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班有差生有優秀生,是孩子自己原因還是老師的原因?

pjj062213


現在我們國內的學生,都主要採取聽課學習的方式。也就是說,大多數孩子都是主要靠上課聽老師講課學習知識。那麼就有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對老師上課的方式不適應,那麼吸收就會相對不好,結果成績也就不那麼理想。


以一部電影為例,比如影史上經典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這部片的評分很高,喜歡的人很多。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從這部片裡獲得了很多的啟發,但是依然有不少人覺得毫無感覺。


一個普通老師,肯定不能吸引所有的孩子的注意。那些願意聽老師講課的孩子,吸收肯定會相對好些,也比較容易成為優秀的學生。而那些不願意聽課的(認為老師講得不好,無聊),成績可能會相對差些。

以上是由學生的好惡決定的差別,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個差別:孩子接收知識的節奏。
每個孩子的反應速度不一樣,接收知識的節奏不同。老師以一個速度來講課,那麼有些孩子可能就能完全接收,而另外一部分孩子可能就會遺漏部分知識。如果課後再不及時修復,那麼最終可能就會出現沒有掌握完全的情況。


事實上,如果都只是靠上課聽,下課沒有鞏固複習,一個孩子是很難把知識學得完全的。所以說,成為優秀的學生,還需要孩子在課後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意識地鞏固。優秀學生最典型的地方,是能夠主動地把缺漏修復好;而差生,則大部分情況下會任由問題留在那,結果就是越積越多,最後出現知識斷層現象。

總結一下:老師授課能力當然會有很大影響,一個優秀的老師,能夠準確全面地把知識傳授給孩子。但是即便如此,依然需要孩子有主動接收知識的意願。一個班上,學生的水平不一,老師上課的節奏需要調整得很好。要想改變差生,一方面要調整孩子的學習意願,另一方面要讓孩子能夠及時地掌握知識。這一點,光靠老師還不夠,家長也需要盡一份努力!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一個班級中,既有學困生(差生)又有優秀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班級中有差生,不能單單怨老師不會教,也不能單單怨家長不願配合,更不能抱怨孩子太笨,而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我從教16年了,16年來往往遇到這麼一種情況:比如上一屆教的是一戶人家中的大寶,三年之後又教這戶人家的二寶或者三寶。同樣的家長,同樣的老師,但孩子不一樣,成績就天差地別。舉個例子,我在前兩屆教到一位很乖巧的女生,那孩子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對書有著濃厚的興趣,語文成績一直名列班級前茅。後來,她在初中、高中階段,語文都是班級中的“排頭兵”。

今年,我教到這位女生的弟弟。可以說這個男生是很讓人頭疼的存在,他學習的積極性無限接近於0,上課期間從來沒見過他舉手回答問題,回去之後做作業的時候,如果沒有家長“嚴防死守”地盯著,估計是很難主動完成的。每次考試,他只要能夠考到60分,我就為他感到特別欣慰——總算及格了……後來,那位家長告訴我,他的這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經常發燒,這是否對智力有影響,誰都不知道。

一個班級中既有學困生(差生)又有優秀生,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孩子自身的素質。我們身邊的很多家長表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孩子的起跑線在哪兒就有了呢?說來也許你不信,孩子這輩子的起跑線,其實在孃胎中就已經劃出來了:孃胎中孩子的基因強大,出生後自然智商也是頂呱呱的存在。天才是離不開99%的汗水,但1%的靈感與天賦我覺得絕不容小覷。

其次,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溺愛中成長的孩子,打罵中成長的孩子,放任自流中成長的孩子,往往都會成為班級中的學困生(差生)。每一次我把單元測試的成績私法給家長,某位家長就非常不滿意:“太差了,才80分!”他對我這樣講,對他的孩子可能也是這樣的話語。一個從來都是在打擊和斥責中成長的孩子,能有多大的進步空間?這個孩子能考到80分,比以前進步了十分左右,結果聽到這個家長的責備之後,他最終沒有再進步,最近的一次考試甚至考個不及格。差生,差什麼?差表揚,差方法,僅此而已。

第三,老師的教育方式不適合孩子。有些學生在某個老師的班級裡,在學習上能突飛猛進,而在另一個老師的班級中卻只能“原地踏步”甚至“開倒車”,這並非這兩個老師的水平相差有多麼懸殊,而是印證了一句話:“親其師,信其道”,而信其道,剛剛好又樂其學。

