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马古道话地都

骡马古道话地都

(段有珠)今天的地都人或许知道村边的公路叫井阳公路,其实建设之初这条路叫石阳公路,一九八五年竣工通车。井阳公路东起井陉天长镇贡家庄,与国道307连接,在地都出境入山西,西至山西阳泉,后又叫307复线,因一九九五年与新建通车后的石太高速连接,后又叫吴家垴连线,地图上现在一直标着037线。这是一条连接石太高速公路到娘子关的交通线,也是井陉到娘子关沿绵河与石太铁路并行的一条交通线。

骡马古道话地都

可是,晚清正太铁路建成之前,在绵河岸边曾经有一条历经沧桑的骡马古道,古称驿道西支线。它西出井陉县城,或经蔡庄,或经李河西,或经张河西一路沿着崎岖的土石路,翻山越岭,蜿蜒向西,过乏驴岭“冀晋藩屏”关隘,过了阁门,就是一段缓坡,古道从岭口向下纵贯全村。至今在古道两侧,还存有一些当年的骡马大店、骆驼场的建筑。这条作为井陉西行的大道,当时甚为繁忙,行人骡马昼夜不断。按照当地的规矩,骆驼驮队是不让白天过岭的。因为骆驼走路缓慢,岭上的道路又十分狭窄,只能容一个驮队经过。为了避免拥挤,不引起交通阻塞,白天骆驼队都会被圈到骆驼场中休息,到了晚上,才允许通行。在当时的夜晚,驼铃之声彻夜不绝。

这条道虽然不能行车,却是东西交通的要塞,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千多年来的繁华,直至铁路开通后便日渐萧条,到解放前夕,此路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记得当年的交通盛况的,如今恐怕也只能是古道旁那三棵粗壮拙朴、绿荫如盖的古槐了。

骡马古道话地都

从戏楼下坡至河滩,一直向西,就是古道上一段名为桃花栈的地方。这段古道,尤其是张果老庙右后方名为"驴脊梁"的地方,全是人工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十分险峻。这里曾经有深深的驴蹄印,曾被称之为井陉八大景之一的"果老仙迹",可惜在建绵右渠时被毁了。在桃花栈上方,柴王沟西侧崖壁上,有两道长约200米、宽窄均匀的石沟,这就是传说中柴荣翻车时留下的车辙。顺人工开凿桃花栈道西去,凡过河处搭建有“梢桥”(梢桥:用木凳做桥墩,用木梁架桥,用忽雷圪针,荆梢搭桥面,上面铺土石,方便骡马行走的便桥,俗称梢桥。)马帮驼队交叉行走于绵河两岸,到南峪从东进街,沿街西行,出龙王庙靠北向西,五华里的行程就到了山西境内,来到冀晋交界处的地都村。

骡马古道话地都

地都村东西都设有骆驼场,绵河北岸骡马店有沙滩的西盛店,地条处的店房院,南岸晋阳街凌云阁外的西店房、东店房,绵河北岸到南岸,在滔滔的绵河上,南北岸之间有座梢桥,地都人称骆驼桥。过骆驼桥向西到西沟,经联峰阁外桥下,到浦恩祠庙,方能走上西去的大道。那时的这几家骡马店都是骡马歇息,赶牲灵人歇脚的地方。骡马店白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夜间马灯攒动,迎朋接友,一片繁忙,曾是地都繁华的一景。

据村中老人讲,那些赶牲灵的人进入了地都不论是来到异乡,还是回到家乡。走进晋阳街总要听一听山西民歌,看一看山西梆子,尝一尝山西拉面,品一品山西汾酒,闻一闻地道的山西老陈醋。一天天,一拨拨的赶牲灵人们带着这片热土的温暖和热情,走出晋阳街朝着秦晋继续前行,西边大道上的马蹄声越来越远,东边路上的驼铃声又越来越近,就像日夜不息的绵河水一样,一波一波,川流不息,岁月绵长。

地都村也组建了自己的马帮,做起了冀晋运输的生意,多少代人演绎出了一段段“抬皇杠”或“抬皇纲”的动人故事,据传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封地都社火队“皇家护卫队”。几百年来,地都社火远近闻名,地都人的威武仗义名不虚传,“山城西,野地都。”就是对地都人威武勇猛的赞誉。

而今,那些遗留在地都买卖人家泛黄陈旧的流水账记录着历史的过往,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和追念;那些铭刻在地都石碑上的买卖堂号乐善好施建设家乡的仁德,激励着世代地都人前赴后继,创业不辍。在地都,骡马古道早已经掩埋在历史的记忆里了,再也听不到远去的驼铃,再也听不到走近的马蹄声;只有石太铁路百年笛声长鸣,只有037线几十年车流不息的故事。骡马古道你在哪里?“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