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正式员工和合同工在待遇上的差别为什么那么大?

tendernesss


国企的正式工和临时合同工在工资待遇上的确有很大区别,你想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吗?我负责任的告诉你,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原始学历问题,人家正式职工入职的时候,学历基本都是211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学历,那些临时工入职的时候,基本都是专科学历,这起点能比吗?我就不相信哪位临时工能勇敢地站出来,说他的原始学历是211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

而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抱怨临时工的收入差距太大,而这些人他们都不想想,在他们青春年华的时候,人家选择寒窗苦读,而他们选择泡网、玩游戏和各种交男女朋友,导致了他们的今天。

为什么我们国家会有临时工这种制度,主要原因还不是国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让这些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才引起这种现象发生,否则大型国有企业都招本科毕业生,这些临时工们估计就得去其它工作岗位了。

如果哪一天,实现了同岗同酬,到时伤害的却是这些高学历入职的人,学历高、工龄却短……

所以,切勿怨天尤人,凡事必有因果关系!


取证教育


在国企呆过,从合同工后面通过考试变成了正式员工,对其中的差距深有体会。

我以前在的那个国企,正式工就是和省公司签合同的,合同工一般是指和劳务派遣公司签合同的。

  • 工资待遇福利当然不用说,每个月工资在同岗同职级的情况下,合同工可能就2000左右,正式工就比合同工高出快1000元。曾经某次和两个正式工同事在一起吃饭,其中一个问另一个,说了句这个月怎么卡上多发了几千,不懂是什么钱,我在旁边只能默默流眼泪啊,合同工除了工资,从来没有这些东西。到了年终,发奖金的时候,年底绩效优秀的我拿的钱比绩效良好的正式工少了差不多一万,更是无力吐槽。后面转为正式工了,发现正式工还有企业年金等一些隐性的福利。

  • 工作稳定性也是有差别的,合同工完全没有归属感,和我一起入职的,到我转正之时,只留下了四分之一左右,大部分是受不了这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找到出路就赶紧走了。还看到一个合同工同事,年底还被评了个荣誉,第二年就不知什么原因被公司辞退了,这是在正式工身上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呢?

  • 待遇上,我所在的那个企业,后面据我了解,主要原因还是国企的薪酬体系。国企是有一个总的工资额度的,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在全省的业绩排名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总的额度就那么多,分的人多了,每个人分到手的就少了,因此谁都不想太多人进来。而随着业务的发展,摊子越铺越大,活要有人去做,而总的工资额度并没有提升多少,因此就只能从其它支出的费用里面拿出来一些,招一些劳务派遣的员工,当然给这些人的钱也就不可能太多。

  • 稳定性上,正式工是否聘用的决定权是在省公司的,虽然现在国企没有了编制这一说法,都是签合同的,但正式工默认在没有违法乱纪的情况下,是不会被开除的,毕竟要一层层上报,开除一个正式工,比招一个可能还麻烦。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有疑问欢迎下方留言或私信交流。

流雷电


题主中的“正式工和合同工”的概念不准确,应该是合同制员工与劳务派遣工及业务外包工的差别。正式工这个称谓是以前的叫法,现在都叫合同制员工。但是“正式工”的这个群体还是存在的,只是“合同工”不清楚罢了,也不太关心了。主要的区别是合同工与劳务工、外包工的差别。

一是正式工与原正式工的概念。你们听说过“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这个劳资语言吧。原正式工是指二十年前国家统招统分的国企职工。比如,二十年前的,中专以上毕业就是国家干部身份,技校毕业或者招工进来的是国家工人。那个时候实行低工资高福利,比如,分配福利房等等。后来取消福利之后,实行新劳动法后,都改为合同制员工,十年以上都是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但在企业内部的劳资语言里,对以前的国家干部国家工人那类老人,还叫“原正式工”,在退休、养老、住房公积金等方面还有一些特殊政策。

二是合同工与劳务工的概念。合同工,就是你与这家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就是这家企业的合同制员工。劳务工,就是你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但被这家劳务派遣工资派到这家企业工作的人,就叫劳务派遣制员工,你没有与这家企业签劳动合同,你是劳务派遣公司的合同制员工,但不是这家企业的合同制员工。也就是说,你是劳务公司的人,你只是被劳务公司派到这家国企来工作的“劳务人员”,与国企没有人事关系。

