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1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一个人在社会中,如果不合时宜的过分张扬、卖弄,那么不管他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击。时常有人稍有名气就到处洋洋得意的自夸,喜欢被别人奉承,这样的人迟早会吃亏的。所以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他人射击的靶子。

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2

学会在低调中修炼自己,把自己伪装起来,做一个看似笨拙的人,无论在官场还是政治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这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在适当的时机装笨拙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3

老子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这种与世无争的谋略思想,深刻体现了事物的内在运行规律,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成为广泛流传的至理名言。

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4

做人不能太精明。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装笨拙,不耍小聪明,让自己始终处于冷静的状态,在低调心态的支配下,兢兢业业,才能做成大事业。乐不可极,乐极生悲。在生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起伏转折中,人应随时随地、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起点不要太高。正如孟子所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5

隋炀帝无道,导致农民纷纷起义,朝中官员多有呼应起义者的。因此,隋炀帝对朝中官员处处猜忌。唐高祖李渊是当时隋朝的重臣,威望很高,很多人想要拥护他起义。一次,隋炀帝召李渊入朝,恰遇李渊生病不能前往。为了避免隋炀帝猜忌,李渊就开始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果然,隋炀帝听说后就对李渊放松了警惕。后来李渊积蓄力量,建立了伟大的唐帝国。李渊正是巧妙的运用装笨拙化解了隋炀帝的猜忌,如果因为害怕猜忌而当时就起兵造反,那么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大唐盛世。

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6

做人要懂得谦逊。谦逊能克服骄矜之态,掩饰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藏,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有时,装的笨拙一些可以调动别人的兴趣,从而获得意外的利益。

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7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飞机上有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他们互不认识,并肩而坐。美国人认为自己聪明而中国人看起来笨拙,就想捉弄一下中国人。美国人提出玩一个游戏,中国人以旅途劳累拒绝了。可是,那个美国人不肯罢休,对中国人说:“你提一个问题,我要是答不上来,我给你300美元;我提一个问题,你要是答不出,给我3美元就行。”中国人推脱不开,勉强答应了。

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美国人问:“太阳到月亮的距离是多少?”中国人想都没想就给了美国人3美元。接下来,中国人问“什么东西上坡时三条腿,下坡时四条腿?”美国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于是无奈的给了中国人300百美元。然后,美国人反过来问中国人刚才问的那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中国人还是想都没想,又给了那个美国人3元钱。

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8

常用笨拙示人,让人感觉你不是一眼看去就是那种精明的无缝不钻的人。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本来糊涂装聪明,肯定就会弄巧成拙。

厚黑学:懂得装笨拙,宁可有为示无为,不可无为示有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