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说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到多高都是合理的,因为它永远不会下跌,你怎么看?

信念与奇迹


首先我非常负责任的对这位“砖家”说一句:“你的言论非常不负责任,且我对你的该言论非常失望。”

全球发达国家的城市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客观数据,那就是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金时,该城市的房价停止增长或增长缓慢,甚至部分城市表现出了房价上涨,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人均GDP4000-8000美金时,所有人已经购房。

如果任何一个专家站出来说“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多高都是合理的”这完全没有数据支撑,就是信口开河。

事实证明,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北京和上海属于一线城市吧?且北京的部分二手房房价出现了同比下跌,且我可以负责人的说这部分二手房未来也不会出现增值。

为什么?

因为新建住宅的各项配套均优于这些二手房,且新房价格因为区位原因甚至低于这些二手房。

懂城市规划设计的人都知道,城市的未来不在老城区。

其中“因为它永远不会下跌”这句话中用了“永远”一词,就足以说明该专家绝对是个“砖家”,任何一个在某领域从业多年的人是绝对不会用“永远”这个词去形容一种趋势的。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文化深厚,又是多民族以及世界人口大国。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情我们都只能用来参考,谁都不能给中国这个国家下绝对性定义。

中国未来城市的房价如何发展,谁也不能给出准确预判,但有一点就是绝对不会出现“永远”的上涨或下跌。



西一安鲜


一些城市就说北上广吧,现在普通人工资在一万左右,毕竟年薪百万以上还是少数,房价应该在3万左右一平米觉得比较合理,因为房价应该是平均月工资的一到三倍。

房子就是商品,需求跟市场有直接关系。价格的高低,跟通胀率有关,跟土地税费有直接关系,可以这么说,国家土地的价格也是主要因素,大家要明白,一些城市寸土寸金,土地这些税费都是税务部门收走了,入了地方政府的财政。

再就是开发商这一块,真正的说房子成本在2千左右一平米,开始初期,房子质量比较差,偷工减料,好多楼房没有建起,就交了预付款或全款购买期房。这个时期可以说,开发商利润空间很大,房子卖的也很快。

总之房子的价格确实多方面因素,主要是国家税收和通货膨胀,这几年生活必须品飞涨,房子也不会例外,也会随着物价上涨而上涨。再就是人们收入极不平衡,差距太大,尤其是一线城市,月工资一万左右就是刚上班这些人,年薪几十万,百万以上也不是少数,房价这么高跟收入不均衡有很大关系,因为你买不起有人买的起,如果都买不起,房价跟谁涨价。

好多人盼着房价如葱,指望房地产崩盘,这种幼稚的想法有点可笑,指望天上掉馅饼不可能的事。有的指望加大税收政策使房价大跌,现在房子从征地建设出售办证需要多少税费,最后不是购房者负担吗?税收补贴老百姓买房了吗?慢慢想想吧!


踏雪无痕154604282


城市房价保持长期稳定上涨的根本在于产业和人口

第一、2018年房价已经出现了部分城市下跌的趋势,甚至个人觉得房价只涨不跌的情况会一去不复返。以2018年为例北京维持了4.1%的上涨,上海出现-2.3%的下跌,可以说2018年应该算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分水岭,一个经历历次调控后一线城市首次出现房价下跌。虽然说是部分情况,但是不得不说明一个问题:房价确实太高了。

第二、房价坚挺的根本在于人口的净流入情况,这点是不会变的。2018年北京、上海房价出现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口净流出,以2017年数据为例,2017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上海2017年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过去几年时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因为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对于人口的挤出效应是显而易见的(逃离北上广不是空谈),这也是一线城市房价出现下跌的主要原因(统计数据虽然不多,但是趋势已经形成,影响是巨大的)。

第三、相比于人口流出的背后,一线城市的产业流出才是致命的。产业吸引人口这点毋庸置疑,但是过去十几年北京、上海等地高昂房价和生活成本导致人工成本过高,其直接影响就是一些对于人工成本依赖度高的产业开始向周边进行转移,互联网行业这种所谓轻资产行业都开始布局二线城市,更不用说其他传统产业了。这还不包括政策引导下的产业转移,向河北和雄安新区等地方的产业转移,无疑对于人口流出都有一定的贡献度。

一线城市的房价高有高的道理,但是也有天花板的(几点愚见)

第一、只要是商品肯定有价格,房子也不例外。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陆地区尚无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以美国纽约为例其房价也不会一直只涨不跌,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次贷危机。市场经济对于处于市场环境下的任何商品都有价格表现,房子也是如此。市场供需调解下,房价有涨有跌应该才算是正常的现象,黄金尚有涨跌更不用说房子了,你说呢?
第二、一线城市的房价最为抗跌这点毋庸置疑。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不同城市或者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房价有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配套。一线城市的基础配套要远远优于其他城市,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等,同样的一个城市不同区域房价出现差别的根本也在于配套。从这点来说,可以说一线城市的房价最为抗跌不为过,但是要说只会涨不会跌就有点大言不惭了。

