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窑洞

段正锋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说起窑洞,人们首先会想到陕北,那里的窑洞数量众多,个性鲜明;但在沟壑纵横的渭北旱塬,窑洞也曾经是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场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风情。

渭北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陆续出现了杨河、大峪河、林皋河等数目众多的古村落遗址。从这些遗址的地理位置看,当时原始先民居住地大多选择在沟壑峁岭、毗邻河川的土穴洞里。这与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地貌有很大关系,也体现了原始先民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

一开始,先民们还不具备挖窑洞盖房子的意识和能力。由于平原地带远离水源,不利于生产生活,加之猛兽来袭时难以逃避躲藏,于是先民们选择毗邻河川、沟壑峁岭边自然形成的山洞里居住。时间久了,土穴洞住习惯了,也切身感受到穴洞冬暖夏凉的好处。从开始制造简单生产工具起,他们就不再满足寄宿在狭窄阴暗的穴洞里,要么对土穴洞进行修葺改造,要么选择在土崖下面新开窑洞。渐渐地,也就拥有了自己建造的居住场所。这让人类文明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千百年来,从河川沟坡边上,到平原村落里;从阴暗潮湿的土窑,到宽敞明亮的砖窑,一处处窑洞见证着渭北人繁衍生息的奋斗历程。

【渭南】窑洞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庄稼人日子过得紧,没有钱买砖瓦木料盖房子,当家里人口增多,或者孩子找对象要成家时,主人就思谋着在村里新打一顶窑洞。新窑洞要选在土层好的崖下或坡地上,还得兼顾向阳、通风、出行方便等因素。建窑安家是大事,什么时辰破土动工都很讲究。打窑洞要动很多土方,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家中有劳动力的,挖运土方不成问题;缺少劳力的,就得花钱雇人,也有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来帮忙的;至于窑洞弧度和墙面平直的把握,还得请方圆十多里出了名的“窑把式”。打个像样的窑洞需要一两个月时间,庄稼人一般会在冬天农闲时动工。清晨起来,生一堆篝火,然后热火朝天地在崖坡上干起来。

窑洞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大窑洞从地面到洞顶有4至5米高,洞宽5米左右,洞长可达10米以上。有的大洞里面还有小洞,可以放置粮食杂物。小窑洞就是一个容身住宿的场所,一个小土炕、一座灶台、一张案桌也就占满了窑洞内的空间。窑洞的大小不仅与主家经济实力和用途有关,也取决于窑洞周边的土质土层。土质要选少石料、粘黏度高的黄土地。土层要厚,尤其是大窑洞,窑顶往上的土层越厚越安全。过去村里打窑洞时,经常发生窑塌土崩伤亡事故,主要还是窑洞周围土质土层出了问题。

对普通家庭来说,一个窑洞就是一个家。窑口用土基垒起来,窑面上有门、窗子和天窗,进门紧靠窗子的一侧是个大土炕,炕台很高,被一尺高的炕塄半围起来,土炕里面紧挨着的是灶台,石头垒的灶台上架一口大铁锅,右下方是一个木制的大风箱。灶台往里斜对面紧挨窑壁,撑着一张榆木大案板,案板里侧整齐地摆置着一些盆盆罐罐,再往里顺窑壁放置着粮食家什。有些人家将牛马等大牲畜饲养在窑洞最里面,人畜混住一室,这让现代人觉得不可思议。也有人家会在大窑洞两侧打出小窑洞,供孩子老人住宿,或者放置粮食家什和饲养牲畜。一些富裕的人家,窑洞外边还有院落,盖着砖木结构的厦房、厅房或门房,窑洞往往留给家里年辈最长的老人住。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村民们会在大窑洞的崖壁上打高窑用来躲避土匪。高窑一般选在村子里窑洞崖壁最高的人家,土层至少要有二三十米高。高窑一般从大窑洞窑掌面斜打上去,洞口要小,仅容一人通过,在离地面十五米左右的高处,打出一个大窑洞。高窑里面很大,平时放置一些干粮和防卫工具,崖壁侧洞口却很小,大概为了隐蔽安全。当村子里来了土匪时,一村老小就迅速地从大窑洞的小洞口爬上高窑,然后用大石板将小洞口封死,匪贼来到窑下,面对十多米高的崖壁,也只能收兵归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渭北旱塬上的村落逐渐从沟壑川道迁徙到平原地带,一些住惯了窑洞的人家,还会想着法儿箍窑洞。一种是砖窑。就是在平地上用青砖箍出下直上圆的大窑洞,一般人家会根据桩基的宽度,一次相连箍两三个窑洞,窑洞与窑洞连接的墙壁上会开个门洞,从里面把几个窑洞打通。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窑面还砌上各式各样的瓷砖,窑顶用瓦片或混凝土处理好排水,远看起来和平房没什么区别。还有一种为下沉式窑洞。在塬上选一处平坦的地方,土质以红垆土为宜。首先是开庭院,白灰撒线定出位置,以数丈见方开掘,直上直下将土挖出运走,院庭开到7米深即可;然后在挖开的墙壁上开凿窑口,四面壁面各开凿2~3个窑洞,洞深7~10米,洞顶高4米左右,形成一个四合院落。通往地面的出口,也称门洞,门洞宽1.5米,高2.5米,从窑底挖一条慢道通地面,慢道形式多样,有直进型、曲尺型、折返型等。窑洞前的院子里可以栽树种菜,通常会在庭院中间打一口渗井,以防雨水漫灌进窑内。下沉式窑洞四合院村落,在建筑构图上是潜掩式空间,形成深藏不露的地下人居环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对大自然“天圆地方”的认知观念。

现如今,渭北人的居住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平房已成为主要居住场所,窑洞和土木结构的房子已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村子里的“窑把式”和木匠等传统工匠,大部分已成为高龄老人,年轻的都已转行。如今,村里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生活在窑洞里面,是对岁月的怀念,更是一种坚守。

走进渭北大地,沟壑川岭间到处都是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窑洞,如今大多都已经荒芜废弃。作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活化石,这些窑洞,印记着一个个普通家庭的苦乐酸甜,也彰显了历史长河中渭北人的生存哲学和人文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