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小夥“不務正業”擺攤賣餅,月賺兩萬

“千層餅雞蛋餅醬香餅,酥脆可口,免費加熱……”

每天早上6點,在政法大學附近政“小吃街”上,一名身穿藍色工作服,戴著眼鏡,面相斯文的年輕人都會在自己的攤位前大聲吆喝。

“給我來2塊錢的醬香餅”

“3塊錢的千層餅,加辣椒”……

一些在街上買早點的學生將小攤“打了圍”。年輕人麻利的切餅、稱重、裝袋,收款,忙得不亦樂乎。

年輕人叫關曉冠,河南許昌人,去年10月,從該大學畢業的他,在開了這間5平方米的餅店,目前月入過萬。

年輕小夥“不務正業”擺攤賣餅,月賺兩萬

嫌上班工資低 創業開餅店

讀大學時,關曉冠常利用暑假時間做兼職。家教、報紙投遞員、餐廳服務員都幹過。關曉冠說他從小不善與人交流,與陌生人說話常常臉紅,大學期間的兼職,除了掙生活費,還讓自己的交往能力得到了鍛鍊。

說起開餅店的原因,關曉冠坦言是由於“上班的工資太少”。去年6月畢業後,關曉冠找了份在一家冰淇淋店的銷售工作。“說是做銷售,但是製冰、打冰、包裝等環節都要參與,每天還要加班到八九點,人很累,月薪只有2000多元。做了兩個月我就閃人了。”

辭職後的關曉冠萌發了創業的想法。“父母都是郊區的農民,不可能給我創業提供很多經濟上的幫助,我只能先從投入少、門檻低的賣餅生意做起。

年輕小夥“不務正業”擺攤賣餅,月賺兩萬

父母得知關曉冠準備賣餅的消息後極力反對。

“我文化程度低,20年前從老家到城裡來賣菜,好不容易把兒子供成了大學生,怎麼能也和我一樣做街頭的小買賣呢?”

關曉冠65歲的父親告訴記者,雖然不同意兒子開餅店,

但兒子執意堅持,並把大學生畢業賣豬肉,

賣臭豆腐的新聞翻給自己看,最後實在拗不過兒子,只能默默同意了。

年輕小夥“不務正業”擺攤賣餅,月賺兩萬

創業太辛苦 未來寧願少賺一點

拿著父母資助的4萬元,關曉冠買來烤餅爐、微波爐等器材,租下了政法大學旁邊小區內的一個5平米的攤位,並專門請一名有秘製配料的師傅手把手教自己做餅的工序。

“別小看做一張餅,從揉麵、鋪面,火溫都有講究,一步不到位就會影響餅的味道。”關曉冠說,做餅的每道工序自己都親力親為,目前一天要做近200斤餅,每斤賣7元,成本一天可以賺600多元,每月利潤超過萬元。

每天早上5點天還沒亮,關曉冠就起床張羅。揉麵、攪雞蛋、切火腿腸、青椒以及調製佐料。6點準時出現在攤位,一邊在爐子上攤餅一邊等待顧客。給顧客切餅、稱餅時,要麻利、準確。“剛開始的半個月,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個人做,一天下來倒頭就睡,每天全身都是痠痛的。父親知道後於心不忍,從老家趕過來幫我揉麵、切菜,打打下手。”關曉冠說。-關於創業創富多的是方法,只是你還不知道。

政法的女生小潘每天早上都會來買2元錢的千層餅當早餐,她評價關曉冠的餅“味道不錯,分量也足。”關曉冠表示,不少學生顧客以為自己是大學生,常常會來照顧生意。自己奉行“薄利多銷”的經營理念,遇到“熟面孔”光顧都會額外多加一些餅。

年輕小夥“不務正業”擺攤賣餅,月賺兩萬

雖然收入比普通上班族高出許多,但關曉冠對自己的生活仍不滿意。“除了過年回老家歇了半個月,每天幾乎都要守在攤位邊做餅、賣餅,不但沒有一點自己的學習和娛樂時間,還讓年過六旬的父親跟著受累。”關曉冠坦言,以前只想到了創業的風光,卻對創業的艱辛沒有考慮充分。

“下一步,我想把賺的錢拿出一部分在其他高校周邊開一間分店,擴大經營的同時僱幾名幫工為我分擔一下。我寧願自己少賺一點,也不想過這樣從早累到晚的日子了。”關曉冠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