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時候是怎樣劃分民族的?那時中國有多少個民族?

時代傻瓜李博士


我們都知道今天咱們中國是有五十六個民族的,我們同為中華民族血脈,同是同胞兄弟,五十六個民族的劃分是在新中國建國之後,根據調查統計而正式確定的,那麼在新中國之前的中華民國又是怎樣劃分民族的呢?那個時候中華民國所承認的民族又有多少個呢?

說道民族,除了漢族以外,從秦漢時期起我們就知道還有匈奴,到了五胡亂華時期的鮮卑、羯、羌、氐,唐朝時的藏族,宋朝時期金國的女真族和之後的蒙古族,所有的民族或因為戰爭,或是文化交流,幾千年來我們在中華大地上不斷交融,到了民國時期,由於國家始終處於混亂狀態,所以並沒有進行完整的民族調查統計,在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就提出了“五族共和”這樣的一個政治口號,這個口號的內容主要是強調:漢,滿,蒙,回,藏五大族群和諧相處,注意回並非特指回族,而是信仰伊斯蘭的主要民族,北洋也用五色旗為國旗漢族(紅);滿族(黃);蒙古族(藍);回族(白);藏族(黑)。

但是很顯然“五族共和”這個口號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我國集聚在我國西南地區,數量眾多的其他少數民族,以致於這個口號提出之後,被當時一些別有用心的外國勢力以此來挑撥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的情緒,後來這也引起了當時國民黨的重視,1939年民國中央研究院進行了一次大致的調查,確定了六十多個聚居在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但是之前的朝代並不重視這些少數民族,對他們也常常用蟲獸偏旁命名,如“犭”,帶有歧視的意思,,所以民國政府就決定在命名上,一律將“犭”改為“亻”,並施行各民族一律平等,開化落後地區少數民族的政策。

後來國民政府在此基礎上開始強調,民族是大的宗族,各民族同源的觀點,我們中華民族是由多個宗族融合而成的,這些宗族本來就是一個種族,或是一個體系的分支,但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而產生了不同的文化習俗,雖然這是我們產生了分別,但是在五千年曆史中,我們不斷的融合,不斷的交流,遷移而不斷融合成為一個民族,共同譜寫了中華五千年璀璨的文明,這是中華民族同源論的大概內容,我們簡單的概括就是今天中國海峽兩岸,所有的各民族,同屬中華民族,同是炎黃子孫。

至於民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個民族,由於沒有詳細的文獻資料,也不可妄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天我們確定的很多少數民族,像白族,傣族,壯族也早就有歷史的相關記載,白族在唐朝《南詔圖志》就有記錄。但是真正對各民族進行詳細劃分主要還是到了新中國建國後。


玄坤


民國時期戰亂不斷,不僅國內軍閥混戰,還要抵抗外國人的侵略,基本上也沒有誰會有這個心思做什麼民族識別,都忙著打仗去了。

因此,民國時期的民族劃分也非常的簡單:漢、滿、蒙、回、藏,一共五族,也就是中華民國的基本政治綱領“五族共和”,當時北洋政府的國旗就是五色旗。

五族之說,源自於清末光緒時期一批滿族的留日學生提出的說法:

漢滿人民平等,統合滿、漢、蒙、回、藏為一大國民。

自此以後,五族之說便成了一種比較通用的說法,孫中山在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也採用了該說法,提出了五族共和。



實際上,民國時期的漢、滿、蒙、回、藏,和現在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當時清朝的領土一共分為三大塊:漢地十八省、滿洲、蕃部。其中蕃部又分為蒙古、回部、西藏。五族之說即出自此。

漢,基本上是指世居在漢地十八省的人群。像雲南、廣西都屬於漢地,那裡的少數民族也被當成了漢族的分支,包括壯族。

漢地十八省:直隸,山西,陝西,甘肅,河南,山東,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




滿,不用多說,也就是女真人,清朝的統治族群,興起於東北一帶(也就是滿洲)。

回,指的是回部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多個民族的統稱,包括現在的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斯坦族等。

蒙,也就是生活蒙古草原的蒙古人。

藏,當時生活在西藏地區的人群。

實際上,當時的五族劃分是個相當籠統的概念,是一個比較單一的地域概念。雖然說的是五族,但並不代表其他民族不存在,只是沒有被精確劃分而已。主要是民國時期大家都忙著打仗去了,誰會花這個閒工夫去識別。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對中國境內的民族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識別和劃分 這才形成了現在的56個民族。


