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把“庚子赔款”的钱退还回来了?

ik20


这个问题描述的不够严谨,美国退还的不是全部庚子赔款,而是在扣除应赔金额后剩余的条约中的款项。这个余额的退还是采取“先赔后退”的方式,而且是有条件的退还,退款前后共历经两期谈判。

美国是自1909年开始,扣除“应赔”部分后,退还本息总数为2972万余美元。分32年逐年有条件退还。1924年,美国政府通过退还庚子赔款剩余余额的决定,大约为614万美元,这是第二期庚子赔款退还。国民政府给日本的赔款一直持续到1939年1月,不得不说国府信誉“极佳”。

那么,为什么美国要退还部分庚子赔款?是给多了吗?没错,起因就是这个。

1904年底,中美双方就庚子赔款的诸多疑问进行了会谈,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向美国国务卿约翰提出说:“对美庚子赔款原属过多,如美方能退还赔款,则会在各国中树立良好的印象。”约翰思虑良久,说他要请示总统先生,需要认真的研究一下。其实这就是推脱之词,然而这一等就是三年。

美国为何会在三年后态度发生转变呢?我们先看一下庚子赔款的背景。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迫使中国在北京签订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中国除向参战的16国外赔款外,还需向荷、比、西、葡、瑞、挪等所谓的受害国赔偿,总计关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年息4厘。其中强盗之一的美国所得赔款本息合计7190万两官平银。美国在签订条约时提出将赔款总额限定在“中国有能力偿付”的范围内,这并非说明美国是强盗善良,而是美国出于长远利益考虑,避免清政府垮台。

促使美国退款的原因之一:美国排华法案的出台使对华贸易受到影响。

1905年,美国出台排华法案,中国爆发了抵制美货的抗议活动。美国国际声誉降到了最低点,对华贸易大受影响。在抵制美货三年中,美国对华出口总额直线下降。从1905年的5500多万元,下降到1907年的2500万元,其中纺织品下降50%,石油下降30%。据当时的《时报》记载,“自抵制美约之风潮起,花旗面粉大为滞销。”上海国产的连年亏损的布在1905年“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不用美货,顿形畅旺。”当时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罗斯福建议用退还庚子赔款的方式来平息中国人的愤怒,并建议将退还款子供中国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使用。

促使美国退款的原因之二:中国人赴日留学的增长会影响美国战略。

据美国1908年统计,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未超过300人,而中国留日的学生数却在逐年增加。从1905年到1907年间,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不断增加,到1906年达到了11900人,到了1907年,留日人数略有回落,但仍有9000多名留日学生。于是美国伊力诺依大学校长詹姆斯,于年初提交了一份《关于派遣教育考察团去中国的备忘录》给罗斯福,对当时大批中国学生赴日本留学的状况深感不安,这些学生学成归国后,将规劝中国政府仿效日本,其结果将影响到美国的国家战略及在华的利益。

美国认为要想在中国的商业、精神上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只有通过教育中国年轻一代来达到目的。假如美国能成功地吸引中国学生进来,那么美国这种从文化上控制中国的方式无疑是最巧妙的。以知识和精神操纵中国领袖的方式与军旗相比,道义与精神将更有力地支配美国在商业上持久地获利。美国这个算盘打的可谓精细。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条件

第一期退还:经过3年的不断交涉,美国于1908年通知中国公使梁诚,美国决定从1908年12月31日开始退款,并规定:自退款的第一年起,中国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派学生100人留美,如果第4年派足2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派50人,直到退款用完为止。双方还商定,在派遣学生的同时,由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一所留美预科学校。1911年4月,这所学校在清华园成立,定名“清华学校”,是现在的清华大学的前身。

退款原则规定,清政府必须要赔款原定的数目给美国,然后从花旗银行到美驻上海领事再将购买的汇票送至银行,最后美国总领事需要签字,这一系列手续完成之后才能将赔款退给中国。这种“先赔后退”的办法意味着美国依然控制着赔款,并保持美国“实际债权人的地位”。美国的平均每年退款约70万美元,由清政府外务部经管,主要用于留美学务和清华大学经费。没有用完的退款作为清华基金,美方监督。

