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介紹下二戰時日本的北上號重雷裝巡洋艦?

且聽風吟154201046


前身·二等巡洋艦

(二等巡洋艦時代的“北上”)

舊日本海軍的"北上"艦,是建造於1921年的二等巡洋艦,即輕巡洋艦,屬於“球磨”級的3號艦,其初造時期的主要參數如下:

標準排水量:5100噸

垂線間長:152.4米

寬:14.2米

平均吃水:4.8米

航速:36節

武備:140mm炮×7,76mm高角炮×2,533mm雙聯裝魚雷發射裝置×4,“一號”水雷48枚。

該型軍艦的7門140主炮可以轉向同舷射擊,另外比較有特點的是,這型巡洋艦具備水雷佈設能力,可以在戰時快速於敵前佈設水雷帶。


變身·重雷裝艦

(重雷裝艦狀態的“北上”二視圖,可以看到密佈舷側的魚雷發射裝置)

“北上”被改造為重雷裝艦,緣於日本海軍魚雷技術的發展。1936年,日本“九三”式魚雷制式化,這種魚雷直徑610mm,全長9米,射程可以達到驚人的20至30公里,航速則能達到40-50節。由於這種超遠射程、高航速、高威力的魚雷誕生,日本海軍在戰術領域“沉渣泛起”,主力艦隊決戰思想抬頭。在這種戰術背景下,設想未來可以在敵方不易察覺的遠距離上,對敵方發動秘密魚雷攻擊,具體則設想由巡洋艦、水雷戰隊在距敵35000米左右的距離上,密集發射“九三”式魚雷,消滅敵方主力艦隊的有生力量,打亂敵方主力艦隊的編隊,從而為己方主力艦隊最後一舉獲勝創造條件。

為了使巡洋艦艦隊能擁有密集大量發射“九三”魚雷的能力,日本海軍於是挑選了兩艘老巡洋艦進行改造,即“球磨”級的“北上”和“大井”。

具體的改造方法是大量撤去艦上原有的火炮和魚雷發射裝置,而在艦體中部兩舷共安裝多達10座610毫米魚雷4聯裝發射裝置,如此單舷一次最多可以發射20枚“九三”魚雷,是日本海軍中乃至世界海軍史上魚雷戰力最強的軍艦,稱為重雷裝艦。

“北上”改裝後的參數情況:

武備:140mm炮×4,25mm雙聯機槍×2,610mm4聯裝魚雷發射裝置×10。

航速:31.7節

終曲·迴天母艦

(改造為迴天母艦後的“北上”)

(迴天母艦狀態的“北上”二視圖)

“北上”和姊妹艦“大井”在1941年完成了重雷裝改造,隨後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但是海戰的態勢沒有按照日本海軍的想象發展,主力艦隊會戰被以航母為主的航空作戰而取代,重雷裝艦“北上”“大井”並沒有得到發揮特長的機會。


(“北上”甲板上的迴天魚雷搭載情景)

到了1944年,“北上”被拆去了大量武備,改造成了搭載自殺式武器“迴天”魚雷的母艦,可以同時搭載8艘“迴天”,此後主要在日本本土用於“迴天”的訓練,後被美國飛機轟炸重創,日本戰敗後被拆解。

改成迴天母艦後的“北上”參數情況

武備:127mm雙聯高角炮×2,25mm三聯機槍×12,25mm單裝機槍×31,迴天魚雷×8。

航速:23.8節


海研會


史上最強雷擊艦,沒有之一! 二戰魚雷哪家強,本子九三酸素雷!最大射程40000米,最高航速50節,裝藥量490公斤,而且尾跡不明顯!遠射程、高航速、大威力、高隱蔽,你問有什麼缺點?有點不夠穩定,容易自爆!不過本子不在乎,這種大殺器絕對能讓英美鬼畜嚇破膽!在太平洋戰爭前,本子海軍的主力巡洋艦、驅逐艦基本全都換裝了九三雷,還專門開發了遠程隱蔽雷擊戰法。不過,小鬼子並不以此為滿足,又挖空心思地改造了2艘空前絕後的重雷裝艦,準備配合水雷戰隊在夜戰中糊美國人一臉酸素雷!