小鎮月明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相信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人人都會唱上兩句。在大家的印象裡,中國當然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

但是,56個民族的劃分其實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事情,在新中國之前的民國時期,中國對民族的劃分並非是56個民族,而是五個民族。

武昌起義成功後,辛亥革命迅速席捲全國,短短兩個月內,全國15個省份宣佈脫離清政府獨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佈成立。成立後的南京臨時國民政府以五色旗(紅、白、黃、藍、黑)為國旗。而這個五色旗中的五種顏色,代表的就是五族。

五族共和,指的是漢族(紅)、滿族(黃),蒙古族(藍)、回族(白)和藏族(黑)五個民族。當時臨時政府認為,中國是由這這五個民族共同構成的,他們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號,強調中國五大族群和諧共處,共建共和國。

為什麼當時的革命者會將中國分為這五大民族呢?原因也很簡單,其實是為了團結中國邊疆地區,因為中國當時的民族不止五個,但大部分都位於傳統漢地,並不具備多大影響力。

而位於內外蒙古的蒙古族,位於西北新疆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當時將其統稱為纏回,五族共和中的回族主要指的也是纏回),位於西藏的藏族,和剛剛被推翻的清朝統治者滿族,在中國,尤其在邊疆地區,擁有巨大的影響力,為了團結這些地區,因此提出了五族共和之說。

其實,最先提出五族概念的並非是革命者,而是由清末的立憲派。清末立憲派一直希望“化除滿漢畛域”,“五族共和”,“五族大同”。因此,立憲派們紛紛宣傳五頭五族共和思想。

而清末革命黨最先提出的“驅除韃虜”的口號和排滿思想比較狹隘,因為如果真的按照這個口號來實行的話,意味著除了傳統漢地,中國東北、新疆等邊疆地區將有可能失去,這當然不可能讓任何一箇中國人接受。

因此,這些革命黨也逐漸接受了五族共和的概念,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正式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概念,並將五色旗定為國旗。

而且,中華民國是清朝的唯一合法繼承者,他也理所應當的繼承了清朝的所有遺產。因此,清朝的疆域自然也是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在清朝皇帝頒佈的退位詔書中,也明確了這一點。清廷退位,詔書中寫道,

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五族之說其實主要指北洋軍閥時期。到了常凱申的國民政府時期,五族之說逐漸被淡化,常凱申更在抗戰期間所發佈的《中國之命運》中認為,中國是單一民族的國家,如其他滿族、蒙古、回族、藏族等,是與漢族有血緣關係的宗族。因此,常凱申認為:“我五族在實質上本是整個的一體”。


鳶飛九天2018


在清朝的大廈傾覆之前,孫中山同盟會所喊的口號是驅除韃坦、恢復中華,但是在1912年孫中山成立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時候,他卻改變了自己的口號,採用了清末五族共和的說法。

這個說法在被孫中山於民國提出來後,後來的北洋各軍閥也紛紛採用了這種說法,堅持了五族共和的理念,把孫中山最開始用的五族共和五色旗當成了當時的正統國旗。



民國時期五族共和中的五族

有很多人在不瞭解民國到底有多少民族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就會被五族共和這個說法給帶偏了方向,以為民國時期就只有五個民族而已。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真要探究民國民族數量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民國的民族數量不僅不止五個,甚至還要比我們如今的民族數量還要多上幾個。

在說到民國時期的民族數量之前,我們來了解一下上面所說到的五族共和是什麼意思。



五族共和並不是指民國時期只有五個民族,而是指民國時期五個影響力極大的民族。

在民國時期,影響力最大的五個民族分別是漢族、藏族、蒙古族、滿族還有回族。


不過這裡大家要注意的一點是,民國時期的回,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回族,民國時期的回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所代表的是所有信奉伊斯蘭教的人。

其中既包括了我們現在所說的回族,也包括了西北大地上很多信仰伊斯蘭教的漢人以及新疆的少數民族。

其他四大族之所以能區別於其他少族的原因

除了漢人之外,其他的四大族之所以能區別於其他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因為他們生活的區域實在太過於廣闊,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又實在太過於龐大了。