第三、收入水平与房价并没有直接关系,这点大家要意识到。过去很多朋友对于我国房价这么高不理解(远远高于收入水平),这么来说吧: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面对的购买人群是全国甚至世界上的有钱人和机构,从十几亿人当中找出几百万,几千万在北京买得起房的难度很小。同样的,对于各个省份的省会城市来说一样,基本我们可以看到省会城市都是单核存在,省会房价的高低也是取决于一个省份(有钱人)的购买力,并不是以我们的收入水平作为参考的。

最后,一线城市的房价肯定是有天花板的,因为资本因素炒起来的房价早晚会受到资本的抛弃,北京周边地区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作为普通大众来说,只需要牢记房住不炒就行了。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勇晓谈壹贰叁


首先表达个人观点:一切不已实名示人的专家言论,都是假新闻。

2019年为了应对经济下滑,货币政策放松、基建规模扩大已初见端倪。但无论一线城市还是非一线,并不意味着房价会像16-17年那样猛涨,最多各地放松限购限售,使成交量活跃一些,房价涨幅最多和GDP增幅大致等同,目的是让房地产发挥适度拉动经济,解决就业的作用。

房价确实不能再高了,地产已经挤占太多资源,影响了居民消费,政府以及家庭的负债率已经居高不下,一旦内外形势恶化,企业大规模倒闭,失业率蔓延,就会爆发各种危机。到时候房子变现更差,房价甚至会一泻千里。

房地产行业的独大,并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实业、科技与文化输出,才是我们未来50年竞逐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照目前态势,“毛衣”谈判大概率会签署一个协议,结束争端,因为闹下去双方都难受,其实对普罗大众是好事,因为竞争更充分了,老百姓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更优质的服务,能买到更安全和低价的商品,还有享受更低的税率。

如果有专家真盲目认定一线城市永远上涨,那一定是有片面性的,“毛衣战”结束,外部压力小很多,加上企业减税刺激,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大规模的基建拉动,经济面应该会好过18年,届时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政策将继续控制房价涨幅。因此,刚需可以出手,加杠杆的不建议。因为一旦出现灰犀牛,或者你失业了、现金流断了,到时候断臂求生是谁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长期看,房市已经牛了30年,人口开始负增长,90后、00后的年轻人是否愿意成为未来的接盘侠,他们的观念谁有能说得准呢?他们今后就一定会买房吗?\r\r\r





立叔聊房市


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到多高,取决于天朝社会发展到哪个层次。凡是说无限上涨的都是扯淡,都是骗子。

简单说,社会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后,社会资源分布会更科学更合理更公平。每一个城市居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的选择。比如,喜欢悠然见南山的,可以去乡野;喜欢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可以去水畔

这个阶段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工作不再是人类生存的唯一或者说最重要的一个选项。好多人也许会嘲笑这个说法,但是我坚信,这个阶段在未来一百年一定会实现。


累了有板凳


我就是提一个建议,希望在今年马上召开的“两会"上有代表站出来讲话:应当对当下的中国有多少“专家"人数来一次“普查"!由中组部和人社部牵头……由公安部和财政部参加的《全国专家人口普查》!有多少是“自封”的假专家?应交给公安部处理!又有多少是“光吃饭、不干活"的……财政拨款在养活他们的!应交给财政部去处理!

……而中组部和人社部负责清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头衔"?整顿和重新评审经统一制定的专家名称!!!

…………

……………………(和尚奇谈)。 ∥


孙晓龙110797455


这种说法只能说专家意见,大家对专家意见应该有共识那就是不靠谱,没有哪个城市会永远涨的,回首过去的十来年来看目前中国一线城市总体是涨的而且涨了很多,不过这是和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居民收入水平,人口流动等各种有利因素相关联的,当这些有利因素慢慢停滞甚至倒退的时候房价上涨将变得不再可能,这十几年来一线城市享受了太多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入的红利,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瓶颈或者经济结构调整完成后,人口规模稳定,人口结构发生改变的时候,房价将面临非常大的下行压力,而且这个也不是很遥远的事,相信未来十年以内我们应该可以房价见顶的时候,这是任何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在发展的时候必然会面临的一种结果。

房价的涨跌只是一个结果,它背后的因素才是决定性的,当然还有个很重要尤其短期内会影响房价的因素就是政策因素,不过这些都终归都要回归理性-供需!


王凯聊房产


少一点儿土地财政,多一些保障房、廉租房建设,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立法规定每年使用土地80%不拍卖,用于廉租房、保障房建设(90平方以内,有学校),20%的土地拍卖,用于商品房,价格交给市场,不调控。

政府就应该做好公屋建设开发,做好计划的事儿,而不应该花大力气去管商品房,那是市场的事儿。


无为122-212


如今的茅台酒涨价涨到了2000多一瓶,可以说涨价涨上天了!按眼下的消费水平!在涨价以经达到了顶峰!还能炒作多高呢!房价炒到了顶峰!谁能拿着东西不捞钱呢?人人房贷!人人挣钱!一年820万的就业生?毕业了!要教师证!要护士证!要注册会计师证!要执业医师证!要律师证!就业难!难就业!恶性循环!


说古论今侠


痴人说梦。世界上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说这样的话只能证明他不是专家是骗子,真正的专家不会说这种毫无常识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