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撤銷努爾幹都司,就不管理東北了嗎?

微笑轉身不見你


奴兒干都司全稱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是明代置於黑龍江、阿速江(今烏蘇里江)、松花江以及腦溫江(今嫩江)流域的地方軍政機構,其前身是元代的徵東元帥府。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曾兩度發兵征討日本,失敗後蒙元王朝轉而在遼東地區設徵東元帥府,企圖通過韃靼海峽(今稱鄂霍茨克海峽)抄襲日本的北海道及東北地區。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率軍北伐併成功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逃回漠北草原。這一時期的北元政權不僅控制著蒙古故地之外,山西、甘肅的擴廓帖木兒;遼東的納哈出;雲南的梁王把匝剌瓦爾密仍奉大元正朔,與此同時北元同高麗、畏兀兒等藩屬仍保持著政治、經濟上的聯繫。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皇權有必要逐一剪除北元政權的羽翼:1369年徐達在沈兒峪大破擴廓帖木兒,擴廓帖木兒逃奔和林,明軍平定陝甘地區。洪武十四年(1381年)農曆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軍三十萬征討雲南。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將馮勝率大軍二十萬進逼金山,迫使北元太尉納哈出歸降,明王朝的疆域拓展到遼東地區。

洪武二十年的金山之役後明王朝把恢復元代東北疆域提上議事日程。這時朝鮮半島上親元的王氏高麗王朝試圖利用元明易代的亂局向北拓展疆土,而朱元璋則堅持以鐵嶺為界。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元代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同年四月高麗國王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征討明軍。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王禑不聽。於是李成桂在勸服曹敏修後果斷在威化島回軍佔領高麗首都開京掌握高麗政權。公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丙申李成桂廢黜高麗恭讓王,正式登基稱王。次日李成桂派出特使前往南京朝見明太祖朱元璋並請求明朝的冊封。他為自己開創的新王朝準備了朝鮮、和寧兩個名字請朱元璋選擇,朱元璋自然樂意由這個對自己恭順的小弟取代親元的高麗王朝,冊封自然是順理成章之事,最終朱元璋欽定了朝鮮二字作為李成桂所開創的新王朝的名字,公元1393年李成桂正式下詔啟用“朝鮮”這一國號,至此延續474年的王氏高麗王朝被李氏朝鮮王朝取代。由於李氏朝鮮王朝奉行親明政策,因此明朝不再堅持以鐵嶺為界,從此鴨綠江成為明朝與朝鮮的界河。

在鴨綠江以北的女真族聚居地明朝陸續設置了一批羈縻衛、所,用以統治或控制當地民族:永樂元年(1403年)明朝派行人邢樞等往諭奴兒干,招撫諸部。二年置奴兒干等衛,其後相繼建衛所達一百三十餘個。永樂七年(1409年)明政府在當地官員忽剌修奴的建議下決定設置奴兒干都司以統轄各衛所。東寧衛指揮康旺被任命為都指揮同知,千戶王肇舟並任命為都指揮僉事。明成祖朱棣在選配奴兒干地區的官員時選擇了出自海西女真的宦官亦失哈——他既會女真語,又會漢語,既熟悉東北地區的風土民情,又熟悉明朝的典章制度。永樂九年(1411年)春亦失哈領官軍千餘、巨船二十五艘,護送康旺等官員至亨滾河口對岸的特林地方,正式開設奴兒干都司。奴兒干都司管轄大約300個羈縻衛、所,都司駐於黑龍江下游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塔赫塔。奴兒干都司的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游,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大致囊括了現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如都指揮使、同知、僉事等奴爾幹都司的主要官職都由朝廷任命流官,而各衛、所的指揮、千戶等職則由當地部族的首領充任土官。奴爾幹都司的性質與漢唐時的都護府相似,各衛、所內部的部族也享有自治權;但都司的管轄比都護府更嚴密,因為下屬單位不再有西域那樣的國,各衛、所必須完全服從都司。

