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古诗词中柳这一意象?

谢谨辉


引言

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就诗词创作而言,它是形象与情感意蕴的综合体,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近,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由此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特殊地位。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是其艺术创作的灵魂。所以作为古典诗词这一们综合艺术,意象同样也是一首诗、一阙笔、一篇散文的灵魂。

古人行文,无论诗词歌赋,曲调小说,往往意象大于格式。最善于讲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赋予一定的情感认知。题主所言的"柳"在古诗词中所赋予的意象,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在唐诗中常被比拟为“赋别”的意象。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诗人感物起兴,从古"长安城八景"的灞柳风雪入手,将 柳“絮” 、柳“丝”为比拟,描写出分别时的相偎相倚、牵衣顿足的情景。犹如“飞絮”,飘忽不定,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天各一方,这种情况又何止一家?这种“争解垂丝绊路人”的凄惨之状,历历在目,含蓄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兵役徭役的残酷,百姓的无奈。


其二,"柳"同"留"为谐音,所以经常有"折柳"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挽留。最为著名的就是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送别故人,灞桥分别,折柳相赠。这是唐代人常有的送别套路,被王维发挥到了极致,用到了极致,流传到了极致。

其三, 古代诗歌中,“柳”与“愁”,其谐音、比喻等修辞感物联类,诗人用来抒发情绪,往往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运用对比,将当年抒情主人公出征时春光明媚,柳丝轻拂,与佳人的难分难舍的依依惜别之情与归来时的且雨且雪的恶劣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其四,唐诗中还有以"柳"枝的柔美清扬为意象,用来歌咏少女的思春情怀。最为知名的就是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一反前人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的写法,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人化,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进而让人联想到春如苗条少女,婀娜多姿,春意盎然。



结论

"柳"一言以蔽之:"诗言志",含蓄蕴藉,所以,诗歌必须讲究修辞得当,意象蕴美。

再次感谢悟空小秘书平台!

【温馨提示】原创不易,敬请文友,多多支持,留言转发,评论交流,不喜勿喷!


兵法天下


【关键词】古诗词《柳》最多运用于情感,离别,乡愁。\r

中国古今诗歌,一直以来都以悠远,深邃的意境见长,而这些深邃意境的形成,往往很多离不开“物”的烘托,这些繁杂的“物”就形成了千万种诗歌的意象,很多诗歌的意象因为其本身的特性,而被诗人们赋予不同的情感,“柳”被赋予的就是一种离别的伤感情怀,也代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意境,《柳》所以是被古今诗人们广泛运用的意象。《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许许多多用《柳》的佳作。



悟道佛语禅心


“柳”即“留”,折柳送别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在抒发离愁别绪的诗词里经常出现。柳树枝条柔软,纤细下垂,微风吹来,随风飘舞,自然潇洒,妩媚动人,尤其是姿态优美潇洒的垂柳,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亲人故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代表着惹人伤感的别离之痛。

自古写折柳送别的诗歌很多,在此列举一二。

“折柳送别”的诗歌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南北朝乐府诗《鼓角横吹曲》中也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七绝圣手”王昌龄写过一首和折柳有关的诗《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图韵雅颂


古往今来,一代代,一批批文儒墨客,学子雅士,或借柳描景,或遇柳舒情寄意的新老作品,参出不尽,举不胜举,妇孺皆知…

为什么在众物云云的植物中,涉及柳的作品最多呢?

其实众心向柳,岂是偶然?假若静下心来精推细敲,事出有因。我也不知道最根本符合哲理的主要因素。不妨抖胆谈一下自我的肤浅认知,先吐为快,仅供参考!

柳,平和、温顺、不张扬…符合华夏文明的特征,柳平义近人,德高望众,给人亲切感、宜接近的气质,华夏文明就是深藏不露,做事稳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做人的特点,唯柳都具备这些”素质”。

柳,春来早发,丝长意远,色鲜淡定,枝繁叶茂,意隐智慧不俗,承载丰富,循规蹈矩,有“克己复礼”伦理的归宿意境,具备不屈不挠韧性,抗风吹雨打能力强,给人成熟可依靠,可寄托与安全感,又因饱尝风霜雨雪,风餐露宿…所以,有”懂“坎坷与崎岖联想感,斯时,可视为”知音“。

柳,值夏幽帘,浓郁,动态丰富,可视为一道门,一扇窗,一垂帘,一活幕…

而穿透之处,总能给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感,穿透之处,惊喜丰硕,或一仙境、仙谷、碧湖,险峰…

给人一悬念,幕后总有新大陆。

柳,另人温馨,村庄,河岸,湖畔等地境比比皆是,通俗而不失质雅,懂沧海桑田,时过境迁。知尘红苦短,岁月摧颜…

结果,成为才子佳人,文人雅客倾诉衷肠,寄托心声的最佳“人选”不难理解了吧?

