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七十天就高考了,孩子说最近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想回家学,我该支持他吗?

44937195


经历过高考的朋友应该都记得,一般从高三下学期开始,学校就开始组织全面的复习计划,大概到高考前两个月,基本上两轮复习已经结束。

剩下的时间里,很多老师会尽量考虑到大多数人,上课内容偏重于平时的基础题、常见题,要么就是做试卷、小测验,这对于很多尖子生来说,多少有点浪费时间。再加上很多学生在经历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后,难免会出现一些浮躁、放松的情况,这种情绪也影响到周边的同学。所以,孩子如果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完全可以向班主任申请。

记得当年我高三的时候,大概是四月份的时候,我和几位同学被安排至省最好的高中参加模考。在与那所学校的学生沟通中,我了解到很多班级前几名的学生,早早就回家复习,只是每次学校组织大型模拟考试才会重返学校,在考完试后,继续在家中复习,但是其成绩并非受到影响。

对于你家孩子的这个想法,需要您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个初步的评估然后再与孩子进行沟通,评估点包括:孩子平时的学习成如何(成绩相对一般的学生,我不建议回家复习)?孩子平时的自律意识如何?孩子以往周末在家时的学习状态如何?沟通的内容:孩子想要在家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在家学习的规划是什么?这些都要搞清楚,然后在做决定。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与体会,我认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适合在家学习,比如学习成绩好且自律意识强的学生。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老师的基础复习是很有必要在好,回家反而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容易堕落。


学习源动力


我高三时候,整个一年都是在刷题、讲解、刷题中度过的。每次的考试分数就是我们唯一前进的动力。男女之间偶尔的一点眉来眼去,也会让人怦然心动。除此以外,似乎并没有多少回忆,窗外的树叶都仿佛是灰色的。

虽然是高三,学习已经非常紧张,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自暴自弃了,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考上,胡吹海聊,谈恋爱,畅想未来,得过且过,丝毫紧张不起来。高三在某些人眼中是自我放逐的开始。

那时候,在二摸之后,学校会有一个大的动作,就是让那些排名靠后的学生回家,毕业证照发,但别在学校里混日子了,回家开创你美好的生活吧,所以,二摸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是考学有希望的学生。自己知道学,也非常刻苦,学习氛围比以前好得多。

我不知道现在学校里还有没有这种政策,反正我那个时候,每个学校都有。从这个问题来看,似乎已经取消了这项措施了,委实可惜,但这也是常理,最近几年所有的教育政策都是遵循“木桶原理”,就是以不触动差生家长的情绪为原则。

孩子说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想回家学,从这句话看来,学校管理并不严格,能够自由选择,如果真正严格了,绝对不会允许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愿意在家学就在家学,愿意在学校里学就在学校里,这把学校当什么了?我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在一所重点高中,高考期间,孩子们依然像平常一样上晚自习。学校管理不严格,很容易助长不良习气,比如学生之间谈恋爱盛行,互相攀比,打架骂人等现象。所以,孩子说的情况可能是真的。

距离高考72天,我还是不赞成你回家去学,不管怎样,学校里还是有学习氛围的,尽管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但当我们离开校园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其实真正适合读书学习的地方还是学校里。

1.总有一些上进的孩子在刻苦。多向他们学习,可能有一些孩子想着法的搞事情,不学习,但这部分学生尽量远离,多向好的孩子学习,和他们比拼,把环境当中糟糕的一面进行屏蔽,只和优秀的一面发生关系。那么你的学习会越来越好。

2.学校里有老师,可以给你提供帮助。有时候,我们考虑做一个题,我们考虑很长时间都不得其解,但老师的一两句话往往就让我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老师在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他又多厉害,但没有老师的指导自己会耽误很多的时间自己摸索。学习,最好有老师陪伴,一个知识点,老师讲十分钟你可能就明白了,如果自己学的话可能几天也弄不明白。

3.感受高考的紧张气息。高考临近,有很多的事项需要注意,隔三差五就要填表格等,在那样一种氛围中,高考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孩子也感觉到压力会越来越大。越加刻苦,如果回家,倒很安静,但人是需要一定的氛围提神的,考试也需要一定的氛围烘托。生活是需要一定仪式感的。

如果自己在家里,自律性高还可以,如果自律性差,打起游戏来,或者睡起懒觉来,人的惰性一旦没有了约束,那可是很麻烦的事情。单凭家长的苦口婆心很难奏效。

所以,我还是建议孩子继续留在学校用功!