永樂十年(1412年)亦失哈第二次以欽差大臣身份巡視奴兒干。在這次巡視中亦失哈等人在滿涇站左側附近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宏偉瑰麗的寺廟——永寧寺。修建永寧寺的目的旨在供奉觀音以祈願奴兒干地區與人民永世昌寧;於此同時還建碑一座,上刻“敕修永寧寺記”碑文。碑文記載了明朝建制奴兒干都司、興建永寧寺和亦失哈巡視該地區的經過。碑身左右兩側分別用漢、女真、蒙、藏四種文字鐫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宣德七年(1432年)奴兒干都司都指揮使康旺致仕,明宣宗委任康旺之子康福為都指揮同知,亦失哈受命統領官兵二千餘人護送康福上任。亦失哈一行來到奴兒干城後看到永寧寺已被人破壞。經詢問才得知這是當地吉烈迷人乾的。亦失哈弄清事情原委後從爭取當地各族人民出發並沒有追究、懲罰參加拆毀永寧寺的居民,而是立即組織力量重建寺院。重建後的寺廟及塑像華麗壯觀超過先前。宣德八年(1433年)三月為了記述永寧寺的重建,亦失哈再次刻石立碑,碑文題為《重建永寧寺記》。它與《永寧寺記》碑一樣鑲刻著漢文、蒙古文、藏文、女真文四種文字。亦失哈的做法是正確的——奴兒干地區各族雜居,必須小心尊重各民族的行為習慣。奴兒干都司轄區內分佈著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達斡爾等民族,他們多以漁獵為生。明政府在元代驛站的基礎上,恢復了奴兒干通往內地的驛傳,密切了奴兒干同明廷的政治聯繫、經濟往來和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幹線是海西東水陸城站,北起都司治所特林之西的滿涇站,中經四十五個驛站,南抵底失卜站(黑龍江雙城縣境內),經遼東都司直達北京,全長達兩千五百公里。

宣德九年(1434年)後奴兒干都司逐漸消失在了明朝的典籍之中,事實上史籍中從未記載過明朝曾正式於某年撤銷過奴兒干都司這一軍政機構,可它就這樣不聲不響得悄然消失在明代的典籍之中,放佛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事實上奴兒干都司從明代典籍中逐漸消失的時代正值明王朝進入全面的戰略收縮時代:在此之前明王朝曾五出漠北、七下西洋,在青藏高原上明王朝設置了烏斯藏都司,在西南明王朝已冊封當地土司的方式將自己的勢力延伸到今天的緬甸、泰國等國,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年)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的設置使越南一度納入明王朝的版圖,而在南洋的蘇門答臘舊港也一度出現了明王朝設置的舊港宣慰司。然而明王朝進入仁宣時代後就逐漸改變了永樂年間主動出擊的外交態勢,轉而採取全面的戰略收縮:這一時期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和舊港宣慰司均被放棄。明朝一開始設置奴兒干都司的初衷其實主要是為掃平蒙古諸部——自元順帝北逃以來蒙古就始終是明朝最大的外患,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同樣是一支彪悍的漁獵騎射民族,但由於女真各部的實力實在太小,實際上淪為明朝與蒙古爭奪的對象。事實上整個有明一代在明末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之前女真各部一直是在明朝和蒙古之間搖擺不定的不確定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奴兒干都司的設置正是為強化對女真各部的管理,從而切斷蒙古與女真的聯繫。在經歷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兩代雄主持續不斷的打擊之後蒙古勢力對明朝的威脅已大為下降,這也意味著奴兒干都司對明朝的戰略意義的下降,也許這也是後來明朝對奴兒干都司疏於管理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明朝與之前絕大多數中原王朝一樣都以中原為基礎,對不適宜農耕的苦寒之地興趣不大,而進入仁宣時代後明王朝整體上處於戰略收縮狀態,基本已放棄對外開拓,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奴兒干都司逐漸從明代的史籍中消失了。