沧海拾贝随笔于廊大留蒲201901.11夜







苍海拾贝35




高考语文斋认为,古诗词中柳这一意象还是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首先,古诗词中,杨柳常常结伴出现,表现出的是一种男欢女爱的依偎之情,恋恋不舍,如胶似漆,难分难离。女的想挽留男的,折柳惜別,柳者留也,写的是喜景,抒的是哀情,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隋朝无名氏《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等。



其次,风吹绿柳,轻盈舞动,摇曳生态,婀娜多姿。如美女碧玉,动人温润,细嫩柔美。如唐朝贺之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时写到“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可见柔柳有美女之形容也。

再次,说到柳就要谈到柳絮。 宋 代婉约派词人秦观的《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首词,既写了杨柳,又写了飞絮,杨柳飞絮,既写了春景韶光流逝,抒发了暮春別恨,又写了飘泊无依,抒发了愁绪。

由上可见,古诗词中的柳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确理解把握。


高考语文斋


“柳”无疑是古诗词中十分常见的意象。众所周知的“柳”“留”谐音我们不去讲它,主要来讲一讲八种固定品类的“柳”意象,也叫八大柳。

第一柳,灞陵柳。

其实应该叫做灞桥柳,汉人送客至此折柳相赠。唐代更是于此设驿站,一步一柳,主要是象征离别。但自从出现了相传是李白作的《忆秦娥》,词中有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而这首词结句更为出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写尽兴衰。于是乎“灞陵柳”就又多了一份怀古的气魄。

第二柳,隋堤柳。

也叫亡国柳。相传隋炀帝时期,开通京杭大运河,济渠筑堤种柳。后人以此诟病隋炀帝,感慨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白居易有诗:“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第三柳,章台柳。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安史之乱,韩翃与妻柳氏分离。长安洛阳沦陷,柳氏被番将劫走。京师收复之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访柳氏,以一白口袋盛金沙,袋上题诗:“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而柳氏接到此诗之后,据说有一首《杨柳枝》回复:“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此章台不是指古时青楼,而是汉章台之下有街名章台街,旧时常常用来代指长安。“章台柳”就有了人事两非的感慨和对女子烟花寥落的悲叹。

第四柳,沈园柳。

关于陆游、唐婉《钗头凤》的故事,大家多有熟悉。二人分开后,又曾经偶然在沈园相逢,陆游题《钗头凤》于内壁,唐婉和词一首,抑郁而终。陆游后曾写诗“梦断音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后人以此“沈园柳”表达旧情难忘的遗憾。

第五柳,寒食柳。

古代寒食有插柳习俗,尤其在江淮一带。宋代张炎曾经写词:“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此柳多用来表达客游离乡,思亲念远。

第六柳,金雪柳。

这种柳不是真的柳树,是古代女子头上的一种饰品,用金捻线做成柳丝。辛弃疾有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第七柳,宛溪柳。

贺铸有词:“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后人以此表达相思。

第八柳,左公柳。

这种柳意象出现较晚,和左宗棠有关。清代人杨昌浚诗《恭送左公西行甘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遍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歌颂左宗棠提军边疆,勒功万里,又改善边陲,植柳天山的功绩。后人称此柳为“左公柳”,以此纪念左宗棠。


待晓儿


从贺知章的《咏柳》说起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写的实在太好,我所理解的“柳”是“留”的意思,因为谐音“留”,而且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是这个意思。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所以在我看来“柳”就是“留”,你们觉得呢?