第二期退还:到1918年1月,美国得到的赔款本息已达1200万美元,差不多已达到其自认的“应付”赔款额。按赔款协议规定,中国仍欠美国614万美元。通过众多的美国及中国教育人士的不懈努力,美国两院联席会议与1924年5月通过继续退还庚子赔款余款的决定。报纸点评此次退款是用以鼓吹亲美热度使华人美化为目的之教义。

1924年9月,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成立,设有财政委员会,掌握基金及代管款项之存放及投资。该基金存放于美花旗银行。美国学者迈克亨特指出:“美国原本就不公平地获得了庚子赔款,现在退还部分但拒绝将它用在中国急需的事情上。创办清华造就中国的人才,留美归国的中国人才在政局上很有影响。就目前而论,这番举动于中美关系上,已经发生异常的效验”。


野史也是史


本来庚子赔款的事情我不想再讲的,结果昨天我发了一条微头条,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是别有目的,结果很多人就说我是“白眼狼”“忘恩负义”。

我并不是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是坏事,庚子退款对于近代中国的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世界上哪来的免费午餐,虽然这件事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但是主观上,美国还是有着自己的目的的。

(庚子赔款内容)

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此,我有必要详细跟大家讲讲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前前后后,昨天那些抨击我的人,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我不怕被喷,让人们了解历史的真相,是我的责任。

庚子赔款是怎么来的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差点都被灭了,慈禧带着光绪跑到西安,当时这些列强差点就把中国瓜分了,这个时候美国是最坚决反对瓜分,提出了让清政府赔款,各列强进行分配的建议。随后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共计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多两。

(辛丑条约签订)

其中美国分得并不算多3293万两,在整个分配中,俄国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不足1%。

这是近代中国赔款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次赔款,所有在赔款名单上的国家,都是曾经侵略过我们的,他们归还了一部分,难道我们就要感谢他们?醒醒吧,兄弟,现在这个时代,谁也不会去故意报复谁,但是道理还是要有的。

1901年签订赔款协议后,到1904年清政府驻美国公使梁诚跟美国交涉,美国首次提出退还庚子赔款,1907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向国会提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1908美国国会通过。

(西奥多·罗斯福)

这里面很大一定程度上跟美国的制度有关,当时美国提出索赔的数额,远远大于美国实际的军费,正因为如此才得以让驻美公使找到机会向美国提出这一请求。美国认为自己不是强盗国家,所以决定退还多出的赔款。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直接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美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然而美国的制度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并不允许美国有过多的海外原料市场和产品输出市场。

中国虽然落魄,依然是美国当时重要的市场,然而对于中国,美国始终无法深度介入,究其原因就是美国崛起的太晚,中国被分的差不多了,为此,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什么意思,就是在承认他国在华权益的同时,要求利益均分,他也想喝一杯汤。

(美国排华法案)

实际上,美国一方面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却在搞排华,1904年美国国会通过将所有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的议案,当时美国反华势力不断迫害华人,引发1905年中国抵制美货运动,美国在国人眼里很不友好。

美国在华企业家表示:“中国不用美货之举动坚持不懈,美国各厂家须闭歇六阅月。”

美国的那些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开始向政府施加影响,敦促政府改善中美关系,当时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就积极提倡退还庚子赔款。

为了让清政府倒向美国,改善中美关系,扩大其在华影响力,维护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最终让美国决定退还庚子赔款。

(中国在美劳工)

除此之外,美国也在试图寻求与其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政治地位,此次退还庚子赔款,极大的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更深层次的目的

为什么庚子赔款一定要用于教育方面,这是美国深层次思考的结果。

美国国会宣布将庚子赔款退赠一般,发展中国政府派遣学生来美国留学,

当时提出在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务卿表示,想要彻底控制中国,首先应该从知识界下手,培养亲美人士,实行文化渗透。

(庚子赔款 出国留学生)