寐语小筑


还有七十天高考了,学校学习氛围不好想回家学,作为家长的该不该支持他?还真不好说,但笔者作为一个“老高三”教师,不大支持。最后70天很关键,这个阶段是传统意义上的高三冲刺阶段,学生竞争日趋白热化和学习进一步两极化。学校里、教室里和同学们你追我赶,这种氛围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营造不出来的。而且,科任老师吃透教材,能够把握正确复习方向,拿捏高考重要考点,这是一个学生靠自己复习能够做到的么?在家复习,脱离了老师的指导,往往是事倍攻半,效果比较差。

现在来谈谈您的孩子,很明显他自己心理出了点状况。你想想啊,如果他一门心思冲刺高考,哪有注意力去关注班级学习情况不好?他会关注这些方面,说明他开始不够专注了,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了?是不是压力太大了,孩子有点扛不住啊?这方面您做家长的要密切关注,多开导、多鼓励,适宜的时候要带他稍微放松一下。如果他坚持要在家学习,能不能课照上,晚自习不上?或者数学课照上,英语课不上?😄😄😄这样把在家复习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么多年高三,冲刺阶段在家复习的学生还真没碰到过。去年美术班倒有个男生和其他同学相处不来,在家复习,不过他可是专门请了家庭教师,就这样高考发挥影响还是不小。希望家长您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分清利弊,再做决定!慎之!慎之!


Scarett


高考进入倒计时,很多考生感觉压力大,情绪容易焦虑。孩子提出回家学习,实际上也是情绪焦虑,压力大的一种表现。作为家长到底该不该支持孩子回家学习呢?

我觉得这种情况因人而异。班上曾经有个学习很好的学生,也曾在中考前提出回家学习。虽然作为老师不赞成,但是,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不过,他回家学习的时间比较短,也就两周左右。关键是这孩子自制力特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但是,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我是不赞成回家学习的。

在学校学习氛围再不好,还是有学习氛围的。老师每天按时按节要上课,要讲重难点,要训练、要辅导,紧跟老师的节奏,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上有了疑难问题,还可以及时问老师。如果回到家,同样是学习,因为缺少了老师的督促,监管,学习的随意性大大增加。再加上在家里,干扰学习的因素太多:比如:电视、手机、电脑。学生如果自制力不强,很容易在刷剧、刷手机中消磨掉时间,家长又不能时时盯着孩子。


再者,在学校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下课时间,学生可以交流、可以到操场跑步。晚上按时作息,早上可以按时起床,生活有规律。回到家,生活没了规律,即使定个学习时间表,学习之外的时间干嘛呢?是跑步、锻炼还是追剧、刷手机,难说了!在学校可以和同学一起做些有益的活动,更有助于学习。退一步说,即使生活有规律,因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性格可能会变得孤僻,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离高考越近,老师搜集到的新的信息越多,在学校学习可以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回家学习接受新信息可能就被动了。你赞成孩子回家学习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等花开2579


个人建议,不能支持孩子的这种想法。高考最后的两个多月正是孩子对高中阶段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的最后阶段,还是相当重要的。再努力一点,成绩能稳定或者稍微有所提高。在学校里还能接受老师的指导,回到家孩子就会完全放松下来,对于高中最后的冲刺是十分不利的。可以多鼓励孩子坚持到最后,坚持就是胜利✌除非孩子对高考成绩没报多大希望,否则都要鼓励他坚持下去


一秒速算


晚自习确实没多大用,还是回家安安静静的学比较好,我儿子也是高三生,现在也不上晚自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