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选老师,选择行政级别高的老师(院长,校长)好还是小老师(讲师、副教授)好?

小夜学习


更多是要看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研究生生活,还有你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一般我们选择导师,会通过网站看他的课题自己是不是喜欢,看看老师有没有头衔,如果真的是为了科研的话,可能也很少人会在选择行政级别高的老师和小老师之间纠结吧,不过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就一定有很多人存在疑惑,那么我们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选择行政级别高的老师

这部分老师一般之前的科研水平很高,后来慢慢年纪大了,有了威望,便一边科研带学生,一边做行政,比如实验室的主任啊,院系的领导啊之类的。选择这种老师,个人以为会比较轻松一些,因为他们几乎没有时间管你,因此对你的push感不会很强,更多的是他们教会你方法,然后自己去摸索很多东西,可能更容易让你发现科研的快乐吧。同时,这种老师的门路会比较多,如果你争气一点,能够成为他们看的过去的弟子,那么会给你推荐一些比较好的去处,也能让自己省心一点。

选择讲师副教授这样的小老师

一般讲师和副教授这样的老师,都比较年轻,而且正是冲业绩的时候,他们虽然也很忙,但是会很看重学生的成果,而且年轻老师精力比较旺盛,对学生的push程度也会比较严重,不过这种被人带着走的感觉,虽然丧失了一部分自主权,但是最终总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而且小老师比较容易沟通,年纪相差不算太大,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有共通处,当遇到科研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会给你很大的帮助的。

总结

不过其实就算你选择行政级别高的教授,很大程度上也会是他课题组当中的小老师负责带你,毕竟现在的教授很少有直接带学生的了,能够参加一下大组会已经是很好的了,大多数时间都是让自己手底下的小老师带学生。不过如果以后想要留在学术圈的话,能够找大佬自然是好的,毕竟这个圈子很讲究师承的,如果想要学点真本事,研究生过得充实一点,选择一个小老师逼自己进步也是很不错的啊。




<strong>

咯骨头上


大家吼,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和大家一起分享高校生活的真实体验。

关于研究生选择导师,无外乎三个主要选项:一是学术大牛,二是有领导职务教师,三是一般教师。其实呢,如果想要在学术上有所提升,第一个选项肯定是最佳选择,学术大牛有资源、有条件、有圈子,同时也有科研的干劲,有些大牛天天在实验室泡着,每周一次汇报每月一次研讨,下面的学生想不用功都难。另外,很多大牛在企业界也有影响力,对学生将来求职很有帮助。

很多人纠结的是第二个和第三个。跟着领导,导师可能其他事务繁忙,根本顾不上指导学生,跟着一般小老师吧,总感觉导师对自己的帮助很有限。两个选项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究竟选哪一个呢?

我个人硕士研究生毕业,在高校也工作了多年,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如果只是读硕士的,如果有得选的话,跟着有行政职务的领导老师会更好一些。理由如下:

第一,跟着领导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和锻炼机会,比如参加竞赛,申报学校的研究生科研项目,参与组织学术会议,参加社会实践等等。

第二,如果只是读硕士,那读完就要考虑就业问题,这方面领导比小老师肯定更有用。读研期间只要和老师处理好关系,让老师觉得你这个人比较靠谱(不会给他丢人),他就会帮你想办法。如果本校有岗位,甚至可以让你留校(做辅导员、实验员、行政管理人员等等)

第三,如果只是读硕士的话,导师的指导并不是必须的,大部分当领导的老师学术都不算差,底下多半有博士,至少也带过几年硕士。他只需要给你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选好题目,其实就可以开工了,有问题可以问师兄师姐,或者攒一攒,导师一周来一趟实验室,也可以给你解答。只要你自己自觉,能力不是很差,问题就不会太大。

如果你要继续读博士,那就需要再考量一下了,这位领导的学术水平究竟够不够,到底有没有精力和时间做纵向研究。如果他只是擅长管理,擅长做企业横向项目,那你可能毕业都困难。

总的来说,高校在选拔双肩挑干部的时候,会充分考虑教师的学术水平,一般来说,当领导的干部,之前的学术都不差。所以,在完全不了解其他信息的情况下,选择行政级别高的教师性价比更高一些。


高校人才真经


我个人也经历过了研究生选择导师,博士选择老师,去年也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1)如果自己主动性很强,各方面能力也不错,但是不喜欢过多约束,那就选领导和学术大牛。一般这些老师的科研经费相对充足,你有想法可以付诸于实际行动。但是他们确实很忙,没有时间指导你具体工作,所以如果你自己不努力,最后很可能你的三年就是荒废的三年。最后个人能力提高很少。

(2)如果你自己能力一般,特别是自己有约束不了自己,习惯一个人管着你。那你就选择,没有行政职务的年轻教师。年轻老师他的杂事相对较少,在学校时间很多,你可以更多时间和他交流;另外年轻老师身边的人少,他们可能时刻把你带着身边,你可以学习不少东西,但是你的自由时间就少很多!


