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山東濟寧的商界四大金剛之一劉子玉

劉汝巖(約1870—1922),字子玉,以字行。世居濟寧,為近代濟寧著名紳商。

劉家祖輩原系手工業者,在清朝中葉即以家庭手工制帽為業,全家動手,小規模生產緞帽、氈帽,銷售當地。後來,由於經營有方,產銷兩旺,生意逐漸發展起來。於是,劉家便僱傭工人,改進工藝,增加品種,擴展成為較大規模的制帽作坊,產品每年大量行銷到蘇、浙、豫、皖等省,季節性的商品整件批發,脫手後隨即由南方帶回棉紗、綢緞和布匹,這樣往來經營,獲利較厚。清光緒年間,劉家在濟寧稅務街路北開設雙盛布店一處,從此營業更加興旺。後陸續在稅務街路南開設了南雙盛雜貨店一處,在燒酒胡同增設了東雙盛雜貨棧一處,在北關外開設了頤元油坊。為了吸收遊資週轉靈活,又在南門裡開設了寶源錢店。此時劉氏企業已有南、北、東三處“雙盛”,連同錢店、油坊共計五家商號。由於生意日漸發達,便抽出餘資廣置房產田地,在東門大街路北建造了80多間瓦房的“崇寬堂”宅第一所,在東五里營購置土地30頃,並蓋有莊園,餵養牲畜、置辦農具,儼然成了一處地主莊園。就這樣,劉家由一個制帽的作坊主一躍而成了名盛一時的城鄉鉅富,位居民國濟寧商界“四大金剛”之一。

這時,劉子玉已經年逾“而立”,開始主持家業。他早在光緒末年援例捐納了員外郎的職銜,宣統元年又闢薦為孝廉方正,他憑此在社會上既擁有經濟地位,又取得政治資本,從而躋身於地方士紳之列。1914年,劉子玉被公推為濟寧地方辦公處主持人之一,相繼擔任了縣議事會的議員、地方商會的主要成員。

劉子玉本人多謀善斷,有膽有識,一直在謀劃興辦實業。1916年,劉子玉見本城交通輻輳,貿易繁榮,商賈雲集,人煙稠密,且自民國鼎新以來世風日趨文明,一時歌場舞榭、酒肆茶坊如雨後春筍拔地而立,便想在改善歌舞劇場上嘗試投資經營,遂聯合王蘭亭、史敦甫、王星齋、胡玉甫等一部分紳商集資營建了濟寧第一家大型劇院“育華舞臺”。劉氏首先出資5萬元,在城內西南隅南北更道街路西購地建築了四合群樓,建成有標準舞臺且有寬闊後場的一幢樣式新穎的劇院,並在後臺北部蓋有平房十餘間,備作外來藝人的住處。然後,他又派人專程赴江南購置戲箱、行頭、服裝、道具以及文武場的鑼鼓管絃、舞臺什物,為後來的濟寧京劇戲班打下了物質基礎。育華舞臺落成後,由本地的玉仙班(京劇)首次開場祭臺。由於當時劇場裝潢富麗,演戲行頭設備完善,深得一班戲迷和觀眾的好評。後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劇院曾多次邀請南北名角到濟寧獻藝。如英嘯伯、雷喜福、周嘯天、宋德珠、毛世來、吳素秋、雲燕銘、江世玉、許翰英、艾世菊等人,均曾應邀在育華舞臺演出。該院建成後一改濟寧大戲棚的傳統簡陋面貌,為當時的梨園界開創了新局面。

辛亥革命後全國各地出現了振興實業、挽回利權的高潮,南北省市的工商界紛紛仿效資本主義國家提倡機器生產。這時正值劉子玉躊躇滿志,一心想投資興辦實業的時候。除所經營的五處商號外,他先是創辦寬記蛋廠,接著又聯合潘復、靳雲鵬等人籌建濟寧電燈公司。當時,他自己投資8萬元,勘定小閘口河東新街為廠址,填坑建房大興土木,平地崛起了一座發電廠,購置了日本發電機,並招募工人50餘名籌備開工。劉子玉自任總經理,以馬官敬(字丹銘)為副經理,聘請留日電氣工程人員孔祥勉為總工程師,進行全部線路的安裝。1919年春節電廠開始發電,全城喜得普放光明。這不僅是濟寧工商界異軍突起的新鮮事物,也開創了魯西南地區電力照明的先河。劉子玉還熱衷於投資於外埠的工業企業,1919年他曾投資潘復所辦的魯豐紗廠為股東。

在20世紀20年代,劉子玉已經掌握了鉅額資產,並取得了社會地位,所以也就成了一班達官顯宦門中的座上常客,成為濟寧煊赫一時的商界名人,“金剛”的聲名更是風靡全城。

為謀求進一步吸收社會資本,擴大經營,進而將實業經營與金融業經營相結合,劉子玉還籌資開辦豐大銀行,從事商業儲蓄借貸業務。他徵得靳雲鵬、潘復出資入股,於濟南經三路小緯六路設行開業。但銀行開業不久,在經營中就遇到了一系列問題,資金捉襟見肘。加上遇人不淑,副經理袁寅舫攜帶10萬元現洋鉅款突然潛逃,使銀行日常經營陷入困境。身為民營商儲銀行的豐大銀行,在立足未穩之時即受此重創,一時間資金難以週轉,各項債務無法清償,瀕臨倒閉。

經歷多年運籌謀劃,投入了大量資金和心血,受此致命打擊,劉子玉如同遭受當頭一棒,心力俱瘁,後來憂憤成疾,一病不起。1922年3月,病情加重,溘然長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