1906年提倡退还庚子赔款的人士向罗斯福表示,“ 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成功地教育这一代的中国青年人, 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的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上、知识上和商业上的影响获得最大可能的报偿。”

“ 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是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的”。

“ 美国将最终赢得一批既熟悉美国又与美国相一致的朋友和伙伴”

“使我们能赢得整个帝国”。

所以,美国对华友谊在当时根本就是假象,美国如果真的是中国的朋友,不会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参与其中,不会狮子大开口,更不会有排华法案。

(庚子赔款建立的学校)

从退还庚子赔款后,大量中国人才到美国留学,回国的自然很多,留下的也不少,这都是中国的精英啊!

对于美国的法制民主,尤其是同意退款庚子赔款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他自己,只不过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要因此而对美国感恩戴德,我看大可不必。


史论纵横


1900年即农历的庚子年,清廷与西方列强宣战,结果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狼狈出逃。事后,李鸿章代表中国政府与西方各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向各国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每个中国人平均1两。按照条约规定,这笔钱年息4%,39年还清,本息共计9亿多两白银。在中国历史上,这笔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西方人称其为拳乱赔款。

1909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庚子赔款中的一部分返还中国,用于中国青年人的教育。中国政府用这笔钱建立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招收年轻有为的中国少年进入清华学习,然后再到美国各著名高校留学。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胡适、梁实秋、梁思成、罗隆基、闻一多等人都是通过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甚至改变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进程。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民主和法治理念的中国青年一代,这些中国学生赴美后,主要分布在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经济、法律、政治、财经和师范等众多领域,他们的思想对近代中国影响甚巨。胡适到美国后,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在美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揭开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梅贻琦先生

另外再说一句,掌管这笔基金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去台后,利用这笔钱创建了新竹清华大学,出现了海峡两岸两所清华并存的局面。


民国年间那些事


诚邀,如题。美国人可不是善茬,所以美国退还庚子赔款,自然不是出于善心。


所谓庚子赔款,其实就是指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对英,美,法,日,俄,奥,比,意等列强割地赔款。当时,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但是出于国家利益,美国并没有主动向清朝政府表示退还赔款。

中国获得庚子赔款,还要感谢时任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先生

梁诚是中国优秀的外交家,在其与美国政府交涉关于庚子赔款的问题之时,发现美国人内部对庚子赔款问题并不同意,于是四处游说美国各州政府和议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向清政府减少了约1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退回的白银被清政府拿来发展教育,著名的清华北大就是那时候建校的。还是很不错的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按照八国原来的意思是要全面瓜分中国。但是因为英国和美国作梗,致使瓜分中国的计划没能得逞。当然这绝对不是什么英美两国发扬所谓的国际人道主义,而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基本成为两国的商业市场,在外国对华贸易中,英国占绝大多数,美国居于其次,一旦中国被瓜分,那么也就等于美英在华的商业市场被瓜分。于是,英国牵头并且在幕后指挥,美国担任急先锋,同时在中国外交家李鸿章等人的运作下,一举粉碎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图谋。

于是,战争以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给列强而结束。但是美国与英国的争斗也由此开始,当然不能在商业上直接与之对抗,于是美国转向了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企图对中国输入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控制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逐步获取商业利益的目的。

碰巧,中国驻美国使馆参赞、原留美幼童生梁诚积极与美国大使沟通,提出引进美国资本在中国创办学堂的意见。双方一拍即合,美国便用分到的两千万两白银赔款建立了清华学堂,即后来的清华大学。

从此之后直到1952年,清华学堂每年都为中国培养出200多名美国留学生。民国时期大师云集、人才辈出,比如金岳霖、胡适、梁思成这些学术界大师和泰斗级人物大部分都是用这笔赔款培养出来的。


大将军威武K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简答,美国根本就不缺这笔钱。

之所以八国联军打慈禧,和鸦片战争、中法战争都是不同的。

之所以八国联军打进来,说白了都是慈禧的昏招。

自从百日维新以后,慈禧知道光绪试图政变杀他,勃然大怒,希望将光绪整死。

谁知道,列强对慈禧凶横保守的的作风极为不满。

列强本质是来中国捞钱,希望中国能够实现光绪的主张,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开放自由市场,这对列强有利。