合同制员工与劳务工所谓的同工同酬,一般很难实现。国企为何要用合同工和劳务工?这是因为国企有工资总额和定员定编限制,不可能招这么多人,工资总额也不够啊。所以,国企委托劳务公司给他招劳务工来补充人力。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人工成本和管理责任。你想想,劳务工的工资与合同工一样,他们招劳务工干嘛?目的就是省钱,劳务工的待遇肯定比合同工差。

三是劳务工与外包工的概念。2016年,国家发现劳务工与合同工待遇差距大,不能同工同酬,就要求国企减少劳务工,要求比例不能超过10%,且只能安排在三性岗位上工作,就是保安保洁司机食堂等低薪岗位,就是让他们干最脏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资。合同制工一般是指在核心岗位和管理岗位上的员工,通过校园招聘和少量社会招聘而来。

那么,国企大量使用的劳务工怎么办?国企就把劳务工辞退,重新与外包公司签合同,把劳务工转变为外包工。什么是外包工呢?外包工在国企就不能算是一个劳务,而是一项业务。举例:国企大楼保洁10个人,一年人工和材料费100万。好,国企把保洁项目作为一个业务项目,估价100万,外包给一家外包公司。反正,我只给外包公司100万元,外包公司把保洁任务完成就行了。国企与保洁员,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职场火锅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国企的员工,一般都是有编制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式工。所谓的编制,简单来说就是登记注册人员,享受国家财政,工资由国家财政发放,此外,事业单位,教师,公务员都是此类有编制的。作为国企的正式工,福利待遇一般都不错,保险,公积金都较高。逢年过节发的福利也很多。平时一些补助,如误餐补贴,交通费也有。

作为合同工,是没有编制的,是企业用人单位根据自身需要对社会进行招聘。工资是根据协商签订的协议,合同工享受不到财政政策,工资由用人单位直接发放,福利待遇就更不能和正式工比了。

所以在国企内部经常会出现正式工与合同工干的活一样,但却同工不同酬。这其实就是编制这个问题造成的。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另外还有劳务派遣工,临时工这样的工作性质。编制就是他们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不一样的思考


看了一些答主的回答,正好我在另外一个讨论编制问题的问题里谈到过正式工和合同工的区别,这里就还是以我们中石油为例说说这里面的区别吧。

我们中石油,只有正式工和外聘工的区别,没有很多不了解国企的人们说的全部是合同工的情况。至少现在是这样!

正式工签订合同后是要进入企业erp系统的,享受企业的薪资和一切福利待遇,当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福利就不多说了,大家都了解的,中石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义务就很多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遵守企业的规定。大家都知道,中石油这样的老牌特大型国企,条条框框非常的多,不光中央的规定,连企业文化都叫你背。这是一个方面,企业安排你的工作,你没有拒绝的权利,你想想我们中石油大部分是野外单位,有的人长期出差,真的是枕风宿雪多年,与虎谋早餐。这个虎,也许是真的豺狼虎豹,也许是不理解我们的乡民,也许还有战乱国家的绑匪乱兵。所以说中石油的正式工不是那么好当的。我们国内生产这一块,很多大城市的小孩,才18、9岁就被分配到荒山野岭的穷乡僻壤。当然现在随着国家发展,条件好点了,我零几年的时候到川北的山区一个井站检查,那里就一个员工值守,成都市区的人,一个人干了十九年,老婆也是娶的当地农村的,孩子老婆和他自己都穿的工衣,都在场站上动操作,我看他们的样子都不好意思开罚单。试问那些整天拿中石油员工说事的人,你们愿意从大城市到鸟不生蛋的地方生活十九年吗?

当然,中石油内部有很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管理问题,领导们欲望很多,没有节制,这些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我想表达的是,合同工如果真有本事,中石油是可以转为正式工的,前提是你愿意承担正式工的工作量和工作环境,这些有很多的例子!