當然,決定孩子成績的因素還有很多,你覺得還有哪一些呢?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讀書時,我就是一個差生,每次考試,6門功課加起來還不到60分,而且還調皮搗蛋,經常影響他人學習,老師就選我為班上的紀律委員,為的是約束我自己,可惜我就是無法控制不了自己,最後,老師實在沒辦法,就把我們幾個"老油條"安排坐在教室內最後一排,我們照樣調皮搗蛋,影響他人,老師很生氣,經常用黑板刷子砸上我們,有好幾回,我額頭被砸出一個大大的波(腫塊)。可我沒放在心上,更沒有想過二十年後去報復他!


大明湖畔的蓉麼嬤


我想問的是:有沒有哪個班的學生全部都是很優秀的?肯定沒有!!

相對而言,即使是尖子班也有差生!

你是不是想說優秀的老師可以把所有學生都教得很優秀?!你是當老師的嗎?!

我是一個老師,我也想把所有學生都變得很優秀,但是有些學生壓根不學習,實在很難轉化啊!我也想幫他找到他的興趣去培養一下,但是現如今的單一的升學考試擺在那裡,我也無能為力。

我承認我不夠優秀,但我也一直盡力地工作。我也想像電影電視裡的那些優秀的老師那樣,但是究竟還是每一屆學生都有幾個不能正常升學的!一個孩子被送去學校,成敗也全部變成了老師的事!!這不公平!!!

請別拿這個去苛責老師們,老師們都很不容易呢!



一條小河向西流


我女兒小學,剛去學校分班肯定班級成績都差不多的。她的語文老師一直當他們班主任,是個挺負責任的老師。現在幾年過去了,他們班的語文成績一直是整體比較好,當然也是有好的有差的,只是差距沒那麼嚴重。

然後別的科目都整體成績就沒那麼好了,而且差距也挺大的。

所以說單看一個班級成績,肯定和老師沒有關係,但是如果基礎一樣,橫向和別的班級比較有差距的話,肯定有老師的責任。


晴天757655068


面對孩子跌宕起伏的成績,作為家長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通過觀察自家孩子及與做老師的朋友探討,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孩子不喜歡這個老師。我們都從學生時代走過,都非常清楚一個老師對孩子成績的影響。我語文成績一直不錯後來上大學也選了中文系,主要受五年級語文老師的影響,他每天要求我們寫日記,而我的日記經常被當做範文在班上讀,更激發了我對語文的濃厚興趣。相反,我家孩子遇到了一位不喜歡的語文老師,一上課就心煩根本聽不進去,結果成績一落千丈。

二是孩子不喜歡這門課。我朋友家的男孩從小不喜歡英語課,朋友給他報課外輔導死活不去,英語課上聽力根本聽不懂,孩子越拖越厲害,現在基本放棄英語了。

三是孩子接受知識能力不同。雖然在課堂上,同一個老師授課,但由於孩子上課的專注度、接受能力及主動預習、複習的能力不同,孩子們的成績肯定也有優劣。會聽課能主動複習的孩子成績就好,我兒子班一個小女孩從一年級就一直班級第一,其媽媽做典型發言,就說孩子自主型很強,根本不用大人在一旁輔導作業,孩子從一年級自己檢查作業,自己複習課本。

四是老師教學方法及水平。一個優秀的老師,班級普遍成績會很高。我孩子一年級數學是位代課老師,孩子相差成績特別大,最高分100,最低分能不及格;而到了三年級這位資歷高有經驗的老師,除了個別幾個孩子80分一下,其餘都是90分以上,甚至好多100分的。

一個班級學習成績有好有壞,我認為關鍵是孩子,但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孩子對老師及學科的好惡,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績。


瑞媽銳言



我是一名工齡20多年的語文老師,題主的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可笑。 為什麼呢?你的問題是一個班有優秀生有差等生,然後卻在問是孩子自己的原因還是老師的原因? 答案不是顯而易見的嗎?如果是老師的原因,那麼哪裡又會有優等生和差等生的分別呢?