而慈禧太后垄断当时中国所有权力,摆明了就是列强的阻碍,所以双方矛盾激烈。

列强全力保住光绪,甚至派医生为光绪检查身体,一般认为这让光绪过活了十年。

这就让慈禧极为愤怒,因为她本来是要废除光绪的,甚至要他命的。因为列强的干预,被迫放弃。

但慈禧不死心,试图和列强干一下,给他们点教训,让他们不要干涉慈禧的内政。

但公开和列强开战,靠垃圾湘军淮军都不是对手,袁世凯的新军又不到1万人,没法打。

最终,慈禧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利用反洋人的义和团。

对于慈禧来说,义和团只是走狗和棋子,用他们对付洋人。如果成功对付了洋人,让洋人不敢干涉慈禧内务,慈禧就会杀掉光绪,再立一个傀儡,随后消灭义和团;但如果义和团对付不了洋人,慈禧也会借口说是这是人民运动,不管他的事,最后派兵把义和团消灭即可。

只是洋人也很鬼,识破了慈禧的意图。

最终慈禧见把戏被揭穿,干脆图穷匕见,让义和团联合清军一起打洋人,试图让洋人怕他。

结果呢?惨败,签订辛丑条约,连内裤都输了。

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并不希望得到庚子事变的钱,因为对华贸易的利益更大。

早在鸦片战争后10年,英国通过贸易从中国获取1.5亿两白银,辛丑条约那么多国家一起也不过4.5亿两而已。

换句话说,洋人要求辛丑条约赔款,更多是一种羞辱:4亿5千万中国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实际上,当时西方社会已经相对文明。以英国为例,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就认为鸦片贸易是道德沦丧的。之所以国会议员同意开战,主要是受到义律的宣传“中国虐杀英国公民”。即便如此,国会最终同意开战和反对开战,仅仅相差9票。

所以,英美法受国内文明的影响,尤其是知识界和媒体的抨击,对赔款并不在意。

最终,英美法的辛丑条约赔款,基本都用作中国的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说白了,也是对列强有好处。培养一批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自然会大大加强中西方的联系。

客观说一句,八国联军虽不是好东西,当最坏的就是慈禧。

这老娘们,为了一己之私,搞得国家差点灭亡,老百姓不知道死了多少。

最终被人掘墓毁尸,挫骨扬灰,也是报应不爽。


萨沙


1901年(辛丑年)9月,大清帝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

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西方人称为“拳乱赔款”(Boxer Indemnity)。

美国当年按照各国损失比例,分得7.3%的赔款,连本带息共计5300万美金。

一、中美关系的发展和美国庚子赔款的回归行动

1904年,随着美国联邦政府续签“ 华人排斥法”,对美国华人移民的虐待在整个中国引起了愤怒。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民族主义在中国发展,累积的紧张局势爆发,愤怒的中国人民在全国范围内抵制美国商品,抵制运动给美国在华贸易带来了可怕的后果。

1905年6月12日的洛杉矶时报发表“我们可能会失去中国贸易。” 文章指出:十个月内,仅有21,125,838美元的棉花产品从这个美国出口流入中国帝国。这种出口贸易不仅受到中国抵制的威胁,而且我们对未来更大发展空间的控制实际上已经给予了欧洲国家,美国很少有人不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感受到中国抵制的压力。

上图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4年

美国政府和商人都知道他们不能放弃这么大的潜在市场。然而,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不想通过军事手段结束对中国的抵制,因为日本,英国和许多其他欧洲大国已经在中国各地展示了他们的军事力量并占据了大量资源。如果美国要加入并“分享”中国,美国不仅会获得很少的经济利益,还会冒犯其他大国。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时任国务卿海约翰据理力争,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梁诚了解到的条款辛丑条约授予美国超过它原本要求,美国国务卿估算的损失应该只有2500万美金,也就是中国偿还数高出实际应得数2800万美金,那是一笔巨额。