何為重雷裝艦?就是玩命地往軍艦上插魚雷發射管。有多少根呢?40根!40根!40根!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日本人選擇了2艘服役多年、有點雞肋的球磨級輕巡洋艦“北上”、“大井”號作為改裝艦,把艦體中後部來了個徹底翻修,主炮、副炮、魚雷管,能拆都拆,把中間一段甲板加寬,然後一口氣加裝了10座四聯裝610毫米魚雷發射管,每舷5座!一次舷側齊射能發射20枚魚雷,掉個屁股再來20枚!敢問對面美帝怕不怕?按照本子的想法,一定要找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重雷裝艦偷偷地潛入、開炮地不要,隔著20公里悄悄地釋放“魚雷海”大招,給美國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緊趕慢趕,總算在開戰前把2艘重雷裝艦給改好了。坐等美帝上門吃雷吧!哪知山本大將不按套路出牌,一開打就讓六個航媽直接把美帝太平洋艦隊釘死在珍珠港裡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北上”、“大井”空有滿身兇器,卻無釋放機會。魚雷射程再遠、速度再快,能快過飛機麼?等到美帝航媽們組團報仇來了,本子也就沒咒唸了。“北上”、“大井”後來拆了部分魚雷客串起高速運輸艦的角色,“大井”號在1944年7月在南海被美軍潛艇送下海底餵魚了。“北上”號在戰爭後期被改為迴天搭載艦,搭載8枚“迴天”自殺雷,不過還是沒啥表現機會,最後在1945年7月被炸癱在港內,好歹撿回半條命。總而言之,本子海軍的重雷裝艦看著真的很強,然並卵!


崎峻戰史


北上級巡洋艦,原本是日本於1921年製造的球磨級輕巡,在1941年在改造中將後部的武備拆除,在兩側各安裝了5座610毫米四聯裝的93式氧氣重型魚雷發射管,一舷可以齊射20枚魚雷。



為什麼日本會這麼重視魚雷呢?魚雷是二戰時期威力最大的反艦武器。是小國對抗大國的不對稱實力對抗的重要武器,和美國等歐洲國家對驅逐艦定位不一樣,歐美主要是用於偵察和反潛,日本的驅逐艦則是“九段漸漸邀擊”戰術中重要的一環,就是依靠驅逐艦投放大量魚雷來襲擾對方,希望用小船來搏大船,給最後的戰列艦決戰減輕壓力。

而北上就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的產物,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驅逐艦都擁有非常強大魚雷反艦能力的原因。但是隨著航母飛機的出現改變了海戰機制,從空中的威脅越來越大,所以這種產物從一出生就落後了。因為魚雷射程有限,而且命中率賊低,比艦炮命中率還低,在只能在肉眼視線內投放才能保證命中率。但是肉眼內攻擊這種幾乎自殺式的攻擊生存率非常低。而且敵人是不會讓你靠近的。北上在實戰中根本就沒有施展拳腳的舞臺,只能充當運輸艦使用。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魚雷的出現是因為十九世紀後半段裝甲技術的發展快於火炮、炮彈技術的發展,攻落後於防,於是有人對船底動起了腦筋。而魚雷儘管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是其威力巨大,所以成為了弱國海軍極為重視的武器。日本在甲午和日俄戰爭中的魚雷艇、驅逐艦襲擊都獲得了不錯的戰果,而且一戰後日本被條約所限制只能專精於小型軍艦的高威力化。於是出現了龍驤啊友鶴這樣的悲劇艦艇。

(當時日本軍艦普遍頭重腳輕)

在航空技術和導彈出現以前,最具殺傷力而均衡的身管火炮在技術有重大突破之前總是一份重量一份威力,但是在二十世紀初發現的純氧作為助燃劑可以讓魚雷獲得更好的性能,而且總的來說魚雷發射器總比大口徑炮要輕便的多。雖然純氧發射危險很大,但是對於弱國來說,如果想要對抗更為強大的對手,放棄防護優先追求殺傷力是必然選擇。(空潛快也一樣)所以當西方國家普遍放棄了危險的純氧助燃劑的時候,日本還是加緊研究,並且獲得了突破性進展。

(靖國神社的93和使用93為基礎研製的迴天)

另一方面,由於《華盛頓條約》不完善以及設定的不甚合理,各國在20世紀20年代展開了重巡洋艦競賽,日本專注於重巡的發展,忽略了輕巡洋艦的發展,大部分還是5500噸的一戰屬性的輕巡,到三十年代極為落後,而且受排水量影響改裝潛力不大,所以與其費勁提升其戰鬥力,不如研製新型輕型巡洋艦而湊合將傳統的三級(實際比較類似,此處統一稱之為5500噸巡洋艦)巡洋艦當作驅逐艦領艦或是進行特戰化。

(5500噸輕巡系列普遍無力對抗三十年代歐美八千噸級巡洋艦,對抗奧馬哈都費勁)

隨著93長矛魚雷的研製成功,日本有了少數技術上領先於歐美的武器,此時飛機的作戰能力還有待實戰的考量,所以日本當然寄期望與仰仗超級魚雷再創佳績。參考日俄戰爭的經驗,日本直到自己實力弱於美國,但是廣袤的太平洋上距離日本更近的島群更多,方便日軍設伏和維修,而美軍基本上屬於打掉一搜少一艘的狀態,那麼最好的作戰方式就是層層抵抗削弱美軍艦隊實力,因此日軍重巡以下普遍重視魚雷攻擊,希望在野戰中奪取佳績。所以日軍甚至練出了依靠眼球側面感光度更好的原理而出現的斜眼夜間觀測技術(各國都沒想到雷達發展可以這麼快,總用後見之明批評日本的雷達技術就沒意思了。用後見之明評論歷史那歷史上所有人都是SB)就是希望可以用魚雷海淹沒美軍的艦隊。