1、孩子成績不好與遺傳有關。

也許這個問題有些傷人自尊,俗話說“聰明有種,富貴有根”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教的學生裡有很多都是幾姊妹成績差。

我們班有個孩子期末考試數學只考了8分。結果一瞭解,她姐姐上初中時數學考的是零分。 我想孩子考出八分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也有家裡有兩姊妹的成績相差很大。我們班還有一個孩子成績很好,而他的姐姐上小學時,我也教過,數學只能考20多分。

2、孩子成績不好與孩子學習習慣有關。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成績好的孩子以及長大後會成就的人,習慣都是比較好的,他們都有著高度的專注力、極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創新能力、統籌安排的能力、愛好閱讀以及謙虛好學的習慣。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太好,要看看孩子有沒有養成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幫助孩子養成。

3、孩子成績好壞與家庭氛圍有關。

我同事班上有一個孩子,小學時成績很不錯,但是後來因為爸爸媽媽離婚了,孩子心理上受到巨大的打擊,成績一路下滑,上初中後成績就完全處下等水平。

一個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家庭氛圍壓抑的環境下,不光是孩子的成績會受到影響,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有的變得孤僻,偏執。

4、孩子成績不好,與孩子自身的智力關係很大。

我們班有個女同學上課十分認真,課後也認真完成作業,但是隻能做基礎題和積累運用,不會做閱讀,也不會作文,連語句都寫不通順。這就是孩子智力還是有點問題。不過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從來不批評,也不嫌棄。

5、孩子的學習還與周邊環境有關,孩子學習環境相對安全、安靜,孩子學習往往受干擾較小。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我們要更多地在孩子身上和家長身上找原因,並與老師加強溝通,幫助查漏補缺,而不是推卸責任,找老師的漏洞。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期中考試成績一出來,很多家長就問,為什麼同一位老師教出的學生成績差別那麼大,怎麼說呢,今天看到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老師以4G的速度講;學霸以Wifi的速度聽; 學神以3G的速度記;有的學生以2G的速度瞅;有的學生聽著聽著掉線了;還有個別孩子壓根就沒開數據連接 ;還有幾個孩子一直飛行模式;還有的孩子一開始上課就自動關機了。

這個比喻並不是給老師推卸責任,因為即便老師盡職盡責的上課,也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學情,老師只能在瞭解學情的情況下,照顧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上課,這樣的話,優秀生可能在多時間內就已經掌握,而一些差生可能怎麼聽也不聽,甚至根本不聽。

其實,差生不過是”背鍋“而已,每一個差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不負責的父母!

孩子上小學,從一年級就有幾個”差生“出現了,非常另類、坐不住、各種問題,到了四年級,分化更加明顯,有幾個孩子整天不交作業,老師也經常在家長群裡不點名的批評,但是沒見到什麼改觀,真的不知道這些家長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甚至有一個孩子,到了四年級了,上課還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甚至趴在教室的地上,老師也是真沒有辦法了,後來開家長會,根本見不到這個家長參加了。

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一直比較關注孩子成績和家庭之間的關係,因為這也能給我自己的教育提供經驗教學,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時間越長,我越堅信:孩子時複印件,父母時原件。如果複印件出錯了,原因一定在原件上。一個和諧的家庭,一個有愛的家庭,一個父母有時間陪伴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成績一般不會差。所以,當一個班裡有優秀生和差生時,最大的差距,應該就是家長了。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為什麼一個班有差生有優秀生,是孩子自己原因還是老師的原因?

今天看到一位網友跟貼,說自己孩子在北京某小學讀三年級,上學期末他被老師“約談”了,原因是他孩子數學、英語滿分,語文99,老師說他該重視一下孩子的學習了!我不知道他說的是否有調侃的意思,但看了許多家長的留言,我才發現是我太out了!一線城市知名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竟然已經在刷初中考試題了!有的則已經開始學習物理了!這真的讓孤陋寡聞的我驚掉了大牙,原來,一些小學生已經優秀到這種地步了。

這兩天,平臺上剛剛熱議了兩位神童級天才,一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明星”,11歲直接跳過中學,就讀中國科技大學第一屆少年班的謝彥波,14歲讀研究生,18歲師從著名物理學家周光召院士讀博士。一位是85年出生,2000年十四歲半時參加高考,滿分奪得河南省理工科“狀元”,被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生物科學專業錄取的何碧玉。這還是讓人驚掉大牙的“別人家的孩子”!