中国驻美大使梁诚

于是,梁诚大使发起了一场对美国的施压运动,要求将差额部分返回中国,此外,以在中国的美国明恩溥(Authur Henderson Smith)等传教士同情中国普通家庭的痛苦,呼吁归还多余的赔偿金额。

上图是明恩溥传教士(1845—1932),原名阿瑟·亨德森·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抓住这个机会,并在亚特兰大演讲中阐述了他“庚子赔款的公正”的意图,他宣称:“我们美国人不能指望中国,除非我们对中国公正,我们应该伸张正义”。

罗斯福意识到,如果美国要帮助中国并在所有其他大国占领其领土并剥削其人民的同时归还过剩的庚子赔偿,“只需很小的努力,表达我们对中国人的善意,就可以赢得胜利。这是令人满意的方式“ 。

然而,美国驻中国大臣威廉罗克希尔坚决反对将钱直接归还给腐败的清政府的想法,因为他相信这笔钱不会逃避他们的贪婪,必须安排另一种解决方案。

二、建立庚子赔款奖学金计划

在众多使用庚子退款的提案中,罗斯福总统倾向于通过教育进行“文化投资”,将教育视为整个太平洋地区的一座巨大桥梁,美国可以通过该桥梁将影响力扩展到远东地区。

随着日本和欧洲大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保守的清政府最终寻求学习西方技术,采取西方政策,以改革中国以能够平等地与西方大国相处。在那段时间里,许多西方回归的学生,如梁诚和唐少义“以前被推到政府边缘,因西方影响而被避开,随着改革者掌权,命运而被改善”。

1906年,伊利诺伊大学校长Edmund J. James(1904年至1920年间领导该大学),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提议建立奖学金计划,以便将中国学生送到美国。

詹姆斯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国正处于一场革命的边缘......成功的教育将使当代中国年轻人成为的国家的主人。通过教育的努力,将会在道德知识和商业影响力方面获得最大的回报。

上图1912年詹姆斯(伊利诺州年鉴)

然而,随着日本军事和政治影响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趋势是“采用日本的政策,因此让日本作为她的导师,很多中国人赴日本留学” 。罗斯福政府不允许大量中国留学生涌入日本的潮流继续发展,并旁观看他们的太平洋竞争对手(日本)通过智力统治影响接管中国。

因此,罗斯福总统很快“在1906年4月就赞同史密斯提议的教育交流方案” 并决定设立庚子奖学金计划,以“将中国留学生的潮流” 转移到美国。

次年1907年,罗斯福在年度讲话中向参议院和众议院表达了这一信息。

罗斯福先生宣布,美国政府打算释放中国所有与义和团战争赔偿有关的款项,超过美国实际赔偿所需的金额,他补充说,“应该用于帮助中国人民的教育中,每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式,使中国庞大的人口可以逐渐适应现代条件。这样做的一种方法是促进中国学生来到我们国家,并吸引他们到我们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学习,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可能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三、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目的

虽然罗斯福总统声称他的意图是帮助中国“适应现代条件”,但他实际上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受美国教育的中国领导人群来指导中国的改革。

在中国改革友好的环境下,由于对美国官僚机构的了解,这些美国留学生将在政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在美国接受高中和大学的教育,将在他们思想的形成时期进行,将“对他们的政治,情感甚至身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他们会对美国产生特殊情绪,并会感谢美国政府的教育机会。

随后,他们将寻求模仿美国而非日本之后塑造新的中国,并更喜欢美国商品。

教育交流的魔力可能远远超出教育领域。正如中国驻美国公使梁诚所说,这群学生将能够“确保远东地区的和平与贸易,这是条约和军队无法保障的” 。

正如史密斯所设想的那样,“在道德、知识和商业影响力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回报”是最“令人满意和微妙”的方式,因为“贸易不可避免地跟随遵循道德和精神支配” 。

庚子奖学金计划的建立不仅是罗斯福声称的“友谊行为” ,也是中国与美国接轨的文化投资,是和平控制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有远见的计划。

