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调剂名额是怎样产生的?

123127737074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发布后,不少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排名和18年的复试线,无奈的将自己定义在调剂,但是之前没有接触过调剂,搞不清楚"自己的分数可以去哪里?"、"哪个学校有调剂名额?"、"调剂是否可以换专业?",和高考志愿填报的征集志愿不同,考研调剂无法做到按分排序,更多的是先来先得。

考研的录取相对特殊,扎堆报考985高校的考生极多,在自主划线后,参加复试的考生中依然有不少人未能录取,进入调剂系列。算上之前过国家线而未进入复试的,这部分考生要是本科再是名校,就是最佳优质生源,即"双985"。不少人报考普通院校,参加复试时就怕遇到这些"双985"的考生抢指标,导致自己未能录取。

其实,在了解调剂的指标来源之后,就不会过于担心这个问题呢。

大家在选择调剂时,往往都会选择B区非省会城市的高校,因为他们的生源不佳,考生过线人数不足,无法满足招生录取的人数。如大学某专业今年专硕招生20人、学硕招生20人,在接受了10个学硕的推免生收,还有30个名额。可是,仅仅有30个学生报考,过线的仅有20人,这里就会有10个的缺额,也就是常说的调剂指标。

不少人也会说,我看985高校也有发布调剂公告的,他们也报不满吗?是的,985大学不是每个专业都国内排名前列的,甚至学科不如某些211高校的王牌,部分专业有缺额接受调剂常见的,同时学校也会优先校内相似专业调剂,因此每年"双985"生源调剂进985高校的人不多。

另外,不少学校报考的生源不错,但是同样有调剂公告,是因为学校有部分招生机动指标,校内的王牌学院每年都会去申请新增一些指标用来调剂,不信你看下学校招生简章中算上推免20个指标,最终录取的公式中也许就有22、23个。

相对来说,普通院校调剂的一志愿生源保护没有明确体现,如调剂生和报考过线的考生一起参加复试排名,往往会引发考生的质疑,但就我接触的学校来说,还是报考的学生优先招满,除非个别复试科目不合格的(千万别紧张,往年就有进了面试教室,问2个问题不会就一直哭不说话的,实在没法给录取)。985高校的复试就人性化不少,如调剂生是第2批复试,可相对时间靠后,考生往往不敢等到那个时候,有学校要就走啦,能捡漏的学生基本是破釜成舟,未录取就再考。

最后,各位调剂的考生看看往年的调剂公告,尤其是注意学习的调剂预系统(如兰州大学调剂预系统2.20日就已发布),早报名、早定位置、早复试、早录取,想要成功,"早"是关键。加油。

▼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帅小西De


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我当时也是通过调剂来的。

对于考研调剂名额产生的原因大致如下。
  1. 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名额,每年略有不同,这是由教育部或者厅来决定的。如果方面报考该学校的一志愿的学生没有达到招生名额人数的上限,这是调剂名额就产生了。
  2. 学校一志愿参考人数达到上限,但是初试成绩达到要求的人数又低于总的招生人数,也就是说进入复试的人数要比招生计划人数少,这时也产生了调剂名额。
  3. 就是两者都有。一志愿报考人数不多,进入复试的人数不多。
  4. 这个情况很少,就是破格录取。如果人数已满,但是学生很优秀,学校也有可能向教育部申请,这样名额也就多出来了。

一般而言,211和985大学还有普通大学的强势专业都会在一志愿参考人数上达到招生计划人数,最后产生调剂名额的一般来自:进入复试的人数不多,或者复试刷掉的人多。这样就产生了调剂名额。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大觉得怎么样呢?