明宣宗以休養生民為念,不再繼續發展成祖的擴張事業,這在當時的確起到了節省財力民力的作用。然而他的戰略收縮政策不僅使中國永遠失去了繼續向北開拓西伯利亞地區的機會,同時也大大削弱了明王朝對東北地區的控制力度——奴兒干都司逐漸從明代史籍中消失後明朝仍直接管理著今天的遼寧地區,至於其以東和以北的女真部落則以衛所制度進行統治,因此並不能說在此之後明王朝就已徹底放棄了對東北的管理,但可以肯定的是明王朝對東北的控制力度的確在此之後大為下降,而這也為日後努爾哈赤的崛起埋下了伏筆。事實上努爾哈赤在正式起兵反明之前也曾受封明朝賜予的建州左衛都督,這證明直到此時明王朝對東北的女真部族仍在進行管轄,直到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正式起兵反明,東北地區至此徹底脫離明王朝的管轄。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明朝是第一個對遼東以北的東北地區進行行政統治的中原王朝。

明太祖和成組為了經略蒙古,掃除北部邊患,多次北伐。也對遠及黑龍江口和庫頁島的東北地區實現了控制。

1409年,明政府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轄奴兒干地區的所有軍事建制機構。1411年正式開始行政管轄權。都司的主要官員初為派駐數年而輪調的流官,後為當地部落領袖所世襲。

奴兒干都司與內地統治方式不同,主要是採取歷代封建王朝統治邊疆時較為常見的羈縻方式。奴爾幹都司是地方最高一級的軍政合一統治機構,直隸於明朝中央政府。明王朝其對於東北邊疆地區的統治並非像內地各省一樣直接掌管,而是僅在重要地點設軍事據點及發展交通路線,各族實質上仍由各部族自行統治。明成祖之後,明王朝對於經營東北不甚重視,隨著女真內部之間的鬥爭和部族遷徙,奴兒干都司於宣德九年(1434年)正式廢棄,前後共持續25年。

但原設於此處的各衛所及遼東都司仍然存在,以對當地實行羈縻統治。明英宗正統年間後,韃靼兀良哈與建州女真部南遷,並不斷侵犯遼東都司。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明廷修建遼東邊牆,放棄對遼寧以外東北地區的直接統治。

也就是說,雖然明在東北的統治在奴兒干都司廢止後逐漸下降,但作為地區最強大的文明,明的部分衛所依然存在,而女真、蒙古等部落也表示臣服。

東北既然不被明管轄,只是臣屬,和朝鮮、越南有什麼區別?這取決於東北民族自己怎麼看,主要是女真以及後來的滿族人怎麼看。

康熙遺詔:

康熙將自己接續於中國正統,並表示清朝是明朝的後繼,詔中除述及黃帝、舜、禹、項羽、漢高祖、諸葛亮、梁武帝、侯景、隋文帝、 隋煬帝、 陳友諒、明太祖的故事外,還引用《易·遁卦》、《尚書·洪範》中國傳統經典。

雍正《大義覺名錄》:

“徒謂本朝以滿洲之君,入為中國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遂故為訕謗詆譏之說耳。不知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於聖德乎?……且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荊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至於漢、唐、宋全盛之時,北狄、西戎世為邊患,從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

大義就是說:明朝是安徽人做皇帝,我雍正是東北人。東北不也是中國籍貫麼,不能因為我是東北人就歧視我呀,東北人跟安徽人有區別麼,東北人就不能做皇帝麼,東北人怎麼就不是中國人啦。。。

所以女真,或者清的態度是:東北就是中國的,跟湖南湖北是中國沒什麼區別。


列國圖志


這個問題問的好,屬於一問二答,也證明了明朝不僅僅是管理漢地十八省的王朝。

奴兒干都司泰也稱努爾幹都司,全稱為努爾幹都司指揮使司。

明史記載:“奴兒干都司”有衛384所,24站,都司指揮所特林(今俄羅斯境內)在黑龍江下游東岸,上距,吉林船廠約二千五百里,明宣宗即位後,奴兒干都司於宣統九年(1434年)廢棄,共持續25年。

管轄範圍:西起斡難河(今鄂嫩河)北至外興安嶺,東抵 大海,南接圖們江,東北越海而有庫頁島。與內地郵傳通信主要幹線是特林之西的滿經站,中經四十五個驛站,南抵底卜失站,經遼東都司直達北京,交通全。

明朝取消奴爾幹都司後,把行政權力移交給遼東都司(全稱遼東都指揮使司):

