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普通话是以前满语吗?有什么根据?

冷史趣文


说普通话是满语的人,要么是说不好普通话,要么是不知满语为何物。普通话是根据北方方言发展而来,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读音的现代汉语,因其普遍通用,便称之为普通话。满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通古斯语族。满文是根据蒙古文发展而来,而蒙古文则是回鹘文。无论是蒙古语还是满语在发音上和汉语都毫无关联。文字的区别那就大了去了,蒙古文和满文就如一条条蜈蚣,满身长满触须,看着让人发毛。这样的语言和文字怎么能和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华夏语言文字相提并论?

八十年代,我在沈阳故宫游览时,就遇到两个高鼻子的洋人指着橱窗的满文问翻译,你能把这些文字读出来吗?翻译告诉他,这是满文,我是汉族,我一个也不认识。然后,老外说,满人不也是中国人吗?这不是中国字?翻译的回答非常给力,她说“满族是中国人,但他们是少数民族,满文是少数民族文字,一般汉人都不学习满文,我没学过,我不认识。”然后老外都满意的笑了。

其实,满清入关统治中国达270年之久,除了改变了汉人的发式和服饰,文化几乎没改变。最后的结果是满人被汉人同化。今天的满族人只是户口本里的两个汉字。他们说话用汉语,书写用汉字。除了一些“满学”研究者外,一般满族人几乎不知满语满文为何物。满族只是一个民族称谓而已,其语言文字早已随历史的长河漂流到浩瀚的史海里不见踪影了。何谈什么普通话为满语呢?

不可否认,在南方的一些方言中,还保留着部分的古汉语成分,从发音上有别于今天的普通话。可是,南方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其语言的复杂性,本身就掺进了不同百越口音的混杂语言,怎么称得上“上古雅言”或“正宗汉语”呢?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古人的语言多为文言文,故称之为古汉语,今人的语言都是白话文,白话文通过规范后的发音,就是普通话。普通话因其好学而普遍通用,因此成为国家官方语言,并代表着汉语面向世界。说普通话是满语的人,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若愚趣谈


别搞笑了,满语和汉语语系不一样,构词法不一样,语法不一样,语音不一样,二者如何能够划等号。

满语和汉语有什么区别?很简单,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拉丁语系一样都属于那种拼音语言,语言通过以字母所组成的文字来表达;汉语则属于一种非常孤独的语言,全世界只有这一种语言属于表意的。

另一方面,满语和阿尔泰语系其他民族得语言一样都属于黏着语,即通过词根上附加的成分来表达不同的含义。举个简单的例子,萨其马这种零食大家都吃过,在东北很常见,这个名称音译自满语sacima,如果按照意义翻译应该翻译成切糕(这个切糕和维吾尔族的切糕没有关系)。因为这个名称源自于saci这个词根,是切割的意思,当然sacima是名词,指的就是这种物品;动词是sacimbi,也就是切割;还有一个词是砍的意思,也就是saciha。这个在汉语里是不会出现的,汉语里切糕就是切糕,切割就是切割,砍就是砍,不会从同一个词根派生出来。

再者,语法也不同。比如说,我爱你这句话,英语是I love you,都是主谓宾的结构。而满语我爱你是Bi simbe buyembi,就是我你爱,主宾谓的结构。所以满语和汉语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语,毕竟普通话说破天还是汉语,不可能是满语。

当然有人会用普通话的英文Mandarine来说普通话是满大人什么的,不过不好意思,这个词早在16世纪就出现了,最开始是葡萄牙人对中国官僚的叫法,后来引申为中国官话的意思,然后到今天也在沿用。

今天的普通话也和满洲人没什么关系,比如说取消入声早在明朝时候就出现了;儿化音最晚可以追述到元朝,最开始是元朝把人名或者地名中的颤音r翻译成儿,比如说帖木儿、把阿突儿,这种翻译法到了明朝也在使用,后来到了清朝翻译成尔。

