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胜杰为何不拜马季为师?

法律志愿兵


非常遗憾和痛惜,2018年9月28日一代相声名家师胜杰病逝,享年66岁。一生谦谦君子、用执着和酷爱给东北及全国观众带来欢乐,没曾想天妒英才,不禁令人感慨命运之不公、岁月无情。


师先生拥有幸运的家庭,却没能拥有幸运的命运。出生相声世家、却生不逢时,五岁时不得不跟随父亲师世元,举家落户哈尔滨,而此去就是几乎一生。之于出生地北京,哈尔滨更算是师先生的家乡。

多舛的命运并未师先生漂泊异乡而收手。1976年和姜昆搭档,代表黑龙江参加全国曲艺调演,所演相声作品脱颖而出、引起曲艺界轰动。比师先生大三岁的姜昆如愿以偿留在了北京,并投在了马季麾下。而师先生因为政审问题,只好怅然回到北大荒。

在当年,相比学习相声才两三年的姜昆而言,从小在曲艺家庭生长、和在哈尔滨道外北市场——曲艺繁华场所——生活并耳濡目染的师先生,更受广播说唱团团长马季的器重和喜欢,可惜命运注定擦肩而过,师先生未能与马季结成师生之缘,真是时也命也运也

好在1984年师先生凭借相声《肝胆相照》,在青岛参加全国相声新作比赛并取得了一等奖,并得到了侯宝林大师的赏识,并成为了侯大师的关门弟子,这也算是命运对师先生的一丝眷顾吧。

去年7月份,师先生出现在了央视《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专题节目,一头沧桑白发、消瘦憔悴、神态疲惫。师先生在讲述自己一生从艺生涯时,台上嘉宾席上就坐的石富宽和常贵田两位老先生,一位眼闪泪花、一位潸然泪下。

当时师先生已经病魔缠身,带病参加节目,在生命最后岁月里拖着残躯、为自己毕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相声艺术,做最后的从艺回忆和呼吁团结。

师先生千古了,留下许许多多的美好记忆和追思。如今的相声界,虽然仍又裂痕、但也算是一派繁荣。师先生不愧是一代相声名家,清心寡欲,感人且可敬,真乃“平生壮志三更梦,万里西风一雁哀。”


岑詮


因为相声界拜师是讲究辈分的,师胜杰的父亲师世元也是相声艺人,所以师胜杰拜师学相声也只能拜一个和自己父亲辈分一样的人为师,而马季在相声界的辈分比师胜杰的父亲低一辈,所以师胜杰是不能拜马季为师的。


而侯宝林在相声界的辈分和师世元是同一辈,所以侯宝林是可以收师胜杰为徒的,后来师胜杰是拜了侯宝林为师,师胜杰也成了侯宝林的关门弟子。

而当初师胜杰确实和马季有一些缘分,师胜杰自幼喜欢相声,7岁时就随父亲上台表演过相声,1975年下乡干农活的师胜杰在割谷子歇晌的时候听到收音机里播了一段马季、唐杰忠的相声《友谊颂》,节目播放完,师胜杰便对大伙说这个节目叫相声,师胜杰一边说一边给大家表演了一段,逗得大伙笑的前仰后合。

随后师胜杰便时常在干农活时给大家说相声,就这样说着说着团部知道了这事,到了1976年兵团组织曲艺学习班,团部便安排师胜杰进入了这个学习班,最开始师胜杰和姜昆合作,后来两人参加了很多的演出,反响都很不错,最终姜昆成了时任中央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马季的徒弟,而师胜杰因为政审问题依然要回到北大荒继续当他的“农工”。


可能很多朋友觉得,倘若当初师胜杰不是因为政审的问题可能就拜在马季的门下了,实则不然,没有了政审问题也还有相声辈分的讲究,所以马季是收不了师胜杰为徒的,假如当时师胜杰没有政审问题的限制,他可能会进入中央广播艺术团,然后找一个辈分合适的人拜师,而这个人也多半会是侯宝林,因为侯宝林是马季的师父,马季多半会向侯宝林引荐师胜杰。

而最终,师胜杰也终于拜了侯宝林为师,1976年年底,师胜杰被调任到了省龙江剧院曲艺队,1984年师胜杰带着自己的作品《肝胆相照》参加了全国相声新作相声评比,侯宝林先生正是那个评比的顾问,侯宝林在听了师胜杰的相声后便看中了师胜杰的才能,于是评比结束后侯宝林便收了师胜杰为徒。


总之,从相声的辈分来说,马季没法收师胜杰为师,因为师胜杰的父亲师世元也是相声艺,并且师世元的辈分比马季高一辈,所以只能由侯宝林这一辈分的相声艺人来收师胜杰为徒,最终在缘分的撮合下侯宝林收了师胜杰为徒。


草根说电影


如果单问师胜杰先生为什么不拜相声大师马季先生为师这个问题,很可能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毕竟大家都知道师胜杰先生和马季先生都是侯宝林大师的徒弟,两个人是师兄弟的关系,怎么会产生拜师的这个问题呢?