猪场刀客


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有些问题,比如现在国企里面是没有正式员工这一说法的了,因为所谓的正式员工,也就是全日制合同员工,当然一般国企里面很多全日制合同员工一般签了五年合同到期以后,签订的就是无固定期限合同,也就相当于是一直干到退休,所以给很多的感觉好像国企里面还是有正式员工,但其实还是合同制。

那么这个问题里面的合同工,我想可能是想说的是劳务派遣员工吧,对于劳务派遣员工,九品职麻官以前回答过很多类似的问题,就是虽然国家规定劳务派遣员工和全日制合同员工要同工同酬,但同时,因为劳务派遣相关规定劳务派遣员工只能从事一些辅助性和临时性工作,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同工同酬这一点是难的。

当然,相比于以往来说,我觉得近几年由于相关劳动法规的完善以及一些用人单位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于劳务派遣人员的待遇也在逐年提高,相信这种情况会慢慢有所改善的。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更多职场精彩话题,点击关注职场问答达人九品职麻官,大家一起来聊聊职场上班那些事儿。


九品职麻官


小编曾经在国企工作,属于国企的正式职工,是校招进去的。也看到了国企存在这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解。下面小编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国企也是一个企业,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国企虽然说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一样以盈利为目的。如果国企总是亏损,一样不受待见,会倒闭的。既然以盈利为目的,就会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这样使用更多的合同工比更多的正式工会更节约成本。如果是周期性行业,项目结束,就不用照顾合同工,而正式工还需要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这样使用更多的临时工更符合公司利益。

再者,国企很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工作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像建筑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可能招很多的正式工去做一般人都能做的工作的,因为当行业快速发展时,当然可以养活这些人,但是当行业处于衰落时,这么多的正式工就会成为一个负担。国企又不能随便开除人,养这么多人又养不起,企业就会举步维艰。

那么既然不能全部招成正式工,为什么不能让合同工的工资和正式工差不多呢?

一个原因,企业有自己的公司制度,正式人员必须按照公司的制度发放工资。一级一级的,领导拿多少,下面员工拿多少,都是规定死了的。而对于合同工,是由正式员工来管理的,。首先基于正式员工的心理,它也不能超过正式员工,其次,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也会压低合同工工资,而正式员工确是公司规定的工资,没法压低,再者,通常正式员工的数量远低于合同工,要是让合同工工资都和正式员工一样,依靠国企的效率估计很难获得净利润。

最终,我想说的是,国企也好,私企也罢都是以盈利为目的,都是靠剥削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得收益。至于每个人价值的多少,也很难由个体来决定。如果你想更好的体现你的价值,你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被需要的人,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人,那样不论你是正式员工或者合同员工,你能挣到的钱都会令你满意的。如果不满意,你还可以跳槽,毕竟有技术在手,在哪都能立足。





江浸月茫茫


国企也分三六九等!正式员工来源一般都是通过每年的应届毕业生和一些社会招聘,合同工则是通过一些劳务公司,项目外聘,两者的待遇也是有差别的,合同工一般五险,很少有一金(有也是很少),逢年过节的福利待遇有的单位是发放,有的不发。工资基数也是不一样,正式员工的工资要高一些(有一些单位工资很少,奖金高),合同工的工资低一些(并且上涨额很小)。并且单位奖金,年终奖,等等也是要比正式工少一些的(许多单位合同工没有年终奖和奖金只有工资)


放纵不羁爱自由的小纯


现在的国企似乎已经不是正式员工和合同工的区别了,而是全都是合同工,只是这合同跟谁签的是关键。

我在国企单位工作,很走运的是在毕业那年单位来招人,我应聘成功,跟单位签的合同,我拿的工资奖金跟以前进单位的老职工(其实她们也都是签的合同,不过是签的终生合同就相当于正式工说法)都是一样的,但是我签的合同就是几年一签。按道理说也就是合同工,但是我们是跟单位直接签的,正常情况下合同是会一直签下去,签到一定期限就签终生合同了。

还有一些人他们就不一样,他们也在同一单位上班但是待遇不同,因为他们签的合同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工资待遇也不是由单位直接发放给个人,而是由单位发给劳务派遣公司再发放到个人。

这些只是我自己了解到的,有不对的请指出。


蒙着眼睛装瞎


国企员工分为正式工和合同工两种;

1.正式工是经过考试删选,校招进入公司的,当然还有部分关系户,工资相差不大,但是待遇以及福利相差很大;

2.合同工为什么和正式工相差太大呢?是因为中间有个第三方公司,很多类似于三方派遣公司一样,签合同并不是和国企单位之间签订,所以待遇相差大也属于正常现象。

3.另外,对于国家而言,好多国有都是国家在养,所以以这样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以及相关的人力成本。

4.因为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离职率较高,合同制的改革相对来说可以降低相应的离职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