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梁思成"喘不过来气"的山西应县木塔独一无二在哪里?

幸运小星314


山西应县木塔又叫释迦塔,传说里面供奉的舍利子是释迦牟尼的。释迦牟尼去世火化后,留下七颗舍利子,有两颗藏在这座塔里。

这件事,可不是随便说的,而是记载在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中的。就凭这一点,这座木塔已经十分神奇了。

不过,这还不算最神奇的。更神奇的是,这座木塔被明朝的两个皇帝亲笔题匾赞美:一位是明成祖朱棣,一位是明武宗朱厚照。

(应县木塔)

塔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在西方,它代表着人类通往天堂的最佳捷径。在中国,塔更多的是一种确保稳定和安宁的意义。它是从祖先崇拜及生殖崇拜演变而来的,他八面的结构,也有着八方太平的意思。所谓“宝塔镇河妖”,这还给塔同时赋予了压制祸害妖孽的意义。

也正是因为这样,明朝的两位皇帝要赞美这座木塔。

永乐21年(1423年),朱棣率军北上,北伐鞑靼和瓦剌,这也是他一生五次北伐中的一次。在打败蒙古人后,朱棣在回京途中,下驻应州(现在的应县),特地参观了这座木塔,题匾“峻极神工”。

正德12年(1517年),因为鞑靼小王子进犯阳和,抄掠应州。最喜欢玩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自封为“大将军”,决定御驾亲征。这次战役,按照清朝人写的《明史》记载,朱厚照取得“杀敌十六名,己方伤五百六十三人、亡二十五人”的战绩。虽然《明史》具有讽刺的意味,但是不管怎么说,朱厚照这是一场胜利。因此,朱厚照也效仿祖先朱棣,题匾木塔“天下奇观”。

说这座木塔是被两个皇帝亲自题匾,这还不是最神奇的。更神奇的是,它设计的精巧。

(朱棣北伐)

这座木塔的外观虽为六层,但因为层中有层,实为九层。整座宝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用了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重达2600多吨。这么高的一座塔,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拉合,没有用一颗钉子。其中,光是斗拱,就有多达54种。不用钉子而修建得这么高这么好,这就是古代建筑工程中最杰出的表现。

不过,结构精巧又还不是最神奇的,更神奇的是,不但结构精巧,而且非常牢固。

这座木塔是在辽国的时候开始修建的,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开工,此后陆续增修。到辽国灭亡,金国建立后,金章宗六年(1195年)基本建成,前后一个半世纪。木塔修建完成后,到今天,历经千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座木塔不禁经历了日晒雨淋,还经历了地震等多次自然灾害,但是都没有对它构成损害。

不仅如此,它还经历了非常惊险的事情。1926年,冯玉祥和阎锡山冯阎大战,木塔中枪两百多发。1948年,解放应县时,国军以木塔为制高点,在上面架设机枪,负隅顽抗。因此,这座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

(梁思成旧照)

不过,就算这样,这座木塔依然屹立不倒,体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难怪,专家要将这座木塔与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放在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1933年,近代最著名的建筑专家梁思成走到木塔前,站在那里,他说了一句话:“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可见,这座木塔给这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大师以多么强大的震撼。


张生全精彩历史


【应县木塔与梁思成夫妇的故事】

查阅相关资料都少不得提起民国著名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及妻子林徽因与应县木塔的渊源。据说梁思成因民间谚语“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而对应县木塔大感兴趣,但他跑遍了北平图书馆却连一张木塔照片都没有找到。他并不认识在应县生活的朋友,干脆就写了一封地址不甚详细的信件投石问路。
林徽因与梁思成
这封信的邮寄地址是“应县最高等的照相馆”,梁思成希望能有人拍下木塔照片寄来,并有重谢。应县照相馆的高培华于是拍了一张“应县古塔”黑白照片给梁思成回寄过去。梁思成看到照片后兴奋不已,他只身来到应县前去测绘木塔,拉开了应县木塔保护的序幕。
拍摄应县木塔照片的摄影师:高培华
梁思成赶到应县木塔后,花了两个星期时间冒着危险测绘了应县木塔的每一层。后来林徽因也来到了应州,成为第一个穿着旗袍登上古建筑的女性。林徽因后来回忆,梁思成对木塔的关心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吃饭洗脸时都不忘念叨测绘的事情。
林徽因在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最早照片

根据《应州志》记载,应县木塔建立于公元1056年(辽清宁二年),塔高65.83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2016年释迦塔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世界现存最高的木塔。

释迦塔地宫供奉着两颗释迦佛牙舍利,但现在已经不存放在地宫内了。相对于并不富裕、甚至看上去较为萧条的朔州应县,释迦塔显得格外奢华,与这片贫瘠的土地格格不入。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这座木塔塔高66米,相当于一座20层的大楼,然而塔身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用斗拱和榫卯结构,历经2000多年风雨变迁和战火洗礼,至今巍然屹立,异常坚固。

应县独木塔又名释迦塔,内存释迦牟尼的两颗舍利子,后经考证是释迦牟尼的两颗佛牙。

让梁思成“喘不过来气”的原因是这座塔的精巧结构、牢固程度以及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

这座塔修建于北宋年间,据说建塔之时一工匠的斧子掉落,而下面正好有两个小孩在玩耍,木匠吓得面如土色,熟料斧子不偏不倚,刚好落在两个小孩中间,后世有人附会说是佛祖护佑。