明朝對遼東政策:“滄海之東,遼為首疆,天下既寧,斯必戍守。”洪武四年(1371年),因元朝遼陽行省劉益等歸降設置遼東指揮司,以劉益為指揮同知,不長時間,劉益為部將所殺,隨後任命吳立,張良佐,房暠為遼東東衛指揮僉事。其後又在遼東衛之上設置寧遼都衛,設指揮使二人。

洪武八年(1375年),全國改都衛為都指揮使司,於是遼東都衛亦改稱,“遼都指揮使司“,隸屬於五軍都督府。遼東都衛所駐地遼陽,轄有二十五個衛,永樂七年(1409),又置安樂,自在兩州,隸屬山東布政使司。都司設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各1人。下設經歷司司(置經歷),斷事司(置斷事)等。轄有千戶所數個,千戶所下轄百戶所。明初遼東都衛與大寧都衛統轄東北全境,其後,置奴爾幹都司。遼東的轄區縮小到東北南部地區。遼東雖然沒有設置行省,然而在都司之外設有管理錢糧,司法和監察機構。

管理錢糧方面: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置分守遼海東寧道,屬山東布政使司管理儲糧事物。成化十二年(公元1477年)又於遼東設分部戶司,置遼東糧儲戶部郎中1人,駐廣寧,專總遼東都司錢糧事務。管理司法方面,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分巡遼海東寧道,屬山東按察使司,初駐遼陽,後置廣寧。管理監察事務方面,永樂年間,有察院的設置,派監察御史一人巡按遼東,駐遼陽,管理農商,學校,邊機,獄訟等事物。遼東都司還設置管理軍務的官,有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等。

公元1442年(正統七年),女真爆發凡察,董山叔侄建州左衛“衛印之爭“。明廷為了平息爭端,拆分建州左衛為左右二衛,以董山的為左衛,以凡察為右衛,李思領建州“衛印”。朝鮮戶籍1451年記載,此時建州衛戶為2300戶,每戶5人計,共1萬2千餘人。朝鮮認為明朝建衛是為了扼制其向北發展,開始和女真暴發了直接衝突,後在明朝的調停下,兩方才沒有釀成大的戰爭,但小的衝突始終不斷。

努爾哈赤的興起,和李成梁的支持和縱容有著很大的關係。

萬曆十一年(1583)二月,努爾哈赤祖父和父親被誤殺,李成梁為表示愧疚,將努爾哈赤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從此開始培養努爾哈赤。

李成梁晚年與努爾哈赤來往甚密,曾一度,想倚仗努爾哈赤之兵攻戰朝鮮自立的野心。對努爾哈赤更是“保奏給官,甚至棄地,以立耳之“。因此被宋一韓,熊廷弼所彈劾。

特別是第二次復出的李成梁,拆除了6萬4千多戶的“寬甸大堡”,逼迫漢民內遷,不願遷的像豬一樣殺掉。寬甸大堡的拆除,可以說消除了努力哈赤統一遼東的最大障礙,使分散的漢民再也不能迅速形成一個有力的拳頭來抑制努爾哈赤的崛起之路上。在此前的二十年裡,在李成梁的庇護下,已經發展成較大勢力,其已經掌握了建州三衛的控制權,己經尾大不掉。寬甸大堡的撤出,更是為努爾哈赤北上兼併哈達,葉赫等等部提供了有利條件。正是李成梁這種自毀長城,自廢武功的做法,給大明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李成粱二次復出後,越發:“貴極而驕,奢侈無度,軍貲,馬價,,鹽課,市賞,歲幹莫不貲,遼商民之利盡,籠而入己。要把遼東財富都搜刮盡的李成梁把遼東折騰的是:”財竭民窮”。膽子大的奮起反抗,膽子小的開始逃亡。難怪萬曆三十六年守遼東的熊廷弼說“李成梁罪可致使。

1615年李成梁死後,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拉建立政權,年號天命,史稱後金,努爾哈赤稱天命汗。1618年,努爾哈赤發佈“七大恨“後,正式起兵反反明。


相忘江湖71941665


這個問題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不想管了。

首先看看努爾幹都司是什麼:

