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可以让人更好的生存,难道不该学习吗?

先说答案

教导心黑脸厚心要狠的“厚黑学”,是在教怎么去做野蛮的禽兽,而不是教怎么去做人,当然是不适合正常的人类看的。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同于厚黑者,黑亦乐得之,如果非要跳进厚黑学的污水坑里,恐怕影响的就不只是心智品德了。

如果非要说厚黑学对人有什么好处的话,可能勉强和“用兵贵右”的原则有些微的相通之处吧,那么为什么非要舍珠玉而求瓦砾,在一堆臭不可闻的糟粕中翻找一星半点的文化残渣呢?

《厚黑学》可以让人更好的生存,难道不该学习吗?

人的一生究竟该学些什么

生命一旦被涌现了出来,那么他终生的第一任务,就是对自身生命的自我保存。

第二任务,则是把这生命的火种,传递延续下去。

存续和延续,是生命的两大根本内在要求。

以永恒之道,奉永恒之生。

这便是人们上下求索而欲得之理。

《厚黑学》可以让人更好的生存,难道不该学习吗?

这样的道理,不在厚黑学里,不在那些污秽的文化糟粕里,而在这片亘古不变的天地之中。

为什么我们的文明几千年不断,我们从一个小部落,繁衍成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我们文明的深层驱动力到底在哪里?

这个答案,就是“子孙以祭祀不辍”的万世传承之理。

为什么那么多的文明都消亡了?那么多的民族都亡种了呢?

因为他们没找到万世传承的之道,抱道不离。

无道,就如同河流失去了源头,天下万物作为道的子孙,就无法再源源不断的被生出来。

王朝这一代兴了,下一代又亡了。子孙这茬亡了,下一茬生不出来,整个文明和民族也就消亡了。

《厚黑学》可以让人更好的生存,难道不该学习吗?

对人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不想亡种,不想文明被灭亡,那就得回归大道,回归自己的根,这样才能子孙以祭祀不辍。

所以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人美好的一生的进阶路径。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见素抱朴,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返璞归真,是回归自身的天真状态,而不是满世界的到处去寻找“真”,这才是人所需要去做的事情。

修身以合道,从哪里修,往哪修,损什么,存什么,这都是一些最根本的问题。

人生来就真,只是被后来的生活所污染,变得妖妄巧伪。把这些后来污染自己的东西都弃除掉,都洗涤掉,涤除玄览,自己就重新变回真的了。

通向长久的道路只有一条,摒弃了这条道路之外的邪路、歧路,人就找到了生命的方向和意义。

这就是尊道贵德。

《厚黑学》可以让人更好的生存,难道不该学习吗?

一个人,修身以合道之后,其德就可以与天地同德,就会让自己所载具的生命种子,万世传承。人的命,并不属于他自己,而是父母给的,继承了父母的种子,不继续传承下去,就是不道。这就像接力赛,上一棒把接力棒交到下一棒手里,下一棒说,我不跑了,还把接力棒给扔了,完全不顾及为了传到这一棒,之前的几百世的先人,付出了多么艰苦的努力。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是美好的,那么就会充满激情和快乐的继续把这个接力赛跑下去。开始组织家庭,继续的创造生命,繁衍生命。所谓生命,没有生,就没有命。而所谓的人生呢,人的一生,就是接力赛中的一棒,就是竹林里竹子们的一枯一荣一春秋。

《厚黑学》可以让人更好的生存,难道不该学习吗?

如果一个家庭,子孙持续都很兴旺。几代人之后,就会形成基于血缘关系所构成的家门。门再继续扩张,再持续兴旺,几代人之后,就会形成家族。家族再持续兴旺,一个庞大家族的人口,都聚居在一起,就会形成乡。一个乡,几百几千人,要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分工,靠什么来维系群居和生产秩序呢。还是得靠修乡以合道。如果不合道,夫妻可能大不了就家庭解体,一个家庭就没了。而一个乡,如果不合道,那么这个乡,就会鸡犬不宁,迟早分崩离析。

随着乡的扩张,有了邦,随着邦的兴旺,有了国,随着国的强大,则以道平定天下。

《厚黑学》可以让人更好的生存,难道不该学习吗?

治身,治家,治乡,治国,治天下,用的都是同一个道,都是同一件事。

天下只有一件事,没有更多的事。

而我们的人生,最需要学习的,正是这样的“道”,从这样的“事”。

《厚黑学》可以让人更好的生存,难道不该学习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