另外,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都是工具,只要是工具,只能向简单易懂的方向发展。比如说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得语言,其发音当中已经取消了很多语言当中依然存在的颤音、大舌音和小舌音,语法也非常简单,也不说特别复杂,如果说复杂的语法,比如说俄语,其语法就连俄国人有时候都蒙圈。

另一个方面,中国人可能感觉不到,外国人在学汉语的时候,非常容易在多音字以及同一个字在不同得语境表达不同的意思给整蒙圈。比如说牙齿的齿,有时候就是牙齿的意思,有时候就成了年龄的意思;或者说是口这个字,有时候就是嘴的意思,有时候是出入口,有时候又成了开口、打孔的意思。当然外国人在蒙圈之后会吐槽,为什么汉语不能一个词对应一个意思,而中国人往往就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句开掩盖。没记错清朝时候来华并供职于宫廷的传教士虽然同时学汉语满语,但是往往先学会满语,因为满语简单好学;而且清朝在翻译《几何原本》的时候,是先翻译成满文本再翻译成汉文本,原因无他,因为当时传教士没有英汉词典,只能通过满语这个媒介,因为他们对满语的掌握可能好于对汉语的掌握,谁让满语的构词法没有汉语复杂。

言归正传,也许普通话当中引入了一些满语词汇或者是发音,毕竟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作为基础,但是普通话还是汉语。打个比方,现代汉语还引进了不少外国词汇,而且是直接音译,比如说巴士、的士、幽默、贝斯、克隆、沙发等词汇,这难道就能说汉语是英语了吗!显然不能。

所以我很纳闷为何有些人会说什么普通话是满语,实在是可笑。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文化是相互融合的。没有一种文化是纯粹的。比如:英语不是属于英国人的一样。

普通话里有很多满语发音是真的。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学汉语是有口音的。就像外国人学中国话,都有口音。但是,说的时间长了,大家也能听明白。也能接受。比如:社会,派出所,都是从日语里借用尔来的。躲猫猫的猫。压马路的压都是满语。

但是,这又有什么那?中央电视台还是cctv那。播报还说gdp。天天吃kfc,穿体恤。

所以说,没有一种文化是纯粹的,文化都是相互融合的。

再说了,中国的汉字是出自殷商,殷商的起源就是东胡的一周。说中国有5000年文明。但是,东北红山文化,有8000年。中国最早龙的图腾就是红山文化。所以说,谁的文化,影响了谁,你怎么说?就是相互影响。没有主次。

不要搞汉族沙文主义。

中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相互尊重吧。


祁特理阿克顿


这个可以说肯定不是,满语作为少数民族语言依旧存在,语系和汉语有本质的区别,这个没啥好说的。一些狭隘的区域主义的人,编造很多故事来搞事情!

反驳一下搞事情人的几大观点!

汉语尤其东北话和北京话夹杂大量满语,而粤语保留着很多古音,和日本和韩国很多音调发音相同。

这个就很有意思,不得不承认,满蒙时代留下了许多词汇,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希望各位去看看蒙古大草原,听听蒙古人说蒙语,完全是两回事!满语也是如此,不过满语确实难找了,很多满族身份证根本就不会满语!当然东北话里还夹杂着不少朝鲜族语发音的词汇,这件事很正常,容易和简单的词汇,两边人都比较容易接受,这样就融入汉语里了。汉语里还有咖啡这个词,来自英语,请问汉语是不是英国化了。

如果换一种说法(比较无赖,权当闹着玩),粤语中保留大量日韩词汇,岂不是那啥余那啥么!

北方汉语是满蒙胡化教育的结果,北方人说的是胡语!

这句话是最难听的话,谁说的绝对生怼回去。

第一元朝对中国统治不足百年,且百年间不鼓励农耕,不重科举,更不谈教育,如何来教一群没基础的奴隶蒙语!

第二清朝,多是汉臣,满将,自康熙以后,多注重中国汉文化,满人习文也多是汉语,满族第一才子纳兰性德,诗词文章自是出众!皆为汉语!