在東北方面,明初是以恢復元朝的疆域為目標的。特別是由於在朝鮮半島的王氏高麗是親元的,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曾堅持要以鐵嶺為界,準備在朝鮮半島的西北部設置屯駐軍隊的衛、所,為此與高麗發生過爭執。但到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高麗李氏取代王氏自立,改而奉行親明政策,因此明朝不再堅持以鐵嶺為界,從此鴨綠江成為明朝與朝鮮的界河。

明朝盛時圖

努爾幹都司轄區圖
在東北女真等部族地區,明朝陸續設置了一批羈縻衛、所,用以統治或控制當地民族。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設置的奴爾幹都司,管轄約300個羈縻衛、所。都司駐於黑龍江下游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塔赫塔,下距江口150公里,轄境包括今黑龍江、精奇里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至外興安嶺以北。永樂九年又征服了苦兀,轄境擴大到庫頁島,在島上設置了囊哈爾衛。奴爾幹都司的主要官員如都指揮使、同知、僉事等職都用流官,即由朝遷派遣,而各衛、所的指揮、千戶等職任用土官,即由當地部族的首領擔任。奴爾幹都司的性質與漢唐時的都護府相似,各衛、所內部的部族也享有自治權。但都司的管轄比都護府更嚴密,因為下屬單位不再有西域那樣的國,各衛、所必須完全服從都司。當然,由於屬於羈縻性質,所以都司對下屬單位的控制程度差異很大,不可一概而論。

羈縻(政策)釋義:“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 即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特殊的行政單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數民族原有的社會組織形式和管理機構,承認其酋長、首領在本民族和本地區中的政治統治地位,任用少數民族地方首領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隸屬於中央王朝、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外,其餘一切事務均由少數民族首領自己管理。

其次瞭解下為什麼要設立努爾幹都司?

奴兒干都司的設置目的很單純,就是掃平蒙古。

蒙古汗國自蒙古高原來,最後顛覆南宋,統一中原。而元朝覆亡時,元順帝也是沿著原路退回去的。

對於元朝而言,退回蒙古只不過是重新來過,佔據著東起遼東,西到西域的廣袤內陸,反攻中原不算難。

而對於明朝而言,它的建立與其它朝代不同,並沒有真正產除前朝勢力,蒙元的勢力依然很強。將他們趕出中原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重新開始。因為蒙古不是被殲滅後敗退的,而是全身而退,這就相當於蒙古主動收縮防線,和縮脖子的毒蛇一樣,在準備著更狠毒的攻擊。這種推演在明朝第四次北伐失敗身上得到驗證。所以明朝需要的不只是驅趕,而是徹底碾碎他們,斷絕他們重新入主中原的美夢。

朱元璋崛起於江淮,在佔領大都後,遼東地區、蒙古高原和西域等地都是北元的勢力範圍,尤其是遼東,當時的高麗不是臣服於明朝,而是向北元稱臣。這還了得!於是1387年,馮勝出師遼東,兵不血刃降服北元遼東鎮守哈納出。至此明朝佔領遼東,極大地壓縮了北元的勢力範圍。當時的蒙古四大汗國已經消亡或者肢解,與中原王朝的關係早已形同陌路,因此朱元璋的這一著相當於堵死了北元通過佔據東北東山再起的可能。同時明朝通過經營遼東直接威脅北元諸部的側後。

1402年,朱棣繼位後,開始了對蒙古的五次大規模討伐。鑑於蒙古部落善於流竄的特點,朱棣加強了對東北地區的經營。並於1411年,設立奴兒干都司,作為軍政合一的機構統治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的各少數民族。

曾經在“靖難之役”中出過大力的朵顏三衛也被安置在東北附近地區,他們和奴兒干都司的存在極大地強化了明朝對東北的統治,也極大壓制了蒙古各部落的勢力。北元分裂後,蒙古草原上出現了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並立的局面,他們之間相互攻伐,實力大為削弱,給明朝的各個擊破乃至全面操控提供了絕佳機遇。