四、庚子赔款奖学金计划的执行

尽管中国提出了在中国境内使用这些资金的进一步建议,但该协议是按美国条款进行的。

1909年开始成立庚子赔款奖学金,给与受益人通过资助选拔、预备培训、美国的交通以及奖学金等开展学习。

1911年第一次发放是为在美国大学继续深造的中国毕业生设立预备学校。这所预备学校于1911年4月29日在原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建立,被命名为清华学院。科学教员是由基督教青年会招募的来自美国及其毕业生,清华学院就读毕业后直接转学到美国学校。

这所学校后来扩展到提供四年制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并成为著名的清华大学。

1924年的第二个计划时成立了中国基金(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

1926年,基金在纽约市成立中国研究院。

从1909年到1929年,庚子赔款奖学金计划派遣约1,3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来自中国各地的候选人参加了考试,考试极具竞争力,如:1937年的630名候选人中只有47人被选中。

鉴于当时中国的洋务运动思想的影响,清政府敦促学生将研究重点放在科学,工程,农业,医学和商业等领域。因此,麻省理工学院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

1929年,在清华成为真正的大学之后,庚子奖学金计划开始向所有候选人开放。

1937年日本 入侵中国之前,共有五组学者在美国接受教育。

五、综述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向中国返还过剩的庚子赔偿金,金额超过1700万美元,约占已获得赔偿的60%。美国是西方列强中退还金额和比例最多的国家

尽管有关退还多余款项的争议激烈,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政府决定设立庚子赔款奖学金计划,以教育年轻一代中国人。

庚子赔款奖学金,由庚子赔款出资 ,是一个奖学金项目,为中国学生在美国接受教育而设立。

罗斯福总统认为这个计划是“美国主导的中国改革”的机会,这可以通过改善美中关系,将中国与美国文化联系起来,以及促进美国的国际形象来最大化美国的利润。

罗斯福总统没有模仿欧洲帝国主义,利用军事手段获取短期经济收益,而是制定了“以最令人满意和最微妙的方式”确保中国和平与贸易的计划,同时帮助美国赢得尊重并在世界上占据领导地位。

自成立以来,庚子赔款奖学金计划被称为中国学生在美国教育最重要的计划。据中国留美学生周小娟(音译,Xiaojuan Zhou)对1949年以前1152名留美庚子赔款奖学金获得者的研究统计,其中707人在中国从事高等教育,597人担任教授或副教授,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整个外国学习运动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计划。


蒋南强读历史


美国退款的事儿还得追溯到时任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得知大批中国青年赴日留学的信息后,在1904年底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减免部分拳乱赔款,资助清国留学美国》的建议书,并得到美国部分上层人士的支持。随后经时任中国驻美公使梁诚的不懈努力,1908年6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退还庚子赔款案。其实当时不仅美国有退款,俄国、法国、英国、日本、比利时均有退款,其款项多用于教育,其中现在的清华大学(留美预科学校)便是美国退款的最大“遗产”。


图、第一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合影

美国国会通过退款赔偿案后,1908年7月11日,柔克义将美国核减赔款文告送达中国政府,其内容表示:“美国决定以部分庚子赔款还赠中国,但贵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中国外务大臣庆亲王奕劻也予以回复,并承诺每年派学生到美国接受教育。其中前4年每年派送100个学生,第5年开始每年派送50名,直至赔款完毕。

辛丑条约中,中国应赔付美国2444万778元8角1分,罗斯福将未付的1078万5286元1角2分,在1909年1月1日开始退款。其实退款并非美国退款,而是从每年应交的赔款中扣除。实际上这笔钱也是中国政府从各项税款中征收上来的,只不过交给美国花旗银行后,并不受中国政府支配,而是由美国政府进行监督使用。为了纪念罗斯福总统对清华的贡献,清华的西体育馆被命名为“罗斯福纪念体育馆”。

1909年成立肄业馆,2年后更名为清华学堂,这也是北京清华大学和中国台湾新竹国立清华大学的前身。该校设立的初衷便是为留学生准备的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在此经过8年的留美预备训练,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留学。