还有民间传说玉皇大帝体恤民情,让灶王爷和龙王分别给这座塔里放置了避水珠和辟火珠,如有洪水来袭,此塔可将洪水分八个方向分流别处,如遇雷火,则火势自灭。

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民间传说都有真实的记载相佐证。

冯玉祥与阎锡山在应县激战时,独木塔身中200多发子弹,安然无恙,解放战争中,塔身被炮火攒射,燃起熊熊大火,无人灭火,却也在不到半小时后自行熄灭,被当地百姓称之为“佛光保佑”。

梁思成看到此塔的时间是1933年,其实早在1932年,梁思成已经完成了《清式营造则例》,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做了通篇概述,所以当他看到宋朝时修建的释迦塔时,几乎呆若木鸡:

据说,梁思成当时由衷感叹:“这座塔,绝对的势不可挡,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其实当时不只是梁思成,和他同行的刘敦桢也赞不绝口,他居然发誓说:如果元、明代以后有如此精品,我的“刘”字倒过来写!  

刘敦桢也是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是和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在建筑界素有“南刘北梁”之称。

两位当世大师同时夸赞,可见应县木塔确实是亘古难有的奇绝存在。


另类文史


1933年夏天,梁思成在远远的眺望到应县木塔时,便惊叹道:“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他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得出数据:应县木塔建于辽代,高67.13米。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11年的测量结果,木塔的高度是65.838米。现在的官方数据是67.31米。



应县木塔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全塔都是纯木结构,无钉无铆,虽然历经风雨、地震等,却依然屹立不倒,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该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共称世界三大奇塔。民间传言,应县木塔系中国传说中的木匠鼻祖鲁班建造,水火不侵,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目前,该塔已被完全保护起来了,前去参观亦不能登塔,只能在塔底仰望她的风采。


太原晚报


1933年的某天,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闲谈》文写道:"今天正式去拜见佛宫寺塔,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文中提到道:"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公元1195年增修,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它是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1961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塔的设计,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全塔共用斗拱54种,是我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而这种中空式结构要比西方早800余年。


应县的民间,相传有三颗宝珠护佑着木塔。避火珠:是说天空打雷,炮火袭击,木塔从没有失过火,是有避火珠把火逼走了;避水珠:是说原来应县城四个角都有水,可是到了塔底下就没有水,这座塔寺也不下沉,是避水珠起了作用;避尘珠:木塔上面一直没有尘土,传说是一有尘土,避尘珠就把尘避走了。



山西晚报


在梁思成撰写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这样写道:

  "佛宫寺释迦木塔在山西应县城内,塔立于寺山门之内。大殿之前,中线之上,为全寺之中心建筑。辽清宁二年(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建,为国内现存最古木塔......"

先看看梁先生手绘的应县木塔测绘图:

1932年,梁思成读到了一份日本考古学家有关中国的考古报告,在这份考古报告中,记述了山西大同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古老建筑,报告称在大同以南大约50英里的应县小城里有一座建于11世纪的木塔,当地人称作"应州塔",这让他非常兴奋。但是日本学者研究的兴趣是那些古老的佛像,报告中关于建筑的描述很少。梁思成甚至不能肯定这座木塔现在是不是还耸立在那儿,还是已经成了一堆废墟,如果还在,又是一个什么样子。一切都无法知道,这使得梁思成寝食不安。但是,这对夫妇还没有见过哪怕一张模糊的木塔照片。

思塔心切的梁思成想到了一个奇招,他想象应县无论如何也应该有一个或者几个照相馆,他写封信去请照相馆的主人拍摄一张应县木塔的照片寄来,他会如数支付全部费用。梁思成真的就写了封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写了"山西应县最高等照像馆"。有意思的是,投石问路还真见了效,应县白云斋照相馆给他寄了封回信,按他的要求,拍了张应县木塔的照片来。照相馆的主人是一位雅士,他并不要钱,而是请梁思成寄一点儿北京的信纸和信笺作为照片的报酬。

应县木塔旧照 图源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就这样进入了一个建筑史学家的视野之中,确立了它在中国建筑史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通过中国营造学社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介绍给整个建筑学界。


小小建筑设计师


我在2002年,在罗哲文老师的指导下,和天津宝坻的李瑞森的公司成员,对此塔实测并作了1:20的模型,原来存放在天坛的建筑历史博物馆里的,常说古木建筑结构上不用一只钉,此话不正确,我所实测到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都有铁钉,在哪个部位用钉?椽子与桁条的连接,飞椽与出檐椽的连接,大小连檐与椽头的连接,这几个部位全用铁钉连接的!


斗拱459


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应县木塔是最高的古代木塔。

这里没说最古老,因为唐代结构的这种木塔。最古老的在日本,法隆寺的五重塔。而中国这种古塔就剩下应县木塔,而在日本,不下十座。应县木塔其实是辽国建的。

为什么说古代呢?因为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所谓古代建筑景点,大部分都是近三十年重建的,都是现代建筑。比如南昌有名的古建筑,滕王阁绳金塔等等,都是八十年代重建的。


fape


梁思成可是巴巴的从美国回来被活活气死的,可见骗子的力量有多大。可叹一代世界景仰的才俊,死的令人悲叹。世界才是你的舞台,回来是此生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