说了这些,最重要的不过是教育,清朝虽说讲满汉一家,但是旗人不会去教百姓满语,文人科举,依旧是以汉语为主,满语根本无法取士。清朝根本就不会抓教育。

还有一次外族入侵,就是日本侵略了,中国最先丢的是台湾,且日本人曾经推行了奴化教育,教小孩日文,中国沦陷区都有过奴化教育。看一下台湾汉语也没有日语化。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这件事,只是将中原文化,向南迁移,有河南迁向江浙等地区。人口迁移,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整体搬迁过去就可以,首先是要偷偷的走,古时户籍制度十分严苛,如果不是战乱,农民想走出一个县城都是十分困难的。从河南到江浙,三条路,从秦岭穿山而过,能走过去的恐怕十之二三。过淮河,自然无法上大船。第三从大海。所以就算南渡,也不会走的太远。且南宋时,将文武放在船上,躲避金兀术的搜山检海,衣冠南渡大概指的就是这些人,这些人多数留在了杭州!

古诗词以粤语读出来好听

古诗有平仄对仗,词有固定的曲牌和顺序,简单的说,词就是歌词,过去谱曲的人不多,用曲子填词来唱。这些论好听,哪里也不如苏州评弹最符合意境了!


东北神哥李打油


看了很多评论真是无语了,为什么会有普通话,因为方言众多,文字大家都一样,这多亏了秦始皇他老人家,否则中国必跟欧洲一样分裂了,话说回来皇帝可不会所有地方的方言,那怎么办呢,就有了官话,官话是什么就是皇帝说的说的方言,也就是说首都是哪里,官话就是哪里的方言,好了,为什么现在的官话也就是普通话为什么以北方话为主呢!这还要从北京从金开始百年的首都史了,经过了大一统的元明清三朝都立都北京,所以官话以皇帝最熟悉的方言为官话了,当然语言是在演变的,北方语言里融入了很多北方民族的语言,南方语言里也融入了很多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呢,现代了汉语里更是融入了很多外来语言,所以语言就是为了方便沟通交流,汉字的统一才是中华民族的根基,统一的根基,这多亏了秦始皇汉高祖等伟人


石頭剪子佈61086586


说普通话和满语有关系的人不是居心叵测就是不学无术!即便在普通话最标准的地区,人们也根本听不懂半句满语!更看不懂满文!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无论字形、发音,句式和普通话有天壤之别,汉人听满语简直就是听外语。另外,沙雕们不要再纠结翘舌音儿化音了!古汉语的典型特征就是大量翘舌音,也就是平舌音翘舌音共存、并且两者区分非常精准的发音!整个东亚地区只有华北大平原地区大量存在翘舌音,华北平原周围的满语蒙古语朝鲜语(阿尔泰语系)、晋语、西南官话、日语、杂南方言(闽粤吴赣湘客等等)都没有翘舌音(或者极少)。翘舌音是古汉语区别于东亚地区其它方言(语言)的最大特点。科学实验也证明,翘舌音在向远处传播发展时很容易变成平舌音,但是平舌音变不成翘舌音。最近的例子就是台湾国语,49年国军退台湾后到现在仅仅几十年翘舌音几乎就消失殆尽,现在台湾国语满嘴平舌音,以前邓丽君刘文正那平翘精准,字正腔圆的老国语再也听不到了!真担心以后台独分子会恬不知耻地叫嚣:古汉语没有翘舌音啊!因为我们就是大陆迁移过来的!


老较瘦55


北京内城满人讲的话,就是现在的普通话。

民国以后,满人被赶出北京。解放后普通话语音采集小组专门跑到河北承德滦平县才找到了当年最正宗的胡杂满语北京内城话。


种田狂魔


普通话中夹杂着满语不可否认,汉语古代没er,ha等音,古汉语是八音,现在是四音!泽Zhei国guⅰ河huo……😄😄德deⅰ


草间有虫


下(ha)变成(xia),鞋(hai)变成(xie),没(mo)变成(mei)……这些er化外来音都是满语遗留!

看来里面很多人都对母语发音很无知


莪就不懂了


普通话是河北话,这种常识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