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事:下乡陕西住得就是窑洞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知青故事,对我们每一个知青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们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农村尤其是山村里的窑洞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很陌生又很神秘。我小时候也听大人们讲过,窑洞冬暖夏凉,是那里的人们最好的住宿环境。我上学后在书本里也看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陕北领导全国革命时,住得就是窑洞。那时延安窑洞的灯光,几乎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我那时候也很响往窑洞的生活,真的很想感受一下窑洞那冬暖夏凉的舒服劲。

知青故事:下乡陕西住得就是窑洞

1969年1月,我们下乡来到陕西省旬邑县崔家河村。我们从西安到县城已经是夜里了,走到队里已是八九点钟了。在村民家里吃过饭后,我们四个男知青被安排在小队饲养室旁边的窑洞里。我们站在窑洞里,四个大小伙子是面面相觑,心里真的是七上八下,说不出是啥滋味。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一盏煤油灯只能照出一点点光亮来。

我又看了窑洞几眼,里边好大好大。脚下是土,四周也是土,真的是土地土墙土炕。土炕就在门口的窗户下,宽敞的就我们四个人睡在上面,也不会很拥挤。炕是热的,队里怕我们睡不惯土炕,还在上面铺了木板。我悄悄地指了指那黑胡胡的窑洞最里边,对身边的高家明同学说:“你说那里边会不会有什么东西?”于是,我们四个人就走到窑洞的最里边,四下里都看了看 ,确定没有什么东西后,这才安心地上炕睡了。

知青故事:下乡陕西住得就是窑洞

我们四个男知青住在窑洞里,渐渐地也就习惯了。每天晚上我们睡在炕上,会讲很多过去的故事。有同学之间的 ,也有兄弟姐妹之间的,还有一些听来的传说。每一天夜里 ,快乐的说笑声会伴随着我们入眠。

有一天夜里,我也讲了我们上初二时 ,在西安郊区参加麦收时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晚上 ,我们五六个男生住在村民的屋子里,有一个同学就讲了一个鬼故事。虽说我们都知道那是迷信,但他讲得有鼻子有眼,才十四五岁的我们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想继续听下去。谁也没有想到,后半夜屋子里有一个奇怪的声音,把我们都吵醒了。因为屋子里太黑 ,大家都不敢下床开灯。当一个同学慌慌张张地把灯拉亮后,原来是村民家里的一头猪钻进了我们住得屋子里。同学们一看是头猪,都高兴地大笑起来。我讲完这个故事后,我们四个也都笑了起来。高家明从被窝里起来,赶紧下去用一根木棍 ,又把窑洞门顶得更结实了。我笑着说:“你这样做是对的,要是半夜再撞进来一头牛,那可比猪厉害多了!”我话音没落,他们三个笑得更开心了。

我至今还记得,每逢大雪天,无法出工时,队里就会组织社员群众,在我们的窑洞里开会,或者是学习有关的文件。我有时候也会给大家读毛主席语录,念“老三篇”和报纸上的文章。我有时候也会教社员群众唱歌,这时候窑洞里充满了说笑声,还有那嘹亮的歌声。窑洞里的欢声笑语,让那个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又多了几分少有的乐趣。

知青故事:下乡陕西住得就是窑洞

我还记得有一天夜里,我们为了把炕烧得更热 ,就朝炕洞里放了很多木柴。我们睡到半夜,被一股股烟味呛醒了。原来是炕火太旺,不但把炕烧裂了,还把木板也烧糊了。姚兆芳睡在中间,他的褥子也被烧得冒烟了。第二天早上,老队长一见,就摇了摇头说:“娃们家真险呀!多亏你们起来了,要是出点事,我们就没法给你们的家长交待了。”

炕烧裂了,我们在窑洞里就住不成了。村子中间宝印家的一间屋子还闲着,队里就安排我们住在那里了。我后来又住进了永义家的窑洞里,开始我们俩住在一起,1970年初他当兵走了,我还住在那个窑洞里。我招工出去后,再也没有住过窑洞了。但窑洞里的欢声笑语,还会经常光顾我的梦里。快五十年了,但这一切我一直记得。窑洞里那冬暖夏凉的感觉真的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