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不務正業"


2020年的春節,註定將載入史冊。


這將是建國以來中國人民過的最長的一個假期,


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幸福的,幸福到和家人最後開始無話可說。


但對另一部分來說,是痛苦的。


他們是確診患者,是疑似患者,他們也是患者家屬。


他們是醫護人員,是醫院建設者,也是城市的守護者。


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或許你攢了一年的錢,想吃,想穿,想浪,但當疫情來臨,你會發現,錢無處可花。


於是很多人選擇捐款,一筆筆的款項從全國各地進入湖北,進入武漢。


一組武漢官方數據:


截至2020年2月7日12時,全省累計接收社會捐贈資金955,162.31萬元。其中,省級486,877.04萬元,武漢市389,215.21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2月7日12時,全省累計接收社會捐贈物資3,777.52萬件(套、個、瓶)。其中,醫用防護服33.76萬套,N95口罩84.71萬個,醫用(外科)等口罩類1,257.33萬個,護目鏡和防護面罩23.25萬個,消殺防護類90.78萬件(瓶)。


其中,車企的捐贈也已經超過了10億。


即便有如此鉅額的捐贈,但由於諸多原因,依然無法保證疫區的醫療供應,


於是,當全國人民的期望與事實出現矛盾的時候,很多人和企業選擇了"逆行",甚至開始"不務正業"。


事實上,當你真正參與到戰"疫"一線後,你會發現,你做的每一件事,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放心的,看得見的。


01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這個時候去武漢的,都是英雄。


2月5日,廣西貴港市港南區的28歲小夥子梁意錦,自駕20多個小時,將滿滿的一車個人捐贈物資運到武漢,並在武漢疫區當起了志願者。


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

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


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


這個簡短樸實的"去武漢計劃",分量不亞於那些千萬級的捐贈。


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去最危險的地方,讓平凡的人生變得不平凡。


同樣在廣西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發現,缺口罩是因為產能上不去,那為什麼不從源頭解決問題?


於是,上汽通用五菱在嚴峻的疫情面前,選擇了務實,選擇了"逆行"。


在2月6日宣佈,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


這個方案是由上汽通用五菱牽頭提出,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項目資金扶持,廣西建工集團負責將上汽通用五菱供應商廣西德福特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有生產車間改建為20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


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


按照項目建設計劃,無塵車間將於本月內建成投入使用,共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以上,將能快速緩解廣西區內醫療物資緊缺的狀況,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


此時,你的疑問可能是一個車企怎麼能有資格製造醫療用品?


大可放心,項目審批方面,已得到政府相關許可,將在可控的範圍內開設"綠色通道",加速辦理生產許可、經營許可、衛生許可等相關證件。對於資金和安全問題方面,該公司將由國家開發銀行提供五千萬貸款。


02

誰能想到,一次疫情,讓口罩產業遇到了如此嚴峻的考驗。


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日產量已達1480.6萬隻,產能利用率達到了67%。


截至2月7日,全國口罩生產企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73%。


到2月底,每天預計能生產各類口罩1.8億隻。


如果全面復工,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國內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合計就業人口高達5.33億人,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至少每天需要5.33億隻口罩。


也就是說,在疫情沒有全面接觸的情況下全面復工,全國僅有1.8億的產能,但卻有5.3億的需求。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需求,對當下的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缺口。


目前,在武漢,依然有些定點醫院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處於緊缺的狀態。


此時,比亞迪汽車宣佈旗下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開始製造口罩、消毒水。


又一家車企開始"不務正業"。


是的,你沒看錯,相比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多了一項技能:生產消毒水。


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這是"比亞迪速度"。


預計口罩和消毒液將在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口罩產能本月底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以滿足當前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


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


據瞭解,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是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於2016年4月,註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汽車、新能源汽車、消費類電子產品及零部件、輕量化材料、充電和充電樁等一系列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


為了儘快出貨,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於2月5日發生經營範圍變更,新增消毒液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


你們一定好奇這些口罩是賣還是捐?


比亞迪表示,首批緊缺物資將定向捐贈給特定人群,如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的司機以及志願者、機場及空乘人員等群體。後續將結合情況,對外平價供應。


根據一份比亞迪的銷售文件顯示,目前這批口罩銷售部分只接受公對公銷售,最小起訂量為 10000 只。


攤子越大,責任越大。


03


做好事,做善事,一定要是捐款捐物的方式嗎?


不一定。


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此時就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洞察特殊時期的用戶需求,提供自己的價值,再不損失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儘可能的為社會產生最大的價值。


既要達到企業的經營目的,生存下去,又能提供幫助用戶,把握這個平衡,商業本身就可以帶有溫度。


2月6日,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帶領廣汽部件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進,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龔翰清一行赴東莞口罩生產設備製造商快裕達調研,瞭解口罩生產設備的製造、組裝和調試技術,研究新建口罩生產線的技術可行性。

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


非常時期,這些車企卻在


一天之後,也就是2月7日,廣汽部件技術中心就已經派出多名黨員員工赴快裕達公司參加為期15天的學習,只為儘快掌握防護口罩生產設備成型、焊接以及機械、電氣等相關技術和生產流程。


廣汽集團零部件事業本部負責此項工作,不會影響廣汽整車製造的主業。


截止到目前,除了以上3家車企擴大了"業務範圍"之外,包括中國石化、富士康、三槍等知名企業,也開始臨危受命,通過各種方式建設口罩生產線,以應對巨大的口罩缺口。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目前世界正在面臨口罩等個人防護物品短缺的情況,需求量達到了正常數值的100倍。


其實真正制約口罩生產的關鍵並不在原材料、人力、准入許可和資金等反面。合格的口罩生產僅需0.5秒/只,但一個解析消毒的標準流程卻需要7天到半個月。


這也就意味著,大年初一加班加點生產的那批次口罩,現在才可能剛剛上市。


在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整個中國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人難,企業也難。


但誰不是在堅強的活著,誰不是在滿懷著希望。


這場難關需要每個人的付出,也需要每個人的不放棄、不拋棄。


非常時期,"不務正業"也是正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