其实,如果单从年龄来看的话,1934年出生的马季先生确实有实力可以担任1953年出生的师胜杰先生为师,而且师胜杰先生在早期表演时是和马季先生的徒弟姜昆一起搭档说相声的。



当年,正式因为师胜杰先生和姜昆一起搭档表演相声《林海红鹰》受到好评而受到器重,之后两个人一人进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发展,艺人被调入黑龙江曲艺团发展。



如果按照这个年龄段来说的话,师胜杰先生拜马季先生为师并不为过,而且当年马季也有心受师胜杰先生为徒,只不过因为当时家庭背景原因,师胜杰先生的政审没有通过,即使马季先生对他青睐有加也无能为力,这也导致最终姜昆到了北京而师胜杰先生无奈去了黑龙江曲艺团。



不过师胜杰先生并没因此而气馁,在黑龙江曲艺团期间他潜心打磨自己的相声基础,创作更多搞笑的作品,并在上世纪80年初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全国知名的相声演员,之后,师胜杰先生更是因为在全国相声新作演出时通过《肝胆相照》这一作品获得一等奖,再加上他舞台表演风格十分稳健,深受当时大赛评委侯宝林先生的喜欢,并且令侯宝林大师破例收了他做自己的关门弟子。



据说当年侯宝林大师为收师胜杰先生为徒,还专门让自己的夫人和马三立大师一起到青岛参加师胜杰先生的拜师仪式,由此可见当时侯宝林大师对师胜杰的喜爱。



其实,拾忆认为当时师胜杰先生的情况和郭德纲当年很像,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相声前辈不想或者不敢收他为徒,但是师胜杰先生(郭德纲)凭借自己优秀的业务能力获得了侯宝林大师(侯耀文先生)的青睐,力排众议收他为徒,从此改变他们的一生。



或许正是处于这种原因,在郭德纲被主流相声界排斥时,师胜杰先生会站出来力挺郭德纲,只不过可惜的是,师胜杰先生今年9月28日因病去世,享年66岁,师胜杰先生的去世令相声界又少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让人唏嘘啊。


拾忆物语


师世元先生60年迁往黑龙江,支援当地文化建设。

师先生一家继而扎根黑龙江。

68年(一说65年)9月28日,师世元先生在特殊时期自引而逝。


69年,师胜杰先生进入兵团下乡改造。

76年,师胜杰先生和姜昆先生在兵团合作的《林海红英》,让二位在黑龙江脱颖而出。

同年,马季先生到黑龙江,最想带走的是师胜杰先生。

可惜师胜杰先生政审过不了关,怹的父亲师世元先生当时还是“黑五类”,没有被平反。

于是马季先生只能退而求其次,带走了姜昆先生。

可以说,师先生的第一个北京梦,就是在那时破灭的。

不过,就算去了北京,师先生也不会拜在马季先生的名下,毕竟师先生当时的师父是朱相臣先生。

至于后边遇见老侯大师,那是后话。


无意发现,师世元先生和师胜杰先生同一天去世。

造化弄人,不胜唏嘘……

以上……


相声沙弥


师胜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大师的关门弟子。在评选全国十佳笑星时,师胜杰先生是唯一一个非京津地区的相声演员。

师胜杰为何不拜马季为师,实话说马季不够格,因为师胜杰先生的父亲是师世元先生,按照相声界的辈分是“宝”字辈的先生,所以说师胜杰要想拜师的话,只能拜“宝”字辈的先生为师。事实上在师胜杰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拜相声名家朱相臣为师了。而马季当时的师父是侯宝林先生跟师胜杰都是“明”字辈,所以从辈分上说马季和师胜杰是一个辈的。

还有师胜杰先生是家传的相声世家,只是当时为了支援东北的曲艺建设,师胜杰父亲师世元先生举家搬迁到了黑龙江扎根。所以说师胜杰先生是正儿八经的娃娃腿,基本功非常扎实,虽然师世元先生收到了迫害,去世较早,但是师胜杰先生也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对相声的热爱和追求。论起相声的见解和基本功底以及艺术水平来说马季先生还真不一定就比师胜杰先生高。



师胜杰先生由于自己的出身,所以失去了那次去北京的机会,然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在一次表演的时候,被相声大师侯宝林看中,收为关门弟子,本来可以借着这次拜师的机会,回到北京发展,但是师胜杰先生舍不得东北的父老乡亲,毅然的继续留在黑龙江推广和发展相声,高风亮节值得每一个相声演员学习。


观相听声论江湖


师胜杰以前拜过师父,再拜侯宝林属于跳门。但侯宝林地位高,无人敢有异议。马季当时的地位不可能做这种事。师胜杰和郭德纲很相似,郭德纲跳门,也只有侯耀文敢收。


青衫文士


你媳妇为什么不嫁给你爹???


银广1979


不像现如今的相声后辈如郭德纲之流极尽敛财之能事,把敛财发挥到极致。向老一辈真正的老艺术家致敬,师胜杰老师一路走好。


相知永远谧


那有弟拜哥為師的,。兩人都侯寶林的弟子。


王鸿麟


这个问题很简单,师胜杰的父亲与侯宝林是同辈,师胜杰只能在父亲一辈人中拜师,如同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拜师也是要在他父亲一辈人中拜师一样,否则,论起辈分会乱!马季是侯宝林的徒弟,如果认马季为师,岂不辈分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