他們四大族分別代表的是我國的四大區域:西藏、蒙古、東北、西北。

正因為他們在這些區域的影響力太大了,所以在民國取代了清朝之後,他們才會被單獨排列了出來。

至於其他的少數民族,因為他們所生活的區域也有大量漢人的存在、是我們傳統漢地範圍的原因,所以在自身地區影響力不足的情況下,這才沒有在當時單獨排列出來。

在說完了民國時期的五族共和之後,接下來我們切入主題,我們來講一下民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個民族。

民國時期的民族數量一共有65個,其中除了漢人,其他的少數民族一共有64個之多。

往下我們從一個名單來了解一下民國時期的少數民族到底都有哪些:

所以說這就是民國時期的民族數量,當時一共有65個民族、64個少數民族。


孤客生


幾乎所有的答友都說到了民國的民族劃分為五個,也就是所謂的五族共和“滿蒙漢藏回”。只不過他們在具體的劃分上都出現了錯誤。

首先,這種劃分確實是很粗的,但是也絕非沒有道理。

這五個民族中的漢族自然不用說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主體部分。其他民族不管是從語言上還是從服飾,風俗等等文化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漢族的影響。

滿族當時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王朝的統治階層,最開始是被當作了革命的對象,“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個革命黨最初的口號,實際上是想利用,漢族人口占據多數卻不得不接受滿洲貴族作為少數統治集團,由此產生種種不公導致的不滿,作為革命的動力。

當辛亥革命成功在即的時候,革命黨人也意識到了,經過清朝將近300年統治的融合,在許多漢族人的心中滿族雖然是一個少數民族統治集團,但是已經徹底的與中華民族融為一體,是我們民族的一份子,如果還堅持要把他們驅逐出去,這無疑等於是要分裂中國。

至於蒙古族的融合時間,也與滿族跟漢族的融合時間相差無幾,當然了,蒙古族和滿族之間的融合恐怕要比蒙古族與漢族之間的融合程度更深,這主要還是來自於清朝在起家的時候,首先征服了蒙古,清朝皇帝一直是兼任法定的蒙古大汗。當然滿清貴族出於鞏固少數集團和擴大自己統治基礎的考慮,刻意與蒙古族尤其是內蒙古部分加強融合,而試圖將蒙古族與漢族進行隔離。這種隔離政策對於外蒙古來說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對於漠南蒙古,原本已經與漢族交融比較深的部分來說效果並非特別顯著。不過,卻從此埋下了外蒙古最後在沙俄的策動之下分裂出去的禍根。

藏族則是蒙元對藏族進行征服之後,正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而後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都繼承了這一點,因此把藏族看作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是有充分依據的,畢竟他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已經七八百年之久。

至於這個回,就不是像其他答友所說的那樣,他們專門針對新疆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吉爾吉斯塔吉克族等,並不包括今天的回族。這個名稱的起源是來自於古代對伊斯蘭教的稱呼“回教”。

當然,今天的回族來自於當時蒙元時期引入的色目人與漢民族結合的後代,不過在明清兩代當時他們一直被認為是漢人的一部分。

所以今天如果我們去翻清代的典籍提到新疆的部分就會發現,有兩個稱呼“纏回”和“漢回”。前者是專指上面說到的新疆許多普遍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後者則是指現在回族的祖先。

民國時期曾經有人拿了一本所謂中國回回民族發展史去找白崇禧題字,白崇禧立馬當然的拒絕並且指出“中國沒有一個什麼回回民族,我們這些人都是信仰回教的漢民”。

也正是這樣的一種觀念,民國的歷屆政府,包括國民黨政府,他們在民族劃分上採取了宜粗不宜細的態度,原本就是與滿族關係親密的東北少數民族,鄂倫春,鄂溫克和錫伯等,因為語言文字與風俗都都跟滿族無非常接近,乾脆就被認為是滿族的分支。同樣,對於中國內地和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他們也被認為是漢族的分支,畢竟在數百年來,他們一直是跟漢族生活在一起,從社會制度上接受了漢族的這一套。

如果真的這麼說起來,實際上也不是沒道理。滿族和當時被化作滿族分支的這些少數民族,甚至還有蒙古族的最初起源實際上都是一樣的,他們的語言都是烏拉爾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的不同分支。只不過蒙古族和滿族之間文化發展的差異比較大,可是儘管如此在范文程創造新的滿族文字時候,使用蒙古語字母去拼寫滿語基本上沒有問題。他們之間的親緣關係由此可見一斑。

今天的回族,實際上是在50年代初,我們效仿蘇聯的民族理論,開始進行民族區分的時候,根據他們的宗教信仰單獨從漢族中間劃出來的。

雖然雲南和廣西這些地區還有很多少數民族是一些跨境民族,比如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但是民國的統治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粗疏性,他們完全是作為漢族的一部分被統治了幾百年,當然也就不會對他們進行認真劃分。


千里巖


大家都知道,我國現在有56個民族,就像歌中唱到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

但是,你知道在民國時期有多少個民族,又是怎樣劃分的嗎?