但是朱棣時代的北伐太過勞民傷財,每次出征都是五十萬人級別,基本是半個國家的傾巢出動,永樂後期已經出現了流民逃荒的嚴重現象,所以亟需修養生意。

最後,說說為什麼要撤銷努爾幹都司:

經過朱棣時代的猛烈打擊,明朝已經取得了對蒙古各部的絕對優勢,在這樣的條件下,東北地區的地位就不及先前那般重要。

再者,明朝對奴兒干都司的統治一直以來都是招撫式的,即派內官亦失哈十次巡視奴兒干都司。這種達不到全天候管理的羈縻政策註定是不穩定和不長遠的。更重要的是,明朝與大多數中原王朝一樣,都以中原為基礎,以九洲為天下,此外都是番蠻。對於努爾幹都司管轄的這些苦寒之地和中原地區本身也是區別對待的。


明長城示意圖

奴爾幹都司基本上統治的都是少數民族人民,對漢人王朝而言多少有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理念,並且是根深蒂固的。這點從1435年明宣宗宣佈撤銷奴兒干都司後,在遼東修建邊牆防範東北少數民族的做法就能看出一二,儘管那時原努爾幹都司轄區的百餘衛所並沒有撤銷,還是直接隸屬於明朝。說白了,就是壓根就沒把這些地方當成自己的王土,把這些地方的部族當作臣民來看。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北元的衰敗與分裂使得明朝的戰略出現了調整,作為消滅蒙元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努爾幹都司已經失去了它的戰略地位,再花巨資維持已經是得不償失了。所以,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才設立的努爾幹都司,到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終以“所費良重”,“煩擾軍民”,以及“虜寇犯邊”等因,停止了奴兒干都司的活動,前後只有短短二十六年時間。

所以撤銷奴兒干都司,內遷衛所。明著說是休養生息,節省開支,實際上是意料之中的必然事件。這樣,明朝就當然徹底失去了除遼東以外的東北地區。兩個世紀後,建州女真崛起,最終建立了清朝。

在同時期,宣德二年,明朝還放棄了交趾,承認了交趾的獨立。

對於大多數漢族朝代而言,並沒有領土擴張的企圖。對外征戰通常都是出於對利益或安全的考量,無論是漢武帝的北伐匈努,還是唐初的東征西討。都是以通商或戰略安全為考量依據。對佔領或歸附的地區也多是通過羈縻政策加以管理,極少有進行實際統治的。中國的幾次實質性的領土擴張,都是外族政權完成的。比如滿蒙就是女真人的嫁妝,到婆家當了二百多年家,死在婆家了,嫁妝也就放這裡了。如果現代的政權(比如中華民國)只是從明朝接手的話,那恐怕只能管理長城以南加遼東的那一小塊了。

當然,從當時的客觀條件而言,以當時冷兵器時代的管理能力而言,在農耕文明的大背景下,當時的中央集權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明朝要想真正管理好偏遠的非漢族管理區也是很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俄羅斯不也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了麼?

回到問題,明朝設立努爾幹都司,就是為了消滅北元,而且,努爾幹都司的設立本身就是一個羈縻政策,並沒有實施真正的行政管轄,隨著任務的完成或調整,努爾幹都司的作用也就不復存在了,撤銷也就成了必然歸宿。


眾裡尋她仟百渡


不是。奴兒干都司於明成祖永樂九年設立,管轄黑龍江口,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行政機構。明政府主要是認命各族首領掌管衛所,有很多元朝的舊臣,按時朝貢,承襲了元朝的舊制。

極地寒冷,道路不便,女真族多有叛亂,明宣宗休養生息為理由,大規模收縮,晚年逐漸放棄了這部分地區的擴張。

明朝撤銷奴兒干都司,內遷至遼寧,改為以衛所制度進行統治,並不是不管理東北,只是改變了方式,使得對東北的管理變弱了,為後來努爾哈赤的崛起埋下了禍根!


