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应该怎么报考,一定要经过大学推荐吗?

醉梦最清晨


幺幺君三年公考经历告诉你,选调生是完全可以自主报考的,但是幺幺君也听说过一些大学内部限制报考,甚至只有班委可以报考选调生,幺幺君也借这个机会,帮你分析一下选调生报考条件。



一、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官方的选调生报考条件。先以最新的2019年山东选调生报考条件为例,2019年应届毕业生,大学本科生25周岁以下,学生干部中的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其他要求和公务员报考一样。山东人多,地方也属于相对发达地区,门槛也相对高,只要是应届毕业生党员就可以自己报考。再以相对落后的内蒙古2018年选调生报考条件为例,2018年7月31日前毕业,国家计划内统招并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及相应学位; 年满18周岁;其中,大学本科生25周岁以下,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入党时间截止到2018年3月26日。非中共党员的,须在校期间被评为院(系)级以上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称号或者获得国家奖学金、省部级奖学金、校级二等以上奖学金等表彰奖励。内蒙古为西北相对欠发达地区,报考条件就相对宽松,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自主报考。

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学校推荐或者学校故意卡的现象。幺幺君根据上文内蒙古的报考条件推测,可能一些欠发达地区,选调生报考条件比较宽松,涉及到一些非党员考生必须要有一些学校荣誉才能报考,一些学校完全有可能搞校内学生干部腐败,把这些荣誉给那些和老师关系好的人,名为推荐,实为变相的限制了其他同学。

三、如果您想报考选调生,一定要主动找当地的选调生历年报考简章进行研究,不要听学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乱说,如果是党员,或者符合其他报考条件,大胆报考,这是你的权力。

公考幺幺君提醒您,成公道路千万条,勤勉奋斗第一条,复习不努力,后悔两行泪! 希望幺幺君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添加幺幺君个人微号“gk13024476020”并且关注头条号“公考11君”,第一时间获得公考笔试面试资料(包括幺幺君自己整理的常识专项资料)和笔试面试经验。


公考11君



作为曾经的选调生管理工作者,很高兴为你解答。

选调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在校应届毕业生须经学校预选推荐。

一、选调生,越来越受到广大毕业生的热切关注及家长的高度青睐!因为:

(一)选调生,不经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既可以成为国家公务员,这是绝无仅有的广大毕业生及往届毕业生成为国家公务员的特殊渠道。

(二)选调生,是作为领导干部、乡镇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国家公务员来培养的后备干部。

(三)选调生,是当今就业难、难于上青天的情况下,广大应届毕业生及往届毕业生一个特殊的就业渠道。


二、选调生,可以说是准国家公务员,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后备干部队伍成员。

选调生,是党和国家每年从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应届、往届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毕业生,作为领导干部、后备干部、乡镇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国家公务员培养的一个方式。

选调生,是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备干部力量。

选调生,基层工作培养锻炼工作期满,可以不经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直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三、选调生选拔考试录用的流程。

(一)选调生报名的条件:

1.应届毕业生。

1)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

2)中国共产党党员。(含预备党员)

3)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2.往届毕业生。

近些年,选调生招录对象扩大至大学以上学历往届毕业生基层工作期满人员,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



(二)选调生选拔录用工作,一般由省级党委组织部门组织实施。

1.报名预选。

1)应届毕业生。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学校预选推荐,必备的程序。

2)往届毕业生。

基层工作期满的往届毕业生报考,由基层工作所在地党组织预选推荐。

2.选拔录用,选调生选拔录用工作,以前采用的是,省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察录取。

现在,选调生选拔录用工作,为增加公平、公正度、社会透明度,多采用的是,省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录取。


3.考试内容,基本上同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有的地区+其他内容。

(三)培养锻炼,选调生录取后,由省级党委组织部门分配到各市地,再由各市地党委组织部门安排到基层工作培养煅炼,支工、支农、支教、支医等,可以担任基层领导干部。

(四)工作安置,三年基层工作培养锻炼期满,经考核合格者,不经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直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不受编制限制,分配党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工作部门工作。

选调生基层工作培养锻炼期满,多数已进入科级领导干部行列,甚至成为更高级别领导干部。



z山海


2019年选调生招录公告多省份已经发布,选调生报考不一定是要经过大学推荐的,可以自行登录报名网站进行报名。各省的报名网址可查看各省的招录公告。


昆明中公教育


可以自己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