其實,56個民族原先就存在的,只是民國時期,只將其籠統的分為漢、滿、蒙、回、藏,一共五族。

並以此制定了”五族共和”的政治綱領,以此確定了北洋政府的國旗是五色旗。具體原因,後面會提到。

五族的來歷

清末光緒時期,有一批滿族的留學生,提出了”漢滿人民平等,統合滿、漢、蒙、回、藏為一大國民”。

從此,便有了五族一說,而且,孫中山也採用了此說法,在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提出了”五族共和”。

但是也有人反對。比如申悅廬曾在《中華民族特性論》中說,”蓋就中華民族而言,實有漢、滿、蒙、回、藏、苗六族”,他明確反對”五族”之論。

還有民國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在《中國民族史》中,把中國人分為十二個民族,比五族、六族更多。

雖然有分歧,但是”五族共和”已得到了當時人們的認可,已經按照”五族”制定了綱領,制定了五色旗。所以,就沿用了”五族”這個說法。

五族的出處

先來了解一段清朝的歷史: 當時的清朝,把領土這塊大餅分了三塊兒——漢地十八省、滿洲、蕃部,而蕃部又分為蒙古、回部、西藏。

扳著指頭好好數一數,是不是五個民族?這就是”五族”的出處。

”漢”,盡人皆知,五個民族裡漢族人口最多,分的餅也最大。世居在漢地十八省,像偏遠的雲南、廣西也屬於漢地。

那裡的少數民族也被當成了漢族的分支,連壯族也包括在內了,這個多數人不知道,也想不到。

這漢地十八省聽著就大,具體是指哪些呢。

順便囉嗦一下: 直隸、山西、陝西、甘肅、河南、山東、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相信你能說出個大概來。

”滿”,是清朝的統治族群,人口僅次於漢族,興起於東北一代,就是我們所說的滿洲。”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strong><strong>

”回”,指的是回部地區伊斯蘭教的多個民族的統稱。包括現在的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斯坦族等,有”大分散、小聚居”的分佈特點。有的百姓習慣稱之為”回回”。

”蒙”,就是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了,以畜牧為生計。

”藏”,是當時生活在西藏地區的人群。

民國時期,由於內有軍閥混戰,外有敵國侵犯,處在亂世當中,哪有心思與功夫仔細研究、劃分呢,所以就那麼簡單、大概地分了五族。

五族只是佔多數,並不代表沒有其他民族的存在。好比我的老家,村子裡的主姓是:閆、王、劉、郭,但也並非只有這四個姓。

其他的趙、段、索、申等,只是佔比少,如果說只有四個姓氏,那就錯了。

現在,我們說有56個民族,還是建國後國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識別和劃分,除了少數忽略不計在內的,現在還有56個民族呢。

可見我們的祖國,是多麼的幅員廣闊、人口眾多。

之所以在民國時期,只籠統地劃分為五個民族——漢、滿、蒙、回、藏,就是因為當時的清朝政府內憂外患。

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心情細化這件事,而且五族共和也得到了當時人們的認可,並採用。

直到建國後,才有了56個民族的具體劃分結果。

這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匯成一句話,就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有書博物館


民族問題一直都是重中之重,蘇聯解體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民族問題。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就開始提倡五族共和,也一直強調五族和平和諧相處,當時還製作了五色國旗:漢族(紅)、滿族(黃)、蒙古族(藍)、回族(白)、藏族(黑)。


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憲運動的“五族大同”,當時的清朝末期,很多人意識到民族問題,尤其是滿漢,於是開始主張各個民族混成一體,同時建議清廷放棄以滿族為主體,實行“五族大同”。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第一次提出五族共和,他認為國家的根本在於人民,漢滿蒙回藏既然是在一個國家就應該視為同一種人,因為當時中華民國繼承了清朝的全部遺產,當時中華民國領土分為22個省,並且明確表示各個地區和民族不能再建帝政,不允許再有藩屬名稱。各大民族應該內政統一,民國也不設專部,所有其他民族自己各省份一律平等,當時孫中山能有這樣的想法確實是不多見的。