歷史李論


明朝在東北設立的最早的行政機構是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是在1409年由明成祖朱棣下旨設立的。努兒幹都司管轄範圍大致包括了現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

奴兒干都司下轄很多衛所,有的衛所都是明朝軍隊駐紮,但是距離遠的衛所就直接任命當地少數民族頭領為衛所長官了,比如後金的創始人努爾哈赤祖上的猛哥帖木兒就曾是明朝的建州衛都指揮使。而努爾哈赤本人還曾被明朝封為龍虎將軍,所以歷史學家定義努爾哈赤是反叛,不是沒有道理的。

位於海參崴的永寧寺現在很多人說明朝對

有人說明朝對東北沒有實際管轄權,這根本不對,1411年-1433年(明永樂九年至宣德八年)的22年中,明朝政府曾十次派太監前往視察奴兒干都司,對都司、衛所官員授予官職、印信,賞賜衣物錢鈔。並在奴兒干都司的山頂上,修建了永寧寺,先後留有"敕建永寧寺記"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寧寺記"兩塊石碑(現藏於俄羅斯海參崴博物館)。這兩塊石碑有力的證明了明朝管理東北的事實。

朱棣一再強調黑龍江流域是“鎖鑰之地”,並非對此地不聞不問。而且在今天的吉林市豐滿區江南鄉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有兩塊摩崖石刻,詳細記載了明朝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使劉清3次率領數千官兵、工匠來吉林造船的事蹟,證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運糧基地,由此也可見,明朝政府對東北具有實際的掌控能力。等到了明成祖之後的仁宣二帝,明朝戰略全面收縮,南方放棄安南、東北內遷奴兒干都司、對外解散了下西洋人員。也從這之後,明朝對東北的政策由實際掌控轉變為懷柔羈縻,客觀上造成了日後的劫難。


沙克C


明朝萬曆之前一直有效管理東北

明朝先設置一百三十個衛所,又增設了努爾幹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是明王朝設立在各省的三司之一,是省一級的最高軍事機關。在元帥府下,還設有各級衙署,派有官吏,安設了護印的駐軍,管理當地居民。“歲貢海青等物”表示一在那裡徵收貢稅。“仍設狗站遞送”,表示衷心新設的驛站,是沿襲元朝的站赤而來,用狗拉爬犁以作交通工具。”

“除了有《明實錄》、明會典》、《大明一統志》等官方文獻記載外,還有在黑龍江口特林地方所建置的兩個石碑。都詳細說明了當地的歷史淵源,是遼金的故業,元朝設徵東元帥府,出兵黑龍江下游,直至海外庫頁島等事實。以及明朝派遣內官亦失哈率官軍一千餘人乘鉅艦二十艘建立努爾幹都司的經過。以上事實表明,努爾幹都司統轄的地方,都是明王朝政令所及的地方。”

“僅就以上所列六十七個衛所而言,今在我國國境外的就佔四十九個。除了斡難河一個衛(為布連斯奇條約出賣)外,都是鴉片戰爭後,沙皇俄國迫使清王朝簽訂《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這兩個不平等條約而侵佔的。


人生如夢zhw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市)稱帝,建立明朝,同年滅元。在遼東都司,農業、手工業都得到很大發展。現在的遼陽地區,在當時是“歲有羨餘,數千裡阡陌相連,屯堡相望的富饒地方。當時,遼東都司的冶鐵、製鹽等手工業也很發達。遼東的三萬衛與四川的龍州、順天的遵化,是當時全國聞名的三大冶鐵中心。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軍攻佔大都(即北京),元朝滅亡。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東北,負隅頑抗的故元殘餘勢力,一方面派黃儔等人前往遼東,“詔諭遼陽諸處官民帥眾歸附”;另一方面