航空之家


那些怀疑“美国退款有阴谋”的人啊,脑子还停留在“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求于人”的旧思路,不知道中国当时这么凋敝穷困,更不熟悉国际交往的规则(可能这种影响现在还在)。

国际之间交往,尤其是大国之间交手,不管是兵战还是商战,并不怕谁胜谁负。那么怕什么呢?怕的是相互不了解。

当时的清朝虽然国力不足,但胜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未来走向如何,也会对国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上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对外极其陌生。比如道光皇帝在鸦片战争开战之后竟然问“英国在哪里?是否与俄罗斯接壤?”比如慈禧太后为了一则“外国人合谋让她退位还政给光绪”的谣言,就不顾国家实力和国际规则,悍然跟十一国开战。

对于这样的大清朝,最可怕的就是,你不了解他,他也不了解你。从而你完全无法预测他下一步的动向。

所以美国要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就是要培养一批了解美国,熟悉美国,最好还对美国还产生亲近感的中国人。这样的桥梁作用,对于现代国家之间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大清朝以前是实际上都没有这样的人,郭嵩焘自愿到英国做大使,去了解英国和欧洲。这样重要的外交工作,却被当时中国读书人不齿,读书人不再跟他们家交往。如此荒唐的事情,在现代人看来可能难以理解。

所以美国此举至今看来也是非常高明的(尤其是考虑到美国的孤立主义国策背景)。文化上的相互理解,要比武力和经济优势要更为重要,而且可以带来更为长久的利益。


松鼠老孙


每1个中国人捐1分钱,足够让1个困难户秒变土豪,出1两钱又是什么概念呢?那就不是做慈善,而是被敲诈……

清末,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逼迫清廷签署《辛丑条约》,公然写着"赔偿白银4.5亿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这就是“庚子赔款”。

当时的清朝人口正好约4.5亿,列强表面要1人1两,盘算是要1人2两。更无耻的是,8个国家最终提出的金额是4.6亿两,多出1000万两。因此,8个国家就赔偿的份额一直处于谈判当中……

从1872年起,清廷启动“幼童留学”计划,留美的中国孩子表现优良,美国人希望跟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来美。

1872年至1875年,清廷先后共派出120名幼童前往美国留学,所有费用全部由清廷承担。后来,清廷觉得留学生报效朝廷效果不佳,对派遣留学生渐渐没了兴趣。


美国人就有意用“庚子赔款”的钱,来资助中国人来美国留学,为什么美国人会想到这个点上?原因是“庚子赔款”太不合理,中国人赔偿太多了……

在关于赔款的谈判期间,美国人就表示愿意按照比例削减赔偿额,从4.6亿削减到4.5亿,还可以继续削减。但是,其他7个国家不乐意,只同意按比例削减到4.5亿。

“我们准备把我们的要求缩减一半,如果其他列强也这样做的话。”时任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曾对美国驻华代表柔克义这样说道。在4.5亿两的赔款中,美国占5%,折合美金高达2500万元。


1903年,梁诚出任驻美公使,他开始在美国四处奔走,希望能够减少赔款。鉴于中美关系的变化,拖了将近4年后,美国人开始认真考虑庚子赔款处置问题。

美国政界主张,将赔款全部用于中国来美的留学生;而清廷却有不同意见,有人说用一部分办学堂,有人说先办企业盈利再办学堂,还有人主张开发东三省。

美国人又不是傻子,他们是想用这笔钱培养亲美人员,从而实现插足中国的目的,你们要发展经济、搞开发,他们可没有兴趣。结果,清廷让美国人长了心眼,他们要求先拿到赔款再返还给中国,以确保钱用在办学上。

1908年5月25日,美国通过庚子赔款退款议案,决定从1909年到1937年的28年时间,逐年用退款资助中国留美学生。为了让留学生适应美国生活,清廷创设清华学堂,作为出国前的预备学校。10年之后,其他列强看美国人干的不错,也就纷纷效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