孫中山剛開始實行的時候,還是有難度,因為中國一直以來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得習俗和自己得意識,如果將各個民族的民族意識統一起來,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孫中山當時提倡大中華思想,大中華思想的政治核心其實就是五族共和,孫中山強調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有人誤解同盟會的綱領“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其實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雖然是指推翻滿清貴族統治,但是並不針對每一個滿人,孫中山的民族思想在當時是進步的,並不是狹隘的、反動的民族思想,後期孫中山自己也淨化自己驅滿排滿的情緒,最後才上升到民族政治平等的思想。


當時的中華民國紛爭不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民族問題,孫中山認為民族不平等的問題解決之後,政治不平等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時常強調五大民族同心協力,共同發展國家,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文明大國,這是五大民族的共同責任。

處理民族問題中國一直在進步,先是民族不平等,再到“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接著又是“五族共和”,到現在的56個民族是一家,甚至少數民族享有的政策已經遠大於漢族,這也是一種進步,有人說身份證上更應該強調中國,將民族劃掉,還取消少數民族的優待政策,其實這樣不可行,中國之所以是文明古國、文化博大精深,更多的是來源於各個民族,如果逐漸同化,失去了該有的傳統文化,豈不是沒有多樣化,歷史上之所以民族問題爭鬥多,那是因為統治者將自己所在的種族列為優等種族,將其他民族人視為下等人。


至於中華民國有多少個民族,政府承認的只有漢滿蒙回藏五個,但是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出版 《我國少數民族概況研究》作為參考資料,分五個不同語系,有64個民族。如下圖


羽評郡主


辛亥革命開始之前和剛開始的那一段時期,革命黨人起事利用的是漢人的“排滿”心理,喊出的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

隨著各地宣佈獨立,革命形勢看好,革命者們很快就意識到了錯誤,原先的口號不僅將導致法理失統,還會引發更激烈的南北對立,革命成功遙遙無期,內戰將導致鮮血遍地,更有致清朝疆土陷入分裂的極大可能性。

在這個關鍵時刻,革命黨人提出了新口號“五族共和”,指的就是漢、滿、蒙、回、藏這五族,並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和“大中華”的思想。

這種“五族共和”實非革命黨人的原創,在清末立憲運動時的口號就是“五族大同”,臨時政府的這個口號是承襲而來,除了變君憲為共和,意涵並沒有任何改變。

需要指出的是漢、滿、蒙、回、藏這五族並非現代的精準概念,而是一個更加寬泛的範疇。

漢族,除了現代意識上的漢族,還加上了苗族,這裡的苗族的定義,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苗族,而是泛指的現在南方各少數民族的統稱,因為“苗族”世代與漢族雜處交融,漢化時間較久,所以都被概括在“漢族”的名義下。

滿族,除了現在的滿族,還包括現在的錫伯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等東北的少數民族,還在清代,他們這些少數民族就曾都被歸為滿八旗。

蒙古族,與現代的蒙古族變化不大。

回族,除了現代意義上的回族,還包括新疆甘肅一帶所有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連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也全部包括在內。

藏族,包括現在的門巴族和珞巴族,沒有細分。

孫中山先生在《對外宣言》上首次使用了“ 中華民族”的稱謂,指出不管是漢、滿、蒙、回、藏這五族任何一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主張民族平等,沒有特殊化,全部一視同仁。都是國家的主人翁,也都能獲得國家的參政權。

這種措施比較有效,民國後期的統計數字,漢族的人口比例佔到了99%,奠定了後世中華民族團結和統一的偉大基礎。

現代我們統計出的五十六個民族,其實也有疏漏,比如,臺島的“高山族”因為時代侷限,缺少甄別辦法和統計數字,從而忽略了其內部阿美族、泰雅族、布農族、邵族、卑南族和雅美族等少數民族的劃分,目前已確認的有13個,未確認的還有巴布薩族、巴賽族、洪雅族等至少10個。


歷來現實


1912年2月12日,愛新覺羅·溥儀發佈了退位詔書:

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為什麼只說滿、漢、蒙、回、藏這五個民族呢?因為這個五個民族在當時所佔據的人口比例最多,也就是說這五個民族是主體民族,所以只要這五族同意了共同組建中華民國,那麼中華民國就可以順利組建了。

據說當年袁世凱曾想將朝鮮和尼泊爾納入中華民國版圖,如果這個想法實現了的話,或許就要增加朝鮮族和尼泊爾族了,所謂的“五族共和”也要變成“七族共和”了。

但是,這是否就意味著民國時期只劃分了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呢?顯然不是。

孫中山當年為了起事,喊出了所謂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但是這個政治口號在後來是被放棄了的,因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不止有漢族一個民族,所以他在晚年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即融合中國各族成為一個大中華民族。

後來,為了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統治和管理,國民黨又提出了一個所謂的“邊疆民族”的概念。所謂的“邊疆民族”,也就是區別於漢族、沒有被漢族同化的邊疆地區的民族。

當時,又有學者說,按照孫中山對於民族構成要素的說法,中華民族應該由漢、滿、蒙、回、藏、苗六族構成。由此可見,當時也已經有了苗族的定義。

1935年人類學專家劉鹹在雜誌上發表《國防建設與邊疆民族》,向國民政府建議將“邊疆民族”更具體地劃分為西南、西北和東北三個部分,西南包括苗、蠻、猺、玀玀、西番、正藏族等民族,西北包括額魯特族、土爾扈特族、和碩特族、東干回族(漢回)、布魯特族、薩拉爾回族(纏回)、哈薩克族等民族,東北包括喀爾喀族、布里雅特族、八旗後裔、鄂倫綽族、奇楞族、恰喀拉族、赫哲族等民族。

後來,國民政府為了避免歧視,將所謂的“少數民族”也改稱為“邊疆民族”。

1943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所印發的《邊疆教育概況》,文件中,也涉及到了民族的劃分:

新疆有維吾爾、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等人;察、綏主要是蒙族;寧夏是回民、蒙民;甘肅雖有哈薩克,但主要是指蒙、藏、回人;青海有蒙、藏;四川有夷、羌、番、嘉、戎、苗等族;西康分為康族、夷族兩大部分,還有少量苗族、藏族;雲南有羅羅、苗、慄粟、怒子、古宗、傜、沙人、麼些各族;貴州有苗、仲家、儸儸等族;湖南為土著的苗、傜、蠻夷各族;廣西有苗、傜、侗、僮、伶、儂、伢、佬、黑衣、儸儸等族;廣東有傜族、苗族、黎人;西藏地方主要是藏人。

所以,民國時期雖然已經開始了民族的劃分,但是仍然顯得比較混亂。至於民國時期劃分了多少民族,因為當時戰亂不斷,所以國民政府也沒辦法進行系統地劃分,更不用說數目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國家穩定下來了,才有精力、物力、人力和財力去對民族進行系統的調查,然後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統計工作,最終確定了56個民族,餘下的則為未識別民族。


吾與吾國


民國時期中央政府管理能力有限,加之時局動盪,很難開展全國範圍的民族識別工作,民族數量也模糊不清。當時一些學者從學術角度進行了一些民族研究,比如梁啟超、呂思勉、方國瑜、羅常培、丁文江、馬長壽、岑家梧、芮逸夫、凌純聲、陶雲逵、楊成志、江應樑、李方桂等,他們多是利用西方學界的民族學、人類學、地理學等理論,因而在具體民族問題上也存在很多的爭議。

(五族共和)

民國初年比較盛行的是“五族”觀點——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這一觀點的提出是為了適應反滿革命的需要提出來的,也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但是不久也有人反對,比如申悅廬曾在《中華民族特性論》中說》“蓋就中華民族而言,實有漢滿蒙回藏苗六族”,明確反對“五族”之論。此後隨著現實的發展,以及對歷史的考察,民國人對餘中國境內的民族有了更多的認識,像當時的很多記錄地方歷史情況的“鄉土志”在記錄本土人口狀況時,所識別的民族種類大大增加。

如《樂陵縣鄉土志》就稱:“若茲樂陵,自漢置縣,凡諸儔類,漢族大半。風俗相沿,太古未變。道一風同,不分畛域,爰展譜牒,以志人類:回 蕃 畲 猓 苗 猺 獞 狑 犽 狼 皿 㹟 打牲 貂 黎 土司皆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