我孩子就讀的是重點高中尖子生班,高一入學時,班上學生成績差別並不大,基本都是全縣前50名,但一年後,有學生休學了,有學生轉到普通班去了。三年後高考,有的985,有的211,有的只達到了二本線,選擇復讀了。而該校普通班一樣有考上重點本科的。

前些時候,老朋友聚會,縣城某重點小學的老師談到,帶三年級某班數學,期末均分97,年級倒數第一被校長訓話,家長質疑!搞得他一度懷疑人生。

舉這些例子意在說明:

1.十指有長短,人與人之間必然是有差異的。一個班有優秀的、有學困的很正常;

2.優秀的評價標準不一,評價結果也不一樣。數學99的被批不重視學習,均分97的被訓到懷疑人生,單看自身成績又豈不是優秀的?

3.優秀不是恆定的,學困也不是恆定的。尖子生班一樣有人學不下去,而普通班一樣有人成就了不尋常。

4.有些人的優秀是開了掛的,就像有些人的駑鈍是天生的,這些確實是從道理上講不通的,咱們必須面對現實,順其自然。


劍客談教育


1.都不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不是哪一個人可以決定的,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都不一樣,每一個人遇到的人,遭遇的事,偶然的,必然的,每時每刻都在左右著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優秀與否,與其先天條件有關,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也密切相關。

我們不妨舉一個例子。

小周是個男孩。剛生下來,為什麼只有兩公斤,而別的孩子有三公斤甚至更重?遺傳?也許是吧。母體懷孕時營養差異?也許是吧。是懷孕時所處的環境影響了胎兒,也許是吧……到底是哪一個原因起了決定作用?還是大多數原因發生了共振,一起作用,這種推斷應該更靠譜。

2.孩子的個體差異從父母的基因組合時開始了,是大多數因素髮生了共振,一起作用的結果。先天的差異,身體的短板是很難在後天通過努力去彌補的,當然還包括智力水平。

然後,小周進了幼兒園了,長得高、矮、胖、瘦,活潑好動,沉靜老實的孩子齊聚一班。該吃午餐了,有的食慾很強,吃完了碗裡的還要添飯,而小周連半碗飯也吃不下去,照這麼下去,他長不高啊!老師看到這種情況,自然要加強對孩子關注,幫助他吃飽。希望在吃飯的問題上,能對孩子的身體成長帶來了積極作用。但孩子的悅納度差呀,身材瘦小,也比別的孩子虛弱。幼兒園為了讓孩子們更能吃飯,加大了室外的運動量,大多數孩子進食的表現都有了進步。不過,小周變化不大。為什麼?這是老師造成的嗎?顯然不是的!

每一天,都有幾個孩子到了幼兒園門口都哭鬧,不願意進去,一天到晚在幼兒園哭,盼著家長過來接,小周就是其中一個。可是很多孩子都高高興興上學,快快樂樂回家,難道是老師的原因嗎?顯然不是的。

3.小周自身的身體和性格原因,表現出了在進食和上學方面都與其他孩子有差距。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並沒有對哪一個學生特別的關注,表現的差異卻十分明顯。值得慶幸的是孩子聰慧,上小學後,學東西挺快的!

上了小學,一個班40幾個人,每個孩子的性格、愛好、家庭背景都不一樣,但他們面對的老師是一樣的。小周愛學習,上課挺專心,雖不怎麼舉手回答問題,可愛動腦筋,作業也很認真!家長也一如既往地重視孩子的學習,每天都耐心地陪著,老師說什麼,家長都積極配合,從不敷衍,孩子學習成績好,表現好。

可有些學生呢,上課很不專心,不是發呆,就是玩小動作,影響他人,成了老師最頭疼的人。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批評、教育和家長的配合管教之下,逐漸變好了。但有一些,教師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家長不是很配合,表現仍然糟糕!老師對他們注入了更多的心血,花了更多的時間,希望他們能好起來。

家庭、社會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小視。有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環境里長大,斯斯文文,溫文爾雅。有些則不然,家長一張嘴就滿口髒字,孩子自然也不會好到哪兒去。大家肯定聽過影響孩子成長五二效應,有的孩子一個星期五天在學校受到的正面教育敵不過週末在外的兩天影響。一個學生好好的,可是往往週末在家裡呆上兩天,接觸了一些不良習氣的孩子,就變得說髒話,撒謊,耍賴無所不能!

老師沒有教育過他們嗎?這些學生的差,是老師造成的嗎?不言而喻!

4.孩子的教育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在這三管中,社會的廣泛性,普遍性,學校的專業性、系統性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機會是均等的;家庭因素差異性最大,變化最多,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