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基数都是100%,退休金有差别吗?

向往天堂的青年


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基数都是100%,退休金有差别吗?

首先,城镇在职职工与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都是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退休时享受的待遇称为养老金。

第二,如果在职职工与灵活就业人员两者的退休地、缴费年限、历年的缴费系数都相同,那么,个人账养老金也肯定相同,在退休年龄一致的情况下,养老金是完全相同的。

第三,如里两者都是1996年之后参加工作或是开始缴纳社会保险的,且在前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那么养老金是没有区别。

但是,企业在职职工如果1996年前在国有企业或是集休所有制企业工作,且属于固定工或全民所有制合同工,档案中有记载,那么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这样一来,养老金就会远比灵活就业人员要高了。

第四,虽然按前述标准两者的养老金相同,但是,两者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尤其是养老保险费用是完全不同的。灵活就业人员要比企业在职职工多缴150%。

举个例子说吧,假设某地的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企业在职职工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400元,而灵活就业人员则需缴纳1000元。要看清楚,这里是换成以月为单位来计算的,要是以年来计算,或者是整个缴费周期,那么相关就很大了。

不知道是否表述的清楚,如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谢谢。


老王观职场


职工缴纳社保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缴费基数都是社平缴费基数的100%的话,退休金是没有差别的。

前提是都是同一时间退休,同一年龄退休。为什么这么说?

同一时间退休

按照我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退休的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乘以一定的计算结果。

退休年度不一样,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就不一样。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是省或者设区市公布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是有5~6月份发布。

各个地方在计算基础养老金,使用社会平均工资的时间也不一样。比如青岛和北京都是从1月1日起使用新标准。如果是5月份发布,会进行调差或者重新调整养老金。天津、上海、武汉等一些地区是从4月1日开始使用新标准,也有相应的调差一说。江苏、广东、河南等地是从7月1日开始使用新工资标准,基本上社会平均工资就公布了,接着使用新工资标准就行了。

所以,地区不同,办理退休时间不同,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不一样,退休待遇还是不一样的。

不过好处在于国家年年调整养老金,使用新的社会平均工资就不能养老金调增了。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差额。但实际上按照现在的养老金调整套路,退休越晚,养老金越高。一位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比晚退休5年的职工退休待遇低五百多元。

同一年龄退休

这里主要牵扯到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问题。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同样金额的情况下,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个人账户余额有5万元,50岁退休每月领取256元,55岁退休每月领取294元,60岁退休是360元。个别人员,可以到70岁退休,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893元。

所以,养老金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也是有细微差距的。

另外,企业缴纳社保和个人缴纳社保,钱数是完全不同的。企业个人只需要承担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3~1%。个人缴纳社保需要将企业和个人部分共同承担,交养老保险一般都在20%的缴费比例,加上医疗保险会更高。但是相反,如果是个人找企业代挂劳动关系,企业缴纳的保险和费用还是比个人缴纳高的。

所以,从付出角度来讲,还是有更大的不同,应当结合个人的条件适当选择。


暖心人社


若缴费年限一致,且同一年度同一地区退休,其养老金是一样多的。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均适用如下养老金计算公式:

关于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由当地统计部门每年6月份公布,反映的是该地区所有职工月平均工资,每年都是一个固定数。很多人误认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指的个人缴费基数,故而在退休前一年,想方设法将缴费基数变更为最大值,其实不起任何作用。

“平均指数”指的是历年社保缴费基数占社平工资的比例,再取平均值。如果缴纳社保基数都是100%,那么该值都为1。

所以从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同一年度同一地区退休,缴费年限一致,那么基础养老金肯定是一样的。

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

无论是城镇职工还是灵活就业者,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划拨比例为8%,既然缴费基数一致,那么个人养老账户金是一样多的,这个毋庸置疑。