(高雄級巨大的艦橋就是野戰司令部,而且配備單舷兩座四聯裝93魚雷發射器)

不過對於日本而言,即便是重巡也不是輕易可以損失得起的,而且93畢竟比較危險,所以這時候已經老舊但是跑得快,船體長(相對而言5500噸巡洋艦169的體長就很大了)方便佈置更多魚雷管而且相對損失得起的5500噸巡洋艦就被趕鴨子上架了。畢竟你造島風還得造新船呢,用5500噸改造也方便,而且損失了也不那麼可惜。(於是15艘島風級僅完工一艘)

結果呢就出現了這麼個貨——單舷5座四聯裝610魚雷發射器的特種船。

然而隨著海空作戰模式的變化,雖然戰爭初期93大發神威,但是後期並沒有用武之地。歷史上看,一些“走極端”的武器只能在特殊環境下發揮大殺器的作用,那麼一旦有了這種環境,他就是大殺器,但是一旦沒有這種環境,立刻變成鹹魚。其實如果大家打打坦克世界或者戰艦世界,場次夠多的就能體會到——對於大多數普通玩家來說,還是均衡的車和船好用。沒錯,神車代代都有差滌綸,但是這種特殊性過強的車,一般玩家也駕馭不了,一梭子沒打完暴斃的事太多了。現代化作戰大部分人也不是戰神,沒那麼好的操作能力,則必然是均衡的裝備更有用。北上大井也一樣。而且終究是落後於時代的東西,如果他們在一戰出現,或許真就是功勳艦,不過技術發展也是有發展順序的,你沒趕上自然就是坑了,59扔二戰還是絕對的神車呢。但是即便我們YY一下歷史,給了他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一兩次夜戰爆發一下,幹沉了美國五六艘重巡甚至兩三艘戰列,無非也是延遲一下戰爭的進程,畢竟雙方實力差距巨大——1943年兩國沒有大戰,都在後方爆兵,可是1944年局勢對於日本只能說是“急轉直下”,這就是雙方巨大的實力差距導致的。


現代艦船雜誌社


我是隨談君,那我就結合網絡上一些資料來談一談吧!

北上號原本屬於輕巡洋艦球磨級的一艘,舊日本海軍第一批五千噸級的輕巡洋艦,,裝備的是五十三公分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這些五千噸級輕巡洋艦已經算是舊式艦艇,需要進行一些改進,而日本海軍決定要拿其中的兩艘來開刀,裝上大量的六十一公分魚雷發射管,作為一種前所未見的,具備強大魚雷打擊能力的重雷裝艦。

如何具體改造的呢?

日本海軍將艦上一部分14 cm單裝炮和53 cm魚雷發射管變更為61 cm四聯裝魚雷發射管,左右兩舷各5座,總計10座,一側20個魚雷發射管,共40個魚雷發射管。該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舊日本海軍研製的93式酸素(氧氣)魚雷,此型魚雷射程遠並且隱蔽性極好,對當時的美軍來說是非常可怕的武器。

太平洋戰爭開戰後,為了準備能及時參加艦隊決戰,重雷裝艦一直跟隨著戰列艦部隊行動。但是海戰已經進入了航空機時代,航空母艦迅速的登上了艦隊中心的地位,而重雷裝艦的初次作戰即是中途島作戰,伴隨著山本大將的主力戰艦群到了中太平洋晃了一圈。戰爭末期,為了解決各方面戰艦不足的問題,日軍再次對這生不逢時的雷巡動刀,將一部分的魚雷發發射器拆除,改為運輸艦使用。1945年本土作戰時,日軍放手一搏,將北上編進海上挺近部隊並在其身上重新安裝魚雷發射管,搭載著可怕的特功兵器·迴天。可是於1945年7月24日,在吳海軍工廠中的北上遭到美軍的轟炸而航行不能,經過修復在戰後充當運輸艦,最終於1946年10月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走下歷史的舞臺。


隨談君


生不逢時啊,好不容易堆滿40根“威力巨大之九三酸素魚雷”,雄赳赳氣昂昂出門準備找美帝晦氣,結果一抬頭髮現美帝已經開始步入航空時代,黑壓壓一片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飛過來,魚雷打出去當水漂玩嗎……


深藍防務


舊日本海軍“北上”和“大井”號重雷擊能力輕巡洋艦,“漸減作戰”的產物,和“陽炎”級“吹雪”級一起實施夜間雷擊戰的專門作戰艦艇,而且能作為雷擊戰隊的旗艦使用。但珍珠港一役,美軍戰列艦部隊損失慘重,使戰前制定的作戰計劃無法實施,進而被改裝為部隊的快速運輸艦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