橙子趣说人文


柳在古诗中多表离别愁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早在《诗经》的时代,杨柳就有依依惜别之意。

为何?原因有三。

一。柳”与“留”同音;岸边的杨柳,它的柳条常悄悄搭上了离人的手臂上,宛若在挽留。

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一习俗唐代尤盛。

唐代的长安城,灞(bà)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长安人多到此折柳送别友人。而灞桥,是长安人东去的必由之路。

“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

“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柳》裴说(唐)”

三。古曲中有《折杨柳》曲(伤别之曲)。

我们耳熟能详的唐代的王之涣写下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

“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送别》无名氏(隋)”


离别,好像总少不了杨柳。但杨柳还有其他意思。

一。写人,其中女子居多。有“柳眉”、“柳腰”的说法。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长恨歌》白居易(唐)”

二。思乡怀人。古人有时会在家中的庭院内种植柳树,所以也可借柳树思乡。

“ 杨柳青青杏花发,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春日思归》王翰(唐)”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唐)”

三。咏春。叹时光流逝。这很正常,因为柳树有它的四季变换。

“ 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少年游》柳永(宋)”

四。写爱情。爱情啊,永恒的主题。(不多见)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欧阳修(宋) ”


柳树不仅仅有“愁”、“悲”,还有“喜”。只是相对来说不常见。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宋祁(宋)”



让诗歌走入生活


柳树在春天抽出嫩绿的芽,是万物复苏的征兆;柳树在夏天垂下长长的枝条,上面挂满碧绿的叶,是生机的象征。

因为柳树身段柔软,姿态优美,符合古人的审美,加上其生命力极强,深宫侯门可种,寻常百姓也可种,古人便开始以柳入诗词,赋予“柳”不同的意义。



01“柳”的本意

春天的濛濛细雨带着杏花甜甜的芬芳,随着微风袭来,人们不会觉得冷,闭上眼深呼吸一口气,只觉心旷神怡,这便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所谓“杨柳风”,便是春风吹动杨柳纤细的枝条,来回摇荡,左右飘拂,像一帘碧色的清风。因为柳树,淅淅沥沥的春雨不再让人厌烦,反而让人觉得浪漫。

但春暖花开时,柳树又给人一种春日的欢愉繁华感。

阳光下,村里的草儿都长出绿绿的叶,黄莺儿高兴得飞来飞去,时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河边堤岸上的杨柳披着千万枝条,随风微微摆动,似乎在轻柔地抚摸堤岸。“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人间好时节。






02“柳”的谐音意

诗人最爱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因“柳”与“留”发音相似,古时候送别的堤坝、码头又一般种有柳树,人们便折柳送别,以此表达彼此难分难离、恋恋不舍的心意。

诗人们就以“柳”这一意象来寄托自己的离愁别绪。

以“柳”诉离别的鼻祖当数《诗经·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无数优秀的赠别诗里都用到了“柳”。

李白词里的秦娥望着“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不由得想起分别许久的爱人;看见人们折柳赠别,白居易不禁伤感万分,写下《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以此抒发自己伤春叹别之情。


03“柳”的思乡意

古人喜欢在庭院里、房前屋后种柳树,既好养活又美观。一旦离开故土,他们看到柳树就会想起家,想起家中的亲人。

柳,承载着古人们的思乡情。

王之涣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表现将士们的离愁与思乡之情。戍边将士们听到有人用羌笛吹奏出《折杨柳》的曲调,再看玉门关外的柳树光秃秃的,不曾发芽,想起家中院子里的柳树,不禁悲从中来。

张九龄更甚,直接把一枝柳条比作故园春色:“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04“柳”的比喻意

柳枝柔软纤细,一般比作女子的腰,比如“玉肌花脸柳腰肢”、“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杨柳腰枝,春来尚怯铢衣重”等诗词佳作。

柳叶弯弯且细长,可比作女子的眉。李清照在《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就用柳叶来写女子灵动的眉毛,且看“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十分生动形象,后世广有“柳叶眉”的美传。

柳本就是春,柳也是“留”,柳还是浓浓的思乡意,更是美女的代名词……古诗词中的“柳”,可谓有“百用”。


三叶草青青—


一个词语,背后有极其丰富的链接,通往宏大深邃的知识仓库,承载诗人名贤高僧大德的生命信息,也凝聚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的千年密码。词语背后的词语,是一部部的文化史,有着悠久而浓厚的历史存量。随着诗人们长期的创作实践,“柳”这个意象大量出现在诗词作品中,并且“意”的内涵也相对稳定。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柳”被赋予的就是一种离别的伤感情怀,“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离情激荡起来。经过历代诗人创造,柳已成为具有离别、惜别意义的典型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的柳就丝毫没有惜别伤怀之意。所以具体诗歌还应具体分析。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意象,这是一个始终面向未来、动态演进的开放系统,对此我们最好的态度立场,就是继承和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