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50多公里寻找莒县历史上的“老牛头”,找到后大失所望


10天时间跑遍莒县20多个乡镇的山河水渠,行程3000多公里,拍摄了100多个点4200多幅照片,圆满地完成了人文与古建筑拍摄任务。

拍摄人文与古建筑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不仅仅是对准指定的景物按一个快门而已,而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寻找与探索的过程,同时还要有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勇气。

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按时完成拍摄计划,每天要平均完成2个乡镇的拍摄点,因为莒县古建筑历史悠久,是一个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县,历史遗迹和古建筑遍布全县20多个乡镇。

这次拍摄的古建筑主要包括古城遗迹、寺庙、祠堂、民居、墓葬、牌坊、老宅、石井、灌渠、扬水站等,有些由于年代久远,历史遗迹荡然无存,只能采访、问询附近年龄较大的老人。

每天早晨7点从日照出发,经过1个半到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拍摄点,根据资料上所叙述的方位,与司机一起爬山涉水、走村串户,查找、核对拍摄目标。

有时我们走到一个村里,好长时间看不到一个人,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年龄大的,问话他又听不清,只好到下一个点再问,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问到一个知道大体方位的人。

由于资料上的名称与当地的叫法不同,有时也增加了寻找的难度。在一次寻找韩家村甬道这个拍摄点时,由于这个甬道比较小,长宽3米见方,高不到1米,在一个河道的树林里,很难被发现。

由于河道沿路窄,车开不进去,我们只好步行2、3公里走到拍摄点,到达拍摄点附近却又看不见,由于地处偏僻河道,终于盼来了一位过路人,亲自带领我找到了那个地方。

为了拍摄一个景点往往跑五、六十公里,问询十几个人,多数回答不知道或没听说过。在拍摄老牛头扬水站这个点时,文字资料只有几十个字,无乡镇村落,导航地图上也查不到。

据介绍,这个老牛头扬水站以青峰岭水库为水源,1978年5月建成,设计灌溉面积6000亩,配水泵4台,扬程2级54米,我们猜想,这可能是个不小的扬水站。

为此,我们围绕青峰岭水库走了两个乡镇十几个村庄,询问了十几位上了年纪的人,查找了5处地点皆因不对,有的线路我们来回走了6趟,坑坑洼洼的土路路面,还有的是断头路,颠簸得厉害。

我们没有放弃,沿着青峰岭水库边继续前行了5公里,终于找到了这个位于莫庄北岭的老牛头扬水站地点。

好不容易一下午跑了50多公里,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让我们大失所望,哪里还有什么扬水站,是在遗址上搭建的一个像看瓜的棚子。

司机告诉我,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老牛头呢,看导航上的地图像个老牛头,还有牛角,我们猜想当时的设计者可能是根据地形而起的名字,这可能是当初的名字,而今扬水站早已拆除,仅能看到地基上的几块石头。

在我们采访的十多天时间里,所到之处的人们非常热情。不管我们在村庄、荒岭、河道,人们热心地给我们介绍所要去的地方,有的主动给我们带路,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但从心里感谢他们,没有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我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完成拍摄任务。

图说古往今来,影摄历史印迹,分享旅行见闻;中摄影像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抄袭必究。#青云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