、水谷肚脹等。臨床以呼吸極度困難,肚腹急劇膨大,瘤胃緊張而有彈性為特徵。多見於夏季放牧的牛及綿羊。臨床有泡沫型和非泡沫型瘤胃臌氣兩種類型。

病因 :

牛羊採食了大量豌豆苗、花生苗、苜蓿、三葉草、胡豆苗等含植物蛋白、果膠豐富的青綠植物後,可引發泡沫性瘤胃臌氣;採食大量幼嫩多汁的青草、帶露水或雨水的青草、黴敗冰凍的草料、豆餅、酒糟或吃入幹穀草後大量飲水等,可導致非泡沫性瘤胃臌氣。 本病也可繼發於前胃弛緩、創傷性網胃炎、瓣胃阻塞、食道阻塞、食管痙攣等疾病。

臨床症狀:

急性瘤胃臌氣通常在採食後或吃草中突然發病,出現採食停止,舉止不安,眼結膜充血,頻頻起臥、回視腹部,肚子迅速膨大,反芻、噯氣停止,瘤胃蠕動先增強後減弱或消失,左側肷窩部明顯突出,瘤胃緊張而有彈性,叩診呈現鼓音。中期,出現呼吸困難,張口呼吸,心跳加快,呼吸頻率達60次/min以上,心率達100次/min以上。後期,表現心律不齊、心雜音,心動微弱,靜脈怒張,黏膜發紺,步態蹣跚,站立不穩,摔倒、痙攣、抽搐,最終死亡。 慢性瘤胃臌氣表現為中等程度肚脹,時消時脹,反覆發作。食慾、反芻減退,漸進性消瘦。

應以排氣消脹、緩瀉止酵、恢復瘤胃蠕動機能為治療原則。

(1)排氣消脹 輕微病例,可將表面塗抹有采油的木棒放於病畜口內,並不斷用稻草腳按摩瘤胃,促進胃內氣體排出。若同時灌喂松節油20~30ml、魚石脂10~20g、酒精30~50ml、常水適量,效果會更好。嚴重病例,對於非泡沫性瘤胃臌氣,可用胃導管或導管針直接放氣;對於泡沫性瘤胃臌氣則應先注射消脹針(二甲基硅油)牛2~4g、羊0.5~1g,或內服消脹片牛100~150片,羊25~50片[3],或油腳子牛400~500ml、羊50~100ml,或菸葉水牛500~1000ml、羊100~200ml[1],再進行放氣處理。

(2)緩瀉止瀉 可用硫酸鎂牛500~800g、羊200~300g,魚石脂牛10~15g、羊5~8g,常水適量,內服。

(3)恢復瘤胃蠕動機能 可用10%的氯化鈉注射液200~300ml、10%的安鈉咖10ml,混合一次靜脈注射[3];也可以用維生素B1 20~30ml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或硫酸新斯的明(牛10~20mg,羊2~5mg)一次肌肉注射。

(4)中藥治療 宜選用具有行氣消脹、通便止痛的中藥處方進行治療,如丁香30g、廣木香15g、青皮18g、檳榔25g、厚朴25g、枳殼30g、二醜30g、萊菔子25g、神曲30g、麥芽30g、山楂30g、大黃30g,以麻油為引,煎水內服[5]。羊量酌減。配合應用針灸脾俞、百會、山根、順氣等穴位,效果更好。

牛羊瘤胃鼓氣應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