派兵

從山東渡海,向遼東進軍,迫使故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投降。於是洪武四年(1371年)明在遼東設置定遼衛都衛,洪武八年(1375年)明改定遼衛都衛為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遼東二十五衛,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70]。朱元璋為了向北推進,在“慎固邊防,翼衛王室”的思想指導下,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在北方和東北,如封燕王於北平、封韓王於開原、封寧王於大寧(今赤峰寧城)、封遼王於廣寧,其目的是“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當時故元太尉納哈出佔據金山(即吉林省農安縣)一帶,與遼東高家奴、哈喇張、也速之等故元殘餘勢力,“彼此相依,互為聲援”,企圖繼續頑抗。明朝要統一東北,就必須消滅東北境內的“故元遺兵”。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派馮勝、傅友德率領明軍進攻金山,納哈出兵敗投降,其他“故元遺兵”也紛紛歸降,蒙元在東北地區的殘餘勢力被肅清。   建州女真   “衛所”是按照明朝政治制度設置的地方軍事行政機構,它和內地有所不同的是除了軍事職能外,還要管理地方行政事務,所謂“撫綏屬部”[86],“看守地方”[87]。“衛所”官員都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採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長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鎮撫等職,給與印信,俾仍舊俗,各統其屬”[88]的政策。他們的官職是世襲的,父死子繼、父老子替都必須得到明政府的批准。如果要求晉升官爵、更換敕書(委任狀)、增加賞賜等,則要呈報明朝政府,不得擅自行動,否則要受到處罰。明朝授給奴兒干都司屬下衛所的官印,不斷有所發現,如有《毛憐衛指揮使司之印》[89]、《木答裡山衛指揮使司印》[90]、《禾屯吉衛指揮使司印》[91]、《囊哈兒衛指揮使司印》[92]、《塔山左衛之印》[93],以上的“印信”,清楚表明了明朝在東北地區設置地方行政機構,進行管理最好的歷史物證。   由於女真和明朝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關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密切,來往更為頻繁。因此,東北地區的水陸交通也隨之發展起來了。明朝在蒙元設置驛站的基礎上,大力擴建和新建驛站,延長或新闢驛站的線路,據《遼東志》記載,當時從遼東通往東北各地區共有六條交通幹線,開原城是六條幹線的起點[115]。東到朝鮮,西達蒙古,東北抵達特林地區的滿涇;西北通往滿洲里以北,形成四通八達的驛站交通網。特別是對黑龍江、松花江一帶,明廷為了保證遼東同奴兒干地區的交通運輸,永樂十年(1412年)自松花江到黑龍江下游,就設了滿涇等四十五站[116]。永樂十八年(1420年)又在吉林的松花江畔建立了造船廠[117],擔負“造船運糧”[118]和運送軍隊[119]的任務。正因為明朝積極發展東北地區的交通運輸,增設驛站,建立船廠,更加強了女真和遼東及中原地區的聯繫。然而明朝中期以後國力衰退,無力再維持對北方邊疆的統治,1435年(

明宣

德十年),奴爾幹都司被撤銷,但下屬的衛所則繼續存在。隨著韃靼和女真的興起,明朝在東北地區的有效控制區退縮到遼東地區。

微笑轉身不見你


事實上東北地區在洪武永樂年間就已經是明朝中國的領土,當時明朝設的奴爾幹都司控制範圍遠大於現在滿清統治後的東北地區,遠達外興安嶺以北,還包括了庫頁島。

  

  即便到明代中晚期軍事衰落的時候,現在東北的絕大部分地區,以及重要城市也都在明朝政府的直接控制管轄之下。

從太祖朱元璋開始,明朝廷建立了許多衛所。1403年,明朝廷首先建立了建州衛。到1409年(永樂七年),明朝在斡難河、黑龍江、嫩江、精奇里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亨滾河等流域設置了130個衛所。

明朝在東北地區設置的女真衛所,到1447年(正統十二年)數量已達204個。萬曆時期,增至381衛和39個千戶所。這些衛所分佈在西起鄂嫩河,東到庫頁島,北至烏第河,南達日本海,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以東的廣大地區。


回憶還是要忘記


東北自古以來都是我們,這個無可爭議,女真族,滿族,也是中華民族,不同於朝鮮,也不是蒙古,更不是日本。歷朝歷代,東北都在中原王朝的控制下,除非王朝滅亡了,有心無力。

明中晚期,尤其萬曆後,明朝徹底衰敗了,在努爾哈赤的連續打擊下,根本沒有力量保土守家,明朝在東北的勢力全部消失,明軍全線回撤。東北成立後金政權。

糞青們談起都叫囂,說什麼亡國奴?

胡說八道。後金滿族不過是內部矛盾,也是中華民族。跟日本鬼子佔領東北三省,完全兩碼事兒,不可同日而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