新疆农垦科学院梁飞


不能单纯通过行政职务或职称来评价一个导师。作为在高校工作的一名老师,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和在读研时期的经历,可以帮你分析一下。

首先,虽然现在研究生选择导师说是“双向选择”,但其实并不一定。据我所知,很多学校在操作时,考生可以确定一个或两个意向导师,但导师在分配挑拣学生时却并没有成文的规定,很多时候哪个导师选哪个学生其实都是导师们坐在一起商量出来的。这其中有很多“潜规则”,这与导师们的“话语权”有很大关系,而话语权就和行政职务(校长院长等)、专业技术职务(博导教授副教授)和是否敢于表达意愿等等很多因素有关。总之,导师不是你想选就能选,对于有些导师也不是他想选你就能选你,不要太在意自己填意愿的结果。

其次,并不一定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高的导师就一定好,反之亦然。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导师对你好不好或者有没有用,与导师的性格和你与导师的关系有很大关系。据我了解的有很多例子,有的同学的导师是校长或者院长,说出来可能比较好听,但实际上他们的导师平时基本没时间管他们,连毕业论文都没时间辅导几次,有的甚至直接就让自己的博士生代劳了,不过也有的靠着导师的影响力或者关系被推荐到好的单位应聘的;也有的同学的导师行政职务也就是个系主任,却对学生关怀备至,沟通频繁,对学生各种帮助,这也很常见。所以,不能单纯用老师的行政职务或者职称来评价一个导师。你如果想导师对你的未来有帮助,至少要给他一个帮助你的理由,你们普通的师徒关系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理由,这需要你们有更亲近的关系。

再次,行政职务高的导师对你在读研期间的各类评奖评优或者其他机会或许有很大帮助。我的同学中很多院领导的学生不是党支部书记就是班长,这都是一开始入学的时候临时任命后来顺理成章转正的,这是因为刚入学班级状态还未成型的时候,一般主管学生的院领导就亲自定下个临时负责人,定谁呢?多是他自己或者院长的学生。在各类的评优评奖中,他们的学生如果作为候选人,就算导师不开口,学院在组织评选的时候也会考虑他们的导师是谁这个因素。

另外,有学术权威的导师,他们可能没什么行政职务,但管你的时间也多,会对你的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他可能会带你们做项目写论文发论文,对你学术方面的能力提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Pleeza


选择什么样的研究生导师,主要还是要看你自己将来的规划是什么样的?

当然,其实既然能当研究生导师必然都不会差。但是由于自己的规划不同,可能在科研之外的因素也会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未来还是希望一心追求学术,选择一个年轻导师可能帮助会更大,由于没有行政压力,所以会有更充足的时间科研,指导学生。

当然一心追求科研,这样肯定成功会更显著,自己的科研水平,能力帮助会很大。

如果未来是希望找一个更好的工作,那么选择一个行政级别高的老师无疑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可能老师由于有行政工作,对于科研方面指导的不是很多。但是对于找工作就业,你可以利用老师的人脉关系,这样有老师的引荐可能会更方便。


学姐本科的一位同学就是在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导师帮忙引荐的公司实习。(相对自己找工作本身不错,而且薪资待遇等各方面也很好)

以上仅是个人经验之谈,如有不同看法欢迎互相讨论交流!

关注学姐,获取更多关于考研,四六级等最新资讯及学习资料!


小趣说大学


以自身为例,选导师真的太重要了。我导师就是普通的教授,没有任何行政职务,我们平时都在帮导师干活儿,一分钱没有,师门里几个考博的,导师也只是说,你们自己准备。我同学,人家导师是副校长、院长之类的,平时去学院里开个证明、拿个材料,只要报上导师的姓名,学校辅导员都对他笑眯眯的开绿色通道,态度极其好。平时人家导师事情多,根本不管,作为补偿,每个月还给额外的补助,多发800块。人家导师资源也多,外校某某博导让推荐考博学生,这儿导师一句话的事,他的学生就可以突破重围。我们师门的同学没资源,导师不管,考博只能自己去联系,三年下来,考博梦破碎,最终都是选择工作。所以我们同门经常在一起吐槽,当初选导师,要么选学术界大牛,要么就选有行政职位的,悔不当初。


橘子味儿橙汁


作为一个还在学校的研究生,真诚的告诫学弟学妹

如果你不需要导师旳引导也可以顺利毕业,找名头大的导师,特点是:他真的很忙,你基本不用指望他,如果你自学能力强,沟通能力强,真的有好处。但是如果你指望导师知道论文,帮你学习,趁早别做梦了,因为可能毕不了业,因为导师无所谓,他甚至不知道你叫啥,他真的很忙,而且他可能不是你的任课老师,你一年能不能见他一面,还是未知数呢。

加油吧


一叶知秋


这要看你以后的方向,选择级别高的老师院长校长人脉广,好就业。但是这些人学术水平不一定高,如果你是研究型的,以后搞学术一定要选水平高。如果你是很漂亮的女生要小心选择,不要选了狼。二年三年总想搞你,很难受的。说了这么多有一点要明白:不是你想选谁就能选谁的。祝你好运!


大海1106128515819


前者。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吧,跟小老师的多是毕业了选择了工作,不想再读了。而跟前者的多选了读博继续深造,有个人原因,但导师的原因也占很大部分,资源,有利条件,一个读博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读不读,这些是小老师没有的提供不了你的,靠自己往上爬太难了


浮躁啊我的心


咋说呢,

问题不是这样问的。

如果你考本校的研究生,那么导师的水平咋样,你该问师哥师姐去。

如果你是考外校的研究生,那么有两点你应注意:一、有水平有师德的导师,一般都被本校生选走了。二、水平一般,不讲师德,特别是更年期严重的,带得多数生都是外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