一个考研过来人


调剂名额通俗点讲就是,这个学校这个专业从教育部或者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获得了一定的招生人数,但是在录取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对应数量的一志愿考生通过初试或者是复试的考核,留下来了一定量的名额,这些名额可以给到本校相关专业考生,也可以提供给外校相关专业的考生。

学校专业有调剂的名额一般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也是最普遍的情况,就是一些相对来说教育质量低些或者是地域比较偏或者是知名度比较低的学校,这些学校的部分专业一志愿报考的人数就不够多,进入复试的人就更寥寥无几,自然就会有一部分的调剂名额。如果你发现某个学校的部分专业连续两年有调剂的话,那一般来说第三年也会有一定概率有调剂名额。

第二,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学校的冷门专业。这类学校一般都比较好,但是好学校不代表所有专业都优势,所以每年大部分985类的学校也会有一些调剂名额,如果你在意的只是学校名头,你也可以考虑一下。

第三,为了保证生源,会使用各种方式预留出一部分调剂名额,好留给一些优质生源。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所谓的预留,并不是有些学生说的那样“就算我考的多好,都不会招我,都要招那些985、211的学生”,而是你真的没有足够优秀,没有真正进入导师的法眼。所以在这里我再跟同学们说一句,不要去讨论学校有没有黑幕,公不公平,世界本没有绝对的公平,你要想考入人家的学校,就要坚信人家是公平的, 因为你能做到的就是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最后让导师看上你。

最后说下,调剂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你够了对应学校专业的调剂分数且你想要调剂的学校专业有调剂名额。还有一点,在考试之前不要想着调剂的事情,因为到了调剂这个环节,命运已经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了,你能做的就是在当下好好学习,好好备考,提升自己的初试成绩,提高自己的复试表现。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考研张雪峰


以我真诚真心,竭尽全力为您解惑。

考研调剂名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单科不过线淘汰制

很多院校复试的时候都会出现一定的差额,比方说招收20个人,会让25个人来复试。但是很多院校采取的是单科不过线即淘汰,这就会导致,比如说这25个人,出现7个人英语不过线,然后少录取两人。这些学校会并不会从不过线中选两个最高的,而是去找更好的调剂生源。

为什么呢?因为比如说一个211院校,普通考研的一般都是普通一本的,而调剂的往往是211学生考985未成功的,而普通一本的几乎没什么机会调剂到211院校。

(2)学校确定拟录取名单后

一般学校确定名单后,会与学生联系确认,有时候甚至要求学生到学校确认可以录取。如果错过时间不去的话,被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缺额,所以需要调剂名额。

(3)考研学生被录取但是没有去

比方说一个学生考上了之后因为别的原因又不去了,所以就需要进行调剂。

大致就这么多了。

所以如果考研开始没录取的话,要好好注意学校的调剂信息。很多学校都会优先对考取本校的同学进行校内调剂,其次才是外边学校调剂。

之前读研的时候,一个小学弟,开始没有通过,后来进行校内调剂,读了研究生。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这是自己的事儿,一定要留心。不要对别人有太高的期待。

以上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阅读修身。阅读修身:一个关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会,小说,热爱阅读的教育问答达人。


阅读修身


考研这种大型选拔性考试,其录取和高考录取有相近的地方,优先对志愿报考的学生进行录取,但如果没有被成功录取,是可以通过调剂而获得第二次被录取的机会的。只是,考研的志愿填报,只有一个,也就是第一志愿,而不像高考那样有多个平行志愿。

考研调剂名额的产生,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是因为第一志愿报考该学校某专业并符合要求的人数达不到学校计划招生人数,这个“缺口”就是调剂名额。所谓符合要求,通常是指超过国家线(总分+单科)。

比如,A学校的化工专业计划招生100人,报考人数为200人,但超过国家线的人数只有80人,也就是A校第一志愿学生只有80人能进入复试,最多只能录取到80名合格的学生,则另外20个“缺口”只能通过调剂加以补充,这20个名额就是调剂名额。

所以,能产生调剂名额,往往是因为学校层次不太高,或者专业不够热门,生源不太好,导致学校在第一志愿学生中无法选拔到足够的人数,只能通过调剂的方式补充招生人数,以便按照计划完成招生工作。