关于过渡性养老金

该养老金是为社保“中人”设置的,多指1994年以前参加工作并缴纳保险的人。多数情况下用不到,可不用考虑。即便有过渡性养老金,因两者缴费年限和平均指数一致,其养老金也是一样多的。

综上,若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年限一致,且同一年度同一地区退休,其养老金是一样多的。这里还要再补充一点,其性别也得一致。否则,退休后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金是不一样多的。


社保说


任何事情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也不完整的。如果要想退休金没有差别,仅仅是参考缴费基数是否是100%,最终还是有差别的。

第一,缴费年限长短的问题。

如果都是按照100%来缴费,那么缴费年限长的,肯定比缴费年限短的退休金要多,哪怕只有差别一年也是有差别的。

第二,缴费基数的问题。

缴费基数是按照社平工资来确定的。由最高缴费基数和最低缴费基数,最高缴费基数的100%和最低缴费基数的100%,其缴费金额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城镇职工缴费中还有的公司时是按照实际工资来确定的缴费基数,这和社平工资确定的缴费基数也是有很大的差别。

第三,退休地的选择问题。

退休地的选择,主要涉及到退休时的社平工资。社平工资高的地方退休,肯定比社平工资低的地方退休金要高很多,大概两百元左右的差别;还有退休年份的选择也有差异,早一年退休和晚一年退休,也涉及到社平工资的问题,社平工资每年都在增长,晚一年有可能比早一年多一百到二百元也是有可能。

总之,无论是在岗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都是按照100%来缴费,但由于还受到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地选择、社平工资等因素的影响,退休金还是有差别的。


帮兄爱唱歌


两个概念别弄混了。

退休金是为国做具体事项或完成国指定事务者,年老后的工资待遇。

养老金是居民单干者,向保险公司购买的保险额支付。

退休金额由三部分构成,国家支付部分.所在企事业支付部分.具体个人存备支讨部分。

养老保险金额仅个人购买保率到期后支付一项。只不过养老保险由国家主办,同社会各式保险公司,因不良经营倒闭使投保本息尽失不同,而永保无风险损失忧患罢了。

因此同是具体个人及个人缴费额完全一样,但单干者与有单位者一个无任何其它助力,一个有本企业及国家助力,从而所得益差很多很多。

这是单干者无剩余价值被滞后,而集体企业.地方国营企事业.国家企事业.中央企事业都有滞后剩余价值积累造成的。剩余价值在个体企事业有外贸的单位上也存在,因而有外贸的个体企事业在每年底有外汇结算利返还的收益。而非私企事单位剩余价值存入国库,不拨付具体单位的。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味哎儿


楼主您好,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者缴纳的社保实际上都是同一类的社保,他们都是职工养老保险的范畴,当然在缴费基数上也完全一致的话,也就是说都是按照100%的一个社保缴费基数来缴纳这个社保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就符合了这个退休金计算的一个条件!

但实际上我们在计算退休金的时候,它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第1个条件最重要就是这个缴费年限一定要保证这个缴费年限是相同的,那么退休金才有可能会是一致的。第2个条件就是要同一个地区同一年退休,因为只有是同一个地区在同一年退休,他的这个社会平均工资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说计算出的退休金才有可能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说不但要保证自己的一个平均缴费指数是相同的,还要保证一个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限也是完全一致的,当然还要就是这个退休年龄也要一致,因为退休年龄的不一致,他的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不相同的,所以说也会导致退休金的不相同。


社保小达人


我已缴足15年,是继续缴,还是等6年后退休,


张月姿899


缴费百分百也不一定一样,缴费基数不一样,缴费数额就不一样,有的还有补充养老保险呢,还有不同的社会平均工资,还有缴费年限不同,还有指数化平均工资不同呢。当然,年限相同,平均指数相同,个人帐户相同。退休年令相同,退休费也就相同了。


泰山1407542



渔舟唱晚64476702


大道之简,同年退休同年参加工作,工龄一致,退休时养老金也应该一样的。工龄不一致,可能出现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