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美國相比,哪國的戰略縱深要大一些?

戰略縱深是一個軍事學名詞,主要是指一個國家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可做戰略性運動的地區空間。通常情況下,國土面積大,地形較為複雜,不易被敵人長驅直入地突破的國家戰略縱深要大。而國土面積小,地形較為平坦,外部入侵勢力能夠很容易或很快佔領的國家往往戰略縱深比較小。所以在面對外敵入侵時,戰略縱深大的國家往往能夠利用有利地形做長期的抵抗,而戰略縱深小的國家容易被佔領,甚至會被滅國。

有了足夠大的戰略縱深,當面對外敵入侵時,即使前方防禦戰線被敵方突破,那麼也可以調動後方兵力前來支援,或是避敵鋒芒進行運動作戰,給己方軍隊以喘息的時間,並利用時間進行重新集結和修整。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看,比如二戰時的法國和蘇聯。

俄羅斯與美國相比,哪國的戰略縱深要大一些?

二戰時德國利用兵力優勢僅用了39天就擊敗法國,然後在法國建立傀儡政府。德國為何這麼快就佔領法國呢?一方面是法國是德國的鄰國,兩國距離近;另一方面是法國國土面積小(本土只有55萬平方公里),迴旋的餘地小,如果沒有敦刻爾克大撤退為法國保存了部分兵力,估計法國的抵抗軍隊會全軍覆沒。

俄羅斯與美國相比,哪國的戰略縱深要大一些?

當時德國集中了550萬兵力發動對蘇聯的入侵,德軍的數百個師團快速突破蘇軍前線向縱深穿插,只用了18天時間德國的北方,中央,南方集團軍群分別向蘇聯境內推進了450/600/350公里不等,還使列寧格勒以及基輔處於威脅之中。但是蘇聯由於有著深遠的戰略縱深而挽救了蘇聯。蘇聯當時雖然前線部隊被突破,但是由於戰略縱深大,蘇軍迴旋的餘地大,這樣即使前線防禦受挫,但是蘇軍可以再次從其他地區調集兵力前來支援,同時後方可以徵集上百萬新兵入伍,這樣就將德軍拖入持久戰,最終蘇軍扭轉戰局取得勝利。

就俄羅斯和美國兩國而言,銘蘇先生認為美國的戰略縱深要比俄羅斯大一些。

俄羅斯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里,東西長為9000公里,南北寬為4000公里,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北側為北冰洋,東側為太平洋。

俄羅斯與美國相比,哪國的戰略縱深要大一些?

美國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公里,本土東西長4500公里,南北寬2700公里,美國國土地形變化多端,地勢西高東低。美國東、西、南三面環海,地理位置優越。

俄羅斯與美國相比,哪國的戰略縱深要大一些?

雖然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和國土的長度、寬度都大於美國,但是俄羅斯的主要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於東歐平原上,也就是歐洲部分。亞洲部分雖然面積很大,但是很多地區都是無人區,並不適合人類居住,尤其是在冬季零下四五十度,這樣的苦寒地帶不要說行軍打仗了,連生存都比較難。

而美國雖然國土面積以及東西南北跨度沒有俄羅斯大,但是美國國土條件是世界上最為優越的。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大平原、西部高原牧場、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區都是可以利用的廣闊的土地,實際上美國可以利用迴旋的國土比俄羅斯還要大,這也是美國比俄羅斯發達,國力強盛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美國位居北美大陸主體位置,遠離歐亞大陸戰爭頻發地區,使美國本土免受戰火殃及,這也為美國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周邊地區是世界上戰爭最為頻發的地區,一戰和二戰都遭殃及,並遭受沉重打擊。而當時蘇聯廣闊的戰略縱深,使其免遭滅國的危險,蘇聯正式利用自身的戰略縱深,使自己得以轉敗為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