如果生源很好,根本不可能产生调剂名额,甚至因为人满为患会大大抬高考研复试线。这就是为什么名校热门专业往往复试线很高的根本原因,因为高分学生很多。

从上面就能明白,考研调剂,往往不太容易调剂到好学校或者好专业,所以不要对调剂的学校层次或者专业寄予过高期望。

另外,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会问,如果第一志愿符合要求的人数不够,学校会不会直接缩招而不愿调剂呢?比如上面例子中的A校,可以只招80个人,就不会产生调剂名额了。

产生这种疑问,是因为不太了解研究生招生的情况。

通常,一个学校(或科研院所)要招多少研究生新生,是首先需要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计划,然后报管辖的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地方院校一般是省市教育厅,全国性院校是教育部或其他部委),主管部门同意才行。所以,计划不能超过实际情况,不然不能获得审批。

而一旦审批后,学校就有义务按照计划做好招生工作,往往不会轻易变更招生人数。从学校自身来说,学校更愿意多招人,有时候某些学校为了多几个招生名额而会反复向主管部门申请。学校通常只有扩招的动力,而并不愿意缩招。所以,缩招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倒是很容易见到学校扩招的情况,不需要担心学校本来有调剂名额但因为缩招而取缔这些调剂名额。

最后说明一下,调剂也是研究生招生的重要途径,很多研究生都是通过调剂而实现读研的;如果第一志愿出现偏差,应尽量重视调剂这个途径。而且,因为现在考研热,调剂也是一场激烈的竞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感觉第一志愿希望不大的时候。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燕园博雅教育


调剂的名额是学校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招生人数所确定的,具体的名额需要咨询各个学校的研招办。

1网上多数情况下会有。一般学校若有调剂名额的话,学校的招生网可能会有相应的信息。也有可能学校缺额不多,只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也就是说,学校主页没有也可能有缺额,需要调剂。调剂属于研究生招生中的一个环节,调剂的实际操作既需要自己联系,同时也通过网上进行。

2.国家线出来以后。国家未出之前,有缺额的学校无法确定调剂人数。

所以如果有内部信息,将有利于早些做调剂准备。这个信息可以咨询你想调剂学校的具体院系的有关老师同学。

3.需要告之,且是必须告之,因为试卷,考试分数来自第一志愿学校,这个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过程必须进行。

之后办理调剂手续,由第一志愿学校做相应处理,帮助邮寄考试试卷及考生信息到需要调剂学校。

自己可以先与需要调剂到的学校联系,到一志愿学校只是履行手续。


太极寄宿考研


每个学校每年招收多少研究生在考试之前是已经确定了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校可能没招够国家给定的名额,这就产生了调剂名额。调剂名额由以下几种原因产生。

一是学校名气不够,报名人数不多,报名人数都达不到招生名额。或者报名人数中初试过线的也不够招生名额,这就产生调剂名额了。这种情况很普遍,普通学校的好专业初试过线的人数都未必达到招生名额,更不用说它的一般专业了。普通学校的弱势专业有时候可能所有招生都是调剂来的。

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很能体现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考生一般都奔着发达地区的好学校,像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方的好学校,考生抢着报,而像我们山西,虽然研究生报名人数每年增长,但报考山西的几乎没有增长,因为参加过几年的研究生阅卷,所以对这个情况比较了解。

二是研究生复试都是差额录取,有的时候复试完了可能还有剩余名额,不是说所有录取名额都在初试里面选,如果后面的都不满意,那就从外面调剂,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所以,初试过了,你的复试表现仍然很重要。

一般来说,排名低的学校调剂名额多,好学校的冷门专业也可能有不少调剂名额,我同屋的好哥们,报考浙大力学,没能上,最后调到北科大了,04年的事。

调剂一定要趁早,初试分数出来后,如果感觉分数不是很理想,就抓紧准备调剂的事,报考34所自主划线的同学可以联系低一档的学校,成功率应该可以,我朋友当年报考34所,初试不是很理想,东华大学都联系好了,同意接收。只不过,因为复试表现的好,没去成。所以一定要提前联系,联系的时候多联系几个学校,各种层次学校都联系,放心吧,很多学校都欢迎你。

不过,今年数学不满,报考人数又多,初试过线的人数增多了,复试难度增大,因为学校有更多的可选性,所以,提前联系学校尤为重要。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此时虽然国家线尚未公布,但是根据初试成绩和往年的国家线,不少同学已经开始积极联系调剂,许多学校也已经发布了调剂公告,一场考研调剂的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从学生的利益来考虑,我是希望大家都能调剂成功,各得其所,不枉费一番考研的拼搏。最近也陆续收到一些同学的邮件或者电话,下边想从教师角度,给这些同学提些建议。


1.了解政策

首先要了解教育部以及具体招生单位考研调剂的相关政策,比如通常不能跨学科门类调剂,例如学科关系较近的化学和化工类,前者属于理学(学科代码07开头),后者属于工学(学科代码08开头),所以不能相互调剂。又比如通常学术学位可向专业学位调剂,专业学位不能向学术学位调剂等等。此外,一定要获取官方政策,切忌道听途说,或者想当然,也要注意鉴别网络搜索引擎显示的信息。


2.获取信息

积极主动,从多渠道去获取调剂需求信息。可以向自己的老师,外校的同学、亲朋好友表达自己希望调剂的需求,很多时候也许是别人不经意之间提供的一个信息,改变了你的人生方向。可以通过各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查询相关的调剂信息。可以通过小木虫、丁香园之类的科研论坛获取调剂信息。关注的招生单位也不一定局限于高校和科学院系统,其他行业类研究院所也可以考虑。


3.电话?邮件?

建议大家首选电子邮件与导师联系,特别是首次联系的时候。可能有同学担心电子邮件得不到及时回复,一般来说,这个时节,有招生意向的导师都会关注邮件,并且及时回复。即使有导师的手机号码,也不建议大家直接打手机,因为导师可能由于上课、开会等事务无法接听你的电话,或者为了防范电信诈骗,不接陌生来电。如果只能获得导师的办公电话,直接接通的概率也不一定很大。当然,首次联系之后,可以通过短信沟通,让导师知道你的号码,方便必要情况下直接通话。

如果有母校的官方学生邮箱,并且收发邮件稳定、安全,建议使用这个邮箱联系导师,显得更加正式,有可能获得印象加分。


4.邮件标题

邮件标题一定要醒目地提供有效信息,类似“调剂考生”、“考研调剂”,“调剂信息”,甚至“求带走”、“求收留”之类的标题无法迅速使导师获得你的个人信息,因此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会引起反感。建议的邮件标题格式是“姓名-学校-初试成绩-请求调剂”。


5.邮件内容

进行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传递出有效信息,说明第一志愿报考的单位、专业、初试科目和成绩、联系电话等等,不必太多对导师及其单位的溢美之词。可以用附件的形式列出报考信息、个人简历、本科期间成绩单等等。


6.表达诚意

在邮件行文上注重格式、语气、措辞和礼貌,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文素养。不要没有邮件内容,只有附件。切忌把其他学校的调剂申请表格发给另一个学校的导师。


7.注重诚信

确保联系过程中提供的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要隐瞒,或者选择性提供关键信息,不要抱侥幸心理。此时是否诚信关乎将来的学术诚信,是做人的起码原则,必然是每位导师所看重的要素。此外,如果确定放弃某个调剂机会,也请及时告知导师,不要影响到对方的招生工作。


8.保持联系

初步联系之后,并且得到积极回应之后,应该主动保持与导师的联系,及时了解调剂动态,加深了解和沟通,一旦情况有变,及时应对,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祝愿联系考研调剂的同学如愿以偿,顺利进入人生下一阶段!


三观纠正器


看哪里人少就调理到哪里,不过我当初也没有想到进入传媒这个行业,也是被调剂的,进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真的很热爱它,所以不要怕,加油哦^0^~


star钦


学校的定额名额,没有招满,或者有人放弃。产生的名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